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北芳的头像

北芳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002/05
分享

万人丛中一握手 ——范惠德老师二三事

——范惠德老师二三事

 

 

01

 

2013年金秋十月,果乡丰收,文坛双赢,栖霞散文学会的季刊《长春湖》面世,与《霞光》成为姊妹篇同时出版。我和马新妮到栖霞梅卡庄园参加《长春湖》创刊首发式,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迈出家门参加文学活动,我根据刘向东老师提前给我的通知,在纸上写了两首诗装在兜里:

题《长春湖》创刊首发式

 (一)

一朵奇葩缀果乡,喜看栖霞文坛忙。

山城又出《长春湖》,写尽风骚百诗扬。

文星硕彦喜相逢,翰笔墨藻盖群芳。

梅卡庄园首刊日,珠玑满圃奏雅章。

(二)

唐风宋词满琳琅,盛赞山城是果乡。

纸上美文高格调,诗中逸气自芬芳。

龙腾凤翥正逢时,妙笔生花绘春光。

快意人生今际会,只缘新刊出华章。

卖苹果的大忙季节,我们大费周折到达目的地,我们走上二楼去寻找会场,看见有个前辈站在走廊上踱步,这人上身穿一件米黄色的夹克衫,腿上一条牛仔裤,高高的个子直挺的腰板,从背影看以为是个帅哥,迎面一看,猜他是个花甲长者,不过挺拔的身材和神态一点看不到岁月的沧桑。

我问他:“老师,会场在哪?”他手一指说往里走就是,又问你叫什么名字,我说北芳,他急忙伸出手和我一握,说啊北芳我知道,看过你的文章。我一听,未及思索是否冒昧,急忙把装在兜里的诗拿出来递给他,说:“我写首诗,您留着吧。”他说好好,接过去看了看装进兜里。

大会上,看见他讲话,才知道他的名字叫范惠德,我心里朦胧地想,这不就是《烟台晚报》发的《15年圆了出书梦》中的那个人吗?我在村里翻报纸时,看见有一篇报道栖霞人写长篇小说的故事,还收藏了一份,大概就是这个人吧。

会议结束后,我又写一首古风递给范老师:

相聚梅卡庄园

金风飒飒菊正开,葡萄美酒畅叙怀。

云行雨施天下平,梅卡佳酿醇千载。

雅士高贤情怡浓,倾壶把盏入韵来。

牵情青鸟传信息,邀来文曲共徘徊。

那时我和栖霞的文友,不管是谁,全是庄稼佬进皇城———头一遭认识,我也不知道谁写过多少谁是什么头衔,反正高高兴兴地参加了一次会议。回来后急忙把收藏的那张专版拿出来重新阅读一遍,这才知道,这个范惠德老师原来是栖霞苏家店人,当年已经72岁了,我觉得他形象和年龄对不上号,外表显得太年轻了。他曾在栖霞二中教了25年学,1987年到市图书馆当馆长,1996年内退。1993年开始写长篇乡土小说《孪生梦》,三年后完稿,15年后才出版。

 

02

 

过了半个月,我又被栖霞散文学会邀请去参加烟台散文学会的活动,我提前一天去了栖霞,刘向东老师要我去范老师家里一聚。

第一次到范老师家里,陈设简单,墙上的几幅字画都是友人题写赠送的。桌子上方贴着许多家人的照片,像农家父辈们住老房子的感觉,沙发后面有一副友人赠送的字画,那对联醒目有趣:“闭户著书真得计  当官持廉自不烦”。范老师说这是我的书房,专门招待文朋诗友的地方,书房的名字叫“不烦斋”。

我去的下午,范老师家里宾客满座,当时他正在校对康熙时期的栖霞县志,任务一个接一个,从来没有闲着的那一天。我因为是第一次会文友,好奇地听着打量着每一位文友的谈话。

范老师说“博方”(北芳)啊,你给我的两首诗我给你改了几个字,发在第二期的《长春湖》上,我吃惊地说:“范老师这么认真啊,我以为您随手就扔了呢。”他说,这是写《长春湖》首发式的诗,应该发在下一期上。

范老师把他的140余万字的长篇小说《孪生梦》上中下三册以及2006年出版百万言随笔之一《百味人生》分别赠送我一套。然后和我们谈起了《孪生梦》的内容,说作品以崮山脚下他出生的村庄为地点,以他的父老乡亲为人物原型,以土改、大参军、打懒汉运动、合作社(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四清、文革、农业学大寨、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胶东乡土历史,尽在书中。

