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老太太是一个好人。这句话是我母亲说的,她口中的那个老太太,就是我的岳母,孩子的姥姥。
老太太不容易,一生养育八个儿女,在上个世纪,在我们小时候,把这么多孩子养大成人,其辛苦可想而知。
那你可能会问了,不是还有你岳父吗?
但恰恰是岳父的人生给这个家带来了更多的苦难。老人家从小背井离乡,参加革命,十三岁胯下马腰间双枪,那也是为国家建设出过力的人。
可在那个众所周知的动乱年代,遭人陷害,没有了家。
寒来暑往,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有了希望,老爷子恢复了职务。
当给适龄孩子安排工作时,指标有限,老太太说先安排大儿媳妇,人家闺女跟着受罪了,应该先尽着她。
自己女儿不愿意也只能听母亲的,用老太太的话说,自家闺女得罪不下。
老太太和蔼可亲,见了谁都笑咪咪的,谁见了都喊大婶,小孩子亲切的叫奶奶。
都在一个院里,谁出门没人看孩子,放老太太这里看孩子还管饭,你只管去忙,孩子不用牵挂。
那时候谁家都不富裕,断米少面是常有的事,一家人借米借面也要吃饭。
从别人家借来都是平碗,可等到自家有了,还给人家的时候,却是满满一碗还冒了尖。
孩子看了不理解,娘,咱借的时候都是一平碗,有时候还不平,你咋还人家这么满,又高出这么多啊?
老太太总是笑着说,傻孩子,谁家都不好过,人家能借给咱已经很好了,多还一点,下次还会借给咱。借人平碗,还人尖尖,应该的。
老太太总是教育孩子们,什么事都不要斤斤计较,吃点亏不算啥,看着吃亏了,别人都会记着你的好。
老爷子分了福利单元房,老太太还住在破旧的平房里,新房让给大儿子。他是老大,对家里贡献大,让他住,我老了新房老房能住就行。老太太的话在理,没人不听。
家里儿女多,媳妇多,女婿多,人多事多,夫妻间吵吵闹闹,磕磕碰碰是常有的事。
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可这些事在老太太面前都不是事。
儿子媳妇生气,老太太不管谁对谁错,就是吵儿子,自己亲生的,打几下骂几句没啥,媳妇离开爹娘来咱家不能让人受屈,有什么事你男子汉多担待,一家人过日子有什么抹不开的,吵什么架啊!
有这样的婆婆,媳妇也不是不讲理的人,一说一笑一家人也就又和睦了。
闺女有事想不通吵了架,哭哭啼啼回娘家不走了。
当女婿的也没有觉得自己错,让老太太评理。照样先把闺女吵一顿:你肯定也有错,在一个锅里吃饭,那有勺子不碰锅沿的,相互理解才能过好日子,日子过好了不就啥事都没了。
反过来拉个背场,再和女婿说说,有什么事多包容,别和自己老婆计较,想法把日子过好,把家经营好,夫妻俩谁强一点弱一点有啥啊,有什么委屈和娘说,娘给你做主。
你说,老丈母娘都这么说了,还能有什么大不了的事,给媳妇认个错赔个不是,夫妻双双把家还。
我家孩子出生,一家人高高兴兴,做姥姥的看外甥,理所当然。
老太太看着大胖小子脸上乐开了花,你看,这小屁孩多好看,多让人待见啊。
本来老人还能帮着多照顾一段时间,可三媳妇也生了。
有了孙子,这外甥就得放放。回家照顾孙子,照顾儿媳妇是她这个当婆婆的事。
老太太说,闺女娘连心肠,媳妇婆婆上不了墙。那是在别人家,在咱家就得偏媳妇,闺女是亲生的,没啥,媳妇离开爹娘来咱家,不能让人受委屈。
后来俺娘从老家来,帮我们照顾孩子,两个老人常常在一起唠嗑,也说家长里短,人情事故,俺娘一个农村妇女,没见过什么世面,可在老太太面前,却没有一点拘谨,两个人情同姐妹,不分彼此。
老太太身体一直不错,在八十三岁的时候,无疾而终,人们都说这都是老太太一生行善,修来的福分。
每当说起老太太,俺娘都说,老太太是一个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