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有些孩子,一家几代人就这么个宝贝,大家争相宠着,唯恐受半点委屈。但孩子离开家,没有谁会再如此这般。于是,霸道、目中无人,不会与人交往等这样那样的问题便一点点地凸显出来,令家长头疼。那么,怎样规避这样的问题呢?我的办法是为孩子营造自己的社交圈子。
人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小孩子也一样。
孩子小时,除了偶尔能见到他的父亲外,每天面对的只有我。我担心孩子的世界太单调乏味,于是,在他的日常作息中加入两项:上午10:00——11:00去公园玩;下午4:00——5:00去公园玩。这样,就会遇到许多和他同龄的小宝宝。即便是坐在童车里,他们也会咿咿呀呀地打招呼,聊天(当然只有他们自己才懂的内容)。
会走时,小朋友会牵着手去追蝴蝶,捉蚂蚱,采一朵野花给对方戴上等。他们也有打架的时候,但大人一般都是在边上看着,让小朋友自己处理。毕竟都是小孩子,相互也是打不伤的。小朋友出去玩,总是带着所谓的好吃的一起分享,能吃到不同的美味,并获得分享的快乐。
孩子一岁半的那个冬天,不小心烫伤了他的脚,每天下午我都会做三四个孩子的点心,特邀小朋友到我家来和他一起吃。大家都很开心地玩在一起。
孩子的世界我们不懂,但我们要给孩子营造一个自己的世界。
上幼儿班时,每到周六日,孩子就一个人在家。我依然会带他去公园玩,但我发现他并不快乐。后来我发现他更愿意跟班上的小朋友在一起。于是,我找了几个周六日上班的家长,答应给人无偿看孩子,管吃管喝。孩子们一起很开心,他们快乐地在自己的世界里享受着生活。
上小学时,我的工作也很忙。有时回去得比较晚,发现孩子经常自己左手和右手在玩游戏,我知道他很孤单。于是,我抱了一条狗。狗和他便理所当然地住在一起——他睡床上,狗睡床下。左手和右手的游戏还在进行,只不过现在是狗趴在旁边看——挨着狗的那只手是替代狗在玩。这样终归不是办法。思来想去,办个托管班吧——放学后辅导孩子们写作业,这样就会有很多小朋友到我家。无论他放学早晚,家中总有小伙伴陪着,直到他初中毕业。
在孩子的世界里,希望总是充满着阳光。
上初中时,孩子有了叛逆——不是与老师的无声对抗,就是回家把自己关进屋里不愿与我交流。无奈,我请和他玩得好的小伙伴经常去找他问题。初一学期结束,第二天我便带他去参加传统文化的亲子夏令营。活动后他拿到手机的第一时间是给老师打电话——为自己在校不尽人意的表现道歉。当然,我们的母子关系又回到了从前的无话不谈。在此他也结识了很多和他同龄的孩子,大家相互帮助,共同成长。
后来老师打电话说他的作文有时很灰暗,我看了也怕孩子的思想出问题。孩子大了,可能有些问题不便对父母讲又憋在心里,于是便想找个他敬重的又值得信赖的人来做师父引领他,外国很多人从小不就有牧师吗?人很快就找到了,但轻易不收徒——孩子每天更多地是跟那些已大学毕业做教练的师兄们一起生活。在这里的两个月,他除了学会拼搏、刻苦、独立外,还学会了男子汉该有的责任和担当。和师兄们相处得也愉快,一周后师父就毫不犹豫地收下了他。此后的日子,无论生活还是思想,很多时候他都会去请教师父。师兄们也很照顾他。我突然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
孩子是个人的,更是社会的。
转眼孩子就上高中住校了。我也转身出去上班了,半月才见一次孩子。突然发现孩子的变化太快了——他的思想发展到哪个阶段了,我浑然不知。恰好,单位里的同事,大都是学有专攻的年轻人。于是,假期里便将孩子带到了单位,希望能从他们身上学到闪光的东西,使他不断完善自己。我已无法引领孩子的快速成长,必须寻求外援。我恳请同事们将他当作自己的孩子、兄弟来看待,教导。在那半个月的时间,他在生活,学习,思想等方面的认知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也与这些老师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每当遇到困惑时,也会向他们寻求帮助。这为他走向成人世界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也为今后的社会圈子初步画了一个圆。
想方设法地给孩子营造世界,即是给孩子一个属于自己的社会,让他像成人一样在他的世界中能够独立自主。当然,我们会一直在守护着,有时也难免要出谋划策。爱孩子,不是紧紧地抱着孩子,而是要放手,教会他如何更好地独立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