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北琪的头像

北琪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1901/17
分享

“迎着风吹来的方向” ——姚江平诗歌赏读

姚江平是“长治诗群”的代表诗人之一。对于他的诗歌,我一直很喜欢。这和我出身乡土的身世有关,也和我的诗歌审美有直接关系。

姚江平《迎着风吹来的方向》,从他的出生地《沙龟湾》出发,一路风尘一路歌吟,看到《一群蚂蚁在山上爬着》,看到《一片树叶的转动》,看到《落叶随着风飞起来了》;他《从这块玉米地到那块玉米地》、《在洗耳河听鸟叫的声音》,享受着《夜晚,在村庄行走》、《在西井的的大山里行走》的《幸福》……

这仅是他某一个时期的诗歌脉络,清晰明了,纯朴真诚。在我看来,这已经足够。对于一个诗人来说,如果不能准确把握创作脉象,就会陷入蒙头乱撞的尴尬和无奈。姚江平出生在农村,参加工作后又多年从事乡村教师、乡镇干部工作。他熟悉的、感知的、思虑的,正是那片赋予他生命又给与了他认知这个世界的机遇的乡土。这是他重要的人生经历和生活,也是丰沛的创作源泉之所在。

他是那样的热爱他的乡土大地和风物人情。他是用心灵去《抚摸》那些随处可见的青青草木、幽幽鸟鸣、淙淙溪水……他的诗写满怀柔情,他的目光温暖亲切,他的观察精致入微,他的讲述朴实生动。比如,《这些草》:

这些草,弯弯腰就可以

把它拔起来

这些带着泥土的草

这些卑微的草

这些弱不禁风的草

……   ……

这些草,有的有名字,有的没有名字

它们的排列组合就是一个个村庄

铅云压下来,它挺了挺身

雷雨砸下来,它耸了耸肩

阳光下,它是风景

暗夜里,它是宁静

……   ……

如果有一天,这些草敲响我的门扉

我一点也不感到意外

他们都是我的亲戚

读这样的诗,我们是不是可以忘记作者是谁,乃至忽略诗歌的技巧,甚至于不必在意语言是否“个性”。真情的流动、真诚的关照、真实的呈现,成就了《这些草》,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这在乡村大地上随处可见的物种的卑微和倔强、坦荡和洒脱、亲切和自然。草的形象是那样丰满,草的情感是那样的丰富,草的境界是那样的高蹈。诗人对于“草”的拜访不感到“意外”,不仅是一种价值认同,更体现了一种精神向度和心灵独白。如此朴素的诗写,恰恰反证了法国诗人马塞尔·贝阿吕对于诗歌的论断:“一首拒绝感情、拒绝优美的诗,一首象在梦中一样企图杜绝感情的诗歌,只不过是干干巴巴罗里罗嗦的诗”。

事实上,在当下诗坛,充斥着大量 “干干巴巴罗里罗嗦”的诗。重复、模仿、盲从、窃取,像癌细胞一样吞噬着诗人们的创造力和生命力。而姚江平多年来始终坚持着他真诚、朴素的诗歌信条,关注着身边和经历过的事与物。他“留心”一片树叶在风中的自在“转动”,根本不在意“风”的角度和力度,他以他专注的目光捕获到了“我们”未曾察觉和感知的“飘动中的幸福”;他热爱村庄里所有“熟悉的事物”,玉米、蚂蚱、蚂蚁、一阵微风、一缕土香,所以他才愿意“迎着风的方向”吟唱民歌,让思绪和情感“随着风飞起来”,让他的“词”长出翅膀,去抚摸“生命的和美”以及乡村生活的诗意。

现在,由于工作的原因,他虽然离开了热爱的乡村,但是关于乡村的记忆还不是地“一层层打开”。他是那样沉醉于《在西井的大山里行走》的愉悦,就会情不自禁地“亮开嗓子狠狠的吆喝几声”,用心去聆听“一层一层的重重的回音”,想到沧桑和再也普通不过的日子;他接到《父亲的电话》,写下了优美的诗句:“想象着父亲笑呵呵的模样老家小院里两颗枝叶繁茂的梨树一瓣一瓣的花开在我的诗里”;他同样没有忘记自己的《乡官生活》,没有忘记“饿了,去吃那小米捞饭累了,去睡那厚实的土炕夜很静的时候想想那位蹲在地头递过一支旱烟袋和我叙谈墒情拉呱家常发泄愤懑的老农”。读着这些诗,一个有情有义、有爱有趣的姚江平跃然纸上,舞动着属于他的诗歌芭蕾。

姚江平诗歌创作的成功之处,或者说可贵之处,还在于他对我们所处的这个物质至上、娱乐至上、利益至上的时代的诗意反击。他引领我们走进了一个现实存在的“和美”世界,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而不是虚幻的“理想化”。笔者以为,这样的拯救方式,远远大于批评的力量。他的坚持和实践,从诗学和生活两个层面,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借鉴和启示。正像法国诗人比埃尔·勒韦尔迪所说:“诗人的心灵充满着忧虑,他挂虑着那些不顾一切障碍,把他的心灵与外部的可感世界联系起来的依赖关系”。他的大多数诗作,是“按照心灵的律动,还原了诗歌对生存现场的见证与关怀,而见证与关怀,就是诗人的良知和价值”(辛泊平语)。

行文至此,我想到诗人王家新在北大的一次讲座中,曾论及《诗人与诗歌精神》。在他看来,一个诗人是能否坚守“诗歌精神”,决定着诗人的生命和写作的意义。那么,何为“诗歌精神”?以我的理解,“精神”即“灵魂”。因此,我完全认同王家新“真正的诗歌不仅仅是审美,更是一种进入灵魂的语言”的观点。虽然,我还没有机会就这一问题和姚江平进行深入的交流,但是通过他的诗歌文本,可以确信他也是一个“诗歌精神”和“灵魂”坚守的忠诚实践者。在他的诗写中,赋予低矮草木、卑微动物、清风白云诸多平凡事物以精神关照、灵魂交流和真情关切,由物及人,每每触及阅读者心灵深处最幽微的部分。

     当然,上述并非姚江平诗歌的全部。我在他的博客读到一组名为《跟随一首诗的行走》的诗作,空灵、阔远、诗意绵长,展示了令人欣喜的又一个开端。其中有一首《青海湖》,以“朴实而本真的情感”(邢昊)再一次感染了我:

注定你要成为我的羊皮经卷

就把你揣进怀里吧

在有月亮的夜晚

读你的澄澈和明净

读你的浩淼和空旷

你仿佛就是我的童年

饱涨的花瓣释放幻想的淡香

如果这一夜彻底醒着

我肯定泪流满面

是的,这些明澈而动情的诗句打动了我。我仿佛看到了月光下的青海湖,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我深深知道,这样的境界,既来自于情感的油然而发,也来自于心灵的澄澈和丰饶。我想此刻,如果有一个吟诵者多好,那样我们就可以《迎着风吹来的方向》,“如一棵树张开手臂,迎风摇曳” ,聆听着“来自天堂的声音”,打开尘封已久的心灵之窗。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