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白鸿铎的头像

白鸿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9/13
分享

母亲的缝纫机

     文/白鸿的

   一天在母亲家吃饭,饭后正准备回家,突然想起上午在商场买的新裤子,便从车上取来,让母亲从缝纫机上给裁剪裤脚。母亲用一根软尺子量完尺寸,把裤子放在木柜上剪掉了多余的裤脚,然后打开缝纫机,熟练地穿针引线,脚踩缝纫机踏板,没几分钟就把裤脚给缝好了。母亲裁缝好裤脚后,在裤脚处沾了点水,用一个铁烙斗又在裤脚缝口处左右碾压、平整,裁剪好的裤脚和新买的一模一样,穿上母亲亲手裁剪完的裤子后,裤腿长短正好,大小合适。母亲今年已经77岁了,但依旧精神矍铄,虽然平时有点耳背,但眼一点都不花,干起活来干净利索,尤其是裁缝方面的布艺活,更是熟能生巧,样样精通。

母亲的缝纫机已经有50年的历史了,到现在缝纫机机身一点儿油皮都没有脱落,缝纫机的板面干净整洁,没有破损痕迹,经过50多年的尘封岁月,依旧崭新如初。很早以前,细心的母亲就用小碎布剪成三角形图案,缝制成缝纫机套,每次用完就把缝纫机套了起来,至今保存完好。说起缝纫机,母亲一脸的自豪,缝纫机在母亲的记忆里,成为一段难以忘却的往事。

五十年前,那时我还没有出生,父亲带着母亲从农村步行五十里地,然后从县城坐上唯一的客车,去距离呼和浩特市二百多里地的大爹家探亲。大爹当兵退伍后,把家安在了呼和浩特市,大爹是家族里唯一住进了大城市的人,是家族和全村人的骄傲。在大爹家中,母亲第一次见到了缝纫机。看着大爹在缝纫机上做衣服,母亲十分好奇,第一眼便喜欢上了缝纫机。回到农村的老家,母亲一直惦记着缝纫机,希望能有一台属于自己的缝纫机。于是,母亲省吃俭用,从牙缝里攒钱,希望能买到一台缝纫机。然而,那个年代买台缝纫机谈何容易,那时候还是大集体,村人劳动都是挣工分,粮食和家用品都是用挣来的工分换钱买,150元钱的缝纫机,对于母亲来说就是个天文数字。在那个缺吃少喝的年代,一毛钱都得从牙缝里抠,用150元钱去买个缝纫机,村人都不敢去想。为了缝纫机的事情,母亲没少和父亲赌气,父亲说那么贵要那干啥,一台缝纫机的钱够全家人几年买粮食的钱。母亲不甘心,下决心一定要买到一台缝纫机,实现自己的愿望。其实,母亲买缝纫机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喜欢而买,为的是能让自己的儿女和家人穿上她亲手缝制的衣服。

在母亲的强烈要求下,父亲最终妥协,母亲从呼和浩特市回家三年后,终于买上了期待已久的缝纫机。缝纫机拿回家,母亲左看看右摸摸,爱不释手。母亲买缝纫机的过程艰难曲折,拿出了家中所有的积蓄,甚至还借了不少钱还是不够,最后在姥爷的大力帮助下,终于筹够了买缝纫机所需的150元钱。母亲是姥爷家中的独女,听母亲说姥姥一共生过三个孩子,其余两个都夭折了,唯有母亲一个孩子存活了下来,姥爷和姥姥把母亲当宝贝一样看待。姥爷得知母亲想买缝纫机筹不够钱后,便把很多年积攒下来的100元钱拿给了母亲。母亲把钱邮寄给了远在呼和浩特市的大爹,让大爹帮忙在市里给买缝纫机,大爹从呼和浩特市买上缝纫机,放在客车上拉到了县城。那时候村里到县城没有交通工具,村人想去县城只能步走,父亲步走了50多里地到县城取缝纫机,然后从县城和大爹背着缝纫机,一步一步背回了家。

母亲买回了缝纫机,村人都来看稀奇,那时候“三转一响” 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四样东西,都是有钱人家的象征。母亲虽然买回来了缝纫机,也欠了很多债,那时候全家七八口人一年不吃不喝,也不一定能攒够买缝纫机的钱。母亲为了买缝纫机,下了很大的决心,到现在谈起此事,母亲满脸自豪。大爹买缝纫机的时候,买了很多缝纫衣服用的线,同时还带来了做衣服的图纸。大爹在村里待了一个多星期,每天教母亲如何使用缝纫机,如何看图纸,如何裁剪衣服。母亲心灵手巧,特别勤奋,很快就学会了用缝纫机做衣服。

