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看似一幅画,听像一首歌,人生境界真善美这里已包括。”升哥是土生土长的南塘村人,生于斯、长于斯,对村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感情深厚。
站在简氏大宗祠面前,立即感受到一股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历史像一幅恢宏的画卷,徐徐在面前展开。祠堂建于清雍正元年,重建于光绪丙申年。宗祠门口悬挂“经传漆壁、秀毓丹山”的对联,内里悬挂“敬修堂”三个字。祠堂的木板楹联和石柱联都保存完好,经过重新书写,焕然一新。青砖砌墙,花岗岩石檐柱,又有花鸟木质雕饰;墙头有花卉、瑞兽灰塑,各式人物壁画独具匠心。
“丹山毓秀,范水长流”,已有九百多年历史的南塘村坐落在南朗镇东北部。“世系溯南雄,家风开赵宋”,南塘村先民最早为北宋年间简氏古峰公,他们一族数十口人从南雄珠玑巷迁徙而来。
从高远处看,南塘村整体像弯弯的月亮,错落有致的村居屋舍三面背靠着青山,前面是一片广阔而肥沃的农田,一年四季风景迥异。旁边还有一个大大的池塘,落日余晖、霞光绮丽,池塘水泛着金色鳞波。临水而建、各式各样的村屋倒影;村前风吹稻浪,或绿油油、或黄灿灿,色彩丰富得令人迷醉、流连忘返。
村后不远处,一座恢宏的西式建筑物赫然矗立在婆娑茂密的绿树林中,这就是南塘学校。它坐落在半山腰,要上去得爬过一段高高的石楼梯,远远望去显得庭院深深。这栋两层的建筑,墙壁斑驳,但整体结构依然完好,石柱少有裂痕。沿着石阶走上斜坡,只见两扇大木门敞开,均已残破不堪,外墙玻璃也多已破碎。沿正门走进去,杂草丛生,将整个天井覆盖。回廊结构将一间间教室连接在一起,正中的礼堂还有一个舞台,两侧是建校碑记。在建筑正门两侧,各有一扇镂空窗户,窗棂做成了文字,一侧是“国家基础”,一侧是“则在教育”。
“南塘学校与孙中山先生有一段佳话。”当走进这幢历尽沧桑的建筑物,升哥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1921年追随孙中山革命的南塘村人简崇光回乡,在简氏大宗祠里创办了南塘国民学校并亲任校长,并请孙中山题字。翠亨村距离南塘村不过十余公里,孙中山欣然题“朴诚勇毅”四字。至今这块四字校匾一直悬挂在“简氏大宗祠”中座墙壁上。1934年,旅美华侨简永成捐资3万美金兴建新校舍,重新选址在丹头山半山腰上。学校由海外专业设计师负责设计建筑图纸,当地人按图建设。
历史上的南塘村,不仅景色秀,而且乡规循礼,重礼仪孝道、重文兴教,因而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曾有“明朝洪武两知县,清代乾同双举人;民初三简匡国父,当今三简世称奇”之说。“民初三简”指的是简让之、简崇光和简永照,当年追随孙中山革命,出钱出力,也曾在国民政府中任职。“当今三简”指的是简庆华、简国森和简冠筹,均毕业于南塘学校,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同时任职副市长。
穿过岁月与沧桑,如今物是人非。随着年代变迁,南塘学校被撤并,原有校舍便空置至今。升哥家老房子离学校不远,小时候在学校里玩耍的记忆依然历历在目。偌大的一幢建筑物周围林深密茂、杂草丛生;校道两旁鸡鸭成群、狗吠虫窜,残垣败瓦、一派凋零,令人唏嘘!何时能重现当年的辉煌?升哥默默地在心中期盼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