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惠风的头像

惠风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2109/01
分享

撑起半边天

包焕新

2020年11月,曾经被国务院挂牌督战的镇原县如期摘掉了贫困的帽子,在这一场脱贫攻坚的战役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致富女能人,她们有种植、养殖大户,有军嫂、护工,有孝顺公婆的好儿媳、贤内助,有企业家、村支书,还有乡镇干部和小学教师,她们在各自不同的、平凡的岗位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可以说,她们以弱小的身躯,用自己的勤劳、善良、汗水、泪水和智慧,撑起了镇原的半边天。我的故事就从她们身上开始了......

大山深处43年的“背行者”

她是大山深处一位“春种秋收农事复”的农村妇女,却护送身体残疾的教书丈夫在弯曲陡峭的羊肠小道上走出了人人称颂的人生;她不知道“磐石无转移,蒲苇韧如丝 ”,却43年如一日,用纯朴的情感和坚定的付出负重前行,为家庭换得岁月静好;她不是“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却把她的温暖形象印在了十里八乡人的心里,乡亲后辈都为她竖起了大拇指。她就是“教坛保尔”张学成的妻子白富秀。

不离不弃照顾残疾丈夫43年

暖阳照耀,春风和煦。走进镇原县殷家城乡李园子村张学成家里,他的妻子白富秀正在帮助他锻炼身体。

63岁的白富秀有着坚毅的脸庞,温暖豁达的笑容;67岁的张学成头发花白,依靠双拐行动,但精神状态不错,脸上挂着幸福的笑容。谈起过往,张学成说:“我的故事离不开她……”

1976年,20岁的白富秀经人介绍认识了身体残疾的山村教师张学成。初见,张学成温文尔雅,十足的读书人样子。“我不识字,崇拜有文化的人。”大半生走过,说起这段姻缘,白富秀笑了,她说没有后悔过。

1977年,二人喜结连理。从此,大山深处,前路艰难。他有他坚持的信念、拐杖下的讲台和土地。他说,不仅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也要改变大山里孩子的命运。她有她守护的理由、幸福的梦想。她说,相信他的身体一定会好起来,日子也一定会好起来。她一个人承担了全部家务,伺候丈夫、照顾孩子,担水、做饭、洗衣、农活,样样都干得井井有条。“累极了,背着他会哭,但哭完了还是要坚持下去,也没有埋怨过他。”白富秀说。

张学成告诉记者,有时候身体不舒服,心情烦躁,会对妻子发脾气,可她总是默默忍受。“我是他最亲近的人,他心情压抑的时候,除了我,还能找谁发泄呢?”说起这个,白富秀没有委屈,露出了温暖的笑容。

几十年来,白富秀用血汗和坚毅支撑着整个家,她相信,哪怕道路曲折,哪怕慢如蜗牛,最终也会走向幸福。

1996年,残疾的张学成左腿根患上了“葡萄瘤”,一旦破了,就会感染。每天上课及回宿舍,他都需要学生的帮忙。“经常在干农活的时候,有学生跑来叫我,我就得立刻放下手里的活赶去照顾他……”白富秀哽咽了。

“她为我端屎端尿,擦洗身体,一有空闲,就为我洗头发、理发、刮胡子修面、搓洗脚上的硬茧,要我精精神神、体体面面地当‘先生’。”张学成眼中饱含泪水。

祸不单行。1998年秋天,张学成又患了结肠炎,需要用药物灌肠治疗,15天一个疗程,每天都得灌一次。为了不耽误孩子们的学习,白富秀在医生的指导下学会了灌肠,之后张学成便离开医院回到了李园子小学。这次更是苦了白富秀,每天下午到放学时分,她便放下手中的活,小跑着赶到学校,为他灌肠。这样坚持了一年多,白富秀原本敦实健壮的身体瘦了一圈。

他们的婚姻,艰难不断,可白富秀却走出了山长水远的情意。43年如一日,给了丈夫最多的温暖。如今,两人相濡以沫,恩爱如初。“既然选择了他,这辈子就该好好伺候他。”白富秀说。

羊肠山道上“驮”着丈夫去教学

1993年秋,黄昏时分,殷家城大山里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上清冷寂寥,只听得见一头毛驴“嘚嘚”的蹄声。牵着毛驴的是白富秀,她肩上扛着两根拐杖,驴背上驮着她的丈夫张学成。突然,丈夫打破了沉默:“这么多年,嫁给我,亏了你啊。”白富秀没有应声,只是一个劲地爬着坡。上到山顶她才转过身来,一边喘气一边说:“亏了我怕啥!娃娃和家长们对我们这么好,千万不能亏了孩子们。”

白富秀说,从家里到李园子小学10多里的陡峭山道上,她牵着毛驴“驮”着丈夫到底走过多少回,摔过多少跤,流过多少汗,她已经记不清了。她只记得丈夫安慰她时亲切的话语、学校里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丈夫在教书中获得的快乐和成就感,这些都在为她鼓劲。

“从家通往学校的路上必须翻越的那道深沟,我永远不会忘记。”张学成说,妻子坚毅的目光,不堪重负的喘息,都让他刻骨铭心。那道沟毛驴驮着人是越不过去的,每次走到这里,妻子都用尽全力从驴背上抱下他,背着他走下一段陡坡,越过沟坎,妻子一手抓着坡坎边的荒草丛,一手紧紧攥着他的胳膊,一步一喘地将他背上只有一尺多宽的小路,再将跑到一边觅草吃的毛驴使劲拉过来,又将他抱上驴背。汗水从她通红的脸颊上滚落下来,渗进衣领里,可她毫不抱怨,牵着毛驴向学校走去。

1997年冬天的一个早晨,连着下了两天的大雪已经把殷家城的群山封得严严实实,可砂粒般的雪还是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天刚冒亮,张学成便推开房门望着大雪发呆。白富秀知道,学校已进入了紧张的复习阶段,马上就要期终考了,把教书看得比命还重的他能不着急吗?于是她叫来了哥嫂妯娌,带着铁锨和扫帚,开始从门外一段一段清扫路上厚厚的积雪,白富秀铲一段路,便回过头来背上丈夫往前赶一段。

在白富秀的全力支持下,张学成以顽强的意志和惊人的毅力在山村教坛上辛勤耕耘了30多年,李园子小学的孩子们一个个毕业了,有的进了名牌大学,有的当了国家干部……张学成被人们誉为“教坛保尔”,先后19次受到乡级、7次受到县级表彰奖励,3次被原庆阳地委、行署命名为全区“优秀教师标兵”“优秀共产党员”。2000年9月被甘肃省委、省政府授予“园丁奖”。2001年教师节期间,他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2006年6月,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予他“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举行首场“张学成事迹巡回演讲报告会”那天,场内掌声阵阵,场外,殷家城的山头上,白富秀泪流满面,是心酸,也是欣慰。张学成声音颤抖:“没有富秀,我取得不了这些成绩。”

用爱与坚强为家撑起一片天

“母亲是我们家的支柱,是我们坚强的后盾,父亲的成功离不开母亲默默无闻的付出!她朴实,吃苦耐劳,有着坚强的意志,如果没有这样一位母亲,就没有我们姐妹的今天,她是我们心中真正的女神!”在电话里,张学成的女儿张艳霞告诉记者,人生道路上,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只要想起母亲,她就会振作起来,勇敢向前。

张艳霞说,记忆最深刻的是,母亲将父亲送到学校后,又得马上赶回家,家中的鸡在等着她喂食,毛驴在等着她添料,猪也正在“嗷嗷”地唤食,她们姐妹还在眼巴巴地等着妈妈回来,天黑了好久,母亲才能出现在门口的那道坡上。

白富秀说,那些年月的自己,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把娃娃培养好,把丈夫的病看好。“我不识字,吃了太多苦,一定要把孩子送进大学。”白富秀说,渐渐长大的两个女儿非常懂事,放学放假回家争着抢着帮忙做饭、洗衣服、喂牲口,什么活都干。

“最困难的其实不是送学成去学校,而是一个人种地。”白富秀告诉记者,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家里分得了80亩山地,这些地零零散散,多半都是“滚牛洼”,干起来特别费力,心强好胜的白富秀饿了便啃些干蒸馍,渴了咕咚咕咚喝一肚子冷水,只为了能有个好收成。

“星期天,学成闲暇时拄着双拐来到地头,陪我说说话,劝我慢点干,我心里是暖和的。”白富秀擦了擦眼泪说。

“母亲让我们好好念书,希望我们不要再重复山里人的日子。”大女儿张云霞说,上中学的时候,她看到家里艰难,想要辍学打工,母亲发脾气了,坚决不同意。于是她努力上进,改变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

问及家庭生活里的幸福时刻,云霞微笑着说,农闲时节的星期天,天气晴朗,他们一家人坐在院子里,父亲看书,母亲纳鞋底,她和姐姐玩耍或者写作业。这就是他们最幸福的时刻。

张学成的四哥张学智说:“学成娶了个好媳妇,几十年来,她不知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照顾学成、孝敬公婆、种庄稼、教育子女,村里的人都拿她当学习的榜样,年轻媳妇有了委屈和矛盾,都愿意听富秀的话。”

每个冬天的句号都是春暖花开。嫁给张学成43年,白富秀头发白了,腰也有些弯了,然而她帮丈夫实现了人生价值,他们的两个女儿也成才了。如今的她不用再赶驴驮着丈夫去教学了,不用再在寒风凛冽的山路上为丈夫扫雪开路了,不用再用尽全身力气与苦难抗争了,她的丈夫和孩子,终于给了她一片安宁幸福的天空。

