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海黄,黄河青
“青海青,黄河黄,更有那滔滔的金沙江……”这是张明敏近30年前唱过的一首歌。当时听的时候,除了觉得歌曲很大气之外,还为词作者善于用最简短的文字概括事物特征而击节。
然而,当我在这一年的10月中旬来到青海时,我所看到的青海却与张明敏当年唱的几乎反了个个儿。这时节的青海,映入视野最多的,冲击眼球最胀的,并不是青,而是黄,灰黄的戈壁、枯黄的草原,更有那满目金黄的杨树叶子。
刚到西宁的那天中午,在城里吃了一碗牛肉面,就匆匆朝黄南州赶去。东出西宁,目光一下子就被路边的一种树叶吸引,不大不小的叶子,泛耀着亮亮的金黄,密密匝匝地簇拥着公路,排向一望无际的远方。我看着那树像是杨树,但如此明亮壮观的黄叶却跟印象里中原故乡的杨树怎么也联不上。从司机的口中得知那黄叶果然就是杨树叶子的时候,我惊讶得半天没有出声。
中原那边的杨树,到了这个时候,大多还没怎么黄。该要黄的时候,也是先后不一,而且多是从半青半黄一下就变成了枯黄,那先枯黄的又很快随风飘落,叶子就这么黄着落着,不久树上就稀稀拉拉的了。没有哪棵树会像青海这边的杨树,一树的叶子从翠绿整整齐齐地变成金黄,犹如亿万面金黄的小旗子,哗啦啦地迎风摇曳,似是在宣示着青藏高原的不同凡响,在漫长的严冬即将到来的时候,这座高原反而愈加热烈愈加蓬勃。
驶到平安往南,翻过青沙山,来到化隆与尖扎之间的黄河边,金黄的杨树叶子更多了,公路两旁、黄河两岸,山坡上,山沟里,到处都是。真是令人难以想象,普普通通的杨树叶子,在遥远的深秋的青海,居然成为一道如此壮丽的风景。
与杨树的黄叶相映成趣的,是河边果林里的一种红叶——途中下车小憩的时候,我们注意到了那种红叶,形状与枫叶大相径庭,颜色也比枫叶要深沉得多,却一时不知是什么红叶,只是一树一树的紫红,显出一种异样的隆盛。当问了一个农民,得知了这红叶原来是梨树叶子后,我简直有点目瞪口呆了!若按常识,只有红枫、黄栌等树种才会有如此美艳的红叶,可是在青海的化隆,寻常的梨树叶子,竟然成为让人赏心悦目的红叶!
呵,青海的水土和空气环境里,究竟有什么特别的成分,让普普通通的杨树叶子变得如此金黄、梨树叶子变得如此紫红呢?
而近处就是黄河。可是,黄河在这里已经“严重”地名不副实,宛若青罗带般在灰黄的山岭间飘然来去。碧绿的河水倒映着金黄的杨树叶子、紫红的梨树叶子,真正是毛主席一首诗里写的“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真正是如诗似画,如梦似幻。
还有头顶湛蓝湛蓝的天空呢,还有远处若隐若现的雪山呢,还有山脚下藏族风格的农舍,和翩然走过的戴着鲜艳盖头的撒拉族女子呢。
都说青海美,秋天的青海,更是美得别具风采,美得大气磅礴。
只是那句“青海青,黄河黄”在这时候就显得不合时宜了,因为我眼前的秋天的青海,黄成为了大地的主旋,而黄河反倒是一种纯正得令人屏神凝息的青。所以,我不能不想到一句跟那句歌词相反的话:
青海黄,黄河青。
二、隆务河风情
相比黄河的一些主要支流,隆务河的知名度不是很高。但是,当我们从隆务河入黄处进入隆务峡,开始溯峡而上时,越来越觉得隆务河的知名度与它神奇而独特的魅力很是不符。
20多公里的隆务峡,谷幽水急。行进在这段通往黄南藏族自治州州府同仁县的咽喉要道,峡谷两侧的石壁上一幅幅充满浓郁藏族文化气息的壁画、彩绘不时映入眼帘,已让人感受一阵阵的熏陶。
快要进入同仁县城时,公路两边出现了一片茂密的树林,树林上露出点点白色的建筑。司机说,这些村子都富得很,富的原因是家家都画唐卡。
进入同仁,眼前出现一个繁华的小城,我注意到一个词汇在这个城市多次出现,这就是“热贡”,除了街上见到一些“热贡之乡欢迎您”之类的标语外,我们路过的架在隆务河上的大桥叫热贡大桥,我们居住的宾馆也叫热贡宾馆。
于是就想了解什么是热贡。通过宾馆内的宣传栏和县水保站同志的介绍,约略知道了一些关于热贡的知识。