他说,如果当年我考上了大学,脱离了农村生活,就没有我今天这部《孪生梦》了,对中国农民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改革开放的深刻变化将是一片空白,所以“博方”啊,不要歧视在农村生活这段时间,这正是你与土地零距离接触的真实感受,你所写的农民生活是有根基的。现在写乡土小说的作家太少了,许多人为写农村题材到乡下去体验生活,见到花草就抒情,见到果实满枝就形势一片大好,山美水美人更美,家家户户大丰收,农民心里乐开花,这些苍白无根的赞美,严重脱离真实的生活,浮躁得像一张张空头支票,无法实施它的使用价值。你以后读书要读恒星书,读一流的书,不要读流星书,写书也一样。

    范老师一直叫我“博方”,栖霞文友都这么叫我,几年来我听惯了江南人轻轻的平声,北芳这个名字在这之前只存在于江南人的称呼里,但是在《长春湖》首发式会议之后,我就开始听到浓重的栖霞味“博方”了,每一次听到“博方’,我心里一惊一顿,哎呦,是叫我呢;叫“博方”是感觉我识字,叫小卢是叫我上山拔菜或叫我用缝纫机给她们补破烂的农村婆娘们。   

    范老师说,你有农村生活经验我为你感到高兴,这是你写农村体裁的根基。

    我一撇嘴,发几句牢骚:土地掩埋我三十年的好时光,我讨厌土俗不堪的乡土,我现在正在写一些不食人间烟火的空灵虚幻穿越的文章。

    范老师说啊呀北芳(后面的口语里就不写博方了),我可要严厉地批评你了,你守着手头这么宝贵的财富不用,而到故纸堆里寻历史,到虚幻中去写那些不着边际的题材,你真是捡了芝麻丢西瓜。不要看不起农民生活,不要认为身在底层就是苦难,这是一笔别人无法得到而你却取之不尽的宝贵财富,你要好好利用这笔资源,盖起根基稳固的高楼大厦。换一个角度来看,你就会珍惜你手中的财富。

    范老师给我讲了很多写小说的技巧以及细节的重要性,如何从情节上像树木一样向外生发侧枝等等,我说这才叫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呐,如果早认识您,或者今后能常得到您的指导,我生锈的脑袋一定会磨得铖亮犀利。

范老师对我的教导也感染了诗人刘向东,他说一篇好文章,就会让人敬仰,尽管读文章的人可能并不认识你,但会记住你的名字并能回味和感受到你文章里所掩藏不住的光芒。“被大山深处掩藏的苦菜花,自有脱俗芬芳的那一天”,那天他给我写了两首诗。

这么多年第一次和我面对面谈文学话题的是范老师,自梅卡庄园的第一次握手,就应验了那句“万人丛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

 

03

 

不烦斋,是栖霞文化人的沙龙聚会地,因为范老师“不烦”,唱戏的,写作的,政府的朋友,男女老幼,来求范老师帮忙做这做那,不烦斋里迎来送往,川流不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这些年,我每次去栖霞,都到不烦斋里去坐一会,范老师总是对我要求严格,叫我多读多写。我说,我家老王不许我写写画画,动不动就砸电脑。范老师一听,沉吟半刻说,他不支持你肯定有原因,你要先从自身反省一下。咱生活在农村,先把庄稼地干好,让他没啥说的,再去写作。

我有了电脑后,越来越“不务正业”,得空就打开电脑,不写就浏览看文章看新闻,老王不能容忍,只要一看见我上网,回家第一个动作就是把电脑插头拔掉,台式电脑立刻断电,有时写很长文章,却没来得及保存,突然断电,文字又得重新来写。如此重复的“拔电”动作,电脑不是金刚不坏之躯,一年搬到维修店去修三四次,我气得宣布要外出打工,不呆在庄稼地了,老王闹得更凶了。

范老师知道后,打电话叫老王去他家里,老王就不去,范老师只好叫了栖霞的五六个文友,到我家里来玩。然后耐心做老王的思想工作,叫他支持我写作。

老王冤得可找到说理的地方了:“我支持她?再支持连凉水也哈不上了。画拉半辈子,挣了几分钱?连邮票都买不出来。她那点水平,山穷水尽疑无路了,除了写猫打仗狗撒尿就是老抠瞎老婆,她再能写出点什么东西来?”

范老师问:“难道北芳白天不上山干活,在家写?”

老王说:“她就是上山也没心思干活,我把三轮车开在门口蹦蹦响,等半天她也不出来,回家一看,还在那不紧不慢说,等等,我还有两句没写完。昂,你说说,火上房了,她还有两句没写完!”