在张学成夫妇的旧庄院子里,白富秀亲手栽植的青柏挺拔而立。多少年来,这院子的女主人,就像它们一样,斗寒傲雪,坚强不屈,毅力不倒,给家里献出一片绿荫,撑起一片晴天。

军嫂,我们向您致敬

夏日清晨,甘肃庆阳黄土塬上的风中略带几丝微凉。一大早,在庆阳市人民医院重症病房里的朱红红去打水,给正在住院的母亲擦洗。

朱红红和哥哥已经轮流在母亲身边,没日没夜的照顾老人一周,由于缺少睡眠,她的眼神中略显疲惫。此时,她不仅担心母亲的病情,也牵挂着老家的公公和婆婆。

42岁的朱红红是庆阳市镇原县人,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小家庭。丈夫袁耀武是原武警交通第四支队二中队的指导员,2008年3月1日,袁耀武在参与川藏公路觉巴山路段抢险救援任务时,不幸壮烈牺牲,年仅30岁。

面对年迈多病的公婆和年幼的儿子,朱红红以柔弱的双肩挑起生活的重担,十几年如一日,一直未改嫁,她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放到照顾公公婆婆和抚养孩子身上。今年3月,她入选2020年度武警部队“十佳军嫂”候选人。

朱红红的婆家在镇原县方山乡一个偏僻的村子里。早些年,当地人吃水主要靠人担畜驮,每次驮水都得赶着毛驴步行十几里山路,一趟回来,她累得满头大汗。

失去了丈夫的朱红红变得更加坚强。公公婆婆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家里十几亩地就主要靠她。一次,为了赶下雨前把剩下的麦子收完,她半弯着腰加快收割速度,不料把手割伤了一大片,她强忍疼痛用手绢简单包扎一下,赶下雨前把麦子收完。

朱红红的婆婆罗水花患有冠心病,为了给婆婆看病,她在上海做过机床工,北京做过保姆、保险员、销售员和绣娘。在朱红红的心里,老人孩子健康就是对丈夫在天之灵最好的告慰。

“红红就像亲女儿一样,既要养活我们两口子,还要供孩子读书,忙里忙外的很辛苦”。罗水花说。

朱红红的公公袁仲兴逢人就说,“我这个儿媳妇真不容易,既当儿子又当媳子,全家人的重担在她一个人身上,一般人是承受不了的。”。

如今,朱红红儿子已读高中,公公和婆婆虽年近古稀,但身体还算硬朗,精神面貌乐观。

每逢“八一”建军节、结婚纪念日,朱红红都会把丈夫曾经穿过的军装拿出来整理一番。为了让儿子记住爸爸工作和牺牲的地方,朱红红带着儿子重走过川藏路,去芒康烈士陵园祭扫丈夫。

朱红红说,儿子明年就要高考了,她希望能如愿报考军校,继续穿上爸爸的军装,践行他未行使完的使命。

不畏霜雪染鬓 桃李情怀依旧

一位城里的退休女教师,从“白山黑水”到黄土高原,踏着女儿在大西北支教的足迹,放弃舒适的退休生活来到偏远的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山区小学讲学。不畏霜雪染鬓,桃李情怀依旧,一生的三尺讲台,一辈子的初心坚守——李桂芝,山里娃娃的“奶奶老师”。

沿着镇原县南川乡的一条蜿蜒崎岖的水泥山路爬上一座大山,两边沟壑梁峁中间镶嵌着一道狭窄的塬面,上庄小学就坐落在这里,院子干净整洁,楼房排列整齐。早晨的第一缕阳光洒下时,李桂芝和往常一样在村头迎接到校的学生,来到这里一个多月时间,她很喜欢山里的孩子。

李桂芝在家乡黑龙江勃利县任教30多年,退休后生活在山东威海。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看到许多老党员老干部发挥余热,她也总想做点什么,正巧女儿发给她的一条链接,让她和大西北的孩子结缘。

“我通过互联网看到甘肃银龄讲学计划,第一时间把链接转给了我的母亲。”李桂芝女儿牟鲲鹏说,她本人在2003年至2005年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当时在镇原县城关中学支教。支教结束后,2016年,她带着母亲和女儿故地重游,2018年,她的朋友自发为镇原县五所小学捐赠360多套校服。

说起去大西北支教,李桂芝很激动:“接到女儿的电话后,说可以去西北支教,我就决定要去,因为我的女儿也在那里工作过,我要发挥余热,为党和国家作出贡献。”

今年8月底,初秋上庄村已经有些冷,李桂芝提着一包衣服、一包书籍,经过2000多公里的长途跋涉来到上庄小学。在这里,除了一间简陋的宿舍,她没有再向学校提过任何要求,尽管当地的老师对她很关照,但她说既然来到这里,就能克服这些困难。

在学校,李桂芝很注重孩子的素质教育和文明习惯的养成,她和孩子们一起劳动,修劳动工具,上楼梯走路,发现有垃圾弯腰捡起,潜移默化地教导孩子们;她注重培养孩子爱国情操,经常给孩子们讲红色故事。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尽管李桂芝已经60多岁,但是她每天的课表都排得很满,每一节课她都认真去上完,有时候身体不舒服,也从不让其他老师替课。她说:“我想把我毕生所积淀的知识都献给这里的孩子,站好三尺讲台。”

“李老师在学校承担二年级和五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同时兼任五年级班主任,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李老师能够很快和学生打成一片,师生关系相处融洽,她关心学生成长,教学工作认真踏实,深受全体师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上庄小学教师白生斌说。

“李老师心系山里教育的发展,不远万里,放弃家乡优越的生活条件来到这里支教,这种教育工作者的热情和教育人的情怀使我们深受感动,也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上庄小学校长刘勃说。

上庄小学有很多留守儿童,李桂芝经常去家访,尽可能帮助他们学习,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娃娃们都高兴地喊她李奶奶。

“我们经常喊她李奶奶,她和我奶奶年龄一样,我的爸爸妈妈经常在外边,李奶奶对我们的生活学习非常关心,让我们讲卫生,帮我们洗衣服,告诉我们和别人交流的时候要说普通话,在家要孝敬爷爷奶奶。”上庄小学五年级学生李丹说。

“李老师从大城市来到我们农村支教,现在农村青年人都走光了,剩下了老年人,李老师闲了就到家里来家访,对学生学习进行督促,非常感谢李老师。”学生家长康士秀说。

“寻你支教赴边关,发挥余热吾心愿,黄土高坡育少儿,黑土之人做奉献。”这是李桂芝写的一首诗,她说:“到这里来支教,我从来没有后悔过。”

把忠诚和担当深烙在战贫一线

一走进方山乡的村庄农户,党员群众都会竖指点赞他们的高书记,称高亚丽同志是“最美书记”“焦裕禄”式的好干部。能有这样的口碑,是她用心用情干出来的,也是她用忠诚担当和为民情怀换取的。担任方山乡党委书记以来,她的足迹已经深深烙印在那里的山峁沟梁和农家院落,多少个披星戴月,多少个风雪交加,只为群众能够过上好日子;一条条硬化路,一口口小电井,一处处新农宅,一座座养殖棚,都饱含着她的心血和汗水。在她的心里,没有什么事比得上群众脱贫的事大,没有什么问题比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重要,贫困户的大事小情、柴米油盐之事时刻牵动着她的心。正是由于这份牵挂,她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最大的民生”,精准到户找路子,分类施策解难题,使全乡1639户6758人全部实现脱贫,10个深度贫困村全部退出。

摸清底子“拔穷根” 聚焦产业抓扶贫

方山乡到底“贫”在哪里,“困”在哪里?如何让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这是她一直以来都在思索的问题。要想真正摘“穷帽”,找准症结是关键。脱贫攻坚的根本在于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她把富民产业培育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抓手,依托“331+”产业扶贫模式,精心谋划“一村一品”产业布局,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夯实增收基础,全力推进产业遍地开花,落地见效,用产业托起了群众致富梦,成为脱贫攻坚的硬动力。她注重充分发挥山区土地资源富集、养殖传统悠久、群众勤劳肯干的优势,着眼做好种养“两大产业文章”。宜药则药、宜草则草、宜羊则羊、宜牛则牛,把方山乡打造成天然产业“矿区”和群众增收的“宝库”,走出了一条主导产业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产业发展与贫困群众紧密联结的特色产业扶贫之路。提出“传统产业夯基础树品牌、优势产业上规模增效益、新兴产业拓路子创特色”的思路框架,推行“山地种草自给、川地种药栽菊、家家种养兼有、户户劳务输转”的产业扶贫新路子。正是她的精心谋划和思路创新,带领群众既富了“脑袋”,又富了“口袋”。她是一个善于谋事的人,更是一个善于干事的人。2018年上半年全乡没有一家带贫规模合作社,高亚丽到任后把建办规模养殖合作社作为履新的第一件大事,一方面千方百计联系投资商,一方面在全乡范围选择最适合的地块。万事开头难,最后选中王湾村30亩地,但涉及地块的农户坚决不同意,她接连吃了几次“闭门羹”。在困难面前,她总有那股子不服输的劲头。白天上地头,夜晚入农户,不厌其烦地上门疏导群众思想,终于打动了一位老村长,带头流转出了自家的10亩地,其他几户群众看到村长都带头了便纷纷配合流转了土地。就这样,王湾村久鼎湖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在短短两个多月从图纸变为了现实,打破了全乡多年来没有规模合作社的历史。

她工作起来不知疲倦,既是全乡脱贫攻坚工作的“指挥员”,也是田间地头“战斗员”。农科院帮扶方山乡以来,她和驻村干部多次调研、反复试验,鼓励引导群众种植早熟马铃薯,发展“薯芋类”致富产业。面对群众不是很接受的现状,她时常吃住在村上,上午给村干部做工作,下午带领村干部亲自上门给群众做工作,在她的算账对比下,群众真正看到了货真价实的“甜头”,竟相发展马铃薯产业。群众好好种,还要卖上好价钱,她多方联系销路,使方山乡的土豆最远销到千里之外的天津市。全乡累计推广种植早熟马铃薯3000亩,亩均毛收入都在4000元以上。建成规模型养殖合作社20个,建成王湾、关山2个养殖专业村,牛(驴)存栏9600头,羊存栏8万只,鸡存栏18万只;累计栽植中药材15000亩、万寿菊12000亩、黄花菜6800亩;种植小杂粮11000亩、饲草10000亩……贫困户家家有了“来钱路”,人人心里乐开了花。

