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歪刀遇正招的头像

歪刀遇正招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2/22
分享

母 亲 的 城 堡

城里的人总想着冲出去。城外的人总想着冲进来。

——钱钟书《围城》

“你把门开开,让我出去;我出去一下就回来”。

年过八旬的老母亲这样哀求道。但屋子的铁门还是无情地锁上,而且是从外面反锁,屋里无法打开。锁门的人是无限伤感的儿女。

母亲年过八十后患上轻度帕金森症,记忆减退,不记得人。一人独自出门就常常忘记回家的路。父亲突然离世后,她遭受了打击,只记得身边常在的儿女。

但母亲的精力却出奇的好,常常一个人在偌大的小区里四处寻觅苦苦菜、蒲公英。一跑便是四、五个小时,几个人都劝不回来。

子女照看母亲,担心她一人乱跑,上街买菜购物时,便将她锁在家中。于是她每天渴望下午一点到三点的时间;孩子们可以带她去嗮太阳、游玩,那属于她的幸福时光。

回到家,那带有大铁门的屋子变成了母亲的城堡。

城里的人,多么渴望冲出去哦。

在我印象中,母亲就像金庸笔下的穆念慈。穆姑娘脾气暴躁因为有高超武艺在身。母亲虽然不会武功,却也敢怒气冲天,当然是在发火的时候。她奉行的是:对子女给的好心给不得好脸。

母亲四十多岁的时候,教育子女。家里常常出现“子女们从大到小,跪成一排”,每人轮流挨上几扫帚。按照母亲的说法:这样整一下,可以教育一大片。

母亲三十多岁时,随着父亲到了厂矿企业的自办农场。父母常年两地分居,她一人带着四个儿女辛苦劳作。白天要干重体力的农活,晚上还要为子女缝衣纳鞋,母亲经常做得夜里一两点才休息,曾经累的吐血。母亲晚年身体恢复后,又帮子女带小孩,带了一个又一个。谁一劝她,她就说:宁叫做死,也不叫闲死。

母亲当年在农场一起劳动的朋友,都说母亲是个药罐子。母亲三十多岁以后吃的药,足够武装一个乡村医生的医药柜。

母亲晚年时告诉我:一家人要活命啊,她也不想那样拼命啊。

伟大的母亲,儿女是她一生永远走不出的城堡啊。

打我记事起,父母亲常为家务琐事吵架。我曾经见母亲伤心得哭得昏昏沉沉,父亲一人生气得喝闷酒。

父亲从小丧父,从军在外。父母成家后,母亲种着几亩薄田,养育子女度日,但母亲和婆婆、小叔子的关系处得并不融洽。母亲带着几个子女投奔远在塞外的父亲。

父亲晚年告诉我。他和母亲是旧社会的包办婚姻。封建社会的婚姻观:三十亩地,一头牛,生儿育女过光阴!

面对人生的烦恼,父亲和母亲也曾闹得不可开交。但新中国的法庭,却是万万判不了连结婚证书都没有的旧式婚姻。

这样的婚姻,父母曾经伤感不已。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那个年月,又有谁能抗命呢。

都说命运不是辘轳,可又有谁能避开井绳的缠绕呢。

父母老年后,很少吵架了。可能人年纪大了,性格也变和蔼了。只是我不知道他们的婚姻幸福吗?虽然父亲突然离世的那个晚上,我看见母亲悲伤的跪在父亲灵前伤感欲绝。

婚姻是一件衣服,合不合身,只有自己知道。母亲这种受中国封建文化影响的人,又能如何呢。

婚姻,这座中国传统女性的城堡啊。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