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笔客的头像

笔客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7/19
分享

秋沙鸭的乐园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春暖花开,中华秋沙鸭踏上返回故乡的旅途。

初识中华秋沙鸭缘于两年前受托校稿《永阳张氏文化》一事。一位张氏宗亲给我发来几张中华秋沙鸭图片和一段文字,嘱我将这些内容添加到嵩口镇梧埕支系章节中。

看到图片时,我顿时被中华秋沙鸭优美的姿态惊艳到了——一群秋沙鸭扇动着翅膀掠过水面,嘴是橘黄色,头呈绿黑色,脚为红色,整体色彩鲜明,宛若一阵带彩的风团翱翔在大自然间。嬉戏于溪水中的秋沙鸭又是另外一种情致:一只秋沙鸭浮游在水面,翅膀微张,缩着脑袋,似乎在闭目养神,悠然闲适;身后另一只秋沙鸭则屹立于水中,挥动着翅膀,昂首目视前方,头顶上绿黑色羽毛冲冠而起,甚是威武。我精选这两张图片和一小段文字加入到书中:“从2016年秋天开始,在家乡的大樟溪上重现了儿时见过的秋沙鸭,种群从最初的七八只,发展到现在的三四十只。”编后,我掩卷遐思:梧埕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神奇地方,能吸引着距今1000多万年的古老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每年不远万里从北方迁徙来此越冬?

梧埕村位于永泰嵩口镇西南部,距镇区10公里,地处大樟溪左岸。通往村里的水泥路沿溪铺就,浅绿色的溪水顺流而下,两岸青山苍翠。车过梧埕界碑处,大樟溪在这里向右拐了个大弯。村道两侧三块大石头分别刻着“福埕园”“福栖”“梧埕”等字样,另一块标示牌写着“美丽梧埕——中华秋沙鸭越冬栖息地”。

“有点遗憾,你要是早来二十多天,还能看到秋沙鸭,它们已经在三月底飞走了。”宗亲张华庆解释道,“我先联系村民林荣通,他对秋沙鸭了解多,你可以问问他。”

闲聊一会,林荣通骑着摩托车来了。他高高个儿,戴一副眼镜,穿一身迷彩服,笑容满面。我说明来意,林荣通跟我聊起了他眼中的中华秋沙鸭:“这十几年来,秋沙鸭每年都会飞来梧埕过冬,我原先不认识,只当是一般的水鸭、野鸭,哪里知道这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呀。”

林荣通说,2019年,他认识了来村里开展护鸟活动的野生动物保护专家、摄影师陈林,经他科普才知道这是中华秋沙鸭,后来加入了护鸟小队,慢慢认识了更多的珍稀鸟类。“我们这里森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吸引了很多鸟类来此安家落户。”他说。

张华庆给我算了一笔生态账:“农民手里的自留山经村里回收,然后出租进行植树造林,村里有天然林、生态林、公益林等资源,每年靠租金等,村里都有一笔不菲的收入。”渐渐地,梧埕村就成了中华秋沙鸭摄影基地,许多摄影爱好者慕名前来拍鸟。“去年,有个福州的退休干部,专程来村里住了七八个月,每天都出去拍鸟,拍到30多种鸟类,原来梧埕村还有这么多的鸟类资源。”张华庆自豪地说。

临近中午,我问了拍摄中华秋沙鸭营地的大致方位,决定前去看看。穿过密密麻麻的竹林,一股山上流下来的清流欢快地汇入大樟溪。在溪边一处稍空旷的地方,长着几棵翠绿的大树,树旁搭建了一座拍鸟的小屋子。从窗口向外望去,对面树木、溪水、蓝天、白云尽收眼底,难怪许多摄影者感叹这里的拍摄点背景好、水质好、光线好,能拍出好图片。

“你一个人来游玩?”回到村部,我正用手机拍些风景,一位老者热情地向我打招呼。“是的,我到这里来了解中华秋沙鸭,刚从溪边的摄影地回来。”我把拍到的图片翻给他看。“是这个地方,我们村民每年都会去巡护秋沙鸭。不过,现在它们飞走了,等今年冬天,你可以再来看看。”老者微笑着向我发出邀请。

村部外墙,被装饰成摄影长廊,上面挂着摄影家拍摄的中华秋沙鸭、白鹇、灰背鸫等珍稀鸟类的图片,向人们展示着这里生物的多样性,路旁设有中华秋沙鸭保护文化长廊。优雅的秋沙鸭、丰沛的大樟溪、古朴的瑞安居,葳蕤生香,梧埕宛如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返程经过梧埕界碑时,天空下起了细雨。我特地下车,再次回望梧埕,远处的村庄、树木、大樟溪都笼罩在一片蒙蒙烟雨中,若隐若现。我似有所悟:只要青山常绿,溪水常青,中华秋沙鸭就有再飞回的时候,我也有再来观鸟的机会。

                         (此文发于2024年7月16日《福州日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