改善基础“换穷貌” 解决难事揪心事

方山乡属纯山区,群众吃水难一直是个突出问题,那一段时间,她几乎每天都要跑上30多户,把全乡饮水困难户全部记在了自己的民情日记中。她耐心地对群众说:“请乡亲们放心,这是我们工作做得还不够,你们的问题我一定会解决的!在她的努力下,全乡群众全部用上了安全干净的饮用水。“群众的心气顺,全乡的发展才能顺”,这是高亚丽时常对干部讲的一句话,对于群众来访的事,她都放在第一位,班子成员解决不了的,她亲自上手解决。不论群众的饮水住房,还是村级的道路电网,她总是想在前、冲在前、做在前,以真抓实干、率先垂范的作风,团结带领全乡党员干部群众合力共筑“发展保障”,确保了脱贫攻坚工作稳步有序推进。目前,全乡实现了10个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76个自然村全部通砂石路;累计加固窑洞862户,新建住房1083户,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08户;实施自来水到户852户,新打小电井1908眼,安装净水机42户;76个自然村及386户养殖大户均接通了动力电,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贾山村是2020年国务院挂牌督战的下剩贫困村,她带头冲锋在前,集结各方参战作战力量,用“不一样的加速度”攻克“最后的贫困堡垒”,创造了脱贫攻坚“贾山模式”。一年当中,她几乎每天都要到村上跑一趟,一户一户地抠指标算细账、补短板强弱项,力求家家“两不愁三保障”达标过关,户户增收致富渠道稳定。她围绕党员群众“盼什么”、干部服务“做什么”、党员带头“带什么”,多方争取资金建成标准化示范型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完成贾山村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如今的贾山村面貌焕然一新,主导产业后劲十足,群众生活幸福指数明显提升,从昔日深度贫困村变为全县脱贫“样板村”。

情系民生办实事 群众脱贫信心足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便有多少真情”。谁家没有过冬的火炉、煤炭,谁家没有御寒的棉被、棉衣,在高亚丽心里都有一本账,她再忙也会抽出时间进村入户、嘘寒问暖、送去关怀。金岔村民吴志成全家8口人,四个子女都在读书,家里就靠老吴外出务零工维生,2020年大女儿考上华中师范大学以后,学费成了一家人最头疼的问题。7月份,高亚丽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积极与民政局对接,亲自上门查看,安排会议评定低保,衔接产业落实,帮助吴志成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同时,在她的统筹安排和督促落实下,全乡共组织培训2816人次,输转1967人次;完成14所学校全面改薄,落实学前教育学生免除保教费289名,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两免一补”1892名,落实高中学生免除学杂费386名,落实“两后生”雨露计划353名;建成10所标准化村卫生室;增设乡村公益性岗位152人;实现了低保、五保“应保尽保”、“应兜尽兜”;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和养老保险参保率均达到98%以上,方山乡的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全面发展。

方山乡是纯山区乡镇,群众长年生活在山里,环境恶劣,土墙、残垣断壁到处都有,群众卫生习惯差,人居环境整治和解决视觉贫困问题始终困扰着她。她说“发展产业是“里子”,改善环境是“面子”,只有里外齐头并进,人民群众生活才能实现真正的幸福美好”。为彻底改善环境“脏乱差”的现状,她下定决心,铁腕治理,亲自带领干部群众,走进田间地头,挨家挨户走访宣传,集中整治拆危治乱,亲自动手做示范,推行农户庄前屋后“三包六净”责任制,以“日清除打扫,月检查评分,季定星奖惩”的方法,在全乡开展分类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挂牌亮星”。杨光耀是贾山一名普通贫困户,家里养殖60只羊,种植50亩地,勤劳善良,自身发展动力十足。但门前环境卫生“三堆”现象严重,圈舍破旧不堪,养殖区胡乱摆布。看到这里,她和老杨商量:“老杨,你家产业发展的非常好,但生活环境需要改善改善,咱们一起我动手给你家变个样,如何?”长期生活在大山里老杨茫然的点点头,因为他想像不来改造后会是什么样子。说干就干,她带领村干部、老杨、几名群众一起动手。一天后,曾经的养殖大棚变脏为净,砖头镂空小菜园、柴堆变乱为景,树池凳变废为宝,蜜蜂窝成了景观,老杨家一下子变成了美丽庭院。老杨得意的逢人便说,“我家的卫生差我也知道,但多少年了一直这样,没想到高书记能亲自帮我变的这样美,感觉像旅游景点了,现在进出院子,看到这样的环境,心里美滋滋的。”在她强有力的带动引领下,全乡建成集扶志扶智、忆苦思甜、乡风民俗、鲜明地标于一体的微景观35处,卫生干净样板示范路10条,五星级美丽庭院420户,让大山深处焕发出与众不同的新气象,今年两次被评为“全市全域无垃圾卫生先进乡镇。”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高亚丽同志时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着共产党人对老百姓的铿锵承诺,在脱贫攻坚一线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和基层干部的初心使命,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拥护和称赞。近两年来,高亚丽同志带领乡亲打好脱贫攻坚战的事迹和经验,先后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甘肃日报等中省市媒体宣传报道,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为扶贫助力的女校长

在镇原,凡是驾车不论穿梭在大街小巷、乡镇村落,还是驰骋在国道省道、高速公路,大家都不会忘记一个响亮的名字——朱红霞。

朱红霞,女,汉族,1969年4月18日出生,庆阳市政协委员、庆阳市工商联执委、西峰区政协委员、镇原县工商联副主席、庆阳亿联驾驶员培训学校校长、庆阳市自主创业的成功人士之一。

年轻时候的她,曾从事过多种职业,2010年凭着一股热血和冲劲,在镇原县着手创办庆阳亿联驾驶员培训学校,通过10年的发展,目前亿联驾校已经成为了庆阳市规模较大的驾驶员培训学校之一。拥有各类教学车辆 100辆,教职员工96人,能承担200名初学驾驶人培训,截止目前共培训驾驶员23500人,已结业19800人。她所创办的庆阳亿联驾驶员培训学校,先后被庆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评为“守合同重信用”单位;连续三年被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运管部门,交警部门评为AAA级企业;2018年,被中共镇原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县光彩会授予“‘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暨光彩事业先进企业”称号,被庆阳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市扶贫办命名为“庆阳市‘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示范单位”。 多年来,她在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同时,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全县“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为亿联驾校撰写了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名片”。

当驾校步入正常发展轨道后,朱红霞同志有了事业和人生共同发的感悟。因此她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企业发展过程中,她的人生理想也不断发生转变,她着力思索着驾校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着力营造驾校企业文化的问题,以及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朱红霞同志在驾校创建了党支部,她虽然是党外人士,但对党支部的建设和发展,都是不遗余力地给予了最大地支持,为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为了让企业履行更多的社会责任,她尽最限度地创新企业发展,尽可能多地回报社会,服务人民。

在扶贫道路上,朱红霞女士用自己的言行感染了身边的很多人,同时也帮助了很多人,这是她坚持本真、坚持自我贡献的强力写照。她不断发挥民营企业对县域经济的主体作用,立足停业企业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不断发展壮大企业,让驾驶人学得一技之长,鼓励贫困学员自主创业,引导农村贫困家庭新生劳动力发展特色、贫困家庭劳动力参加短期技能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通过就业培训和自主创业实现贫困家庭脱贫致富。一是主动联系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了更好响应国家扶贫政策,发挥企业人带头引领作用,2016年7月,她主动联系镇原县城关镇路沟行政村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入户了解家庭收入生活状况后,为每户捐助2000元及生活用品,唤回了3户贫困群众生活的信心和热情,得到了帮扶户的良好赞誉;二是带动企业领导班子,为13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献爱心、送温暖。2019年元旦来临之际,组织驾校领导班子走访慰问城关镇、屯字镇、孟坝镇、平泉镇等19乡镇130户建档立卡特困群众,为贫困户捐赠了棉被、大米和食用油等物资,累计价值3万多元。三是发挥企业主阵地作用,免费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驾驶技能培训。充分发挥企业自身资源优势,捐赠了60万元,免费为100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培训驾驶技能,并取得合格驾驶证,为贫困群众拓宽就业渠道。四是唱响主旋律,助力精神扶贫。为了丰富贫困群众的文化生活,唤起贫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斗志,朱红霞坚持文化引导、精神激励,不断引导贫困群众增强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她组织举办了“梦筑镇原•情定亿联”喜迎十九大精准扶贫公益晚会、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精准扶贫汇报演出和师生运动会等系列文体活动,弘扬正气,唱响主旋律。

自2015年以来,学校发展向好,资源充沛,她带领企业融入社会,先后捐款9万多元资助贫困大学生解决入学难。其中:2015年为贫困残疾人家庭10名大学生,每人捐资2000元,配送行李箱一个;2016年为13名贫困大学生,每人捐资2000元,配送行李箱一个; 2017年为15名贫困大学生,每人捐资2000元,配送行李箱一个,同年7月,回访曾经帮扶过的2名学生,每人送去1000元助学金及生活用品。二是捐助产业培育,助推富民兴村。2018年,在镇原县“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活动中,她得知镇原县马渠乡唐塬村基础设施落后,产业结构单一,群众增收渠道窄,村上引进核桃栽植资金困难的信息后。她深入村组,深入群众,开展调研后,在企业资金周转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她毅然决定筹集捐助3万元资金,有力地推动了该村发展120亩核桃栽植特色产业,带动马渠乡唐塬村后续产业培育。2018年被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县光彩会授予“‘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暨光彩事业先进企业”称号;被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市扶贫办命名为“庆阳市‘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示范单位”。

