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白鸿铎的头像

白鸿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9/15
分享

难忘连队“地老虎”


离开连队很多年了,每次想起连队,总会想到连队的“地老虎”。它不但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同时也为连队官兵带来了很多欢乐。尤其到了冬天寒冷的季节,官兵们时刻都不愿意离开它,感觉“地老虎”特别的亲。有它陪伴在身边感觉不到冬日的严寒,围坐在它身旁宿舍周围一片温馨。

“地老虎”是连队用于取暖的土炉子。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也不知道是谁给土炉子起了个霸道的名字--“地老虎”。在我分到连队的时候,老兵们都管土炉子叫“地老虎”。那时候,连队住的是平房,由于没有锅炉集中供暖,每到冬天,连队每个宿舍就会生起“地老虎”。

  每年冬季来临的时候,连队各班就开始自己动手建“地老虎”。垒建“地老虎”的事,都是老兵来完成,新兵大都不会,也不知道如何去做,只能为老兵搬搬砖,端端和好的泥巴。北方的兵对炉子并不陌生,而南方兵有的连炉子都没有见过,第一次见到连队的“地老虎”比较好奇。我的老家在山西,一般农家冬天取暖生的都是铁炉子。在生炉子的时候,先把准备好的干柴放进铁炉子里,再把碎木枝或木棍放到干柴上面,然后把煤块放进去,从铁炉子下面的洞口用火引着就可以了,煤燃烧不多的时候揭开炉子盖往进扔几块,操作起来比较简单。也许是不缺煤的原因,我山西老家农村炉子烧的都是块煤,而连队的“地老虎”烧的都是面煤,操作起来却比较复杂,没有一定的经验很难生好“地老虎”,甚至会出现煤气一氧化碳中毒现象。

连队老兵对“地老虎”比较熟悉,都是垒建“地老虎”的能手。每年冬季来临的时候,连队利用半天时间,集中进行垒建“地老虎”。“地老虎”建在每个班宿舍中间的地上,一个“地老虎”加上火墙大约需要100多块砖,建“地老虎”的砖块每年都要重复使用。“地老虎”是80公分左右的正方形形状,要想把“地老虎”建的既美观又暖和,不下一番功夫很难做到。建“地老虎”的时候,各班除了值班的战友外,全班人员都要动手。这时候,班长便是“师傅”,班里成员搬砖的搬砖,和泥巴的和泥巴,都成了“小工”。班长们一边操作,还一边不忘为新战友讲解。用砖块垒建“地老虎”时,紧挨宿舍地的东、西、南中间部位,要留有一定大小和高度的煤渣出口,以便掏煤渣和上下通风。砖块的缝隙都要相互错开,并用泥巴粘牢,避免生火后缝隙开裂或漏烟。“地老虎”垒建到一定高度后,北面在一定高度要留好火墙的洞口,方便“地老虎”燃烧的烟顺利从火墙传到烟筒中去。“地老虎”建好后,还要在紧挨“地老虎”火墙下边,建一个长方形的小储煤池,白天把煤储存好了,省去了晚上到离宿舍比较远的煤堆取煤。

 

“地老虎”好不好用,生起来旺不旺,暖不暖和,关键在于“地老虎”的内胆炉膛。经验丰富的老兵,加工出来的炉膛结实耐用,一冬天也不用维修。会操作“地老虎”的老兵,生着炉子后火永不熄灭,直到冬天结束,拆除“地老虎”为止。“地老虎”的内胆炉膛,需用精泥加柔草段、锯末面或麦皮等掺和在一起,和成泥巴用手在炉膛内一层一层进行抹平,炉膛内要加工成中间粗两边细的圆形大肚状,炉子生起来才会旺盛。如用普通泥巴,炉子高温时间长了,泥巴就会掉落,生起炉子就不暖和。加工炉膛也是一门技术活,泥太软容易流落,泥太硬粘不上去,只有经验丰富的老兵才会腻好炉膛。“地老虎”与火墙的出烟口,也需用泥巴抹成圆形状,出烟口留得太大风力度就不够,太小出烟不畅通。在安装好炉筒的时候,把手放在洞口感觉到凉风习习,大小就合适了,没有风吸的感觉,说明洞口太大,需要补泥巴缩小洞口。这些技巧,都是老兵们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