文友们哧地都笑了,范老师也说,你们两个都没有错,这个等着要上山,那个还有两句没写完。都没错,互相理解一下就不上火了。

我撇撇嘴说,啊呀,你们不知道啊,老王的本事可大了,威风凛凛,一脚跺开门,一拳砸在玻璃上……

范老师急忙向我使眼色不让我说,然后批评起我来:“北芳啊,就是你做得不好,一定要先把农活放在第一位,农闲和晚上再写。”又转对老王说,别看她写农村那些俗事,这是一笔财富呢,乡土文学这块,是个空缺,我的《孪生梦》只写到改革开放这就戛然而止了,因为我那时离开了土地,对农村的情况就不熟悉了,所以我希望北芳能够接着写下去。

老王听范老师替他说话,慢慢心服口服,答应以后不再阻拦我写。

此后老王一和我闹别扭,范老师就打电话给他,有一次特意约我们去他家聊了一天。有时我们去栖霞,只要范老师知道了,就约老王到饭店去一叙,他想感化老王的心,为我开一条没有障碍的路。

我和文友们在不烦斋相聚时,范老师总是询问老王是不是不阻拦了?我说有时也照样犯病。范老师说,就是你不好,啊呀小辣椒啊,这个小博方浑身带刺,并不都是人家小王的错,你要先把家庭放在第一位,有了家人的支持,才能舒心地写下去……

我不服,说我秀才和兵之间,哪有什么里和表的?范老师说,你知道秀才遇见兵,你还去争讲啥?做好本分,再去写。

在范老师和文友们的劝解下,我终于结束了“游击战”写作方式,但是老王一见我坐在桌前,就不屑一顾:“你这样的抠腚咂指头的茬,鸡年狗年能写出篇来?尽耽误工夫,什么也写不出来……”

动口不动手,就是君子,思想上就是一大进步,我练就充耳不闻的本领,按自己的意愿去写。

 

04

 

范老师虽年已古稀,心态比我也年轻,像个“文艺青年”,他退休后比上班时也忙,市委宣传部、文化局、旅游局、市志办、档案局和党史办等机关单位出书撰稿和编辑校对工作,他都参与;老干部活动中心有他忙碌的身影,主持京剧演唱,教歌咏班唱红歌,穿梭于老干部民乐队的组织管理和演奏活动,忙得不亦乐乎。范老师的老伴京剧唱得好,范老师京胡拉得炉火纯青,两人珠联璧合,常在烟台市和栖霞市的调演和比赛中登台演出,在学生聚会中,范老师拉着京胡,老伴弹着月琴,唱着京剧选段,学生们录下视频让我们分享。

为栖霞文化事业的发展,范老师真是自甘做绿叶和人梯,作为栖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者和关工委“五老”宣讲员,多年来义务宣讲30余次,受教育群众和青少年2000多人次,并多次在尼山书院给学生讲国学。

他是栖霞散文学会和作协主办刊物《霞光》和《长春湖》的顾问。有一次《长春湖》林会长叫我有合适的稿子可以投一下,我说好,找了一篇被别的报刊枪毙的稿子发过去。幽默的种类很多,有一种叫冷幽默,借光冷的意思,我那篇文章里面其实有许多“冷牢骚”。林会长接到稿子后,戚着眉头,打印出来去找范老师:“范老师啊,你看北芳这篇稿子,说不出是什么滋味,这到底是发呢还是不发呢?”

范老师看了一遍说:“这样吧,我给她修改一下,还是可以发的。”这就是那篇《迎春花开的时候》,经范老师一修改,负能量知难而退了。

我再去范老师家里的时候,范老师对文友们说,这个小博方有点小坏,《长春湖》问她要篇文章,她故意发一篇来难为编辑,我只好给她改了一些句子。

我一听,小阴谋被识破了,拍着大腿说:“啊哈,我这点小心思怎么就被你看穿了呢?!你真是个犀利哥!”

文友们哈哈大笑,范老师说:“是个小坏呀,在家里是个小辣椒,不过呢,一定要把家庭经营好,才能有更多的人支持你写作。”

我们与范老师之间的趣事是很多的,前年几个好友建了一个“香山九老群”,我们在里面跳天扑地,说的唱的跳的为所欲为,一进群就烦恼尽消,其乐无穷。有一次我们把范老师拉进来,都逼着他说话,他强忍着憋着就是一言不发,蔡锅一次次鸣鞭炮,我们夹道欢迎,崔保华说北芳,唱首歌欢迎范老师!我急忙唱“范老先生有块地,咿呀咿呀哦 ,他在田边养小鸭,咿呀咿呀哦 ,嘎嘎嘎嘎嘎嘎……范老先生有块地,咿呀咿呀哦,他在田边养小鸡,咿呀咿呀哦,唧唧唧,唧唧唧……”