面对镇原农业基础薄弱,经济欠发达,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尤其是处在贫困线挣扎,遇大灾大病生活再度陷入贫困的家庭,她始终秉持“致富思源,回馈社会”办企理念,致富不忘乡亲,她为贫困妇女家庭捐款2万多元,鼓励她们克服困难,坚定信心,努力摆脱贫困。先后通过“水滴筹”、“轻松筹”、“爱心筹”等网络公益平台匿名捐款5万多元帮助困难家庭,为他们送去温暖。在朱红霞女士的言传身教下,亿联驾校全体员工在高考时,为考生们在炎炎夏日提供免费的接送服务,尽他们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朱红霞她不但在为人处事上,心怀群众,奉献爱心,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感动身边的人,诠释着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经营驾校中,更彰现了她的精神风貌。一是坚持奉行“教车育人”为己任,她始终坚持不但教给学员们驾驶技巧的同时,还要求驾校要全面培养学员的素质,使学员掌握规范驾驶技能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树立良好的驾驶道德。二是创新办学办企理念,更好服务社会。随着国家有关政策的调整,驾校培训模式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的发展,驾校不但承但着教技于人责任,而且要保证教学质量,才是对自己、对学员、对社会负责人,她不断改建新的场地、研究新的教学方法、探索新的出路,完善自我,适应社会需求。实现企业与社会双赢。三是树立廉洁意识,维护良好形象。为提供更加优良的驾驶培训服务,树立教练员良好的社会形象,她要求亿联驾校全校体教练员在教学中统一着装、佩戴上岗证持证上岗,与所有教练员签订了廉洁自律承诺书,郑重承诺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严守工作纪律,确保企业健康向好的发展势头。

多年来,随着驾校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朱红霞及她所带领的驾校企业不断脱颖而出,赢来一个又一个奖章和荣誉,同时也赢得社会各界的关注,她担任着庆阳市及镇原县不同行业的不同角色,为企业和社会做出了很大贡献,但她始终低调做人,踏实做事,不骄不躁,在不同岗位上,能端正从业道德思想,树立道德廉耻观念,严守职业道德底线。工作中能够知足常乐,保持平衡心态,能从小事小节上自我约束,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竭诚奉献、辛勤工作,出色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她在领导驾校成长和创业中表现出来的勤劳吃苦、坚韧能干、廉洁无私和社会担当精神,成为镇原县民营企业家中的佼佼者,她能干事、敢担当,彰显了一位优秀女企业家的巾帼风采,得到领导和员工的一致好评,展现了良好的个人魅力和精神风貌。

花香源自拼搏来

在镇原县贫困户广大妇女开发经济、发展生产、摆脱贫困的扶贫攻坚之路上,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提到一个名字:任艳艳,和她创办的企业:庆阳妙丽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近年来,在任艳艳的带动下,全县先后有三千余名贫困妇女及低收入家庭妇女凭借自己灵巧的双手创业增收,很多人已经摘掉了“穷帽子”,走上了致富路。庆阳妙丽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也成为全省闻名的“妇女脱贫示范基地”和“巧手致富基地”,被省妇联评为陇原脱贫攻坚的“先进集体”。

千辛万苦创业艰。任艳艳是镇原县开边镇解放村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从小心灵手巧,针线活出类拔萃。对传统香包刺绣等民间手工艺品爱不释手,她创作的作品也多次在省市举办的民间手工艺品展览中屡屡获奖。多年来,在庆阳地方政府大力支持文化产业政策鼓励支持和历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平台的带动下,周边县区许多妇女和她们的手工艺品走出了黄土地,甚至走向了海内外。但镇原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大部分农村妇女思想落后守旧,在传统手工艺品生产加工上也是小打小闹、各自为阵,难成气候,“如何把这群人团结起来、组织起来、联合起来”?成为了任艳艳的一个心结,在历经一年的奔波和努力下,她多方筹集资金200万元,注册成立了“庆阳妙丽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占地一千多平方米,是全县乃止全市唯一一个集刺绣编织技能培训、产品设计、研发、销售为一体的民营企业。“插旗容易招兵难”,为了把那些身怀绝技在家务农的妇女引进企业,壮大产业队伍,任艳艳不辞辛苦,在全县每一个乡镇调查走访,亲自上门苦口婆心地劝说动员。终于,组织了专业素质过硬的刺绣技女工26人,开始向全国洽谈业务,承接订单,生意就这样开始做起来了。

紧抓创新不松懈。在公司的服务总旨上,任艳艳的目的很明确:弘扬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保护艺术珍品。所以,她根据公司内部人才的不同技术水平,参照市县香包刺绣相关标准,把员工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级别,给予不同的工资待遇,让员工在获得经济收入的同时得到技术上的认证与肯定,从而极大的激发了员工充实学习创新向上的积极性,也能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创新是公司发展的灵魂。任艳艳多方查找资料,调查市场,先后研发了《龙凤五毒》小孩中药肚兜,《梅、兰、竹、菊》中药保健脊椎枕,桃花、杏花中药保健枕,“烟花三月”旗袍手包,七夕节玫瑰挂件和中药保健莲花坐垫、蜻蜓手环等10余种新的产品品种。由于其做工精良,图案精美,造型优雅大方,一经问世就被客商纷纷下单预定,从而引领行业由传统模式向正规公司的过度转型,达到了公司认定自我和超越自我的目的。

致富不忘贫姐妹。随着公司业务的拓展,订单数量的不断增多,任艳艳觉得这是一个可以带领妇女姐妹致富的行业,她多次去找县妇联等多家单位,谈了自己创办扶贫香包刺绣培训班和创办妇女扶贫车间的想法。很快,根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工作形势,县妇联等单位支持,公司在全县16个乡镇组织了多期精准扶贫妇女培训班,先后培训学员达三千人次。与此同时,她积极发现人才,重点培养,带领全县近千名贫困妇女和留守妇女利用农闲之余,足不出户不受奔波之苦就实现了创业增收,实现了人均年收入5000元以上的脱贫增收目标。精挑细选了348名妇女作为公司的兼职刺绣加工对象,使其达到就业收入双稳定。妇女们都说:“妇女脱贫快,全靠艳艳带”。

果丰原由汗水浇。近三年以来,她的公司主要加工中药保健枕头、拖鞋、鞋垫、扇面、中堂、四条屏、挂饰、文化旅游纪念品等实用性手工刺绣制品,作品远销于上海、台湾、广州、天津、北京、浙江、西安、兰州、深圳及欧洲等地。年销售额达300万元以上,2008年她与甘肃陇原巧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签订约250万件台湾拉菲草帽订单,2019年与甘肃省可口可乐有限公司签订了10万件伴手礼包,2019年与天津鑫湖工艺品有限公司签订了约20万个草蓝出口欧洲,2019年与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设立的“妈妈制造”项目签订了毕加索产品订单30万元。任艳艳本着“公司发展好,质量是担保”的原则,对每一批输出产品都严把质量关,对达不到标准的产品立即收回重新生产,由于其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严格的质量管理措施,使她的产品在市场上很快获得了良好的声誉,各种刺绣品订单应接不睱,远近客商纷至沓来。她的公司也先后被甘肃省妇女联合会命名为“全省巾帼脱贫示范基地”和“巧手示范基地”,2019年又被省妇联评为陇原脱贫攻坚的“先进集体”,并多次被镇原县妇联和县文广局等单位授予“镇原县巾帼特色产业联盟、巧手联盟”,“爱心企业”、“镇原电商扶贫创业孵化基地”等荣誉称号。

成功不忘回馈社会。任艳艳不仅有着一颗拼搏上进的心,还有一副善良有爱的胸怀。2O18年12月,在方山乡,任艳艳和3名公益人去看望烈士袁耀武家属,为他们送去送去米、面、油和过年礼品;2018年12月,在一次刺绣培训中得知一名33岁刺绣妇女申春瑶是个聋哑残疾人,丈夫因车祸离世后独自一人带着六岁的儿子生活,导致没有经济能力供孩子上学,任艳艳立刻让公司和这名妇女签订长期用工合同,对她格外关注,亲自抽时间给申春瑶培训,传授技艺,并定期资助她们每月生活费;2019年春节前夕,任艳艳带领公司15名热心公益的爱心人士赴平泉镇敬老院,为敬老院的60余名老人送去了糖果、点心、香包等新年礼物,并为老人理发、修理指甲、打扫卫生,同时就疾病预防、卫生保健、饮食安全等有关健康知识为老年人作了宣传讲解,慰问金额3千元左右;2019年3月公司在开边镇巾帼扶贫车间招工时,一名32岁刺绣妇女韩芬荣,丈夫白血病去世,家中因看病花去30多万,还有三个未成年孩子。任艳艳知道后,重点给韩芬荣开展培训,与她签订长期用工合同,还亲自到韩芬荣的家中,看望她和三个孩子,给他们送去价值500元的衣服和日常生活用品。

在诸多荣誉面前,她觉得自己的任务更重了,责任更大了,她也更有了自信与动力,将带领她的公司团队为更多的农村妇女解决就业,增加收入,为乡村振兴战略做出新的贡献,更相信她的路会越走越稳、越远、越强。

专业养牛出奇招

胡晓红,女,现年44岁,开边镇开边行政村寨子自然村人。过去的她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小农生活,但是一年到头都是增产不增收,难以发家致富。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报纸上了解到肉牛市场前景看好,并且利润可观,于是她萌生了养牛的想法,这一想法得到了家人的大力支持。2013年3月初由胡晓红发起组织陈浩仁等5户农民参与,筹资500万元于当年10月底注册成立镇原县凯润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以饲养“西门塔尔.夏洛莱品种牛”为主,本着“自筹资金、自行组织、自主管理、自我发展”的企业理念,采取“集中饲养与农户散养”相结合的方式,联合贫困户,助推脱贫攻坚,融“饲养、托养、培训、购销”于一体,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

