酒,奇妙之物,对于热衷饮酒的人来说,喝酒是件很难抵挡住诱惑的事情;反之,对于不会喝酒的人则毫无感觉。很多事情就是这样,界限清楚,泾渭分明,两极分化严重。
一
从小到大,作为一个一直都没学会喝酒的人,我觉得酒是一种非常神奇的饮料,主要是因为它所含的酒精相当诱惑人。
喝酒大概是一件非常奇妙、令人容易上瘾的快事,要不也不会吸引着芸芸众生深陷其中,欲罢不能,以至于因此产生不少酷爱喝酒的酗酒者。他们痴迷于这杯中之物不可自拔,对酒精形成高度依赖,酒瘾之大令人咋舌。于是乎,出现了诸如“酒鬼”“酒神”“酒坛子”“酒疯子”之类的夸张比喻称呼。
自从有了酒,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发扬,并逐渐产生了与之相关的文化,酒俗方面的礼仪讲究,酒场成为了社会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场合。酒水作为一个媒介,在很多人际交往、社交场合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独一无二的重要作用。
中国人向来喜爱热闹,在一些喜庆节假日,婚丧嫁娶活动,别离重逢团聚之际,不管是社交场合还是居家过日子,似乎都离不开以酒助兴。无酒不成席,亲朋好友小酌上几杯,借此沟通联络感情,演变成了必要的人情世故,成为百姓生活中的一部分内容。
自古以来,有不少关于喝酒的诗词,反映了喝酒那些事,如大家熟悉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在《将进酒•君不见》中如是说,揭示了酒能让人尽兴,提醒人们要及时行乐。
王维在《渭城曲》写到:“渭城朝雨漫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在离别的宴席上,劝友人再多喝一杯酒,饮的是离别之酒,表现出依依不舍的情感,包含着真诚的祝福。
在《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李清照写到:“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也与喝酒有关,表达了饮酒后浮想联翩,诗人不禁惜花伤春,感叹芳华已逝,似乎系女子该有的情怀特征。
酒是用五谷杂粮酝酿而成,无论包装如何精美,它的根始终都扎在泥土里,因此陆游这样写过:“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孟浩然也写到:“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浊酒一杯,虽然算不得好酒,更多的是反映了普通老百姓的寻常生活,接地气的喝酒场面,人间烟火气十足。
几千年来,热衷喝酒的人不计其数,前赴后继,想来酒自有其妙不可言之处,这也是非喝酒人士弄不懂的地方,犹如白天不懂夜的黑,彼此之间永远做不到感同身受。
酒的滋味,带给人的独特感受,大概只有爱喝酒的人自己心里最清楚。反正像我这种不会喝酒的人,永远都无法理解到的酒的妙处。酒之神秘,让我至今一直未解其中之味,对酒的认知也极为有限。
二
回想起来,幼年阶段,在一些吃饭聚会的场合,饭桌上总看见过大人们,手里端着小巧的白陶瓷酒杯,里面盛着如白水一般无色有味的液体,那就是酒了。其实白酒散发出来的独特气味,让最初的自己闻着还觉得挺香。
只见大人们端起酒杯,送到嘴边,嘴唇轻轻地抿上一小口白酒,随着长长的“滋”的一声,发出异样的声响。他们眯着眼,皱着眉,眉眼、鼻子、嘴巴都聚拢,几乎堆挤在一起,表情看上去似乎有点痛苦状。好像喝下去的是苦药,一副不得已之状,让我窃以为闻着还不错的酒,喝起来肯定不咋样。
不过等再去看时,随着一声“啊”的叹息声,白酒落肚之后的人们,脸上的表情旋即却又舒展开来,呈现出一副很享受很陶醉的样子,好像心满意足,豁然开朗,又让我很疑惑。心里纳闷,小脑袋百思不解,禁不住产生好奇,喝酒究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到底是难受还是好受?为何大人们的表情如此丰富,又显得好怪异。