给“地老虎”喂“食”,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没有烧过“地老虎”的战友,不但点不着“地老虎”,而且会弄的满宿舍浓烟。因为连队用的煤都是面煤,在第一次点炉的时候,先把废报纸或软草放到炉膛最下面,中间放干树枝或木片小木棍,上面放小煤块。由于连队的煤堆都是面煤,战友们只好从煤堆上捡小煤块,机灵手快的战友能捡到大点的煤块,最后的战友只能捡到酒瓶盖或花生大小的煤块。从煤渣口用火引着后,等小块煤大火下去后,把面煤加水成稠粥样子加入炉膛内,然后捅洞顺烟。往后再加煤的时候需要把面煤加上水,加水要适中,不能太稀也不能太稠,掺合均匀后用煤铲子把煤快速添加到炉膛内,然后在炉膛中间用手指粗的铁棍把煤捅一个洞,铁棍在圆洞360度旋转,直到把煤挤紧,不再往洞里漏煤为止。在煤渣口的出口,要用炉钩子把煤渣扒出,与炉膛的洞口连通,通风后炉子才会越着越旺,宿舍才会特别暖和。

 

有一次连队中午开饭哨声响过后,大家都跑到院子里站队准备吃饭,有个班长在带队的时候突然想起炉子没加煤,让队尾的新兵跑步回去加点煤。新兵跑回宿舍后,急急忙忙从煤池子里铲了几铲煤面加到炉子里,然后匆忙跑到吃饭的队伍后面。中午时,第一个吃完走出饭堂的战友,看到对面宿舍浓烟滚滚,大喊:“宿舍着火了,赶快救火……”说着向宿舍奔去。饭堂里的战友听到喊声,也都放下碗筷向宿舍跑去。大家快速跑回宿舍,有的开窗户,有的拿扫把,有的跑到水房端着满脸盆的水往冒烟的宿舍里跑。原来,新兵加煤的时候没有掺水,也没有用铁棍在煤中间捅洞,直接把面煤加了进去,堵住了“地老虎”的消化系统,导致“地老虎”发威。煤着后不通风,浓烟直接从炉盖子的缝隙中冒出来,宿舍的浓烟越积越多,最后从门缝隙和窗户缝隙冒了出来。如果是半夜睡着后,后果不堪设想。从那以后,每次加煤各班都特别注意,直到看到炉子里的烟畅顺地进入炉筒,从窗口烟筒出去才放心。

 

熄灯前各班都要把“地老虎”闷上,不然半夜就会把煤着完,炉子熄灭。封闷炉子的技术活必须是有经验的老兵,弄不好就会一氧化碳中毒。在封闷炉子的时候,炉膛内的红火在炉膛的三分之一最为合适,炉膛内炭火太低,长时间就会压灭,炭火太高容易短时间着完。闷炉子时宿舍门窗都要打开,方便往外散烟,炉子闷好后开门、窗十分钟左右,战友们就可以安睡了。早晨起床后,在“地老虎”的煤渣口,用炉钩子慢慢把烧过的煤渣扒拉出来,然后把炉膛中的煤洞小心翼翼往大捅,此时用的劲太大烧炼住的煤片就会掉落,把煤洞堵住,炉子就不容易着。把煤洞捅开,通风后炉子就会着旺起来,宿舍瞬间便会温暖如春。

 

烧炉子最怕的就是煤气中毒,所以连队各班都选有责任心比较强的安全员。连队每晚都会安排干部值班查夜,值班干部轮流到各班检查“地老虎”的情况,每晚深夜不低于两次,保证了战友们的安全。

 

每周末的早晨,连队会组织各班进行炉筒清理,清理烟筒里的煤渣和煤灰,以防出烟不顺畅,烟筒堵塞。因为早晨炉子还在封闷中,炉火不旺,烟筒不烫,宿舍里冒烟就会很少,是清理炉筒的最佳时间。清理时需要打开窗户,全班战友团结合作,以最快的速度把烟筒拿到院外,敲打干净烟筒内的煤渣煤灰,快速组装每根烟筒后,安装在“地老虎”和窗口上,不一会宿舍就会温暖起来。

 

寒冷的冬季结束后,为了宿舍干净整洁,“地老虎”就会被“请出”官兵们的宿舍。拆卸炉子,全班成员都要动手参与,砖块、烟筒都要完好无缺地归位到固定地点和仓库,以便来年继续使用。

 

随着部队住房条件的不断改善,现在官兵们大都住进了条件良好、设施配套的新型楼房。即使是高山、海防的艰苦连队,也都安装上了锅炉,实行了集中供暖,不再使用土炉子取暖。可连队的“地老虎”,在我的军旅生涯中,让我永远难忘。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