为了顺应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凯润合作社依托当地“饲草饲料资源丰富、农户养殖兴趣高涨、肉牛市场前景看好”等优势,率先带动和发展养牛业。她组织专人先后赴甘肃武威、陕西礼泉、山东嘉祥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反复论证,并结合当地饲养条件,决定以“育肥快、抗性强、好喂养”的“西门塔尔.夏洛莱品种牛”为主打品种,先后四次购进仔牛400多头,集中饲养。实现产值1120万元,利润160万元。

自合作社成立以来,社内共建成办公用房8间,饲草料房10间500平方米,双面采光暖棚两座1100平方米;青贮饲料池1000立方米。购进大型揉丝机2台,粉草机、粉料机、搅拌机、装载机各1台,100T地磅1台;建成50立方沼气池1座,100立方化粪池1座,100平方米晾粪场一处;新修科技培训室60平方米;绿化硬化院落1600平方米,完成总投资320万元。通过饲养,年出栏肉牛100-120头,实现产值180万元以上;引进“西门塔尔.夏洛莱”种牛2头、基础母牛100头进行改良繁育,投放县内养殖市场,助推农村养牛产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镇原县开边镇开边村是一个贫困村,全村辖11个村民小组,998户3774人,耕地10200亩,人均2.7亩。建档立卡贫困户356户1407人,贫困面36.5%。为了有效破解贫困群众无致富产业、增收渠道单一的困境,我们拓展思路,大胆尝试,探索出了一条“能人+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扶贫新模式。

一是建办“牛托所”,创新带贫扶困新机制。为了充分发挥合作社带动作用,2016年凯润养殖专业合作社积极响应党和政府提出的“能人+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扶贫新模式,率先创办了贫困户“牛托所”,贫困群众利用贴息扶贫贷款,在合作社统一指导下,购买1—2头牛托养到“牛托所”,由合作社集中饲养、统一销售,并承担所有养殖风险,出栏后扣除管理人员、防疫、饲草等成本后,合作社和农户按比例分配净收入。牛托所每年完成2次出栏,净收入的70%归贫困户所有,30%归牛托所所有,并确定贫困户每头牛保底受益不低于1000元。2016年,牛托所与7户贫困户签订了托牛协议,有11头牛入托,在年底收益分配中,贫困户每头牛增加净收入1300元。2017年,为满足贫困户托牛的需要,扩建400平米牛棚,为13户贫困户托养26头牛。2018年计划为10户贫困群众托牛10头,2019年、2020年先后两次分红,每年户均分红1000元。“牛托所”的创办,一是彻底解决了有发展养殖业意愿,但无技术、无劳力、无场所“一有三无”贫困群众致富无门、难以脱贫的问题;二是盘活利用了精准脱贫贷款,使有限的资金真正用在了产业发展上、用在了促进农民增收上;三是有效规避了群众分散养殖防疫缺失、市场波动带来的养殖风险,群众实现了保值增收;四是把群众从养殖业中解放出来,继续从事务工或其它产业发展,形成了多渠道、多途径增收局面。

二是依托“牛托所”,创新培训服务新机制。扶持合作社建立了培训、防疫机构,完善了相关制度。一方面,把“牛托所”确定为全镇养殖业培训基地,定期聘请专家到合作社为养殖管理人员和其他养殖户进行养殖、防疫等相关知识培训,提高了养殖人员的养殖技能,实现了科学养殖;另一方面,合作社对入社会员和面上群众进行技术指导和销售服务,及时解决其他养殖户在养殖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助推了全镇牛产业的健康发展。目前,组织开展养殖培训5次、疫病防治培训6次,共培训人员280人,真正形成了集“饲养、培训、购销”于一体产业发展龙头。

三是壮大“牛托所”,创新产业发展新机制。为了进一步放大“牛托所”带动效应,发展壮大牛产业,县上加大对牛托所在政策、项目和资金方面的扶持力度,先后扶持资金80万元,扩大了托养规模,提高了养殖水平。同时,我们融入了三方联动、三变推动、品牌带动、党建促动的“331+”农业化产业扶贫新模式,合作社为贫困户托管养殖,定期按比例为群众分红,带动自我发展能力弱的贫困户10户以上,按每带动1个贫困户脱贫一次性奖补扶持资金1500元,并优先给予产业扶贫贷款或有关农业项目支持,进一步发展壮大了“牛托所”。近年来,牛托所”模式带动全镇新建养殖专业合作社3家,各类合作社累计达到31家;新增规模养殖户85户,养殖户累计达到360户;全镇羊存栏2.3万只,牛存栏0.64万头,推动了养殖业由原来的小规模、分散式养殖向科学化、标准化、规模化养殖逐步迈进,走出了产业助推精准扶贫的新路子。

生命在坚守中升华

有这样一个职业,全天24小时待命,没有休息日。有这样一个群体,存在于医院、敬老院等地方。她们不是正式职工,却又是医院的一个重要群体;她们常常被人忽视,病人家属却又离不开她们。她们为病人洗脸、擦身、喂饭、端屎倒尿,24小时照顾病人的起居饮食,面对这些麻烦和琐碎,毫无怨言,就像是在家中服侍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一样,那份细心和周到,那份付出和负责,都自然地出自她们的纯朴和善良。这个伟大的职业叫护工。

今年57岁的镇原临泾镇妇女蒋春梅,就是用这样一份善良和坚守,书写了一个平凡的农村妇女不平凡的人生路。

人活在这个世上,没有说喜欢做或不喜欢做,一切都是生活所迫。蒋春梅四岁就没了母亲,在嫂子的呵护下长大。在那个年代,农村的日子都过的很拮据,所以在她未满9岁时,恰巧县城有人家里需要一位看护婴儿的保姆,管吃住之外,大人们也没有谈工资。就这样,年幼的蒋春梅开启了她人生中的第一次“打工”旅程!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一去就是整整三年,在这三年里,她看到了城乡生活的差距。由此,蒋春梅心中暗下决心,她要通过双手改变自己的生活!离开时,那家阿姨给了她几块钱,算是人生的“第一桶金”。那年秋季,蒋春梅用其中的3块钱去上了学,七年后,被迫辍学,早早的嫁为人妇。然而,婆家的生活光景一点不比娘家强……

俗话说:穷则思变!1997年,决心要改变困境的蒋春梅听闻邻村有个女人在北京打工,于是便用攒了半年的50个鸡蛋拉关系,带她上北京打工。

二十年前,镇原县在北京打工人少之又少,女人更是凤毛麟角,蒋春梅凭着一腔改变生活困境的勇气,毅然北上。那天到达时天色已晚,没有找到老乡,连个临时落脚点都没有,她在进出首钢的火车道旁边蹲坐了一夜。第二天,蒋春梅漫无目的在马路边溜达,在留和走的边缘徘徊,也许天无绝人之路,居然她碰到了一家劳务中介所,交了80元中介费,顺利应聘,看护两位老人。300元的月工资,让她不敢有丝毫怠慢,洗脚捏背,陪同锻炼,从早到晚她不敢合眼,生怕做不好。两年多的精心护理,再加上她的勤快憨厚,赢得了雇主的信任与肯定,也为她日后的工作增添了更大的信心,无论是进入家庭的为人处世,护理经验,还是步入社会探索新工作,她都不再会有所退缩。

工作一段时间后,蒋春梅意识到,没有基本的医学常识,很难做好这份工作。于是,在医生护士质疑的目光中,她找科室医生帮忙淘了一台二手电脑,向护士们要了一些旧书和视频教材,挤时间看。蒋春梅边工作边学习,她在朝阳医院考到了护理证。拿到护理证后工资高了,工作也得心应手多了。

在辗转医院做护工的那些日子里,别人看到的是高工资、高回报,但其中的艰辛只有她自己知道。医院没有护工专门休息区,大多数病人也需要24小时值守,所以,在难得的休息时间里,她通常都用医院椅子两个拼在一起,一个放头,一个放脚,凑合着渡过了一个又一个漫漫长夜,有时就趴在病人床头柜上熬一夜,条件好转后,她买个折叠椅,等到晚上医院熄灯后再打开蜷缩着身子将就着……医院附近没有小饭馆,大的餐厅吃不起,所以大多时候都是用方便面和馒头充饥,休息日才出去吃碗面条,算是改善生活。就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蒋春梅坚持了十多年……

2002年前后,蒋春梅先后把老公、儿子、两个女儿都带到了北京,一家人做护工,干保安,在建筑工地当小工,后来一家人还做过四年的凉皮生意……全家人在守在一起,努力为美好的生活努力着,奋斗着。在北京租房子日子里,有一年她们光搬家接近二十次。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打拼,家里的条件改善了好多,老家房子重建,三个孩子在河北等地买了楼房和小汽车,有了事业有了家有了自己的孩子,一家人日子其乐融融,幸福安康。

在蒋春梅的介绍和带领下,亲戚,朋友,老乡一百多人都到北京务工,挣的钱一年比一年多,生活一年比一年好。临泾镇的范应霞、韩红霞、蒋贵林、田思巧、秦应霞、李彩霞、马爱红等人,有的用打工收入修建起了家庭住宅,有的为儿子还清了二十万左右的彩礼,也有的在城里买房买车,就连一些平时游手好闲,好吃懒做,常年在家打麻将下棋的懒散人也被她动员到北京,也尝到了挣到钱的甜头。