强烈的好奇心促使着我也想品尝一下酒的滋味,用筷子蘸了一点酒杯里的酒,迫不及待又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放进舌尖上抿,对酒的味道充满了未知的期待。一入口,舌头的感受却是辛辣的,体验感并不太好。酒的气味直冲鼻腔,才感觉到酒根本就不好喝,一点都不甜。赶紧不停的往外吐口水,吐得干干净净,好像自己上当受骗了一般有点气恼,越发觉得大人们奇怪了。这么辣口的酒,他们居然还喝得津津有味,乐此不疲,有时还听见他们动不动就说,改天喝酒哈。那些客套话,给人的感觉,好像喝酒是件多么好的事情一样。
直到多年以后才听人说,喝酒的人爱上的不是酒,而是那种感觉。年幼的孩子哪里懂得大人们的世界,更不明白喝酒的好处。不过既然世界上有酒这种饮料,自然就有它存在的道理,存在即合理,就跟其他很多的东西存在一样。凡事皆如此,诸多事物都是这个道理,有的东西有人很喜欢,有人不喜欢,怎么都无法接受,总归存在某些个体差异性,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也许凡事只有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逐渐丰富起来,感受到人生的悲喜交加,人间的变幻莫测,世事难料,才能逐渐品味出生活的味道。如同品酒,或辣或甜,个中滋味,唯有喝酒的人才心知肚明。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感受,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心情,品味出不同的人生百味。酒如人生,人生似酒,有时回味甘甜,有时入口苦涩,每一口都是时光留下的沉淀,浸泡在光阴里的故事。喝酒其实喝的是一种人生情怀,品的是人生百态,多少情感和回忆,在推杯换盏之间,渐渐涌上心头。
人说:“壶里乾坤大,杯中日月长”。酒的味道,随着人的心境不同,品出的味道也不一样。开心时或痛苦时,喝酒的心情肯定不同,要么是甜蜜,要么是苦涩,你永远无法预知,人生这杯酒会是什么滋味。可能会先苦后甜,也许酸甜苦辣咸都有,五味杂陈揉合在一起,大概只有走到生命的尽头,喝完了人生这杯酒,才完全弄明白,自己这一生都尝过哪些味道……
三
民以食为天,饮食习惯各有不同。饮食不是一个概念而是两个,有两层含义,既包含饮,也包含食。一个指得是喝的饮料,一个指得是吃的食物,两者密切相关,密不可分,谁也离不了谁。可以饮酒饮茶饮水,可以食粮食肉食菜,都是维系生命的物质保障。
许久以来,作为一个生活在天府之国成都的山东人,在食物上我能适应川菜的麻辣,从以前的不敢吃辣椒,到逐渐学会了能吃辣椒,可以接受辣椒的辣味和辣度。但在饮酒这方面,却完全学不会喝酒,接受不了酒的辣味,虽与辣椒一样同会辣口,但它们的辣味却差异性大,属于两种完全不一样的辣味,感受大不同。巧的是,山东和四川这两个省都跟酒关系密切,四川以酿酒业发达扬名,山东人则以喝酒厉害闻名,两者在全国名气都挺大。我却两不沾边,不管是身在山东还是四川,都喝不了酒,这大概就是身体有天生的缺陷,对酒精可能不耐受。我见过很能喝酒的山东人,也见过滴酒不沾的四川人,不过这都是相对而言,存在个体差异。然,这些并不影响我作为一个不懂酒的外行,也想来讲述自己的一些与酒相关的琐事。关于喝酒的那些杂七杂八的回忆,其实也有不少。
作为一个女子,我本不会喝白酒,从未学会喝酒,甚至连啤酒、葡萄酒、果酒这些都喝不了,以前都曾尝试过的。曾经就有那么一次,看见别人喝啤酒那么痛快的样子,我真的很想试一下,想检验一下自己对酒的耐受程度。那次我和好朋友两个人,夏天在露天坝子吃卤菜,成都这里叫做冷淡杯。我学着她的样子,豪爽的一大口啤酒下肚,本来闻着酒味尚可,有一股好闻的发酵香味的啤酒,一到嘴里顿时变得好苦。喝下去以后的感觉并不好,旋即心慌脸红心跳,跟小时候的感觉还是一样,一点都不觉得好喝,完全不如甜饮料来得好喝,口感俱佳,令我总能上瘾。
一直以来,我都像个从未长大的小孩子似的爱喝甜饮料,不喜欢一切发苦的味道。从九十年代初最先喝过的雪碧碳酸饮料、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到后来的鲜橙多、果粒橙,以及后续越来越多的各种果汁,如葡萄汁、草莓汁、椰子汁、山楂汁、杨梅汁、西瓜汁、石榴汁、牛油果汁、百香果汁等,这些酸酸甜甜的饮料,我统统都喜欢喝。除了各种酒,我也喝不得苦茶、苦咖啡,都会导致我心跳加速,心里发慌,无法入睡,大概身体存在某种缺陷。也受不了生病时喝苦苦的中药,实在难以下咽,不爱吃一切含苦味的如苦瓜之类的蔬菜。咋看起来,我就像是一个从小被惯坏的孩子一样,貌似一直泡在蜜水里长大的,似乎吃不了一点点苦。
