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冰芯雪蕊的头像

冰芯雪蕊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9/15
分享

把卷说诗情

教坛耕耘四十载,因满足传道授业解惑,于文学修养方面多是吃老本,极少探究格律诗词写法,偶尔灵感敲门诗兴大发,便牵强附会胡诌几句,无非附庸风雅罢了。

三年前拜读了王会长的格律诗词,又聆听诗词学会几位老师讲古典诗词知识,尤其加入洪洞诗词学会,进入“槐乡诗词苑”微信群后,突然有了“进门”的欲望。先是进书店、翻书架、找资料,再是耐心阅读、认真研究,然后照猫画虎勉强交了几份作业,得到几位前辈的鼓励和褒奖后,信心为之大增。

继而《唐诗》《宋词》《元曲》三本厚厚的“骨头”便不离不弃跟随左右,床头、茶几、饭桌、随身的包包,处处有它们的身影。不论工作多忙,也不管生活多累,每天不完成任务决不休息。功夫确实不负有心人。我自认为自己最大的收获,不是学写了几首诗词,也不是开始对格律有了兴趣,而是从思想到心理对我国古典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

之前,仅知中国是诗的国度,唐诗是我国诗歌史上的高峰,只是理解和背诵诗句的表面文字,对于诗句蕴涵的深意则一知半解。近些时日,随着阅读的深入和理解范围的加宽加大,我逐渐认识到,诗,其实就是“如迷忽觉,如梦忽醒,如仆者之起,如病者之苏。”

我们的古人,伤心失意了,用一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哂然一笑,便可以释然一切;思亲念家了,用一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来寄托羁旅的清苦和寂寞,从而生发“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豪迈情感;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时,便用“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抒发自己内心的疾苦。由唐至今,虽相隔千余年,我们却能从中找到一种心灵的寄托和精神鼓励。那种超越时空的心灵感应,那种艺术魅力的领略和憧憬,那种个人性情的陶冶和提高,那种道德修养的传承和完善,无不使我沉醉其中。

二百八十九年的唐朝帝国渐行渐远,在它身后不仅留下了一串串如雷贯耳的巨匠大师之名,更有五万多首诗作迸发着壮美光彩。即使这个世界再历经千年沧海桑田,我们的国人依然会为那些绚丽的华彩沉醉,依然会为我们瑰丽的文化珍宝喝彩,依然会被大师们的情怀所鼓舞,也依然会因某些启发而更加热爱今天的生活。

当随手翻开宋词,那些语句则如离弦之箭直射心中最柔软、最脆弱、最敏感的部位,它所激起的心海浪花足以使我如梦如幻、如醉如痴。易安言:“词别是一家”。我们品味着那些或婉约或豪放的情感时,原本沉甸甸的心情即刻就变得宁静、细腻、愉悦、高远,它在陶冶我们情操的同时,也照见了那些情感起伏的昨天。我们阅读着那一首首经典萃华,心则如被带进另一个奇异的天地。那些让人砰然心动的“大珠小珠落玉盘”,有时是钢珠,有时是珍珠,有时是露珠,有时则是泪珠,它们叮叮咚咚直教人心荡神摇。那些抑扬婉转的情思韵致,那些豪迈凄美的爱国热血,常在不知不觉中与我的脉搏同节奏,跟我的心跳共起伏。无论是含蓄的美、纤柔的美、多情的美,还是热烈的美、豪放的美、悲壮的美,在这穿越时空、亘古不变的热情和执着中得到了更完美的诠释。读宋词,我们读出的是中华民族铮铮铁骨,感受的是中华民族凄婉的历史;读宋词,我们看到了中国的脊梁,听到了震破苍穹的呐喊和誓死报国的誓言。

不得不说,宋词之美,美在意境,美在满腔的爱国热血,美在脉脉儿女情长。千年风霜纵是无情,但词人的感情在千年后却依旧生动,也让居家隔离无聊憋闷的日子变得充实而富有情趣,这种实实在在的情感寄托,使我拥有与词人之间只可意会的亲切交流。

当我们结束了一天的繁忙,随手翻阅元曲,不知不觉间,身心就融进了文人雅士的抚琴弄筝里,耳边传来浅吟低唱,眼前仿若出现风流浪子手持红牙板肆意高歌、茶楼卖唱女轻启朱唇的热闹场面,又似乎隐隐传来幽深小巷中小商贩自得其乐的哼唱,花丛树影下离人如歌如泣的相思怨曲。元曲里,诉相思,没有旖旎婉转,有的是大胆泼辣;怨薄情,他们不会呻吟自怜,只有果断痛快;表乡思,他们也不曾绵长曲折,有的只是直白率真;忧国民,元曲也从不讲究引经据典,只一句慷慨淋漓,便道出了心声。就连表达快乐,元曲里也那么简单,从不会拖泥带水。所以窃以为,元曲不是文人雅士之独享品,它亦是平民百姓的娱乐大餐。那些通俗易懂不加任何粉饰的对白,那些生动活泼热辣辣的肺腑之言,那些充满着浓厚生活气息的经典之作,无不震撼着我的灵魂,激荡着我内心深处隐藏的波澜。至此,我才豁然明白,元曲何以能够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千百年来传诵不衰。那行云流水的音律,跌宕平仄的韵脚,吟之诵之,真正令人流连忘返。

春华秋实,月缺月圆,晨曦里徜徉,暖阳下高歌。我们品香茗,读古诗,欣赏生活的千姿百态,感受人生的离合悲欢。书香里,遥遥传来潮起潮落的兴衰波澜;暗夜里,隐隐听见报国无门的长吁短叹;轻读文字,那小桥流水、荷塘月色、远山孤寺、凝露瘦柳仿佛就在眼前……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