从出门打工到如今,掐指细算已有二十年有余。在这二十年里,蒋春梅有十四年的时间就是在护理行业度过的,如今,她在大兴区福提园养老院继续做护理员工作,月工资4000多元,两次评为优秀员工,家属为她送来一面锦旗。上书: 这是一份荣誉,也是对蒋春梅十几年辛勤工作的肯定。“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蒋春梅始终相信:虽然不是什么人上人,但是生活不打退堂鼓,往前走,好日子总会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蒋春梅就是在奋斗中为自己书写了一个幸福的人生。

穷山沟念响养牛经

秦正燕,马渠镇马渠村村民,生于1976年2月,现在44岁的她,既有着农村妇女朴实、贤惠的特质,又有着不甘于平凡的气质。在国家政策的号召下,她创立了镇原县鑫利养殖专业合作社,从事肉牛养殖,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养殖大户,远近闻名的女能人,更是年收入几十万的致富女强人,树立了巾帼新形象。

自强自立,艰苦创业

对于一个40多岁的妇女,没有文化,上有80多岁的老人,下有三个小孩,一天除了要忙着张罗全家人的衣食住行,更要张罗几十亩庄稼地,创业?大家都劝她不要胡思乱想,说我们这个地方发展不了什么。但这些理由都没能使我们人大代表秦正燕犹豫,她不甘心一直穷下去,更不甘心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她想干一番事业。

开始决定养牛时,并没有人理解和支持,都说她是一时冲动,养牛又脏又累,一个40多岁的女人,没有文化,更没有养殖技术,怎么能干好、干长。可她却始终秉着一个信念,只要全力付出,只要把它当成一个事业,就一定能够干好。

她开始四处筹集资金,建起小规模养牛场,养起本地牛,尽管她很用心,很投入,可没有经验,不懂技术管理,老出状况,她无数次埋怨自己,想着放弃,但她还是一步步坎坎坷坷的挺了过来。

她通过慢慢考察,引进了新的牛品种,由于牛市的不断变化,她认识到规模化养殖是今后农村养殖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经过分析,她觉得养种牛技术难度大、要求高,养育肥更适合自己。于是,她再一次进行了牛棚改扩建,占地3.4亩。2017年,她的肉牛出栏量达68头,纯收入20多万,目前肉牛存栏45头,预计年末还可出栏20多头。

发展养殖,共同富裕

在乡人大开展“树新风、建新功”创先评优活动政策入户宣讲活动时,她说,“现在全国上下都在紧锣密鼓开展精准扶贫,能为家乡的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贡献自己的力量,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她表示,将会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同时现身说讲,带动群众共同致富。

她也这么做了,她经常会对本村的妇女们说,姐妹们,干任何事情,无论遇到挫折或失败,我们都要以平常心去对待,对事情不要奢望太高,尽力就好。市场是有它一定规律的,有高潮便会有低谷,不是谁能左右的。就说养牛吧,一看行情,看市场。2014年那阵子,养牛风险大,行情波动大,疾病疫情大,对于行情我们要保持平常乐观的心态,心态最重要。二是看技术。干任何事情,没文化、没技术不行。养牛对于疫情防控很重要,加强消毒,做好防疫,平时细心观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遇到疫情不要慌张,确定是什么病,以便对症治疗。

在她的带动引领下,本自然村新增养牛户24户,养牛66头,同行政村的李寨子自然村已新增养牛户9户,养牛16头;同时,她与该行政村的人大代表张正泽一起分别创建了自己的养殖专业合作社,毗邻的三合行政村陈永刚借鉴她们的成功经验成立祥业养牛专业合作社,已建成标准化养殖场一处,计划养牛100头,全乡养牛业呈现百舸争流、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

加强学习,提高素质

过去,她是养牛专业户,需要学习,学习有关养殖技术,管理知识,了解市场行情,如今,作为人大代表的她,更需要学习。学习相关法律,如《代表法》、《选举法》等,明确自己作为一名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更要知道国家政策。她深知知识来源于实践,虽然没念过什么书,这几年下来,她也学到很多,碰到看不懂的她就让丈夫给她边读边解释,日积月累,便拥有了丰富的知识,自身素质不断得以提高。

我们看到了她的成功,感受到了她这一路来付出的艰辛,有太多的辛酸与苦涩,有太多的希望与期盼。可对于走过的路,她说她从没后悔过,劳动本无贵贱之分,只是人的追求不同。虽然刚创业时很苦很累,却觉得过的很充实,磨练了自己的意志,生活也变得绚丽多彩,看着现在的小有成就,真的是很知足了。

走出带贫致富新路子

“大家富,才是真的富。这些年来,一步一步地把合作社做出规模和效益,让乡亲们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并参与进来共同致富奔小康,我特别开心,发展种养殖一定要靠科学,走生态有机的路子。”

近日,在镇原县牧源牧业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丽红饶有兴致地向笔者介绍自己的创业致富经。

今年44岁的张丽红发展生态种养殖业8年,从一窍不通到成为半个专家,从开办养猪场到建成专业种养殖合作社,形成了集生猪养殖、销售、有机肥料、有机蔬菜瓜果供销一体化的产业循环链,共帮扶贫困户50户,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养殖30多户,户均收入3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巾帼创业达人和致富带头人。

每天,张丽红都带着养殖合作社的工人们一丝不苟地进行日常消毒,饲料配方,疾病防治等工作。谈起她的创业初衷和经历,张丽红说:“结婚后打过工、做过小生意、跑过班车、开过砖厂,有太多的辛苦,但也有收获,有了一定积蓄后,就决定回到家乡创业,和父老乡亲一起致富。”

2012年,张丽红投资600万,在镇原县屯字镇建华村建成了总面积10100多平方米的养猪场,购买60多头母猪,吸纳散户养殖8户,开启了养殖生猪的创业路。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刚开始几年,由于缺乏养殖技术和经验,虽然钱花了不少,但效益并不好。“可我从未想过放弃。”张丽红坚定地说。为了闯出一条致富路,她买来生猪养殖方面的书籍抽空学习,积极参加县里举办的畜牧养殖及疫病防治技术培训班,逐渐掌握了养殖过程中的消毒、防疫、疾病等知识,并联系厂家做饲料代理,省去了付给饲料经销商的费用。

到2016年,张丽红的生猪养殖终于步入了正轨,收益好了起来,成立了专业合作社,这几年每年稳定收益七八十万元。张丽红介绍,合作社生猪主要品种有长白、约克、大白、杜洛克,现存栏育肥猪3000头,其中能繁母猪300头,并实现机械化喂养。同时,合作社采用干清粪和有机肥料机械硬化堆粪场,花费12.8万元购买粪便干湿分离机一台,保证堆积的干粪便还田利用,改善了猪场生态环境,生产有机肥300吨,实现了环保养殖。

合作社职工张向睿告诉笔者:“现有职工8人,其中贫困户3人,基本工资加绩效工资,我们每人每年可收入5万到6万,同时许多农户还将生猪寄养在合作社,每年每户分红1000到2000元,张总还积极奔走鼓励村民修建圈舍,统一提供仔猪和技术咨询、技术指导、技术跟踪服务,然后以高于市场价回收育肥猪,大伙儿真正得到了益处。”

“张总不怕困难,坚持创业的精神鼓舞着我,让我树立信心,靠双手走出了贫困,她是我们妇女们学习的好榜样。”合作社里的一名饲养员王彩琴对笔者说,曾经她和丈夫靠几亩薄地养家,老人瘫痪,孩子上学,家里经济十分拮据。3年前,她来到张丽红的合作社务工,每年可以赚6万元,还可以照顾家里。如今,家庭的经济条件大为改观,今年还购买了一处新的宅院,日子越来越有信心。

2017年,张丽红又将目光投向了有机瓜果蔬菜。她说:“只要利用好,勤奋肯干,咱们农村的土地并不贫瘠。”说干就干,她及时流转乡村闲置土地450多亩,修建钢价蔬菜大棚38座,种植绿色无公害瓜果蔬菜,种植紫瓜花椒180多亩,苜蓿200多亩,近几年每年收益十几万元,为乡村留守妇女搭建务工平台,每天管吃管住80元,还发展了10户种植农户一起增收致富。

目前,镇原县牧源牧业养殖专业合作社已注册无公害绿色猪肉品牌,依托西峰到镇原的二级公路优势,建立农家乐园、瓜果蔬菜自摘园,做好西峰、镇原的蔬菜后花园工程。为消费者提供营养、健康、安全、无污染优质猪和蔬菜瓜果。2018年,张丽红荣获庆阳市巾帼创业带头人荣誉称号,镇原县牧源牧业养殖专业合作社被评为省级龙头企业,2020年6月又被评为全国巾帼脱贫示范基地。

致富不忘乡恩。屯字镇建华行政村潘山,堡子沟两条土路,每逢下雨就泥泞不堪,村民出行十分不便。张丽红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出资修路3公里,解决了这一问题。说起她,村民们一个个都竖起了大拇指:“她是致富能手,也是村里的好女儿。”

“我将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继续为家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继续带领乡亲们走生态种养致富之路,建设高校农业示范园区,带动农村经济,生产绿色食品,成就和谐家园。”张丽红说。

巾帼不让须眉

郑娟娟,女,汉族,1994年6月生,镇原县中原乡原峰村姜白组人,群众,2012年高中毕业,出外打工5年后回乡创业。2017年,23岁的郑娟和丈夫杜鹏在宁夏绿色能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多次考察后回乡,在原峰村原峰自然村流转荒地400余亩,出资500万建办了镇原县永盛源养殖专业合作社,现有种兔繁殖、育肥基地一处,乌黑鸡养殖场一处,主营肉兔繁殖育肥、林下养殖等。目前,肉兔养殖场有兔舍五栋1000㎡,种兔存栏500只,育肥兔2500只;林下养殖占地30亩,养殖黑乌鸡2000只;新种植紫花苜蓿400亩;栽植5㎝国槐30亩4000棵。与宁夏绿色能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保底收购协议,有效降低了市场风险。截止目前已出栏育肥肉兔10000多只,收益12万元。