当然这只是个比喻,其实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事实上我吃过不少生活之苦。十岁丧父,远离故土和至亲,身边没有爸妈姐弟陪伴,在异乡独自成长,饱受过别离之苦,孤独之苦,心灵之苦,精神之苦。也许正因为曾有过这些经历,与正常家庭的孩子不一样,导致了物极必反。因而在后来的日子里,自己好像总在寻寻觅觅,更期盼多吃一些生活里的甜,来弥补童年里各种爱的缺失,不想再吃苦,包括涉及含苦味的一切。曾经够苦的了,我只想要多一些甜蜜的元素,多给生活加些糖,享受幸福的、甜甜的一生。
喝酒这件事对我来说,确实没有天份。有的人天生就能喝酒,有的则是后天锻炼出来的,我却都不行,两者都不具备。上帝是公平的,你不可能拥有太多,给你这个,收回那个,这世上本就没有完美的事物。也许正因为不完美,才造就了酸甜苦辣、坎坷不平因而也显得较为丰富多彩的人生,否则岂不单调乏味?人生之所以美好,也许正是因为有这些不完美的存在,风格迥异,与众不同,千姿百态,变化多端,也许这才是真正而真实的人生常态。
四
如同文中起初所说的那样,酗酒肯定不好,但适量饮酒则对健康有益,比如对心血管的健康、抗氧化的作用、社交上的互动、一定的长寿影响等。能让身心愉悦,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发热驱寒,还能改善睡眠质量。适量饮酒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缓解身体疲劳,过量饮酒则会对健康有害。
事物存在两面性,过量喝酒会有不少坏处,比如最直接的就是面对消化系统,容易对胃黏膜造成一定的损伤,还有心脏、肝脏以及脑神经等,都有一定的损伤。因此,小酌怡情,大酌伤身,就是在提醒人们,在开心饮酒时一定要注意适量,不能只顾高兴,不顾后果。过量饮酒会导致身体各器官受损,引发重大健康问题,甚至威胁到生命安全。据说这个小酌是有明确标准定量的,看过有关资料,医生建议一天最好喝150毫升以内的酒,别超量,这是安全范围。在此之内,不但不会伤身,相反对人体还有好处,能增强人的心脏功能,消化腺的分泌能力,促进血液的循环,尤其是在冬天对身体更为有益。
我却简直不能喝一点含酒的饮料,最低度的都不行,喝了就会心慌意乱,心里不舒服,甚至有不好的预兆。我有一位能喝酒的好友女同事,她自小就跟着酷爱喝酒的爸爸,养成了很能喝酒的习惯,酒量很大,让我很是佩服,感觉她是女中豪杰。她还喜欢在家自制果酒,曾多次送给我过自制的果酒,为此还专门买的漂亮瓶子做搭配,包装的十分精美。好意我心领,但我却只能转手送给别人,因我实在喝不了,无福消受美酒和美意。
还有一同学,有一次在微信朋友圈里的留言中聊起来,说刚从青城山带回来的果酒,想要送给我,也被我婉言谢绝了,我说要不转送给另一爱喝酒的女同学吧。结果一说才知道,那个女同学喝的酒度数挺高,像这种度数极低的果酒,根本就入不了她的法眼,过不了酒瘾。哎,我却连一点果酒都喝不了,天生就不能喝酒,令我汗颜,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怎么就这么大。
从小我就已经试过了,以前的我也想再看一下自己,究竟对酒有多大的耐受程度,反反复复的又曾尝试过多次,最后均以失败告终,真的不行,喝了酒太难受,对我来说纯属受罪。记得那次,在KTV包间和几个女性朋友唱歌,她们都在喝酒,唯独我一人不喝。怕扫了兴,推托不下,我便随大流,不计后果的喝了一两杯。后来我头疼欲裂,头重脚轻,脸红心跳,步态不稳。她们把我送回家,也很担心我。我难受了整个晚上,都在想,自己会不会因此挂了,再也不想喝酒。
再后来还有一次,和友人去泰国旅游,大家在一起聚餐吃海鲜,又起哄让我也要喝点酒,在那种愉快的气氛之下,我便不好推托。一狠心,不顾一切的喝了些啤酒,结果随后面红耳赤,头疼头晕的要命。当时心里就发慌,甚至有点害怕,自己会不会就此交代在异国他乡,再也回不了国,回不了家,后悔自己不该一时逞能。
凡此种种,让我从那以后彻底承认自己对酒精过敏,反应过激,坚决不再让自己去尝试喝任何的酒,带酒的饮料一律不沾,谁劝也不管用。事实已证明我根本不能耐受一点酒精,平时就连喝的藿香正气水,我都如喝了酒一样,脸红心跳加速不舒服,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是关系到身体甚至生命的要紧事。比起健康,比起只有一次的宝贵生命,喝酒这种事还是不要轻易尝试,我是妥妥的酒精手下败将,输的一塌糊涂,保命要紧。