我们呼号了半宿,范老师一声不吭;次日退出群,打电话给我,啊呀,昨晚被九老闹伤了,我啥群也不加,九老们自己好好玩。但是别光顾玩,有空还是要好好写作的,别大空没有,小空蹭了。现在是争分夺秒的时间,你已经沉淀很久了,是该吐丝作茧的时候了。另外,在朋友圈不要发些负能量的东西,要改掉猴子脾气,塑造端庄大方的形象。

我想想确实是,再不能猴子脾气到老爱疯闹,这样下去终将一事无成。后来我退了好多群,眼不见心不烦,打败浮躁,静下心来为自己充电镀金。我知道背后有一双犀利的眼睛盯着我,我脚步一歪,范老师的电话立刻打过来,小博方啊,你又发牢骚了,要脚踏实地做实事,发怨言牢骚既解决不了事,又给人印象不好……我以范老师的话当镜正身。

有范老师的“监视”,我少走了很多弯路。

 

05

 

我只顾讲述我与范老师的故事了,大家却不知道这个有趣的老头对栖霞文化事业做了多少贡献,最后把我目前知道的总结一下,记上一笔流水账来做个虎尾:

范老师的写作是业余的,他的小小说、纪实文学、人物特写和寓言故事,先后在各级报刊发表,其中小小说《学画》,获《芳草》全国精短小说大赛三等奖,纪实文学《胶东屋脊一条龙》获“山东省新时期(1978-1983)文学作品评奖优秀奖”。2006年出版百万言随笔之一《百味人生》,第二本《生活范儿》也在运作中。

2014年,长篇小说《孪生梦》获“山东省第11届精神文明建设‘文艺精品工程’图书奖”,同时,这部小说又获“烟台市第十届‘文艺精品工程’特别奖”,2018年授权中宣部舆情研究中心和山东学习平台使用。

2017年,他作为社长牵头成立“栖霞市老干部文学社”,号召全市老干部文学爱好者踊跃投稿。 2018年20万字的《果都放歌——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栖霞老干部诗文集》结集出版。

文友们都知道有了困难就找范老师帮忙,因为只要文朋诗友有需,他从没拒绝过一个人。他自己忙于创作的同时,为文学爱好者改阅润色文学创作稿件上千篇,先后为30多位出书的文友审校书稿、作序。我出书,21万字的《北芳散文选》,是年已古稀的范老师一字一句地给我校对修改出来的,并为我作序。

他历时四年为栖霞市农民作者谭作生的长篇小说《龙凤砚传奇》,三阅其稿,至2013年正式出版。

他历时13年,为栖霞市王洪光老师四阅其以栖霞党史原型创作的两卷本百万言革命历史小说《殇情白洋河》,从架构、人物刻画和故事情节,都为他出谋划策,该书2017年正式出版。

他帮冯志臣先生完成了以生产队长为主人公的乡村题材长篇小说《庄户汉子》,正准备正式出版。

牟氏庄园是栖霞旅游的一张名片,范老师对牟氏文化研究的贡献不容小觑。牟氏文化研究带头人牟日宝先生出书近十种,范老师参与了全部的校审修改工作,其中《牟氏庄园三百年》销售总量已近10万册。还策划他编写了《牟氏佃户说庄园》,为之命书名、作序,是对牟氏文化一个抢救性工作。

他在给慕旭先生校阅历史小说《丘处机》书稿时,看了20万字后,出现了眩晕症,却坚持边休息边校完了后20万字。

盘点范老师对栖霞文化的奉献,纸短话长不能一一尽叙,他是本土文化人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我认识范老师后,真诚的教导,像父辈,像师长,对我慈祥又严厉。后来我被评为“齐鲁文化之星”和“烟台市统战部党外知识分子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代表”都有范老师一份功劳。

作诗得雅,起文得正。一个涉猎文学、音乐、戏曲诸领域的文化启蒙者,形成一种气场,磁铁般吸引着不同年龄的文艺爱好者。他的不烦斋始终活跃着灵动的文化符号,折射着云蒸霞蔚的万千气韵。

“好好做人,好好做事,好好作文”是范惠德老师的座右铭,是他济世精神的本元。千古文心,一脉相承,万千情结,忧乐相关,范老师耕耘的文化土地,肥沃得种什么长什么,只有这样无私博爱的心胸,才经得住岁月的考验,经得住时间的回望。

今生我遇上范惠德老师这样的长者,是我的幸运,是万人丛中一握手,使我衣袖永远香的恩人贵人和师长。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