致富不忘近邻,为帮助周边贫困户共同脱贫致富,合作社创新贫困户领养保本回收、提供就业岗位、饲草种植回收三种带贫机制。对于有能力且有养殖意愿的贫困户,合作社提供幼兔(8母2公)、饲料、技术、防疫,负责回收销售,并与农户签订不低于10元/公斤的保底收购协议,待销售后,合作社扣回相应成本费用。合作社扩大规模之后可提供就业岗位5个,对有劳动力且愿意到合作社从事务工的贫困户,与其签订用工协议,月保底工资1500元。贫困户与合作社签订紫花苜蓿种植收购协议,贫困户提供土地,合作社免费提供种子,合作社以不低于0.8元/公斤的保底价收购,目前共带动贫困户24户,被乡亲们赞成“致富多面手、巾帼女强人”。

挺起高原的脊梁

在甘肃省镇原县临泾镇席沟圈村采访的几天时间里,我们总能听到群众随口讲述一些平淡的故事。他们虽然不善描述、不会夸夸其谈甚至有些羞涩、胆怯,但他们发自内心的鲜活的语言却常常令人感动。他们的话题似乎总是绕不开一个人,她就是十三届全国及省人大代表、女村官马银萍。

【一】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冰心先生的这首诗,可用来概括马银萍艰难的人生之路。

人们常常看到的是名人头顶耀眼的光环,以为他们是命运的宠儿,殊不知他们历尽磨难,付出了比常人更多更辛苦的努力和劳动。他们常常被生活这位铁匠烧红,又不停地用艰难和困苦捶打。他们所经受的磨难,就是照亮他们成功之路的灯光。

同许多青年一样,马银萍也曾有过自己的梦想。二十世纪90年代初读中学时,她的400米短跑、800米中长跑很出色,比她年龄大的同学都不是她的对手。16岁那年,她被当时的庆阳地区西峰市体校破格录取。入校后,教练看她个子小却有把子力气有股子韧劲,便将她的田径专业调整为柔道。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她在西峰市第八届运动会上获得了44公斤级柔道第一名。

1996年体校毕业后,马银萍没有像其他人那样顺利地走进机关,或者分配到乡镇工作。1998年,她孑然一身去北京打工,其间吃过不少苦:在大街上摆过地摊,干过宾馆服务员,每天刷马桶、打扫卫生,也干过抄抄写写的事。打工虽然让她饱尝了风餐露宿、寄人篱下之苦,但多年的风雨洗礼却丰富了她的阅历、磨练了她的意志。几年后,她发现自己的梦不在他乡,她说:“别人的屋檐再大,也不如自己有把伞。”马银萍毅然回到故乡,回到了养育她的黄土高原。

在外打工的生活,使马银萍深深地感受到知识的贫乏比物质的贫乏更可怕。于是,她毅然报名参加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大专班的学习。毕业以后,她又报考了甘肃农业大学本科班。学习期间,她总是认认真真地听讲,扎扎实实地做笔记。几年下来,她的笔记本摞了一沓子。

学习归学习,怎么把不宽裕的日子过得好起来,是马银萍一直揪心的事。

2006年一个数九寒天的早晨,寒风呼啸着刮过临泾镇席沟圈村。马银萍被一股冷风吹醒,她望了望屋顶漏风的破洞,看了看蜷睡在炕上的儿子,翻身下床,准备往热水袋里灌点热水,给熟睡的儿子取取暖。她想提起放在桌子上的电壶(热水瓶),却没提起来,原来是冰将壶底与桌面牢牢地冻在一起了。这时候,马银萍不仅流泪了,还把她那股不服输的倔犟脾气激发了。马银萍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家里的穷困面貌!

马银萍反复考察之后,产生了养猪的想法。她说服丈夫,又与公公婆婆商议,谁知刚说到养猪就遭到公婆的极力反对。公公婆婆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过惯了自给自足的贫困生活,一听这个“不安分”的儿媳要贷他们见都没有见过的“巨款”,还要借这个亲戚那个亲戚的钱,害怕让这个原本困难的家背上巨债、走入绝境,他们死活都不同意。一心支持她的丈夫被夹在父母与妻子中间,且双方态度都很坚决,偏向哪一方都很为难,便只身去外地打工了。

马银萍一时说服不了公婆,更不想放弃自己的梦想。她思来想去,为了在债务上不连累公婆,一咬牙便与公婆分了家。她对公婆说:“爸,妈,即便我有天大的孝心,可咱们连最起码的日子都过不了,还能拿什么来孝敬您们?只好等我的梦想实现了,再孝敬您二老了。”

养猪这个活儿无论是市场预测还是饲养过程,风险都很大,而且又脏又累。人们常说“家有万贯,长毛的不算”。面对重重困难,这个“犟媳妇”就不信这个邪,她坚信一人付出就一定会有一分收获。她找娘家哥哥弟弟借了3万元作为修简易猪棚和购买30头仔猪的启动资金,开始了她的养猪生涯。

万事开头难。刚起步,一个困难接着一个困难压得马银萍喘不过气来,没有水,不通三相电,也没有钱购买粉料机,且门前的道路连三轮车也过不去。可开弓没有回头箭。她东拼西凑,借钱买了一辆农用三轮车,又从自己家的自留地里新开了一条道路。从此,马银萍开着三轮车拉水、粉饲料、收购玉米,披星戴月,东奔西跑。

“莫嫌天涯海角远,但肯摇鞭有到时。”马银萍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第一次出栏28头猪,一下子挣了1.4万元。饱尝生活之苦的马银萍,终于通过勤劳收获了生活的甜。这无疑给刚刚起步的她极大的鼓励,使她对生活更充满了希望和信心。

小规模试养让马银萍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她又连贷带借凑了20万元,引进兰州正大有限公司养殖技术,建成镇原首家年出栏300头猪的标准化养猪大棚2栋共400平方米。高薪聘请兰州正大有限公司和县畜牧中心的技术人员现场指导。马银萍的猪舍内设置了火道和水帘,能保暖防暑;安装了电动风机,定时给猪舍换气;安装了自供料设备、鸭嘴式饮水器等,实现了自由采食饮水;入口处安装了紫外线消毒灯,定时给猪舍消毒。

现代化的养殖方式使马银萍的养殖场有了质的飞跃,当年就出栏生猪300头,获利20余万元。

马银萍养猪致富的消息一下子在镇原县炸开了锅,引来了县内中原、平泉、南川、城关、临泾等乡镇70多户养殖户前来参观取经,她也成了当地有名的养殖大户和致富能手。

【二】

千百年来,黄土高原因艰苦的生产、生活条件,人们生存靠的是蛮力,故而往往有“男人是天”的传统观念,镇原农村至今还流传着“女人当家驴犁地,娃娃干活淘死气”的顺口溜。意思就是女人当家无论力气还是胆略都不及男人,就像驴犁地缺乏耐力,娃娃干活也是凭一时的兴趣,不踏实,潦潦草草。

马银萍是一个坚强而又倔强的人,不仅在念书求学上不向命运低头、奋力抗争,在勤劳致富中也体现了一名农村知识女性的泼辣大胆、敢说敢做。很快,她在同龄人中突显了出众的才能,被村里选为后备干部重点培养。2007年4月,马银萍被推选为席沟圈村村委会副主任、村妇代会主任,成了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排头兵。2016年,马银萍又当选为席沟圈村党支部书记。

临泾镇席沟圈村坐落在镇原县城北的麦子塬上,是全镇人口最多的村子,距县城只有6公里,贫困面较大。2016年马银萍上任时,有些村民望着这个普普通通的女人心里犯嘀咕:“这么大一个村子,她一个女人能弄出个啥名堂!”马银萍明白群众的心思,更清楚村里的现状。面对怀疑的目光,马银萍脑海中不时闪现出村党支部换届时她名下快速增多的一个个“正”字——这是村里党员对她的信任。

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后,马银萍停办了自家的养殖场,每年20余万元的收入就这么付诸东流,几十万元购置的设备也闲置了。在她看来,一个人的价值并不是自己有多少钱,而是帮助了多少需要帮助的人。更重要的是,能为大伙儿服务,把村子这个大“家”的日子过好,远比自己挣钱更有意义。她说:“村民的信任就是对我最好的回报,即便自己遭多大的罪、受多大的委屈,都值。”

生命并不总是美丽优雅,有时也会碰上曲折和坎坷。当满腔热血的马银萍准备在村里大干一番时,现实却给了她当头一棒。刚上任,她就遇到相当一部分村民要低保、要救济,这令她难以招架。

席沟圈村白塬自然村的贾等学家里有6口人,父母年龄大,妻子智力有点问题,两个女儿还在读书。更要命的是,贾等学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成天不是靠低保就是等救济,一家人住着3孔破破烂烂的窑洞推天度日。马银萍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一而再、再而三地上门去做思想工作,甚至有几次都与贾等学吵了起来。但她不怕走破脚皮磨破嘴皮,一次、两次、三次……十几次风里来、雨里去,贾等学终于被马银萍的耐心和执着所感化。后来,在村委会的帮助下,贾等学家建起了6间砖木结构新房。贾等学人精神了,也变勤快了,为了方便照顾家人,在附近打起了零工。如今,他们一家已搬进了新房,他75岁的老母亲贺秀兰高兴地说:“能住上这样的新房,我心甘了。”

在马银萍心里,家就是席沟圈村,席沟圈村就是她的全部。作为全村936户4030口人的主心骨,马银萍不仅当起了席沟圈村这个大家庭的“掌柜的”,而且还当得让男人们刮目相看。