五
不过回想起来,事有蹊跷,说来其实还挺奇怪。记得小时候,我在泰安山上的老家,那时候是吃过醉枣的呀,怎么不记得当时有不好受的感觉呢?所谓醉枣,就是把新鲜的大枣泡进酒里,经过浸泡之后,互相之间产生化学反应,酒变得甜蜜柔和,枣子变得更香醇可口,绵柔香甜。醉枣具有多种好处,除了能补充营养还能增强免疫力,补气血促消化,安神助眠等。醉枣的酒味其实也挺浓,但小时候吃了并不觉得难受,相反还觉得很好吃,像个馋嘴猫似的吃过不少。醉枣带着浓郁的酒香,特别好吃,让我一直惦记至今。
多年以后,我还曾专门网购过醉枣,想重温以往的甜蜜,感受曾经的好滋味,却发现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吃,食过境迁,好像不是记忆中的那个味。儿时的味道要甜蜜美味的多,现在的没有小时候的好闻、好吃、好香、好甜,也受不了现在的酒味。其实不止醉枣,好多东西都大不如前,包括好些别的食物,似乎过去的味道更好些,时过境迁,感受大不同。自然、纯正的酒香,加上原生态枣子的甜蜜,是真的很好吃。味蕾是留有记忆的,最真实,它不会欺骗我。暗自揣摩,估计那时候人还小,身体底子也好,没有不健康的诸多坏毛病,身体没有被改变过什么,精神上也没遭受过什么打击或受创,不会动不动的过敏,这不耐受,那不适应。而且那个年代物质匮乏,很少吃到甜味,糖果,吃啥都觉得好吃。东西也都是原生态,都是经过缓慢的自然生长,形成天然成熟的本味。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也有关联,想来并不牵强。奶奶家就在泰山附近的山村,满山都是自溢流出的天然矿泉水,滋养着山野里的植物,似乎枣树结得枣也格外香甜。那酿酒的水自然也好,好酒肯定来自于好水。当时的我并不知道,后来才得知,原来俺们泰安地区也产好酒,也有老窖。当地一些知名品牌如泰山酒、泰山大曲之类的好酒,口味香醇,估计就跟使用泰山的好水有关,这本就是酿酒的重要因素。泰安是个著名的旅游城市,因域内有五岳之首的泰山而名扬天下。去过泰山旅游的人都知道,当地有著名的泰山三美,即白菜、豆腐和水,颇负盛名。泰山的泉水清甜无比,含有对人体极为有益的几种矿物质,能力证这一点。
的确,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奶奶就在山上的老家住了一辈子,一直喝的都是山里的泉水。她鹤发童颜,声音响亮,身板硬朗,最终活到九十三岁,算是长寿。她生前没病没灾,走时也没遭罪,自然老死,发丧时属于喜丧。后来我回老家时,也曾听小叔说过,他都是专用山泉水泡茶,我喝过他亲手用泉水泡的茶,喝起来格外可口。我曾在泰城里游玩时,看见不少本地人,晚上遛弯时提着大塑料桶,专门装矿泉水回家日常饮用。这就是了,水好酒好枣好,浸泡出来的醉枣才那么纯正好吃。当然,小时候吃过的任何东西都觉得好吃,吃的心情也大不一样,只是这一切都回不去了……
小时候吃过的美味醉枣,大概永远只能留在记忆深处里无限回味。再也吃不到那种家乡独有的味道,再也找不回那种儿时甜蜜的感觉,再也没有了那种吃时愉悦的心情,再也寻不回那个快乐无比的童年。独有的酒香和甜蜜的枣香,曾经让我记忆深刻,要不我也不会念念不忘,怀念至今。用老家当地的酒水寖泡过的醉枣,似乎也变身为乡愁的某个代表之一,是我这样在外的孩子和游子,离开故土老家多年后,一直深埋在心底的永久思念和牢固牵挂,怎么都忘不了。袁凯写过:“一杯柏叶酒,未敌泪千行。”老家的醉枣自带浓郁的酒香,恍惚之间我产生了臆想,它们仿佛都化身为酒水。迄今为止,这大概是我此生,唯一曾有口福享用过的家乡美“酒”,那些吃下去的醉枣颗颗香甜,如同喝下去的美酒杯杯不醉。想起甜蜜好吃的醉枣,自然就想起山上的老家,那里是我的出生地。想起那漫山遍野的果树,富足溢出优质的泉水,长眠于那里的祖辈父辈,以及至今还居住在那儿的亲人们。不禁心潮起伏,谁的故乡不唯一,哪个游子不念家,故土家园的一切,一辈子魂牵梦绕的难忘之地……
喝酒往事,不堪回首,这一生注定与酒无缘。酒香与旧事都已随风,袅袅飘散于旧时光里,任光阴荏苒,终无声无息。饮过才知酒浓,醉过方知情深。漫忆酒事,人生如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