那时候在全村里,只有我们一家有一台缝纫机。母亲学会裁缝后,不但为全家人做衣服,还经常给村里的人们做衣服,开始免费给村人做,后来人们过意不去,做一件衣服给母亲一个工分,(工分是生产队记录社员每天上工应得报酬分数的简称,简单地理解工分就是钱。)慢慢形成了习惯,村人每做一件衣服就给母亲一个工分。有时候母亲能挣很多工分,尤其在过年前几个月,全村很多人都排队让母亲做衣服,有时一家五六口人的衣服都让母亲去做,母亲也乐此不疲。做衣服忙的时候,母亲就不去生产队上工,只有父亲一个人在生产队挣工分,虽然母亲没有在生产队上工,但做衣服挣的工分比父亲都多。一年不到,母亲就还清了买缝纫机欠别人的债。

母亲一生勤劳善良,勤俭持家,养育五个子女不辞劳苦。小时候,我们姊妹五人的衣服大都是母亲缝制,加上爷爷奶奶和父母亲,一大家子人的衣服都是母亲量身定做。那时候村里有一个供销社,母亲经常去买布,给儿女们做衣服。母亲做的衣服,大小合适,穿着舒服,不管做什么样式的衣服,经过她的手都能做的合身合体。常记得有时半夜,母亲忙完生产队的农活还要做衣服,睡梦中时常传来缝纫机的“哒哒”声,母亲为了赶制家人的衣服,常坐在煤油灯下辛劳缝制。家中的衣服大都是姐姐穿完妹妹穿,哥哥穿完弟弟穿,母亲总能把大的衣服缝改成小的衣服。我在家中最小,经常穿哥哥们穿完的衣服,用母亲的话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勤俭节约是母亲一生的习惯。

做衣服剩下的各种颜色的小碎布,母亲都能充分利用,一点都不浪费。母亲把各种颜色的小碎布拼凑起来,制作成各种图案,做成门帘、窗帘等家用物品,虽然耗时费工比较麻烦,但母亲是个闲不住的人,一有时间就去整理那些小碎布,总能把不能用的东西变成有用的物品。母亲是个热心肠的人,村里谁家有啥困难或需要帮助,母亲毫不犹豫。母亲常说,谁都有个困难,帮人一把,自己心里踏实,别人心里暖和。村里有家比较穷的人家,因为没钱买布,裤子是用装粮食的口袋缝制的,夏天穿上裤裆被口袋磨的十分疼痛,母亲知道后便把做衣服剩下的布料,做了件裤子送给了他。后来,母亲经常接济那家人,我穿完的衣服都送给了他家的孩子穿。母亲性格善良,在村里人缘好,家中有啥困难,村人也都会来帮忙。

时光荏苒,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越来越好,人们吃穿不愁,缝纫机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家中的缝纫机母亲使用的时间也很少了,时间长了母亲就会打开缝纫机擦拭保养,经常给缝纫机转动处滴点缝纫机油,把缝纫机保养的完好无损。一晃很多年过去了,孩子们先后在县城上了班,买了房子,接父母亲到县城居住,父母亲说什么也不来,父母舍不得离开家中的窑洞,舍不得离开他们辛勤耕耘一辈子的土地,也不想上去连累孩子们。在父亲六十九岁的时候,姐夫给父亲在私人煤矿找了个看库的营生,并告诉父亲每月还有工资拿,一辈子没挣过工资的父亲有点心动,最后在家人的劝说下,父母亲终于肯搬家到煤矿看库。

搬家走的那天,姐夫说只带上锅碗瓢盆就行了,其它的矿上都有,母亲却执意要带上缝纫机,按照母亲的意愿把缝纫机拉到了矿上。在煤矿待了三年,父母又搬到了县城居住,再次搬家的时候,我们都说缝纫机就别拿了,现在也用不着了,母亲坚持要把缝纫机搬上。拗不过母亲的执着,最后又把缝纫机搬到了县城,两次搬家母亲都没舍得把缝纫机扔掉。

母亲对缝纫机有着千丝万缕的情结,缝纫机成了母亲一生的回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