村里的群众看着马银萍靠养殖富起来了,好多人也想搞养殖,但不是缺少资金就是没有技术。马银萍对这些群众的需求毫不吝啬,不仅给群众赊猪苗、赊饲料、跑贷款,还用自己积累的技术和经验搞指导、抓防疫、联系销售,村里的养猪产业很快就发展起来了。

提起马银萍,昔日的贫困户席宁宁激动地说:“这些年,马书记光给我们家赊猪苗、搞防疫,就为我们省下了十多万元。她可是我们家的大恩人。”

昔日的贫困户席贵平如今也成了养猪大户。席贵平说:“是马书记帮我成为养猪大户的。今年,我养了120多头猪,现在已经卖了60多头。保守估计纯收入有6万多元。”

据不完全统计,几年来,马银萍帮扶困难户7户,为他们提供低于市场价的仔猪500多头,为养殖户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和猪病防治300多次,为群众节约资金20多万元。

马银萍平时就是个热心肠,做村干部前就喜欢帮助别人。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后,更是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做,哪家哪户有难题都找她,马银萍有求必应。为了让乡亲们像自己一样过上好日子,马银萍不仅带动当地百姓搞养殖,还给大家当起了“婆婆”,谁家有难事只要打个电话,马银萍就会尽全力去帮助,有时甚至到村民家里去手把手传授养殖技术和经验。她的手机里存满了村民的电话号码,很多不曾见面的人也会打电话咨询她。马银萍说:“我的手机号14年没有换过,就是担心需要帮助的老乡联系不到我。”

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马银萍做的这个“样子”,让全村办起了4家养猪专业合作社、2家养鸡专业合作社、1家养牛专业合作社。在这些合作社的引领下,养殖业成为席沟圈村的特色产业、扶贫产业和致富产业。全村已经建成养殖暖棚100多座,发展20头以上养猪大户31户,5头以上养牛大户13户,猪存栏数1700头、牛存栏350头、鸡存栏1.2万余只,年收入600多万元。

【三】

马银萍就是这么一个人,只要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让她咋干都行。不管谁家的大事小情,她都惦记着。

村里有个贫困户叫成永乐,家里4口人,1975年从部队复员回家后,不到30岁的老婆就去世了,儿子患有精神分裂症,儿媳撇下两个孙子也走了。当时,大孙子只有5岁,小孙子不足2岁。去年,患病的儿子又将74岁的成永乐锁骨打断。

看着这凄惶的一家和祖孙三代住的几孔破窑洞,马银萍打算安排危房改造资金2万多元为成永乐家建新房,谁知成永乐竟然不同意。马银萍三番五次给成永乐和大孙子做工作,终于在亲戚和乡亲们的帮助下,成永乐家建起了5间砖木结构的大瓦房。新房建成的那一天,因为没有接上电,马银萍顾不上吃饭,当即现场协调从邻居家接通电后才离开。成永乐见人就说:“没有马书记,我这个家早就散了。”

马银萍家虽然搬到县城了,但她几乎每天都往村里跑,无论刮风下雨,只要村民有事,她一定会出现。用群众的话来说:“在席沟圈村,谁家的灶火门朝哪开,她都知道。”

62岁的村民王廷录,儿子从小被诊断为智力残疾,妻子在一次手术后丧失了劳动能力,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王廷录的肩上。2016年,马银萍几次给他做工作让其养牛,并协调3万元的扶贫贷款买了4头牛。由于王廷录牛养得好,2018年,马银萍又推选他获得了2万元政府奖励。王廷录家很快脱了贫,日子越过越好。可是,老两口年纪越来越大,儿子王有峰的下半辈子怎么过,总是让王廷录和妻子放心不下。这样的思想波动,让马银萍也总是放心不下,害怕王廷录对生活失去信心而放弃养殖,使刚刚过上的好日子又返贫了。因而,给王廷录打气鼓劲成了马银萍的日常工作。

与其说村官是个“官”,倒不如说是为群众跑“脚不拉”的。要干好这个跑“脚不拉”的事就得接地气,这个地气就是婆婆妈妈、没完没了的小事。这些小事,在马银萍这个有责任心的“掌柜的”眼里永远是大事。

村民段福林得了精神病,发作时不是摔东西就是打人,人们都躲得远远的。马银萍不躲,反而经常抽空去段福林家看看,给他打扫卫生,给他做鸡肉吃,还亲手给他家修建房子。有一次,段福林精神病发作,差点砍她一菜刀。看到段福林病情时好时坏,马银萍十分着急,千方百计地为他联系医院,连劝带哄地送他去治疗。

【四】

群众心里是有数的,马银萍一心为民令人折服,也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当上席沟圈村的“掌柜的”以来,马银萍一次次从家里拿钱往村里和村民身上贴补。谁家养殖缺猪苗、饲料,她就给赊欠;上县里、市里、省上出差,费用一律自己负责;村里来了客人,都是自己掏钱招待吃饭;她为全村大大小小的事东奔西跑,到头来还把自己的3万元工资全部搭进去。有人不理解她究竟图了个啥?她说:“只要大家日子过好了,我累点苦点但心里舒坦。”

人人都夸马银萍是个女强人,殊不知她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还是一个有家庭的女人。

在生活中,马银萍是女儿、儿媳妇、母亲、妻子,每一个角色都如花绽放。在工作中,作为一名最基层的女党支部书记,马银萍没有气壮山河的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天感地的丰功伟绩,但是在村民眼里,她是一个有胆识、有担当的带头人。

自从马银萍当了村干部,就成天起早贪黑、东奔西跑,儿子说,晚上他睡着了妈妈才回来,早晨他还没醒来妈妈已走了,几乎见不上妈妈的面。

是啊,13年来,马银萍只给儿子买过一个笔盒子。当时,她匆匆忙忙地来不及多想,就随手拿了一个笔盒子,结果还是个粉红色的。为这,同学们嘲笑儿子好几天。

说起照顾老人,马银萍更是愧疚。有一次,她家老人突然感到不适,给她打电话时,因为她正在开会,手机设置在静音上。会议开完她才看到老人打过电话,结果病情延误导致老人脑梗发作,耽误了治疗,至今右手不能自理。

【五】

马银萍担任席沟圈村的“掌柜的”,肩头的担子可不轻。上任伊始,她首先做的就是改变席沟圈村的基础设施。席沟圈村地域广、面积大,是一个山塬兼有的行政村。为了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困难,马银萍想方设法跑项目,千方百计争资金。十多年来,她为村上争取了上千万元的民生项目:破烂的席沟圈村部维修了,席沟圈村文化广场建起来了,席沟圈村十字街道的交通岛问题解决了,席沟圈村街道排洪工程建成了,临泾镇大什字明德小学旧房改造工程竣工了,还新修了通村水泥路2.5公里、村组砂石路21.8公里、油路10公里,困扰村子发展的瓶颈问题解决了。2019年,马银萍组织人力对席沟圈村街道进行维修整治,加宽街道15米,街道两旁铺上渗水砖,栽上了国槐树,新建两座公厕。同时,以创建文明村、美丽庭院为载体,开展村容村貌整治活动,整治农村公共环境卫生,组织公益性岗位人员定期清运垃圾,改变长期以来随意堆放垃圾“脏乱差”等问题,使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很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惠民政策。为了落实好这些好政策,马银萍高度重视发挥村党支部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紧紧围绕“六个精准”,带领席沟圈村“两委”班子,将村里的每一项扶贫工作、每一户贫困户情况都记录在本子上、装在心里面,详细制定一户一策“脱贫菜单”。经过几年的辛勤工作,席沟圈村一跃成为全县民风淳朴、生活富裕的先进村,实现了通电、通广播、通电视、通网络和街道硬化、医疗保险、安全饮水、危房改造、高标准文化室等项目的全覆盖,面貌有了根本性改变。2020年,全村176户贫困户676人全部脱贫,259户进行了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13户。全村安全饮水率达到100%,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医疗保险参合率100%,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8000元。落实产业奖补资金27万元,动员137户524人入股中盛华美和黄土窑合作社,入股资金157万元,年分红15.7万元。如今,走进临泾镇席沟圈村,映入眼帘的是整洁的街道、干净平整的柏油路和水泥小道,井然有序,整个村落焕然一新。

一个农村妇女,靠什么赢得一方百姓的信任,让村民竖起大拇指为其称“好”?从2007年担任村委会副主任到2016年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十几年来,马银萍用她坚实的脚步,在席沟圈村的山山峁峁、塬畔沟坬都留下了清晰的足迹。马银萍一心扑在工作上,在村部挑灯夜战,在田间地头冒雨穿梭。为了百姓疾苦,她彻夜难眠思良策,她牺牲自己的时间,做百姓的“贴心人”,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了群众的信任、百姓的肯定。

马银萍先后被评为“庆阳市首届创业明星”“庆阳市第五届劳动模范”“庆阳市道德模范”“甘肃省成功女性”“甘肃省‘人大代表在行动’先进个人”“甘肃省三八红旗手”“甘肃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2013年1月,马银萍当选为甘肃省第十二届人大代表;2018年1月,当选为甘肃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同年当选全国第十三届人大代表。她的事迹多次被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甘肃卫视、甘肃日报、宁夏电视台、庆阳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报道。

马银萍获得的荣誉很多,为此付出的更是无数艰辛、无数泪水、无数心血。在接踵而至的荣誉面前,马银萍本色不改,不管雨有多大、雪有多厚,民有所呼、必有所应。马银萍,这个一心为民的女支书,有她带头群众就会充满干劲,为群众无怨无悔服务她才会心里踏实。她坚守平凡,在岗位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追逐着心中美好的梦想,谱写着人生精彩的华章。她用真诚和汗水架起了党群、干群的连心桥。她用女性特有的温柔、认真和细心,以“巾帼不让须眉”的胆识、干练和担当,挺起高原的脊梁。她更像一块基石,用柔弱而坚强的臂膀,为百姓撑起一片蓝天(本篇供稿秦铭)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