“热贡”是一句藏语,意为充满希望的金色谷地,指的就是位于隆务河中游的同仁县。隆务河发源于黄南州泽库县多禾茂乡若恰山区,全长140多公里,流经同仁县隆务镇后,始称隆务河。热贡是一种艺术的统称,包括唐卡、堆绣、雕塑等佛教艺术,是藏传佛教艺术的重要流派。热贡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唐卡,将佛教的精深与藏地文化的博大完美结合,将人类手工的精巧与想象的华丽融汇统一,堪称瑰丽绝世。热贡艺术主要分布在隆务河边的吾屯、年都乎、郭玛日、尕沙日等村落,于是就以它的诞生地同仁得名,其内容以佛教本生故事、历史人物和神话传说等为主。如今在隆务河两岸的多个村寨,几乎随便推开一户人家的大门,都会看到正在专心作画的热贡艺人,在这里几乎“家家有画室,人人是画师”,传统艺人和学艺的普通群众共同制作和销售唐卡等热贡艺术品,在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增加了收入。由于藏族民间艺术的巨大吸引力,唐卡艺术品供不应求,据说一幅最好的唐卡能卖到十几万元呢,目前热贡文化产业每年实现销售收入都达数千万元。同仁县也因此享有“藏画之乡”、“唐卡艺术之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地”的美誉,以唐卡为代表的热贡艺术还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穿行于同仁县城,只见民居建筑古朴,布局自然,装饰简朴,且依地形高低而错落有致,表现了隆务河畔非宗教的传统建筑风格。
隆务寺是同仁最著名的名胜古迹,已有700余年的历史。由于上山采访生态造林的关系,我们得以从隆务寺的后山上看到这座藏传佛教寺院的全貌。
隆务寺的建筑颇具有藏族风格,整个寺院背靠西山,面朝隆务河,由于隆务地区藏汉族杂居,建筑物亦多为藏汉合壁式。大大小小的经堂、佛殿星罗棋布,错落有致。俯瞰全寺,飞檐斗拱与堡式红墙融为一体,琉璃瓦与镀金宝瓶饰交相映辉,在夕阳的映照下,一片金光灿灿。
从西山的南坡转到隆务寺前面,有一个宽阔的广场。由于已进入旅游淡季,游人不多,但有三三两两身披绛红色僧袍的僧人手摇经筒,缓步走过,有虔诚的藏族信徒在对着广场正中的金色的三面佛像久久地俯身叩拜,寺门北侧的嘛呢转筒长廊里,亦有人在虔诚地转动经筒……落日的余晖笼罩着隆务寺重重叠叠的建筑群,藏香袅袅,梵音阵阵,一切都沐浴在和谐安祥之中。“叮当,叮当”,一阵晚风吹过,寺院大殿殿角的风铃晃响,那悠远空灵的声音,恍若世外的天籁……
在同仁只待了大半天的时间,但隆务河边那浓郁而独特的藏族风情,却久久地在我的心头弥漫……
三、丹山碧水是尖扎
青海有许多来自藏语或蒙古语的地名,让人听了不解其意,你只有亲身到了那里,问一问当地的人,再结合你的见闻和感受,才会明白那地名的意思,比如尖扎。
离开隆务河,重回黄河的身旁。沿着黄河东岸北上,行约十几公里,看到黄河西岸有一片弧形的半岛,岛上是郁郁葱葱的树林,林间掩映着白色的房舍、金色的塔顶,黄一块、绿一块的田畦,倾斜着伸向镜子般的黄河,还有远处逶迤的雪山,都收在黄河的倒影里,一阵轻风掠过河面,倒影中的雪山、树林、田畦、房舍轻轻地筛晃,一时间如幻如梦。
问司机得知,河对岸就是尖扎,那个世外桃源似的半岛,那方抒情诗般的田园,就是尖扎。
如同我们眼前呈现的,美丽的尖扎,本来就有着许多别称,碧水丹山、高原江南、青海小桂林等,更有人不吝以最美好的词汇来作为尖扎的定语,比如灵秀尖扎、绝色尖扎。
高原江南、青海小桂林,似乎都好理解,为何叫碧水丹山?
碧水,指的就是黄河。黄河从巴颜喀拉山北麓汇聚众多溪流,一路奔腾而下,进入尖扎境内,骤然变得温驯、安详,李家峡、直岗拉卡、康杨水电站犹如一颗颗璀璨的珍珠,镶嵌在玉带般的黄河上,长河成了一弯连一弯的长湖,水色变得格外碧绿、明丽。
丹山,是指坎布拉国家地质公园,尖扎境内的坎布拉,是北方尤其是青藏高原少见的丹霞地貌,以方山、尖峰、峭壁、洞穴为主要特征,还有宫殿、帷幕、窗棂式地貌及蜂窝状地貌,山色赤丹,宛若朝霞,丹霞地貌之名正由此而来。当天朗气清、阳光明媚之日,丹霞山地愈显壮观夺目。尤其李家峡电站建成之后,高峡平湖,浓妆淡抹,将坎布拉出落得更加美艳动人。
热情的司机把我们拉到了坎布拉,汽车时而绕行在高拔险峻的盘山公路上,时而徜徉在倒影红山的水库岸边,让人深深地感到,碧水丹山,确实是尖扎大地最醒目的标志和招牌。而海拔4800多米的申宝杂日峰,则像一位魁伟的武士,终日镇守着这片宁静的人间仙境。
有个真实的故事似乎可以从一个侧面证明尖扎的美丽。一位年过半百的旅者,已徒步行走了17年,几乎走遍了中国的山山水水,他有一个铁律,不管到了任何地方,无论这个地方有多么美,最多只待3天。他的道理是:地球太大了,不这样坚决的话,有生之年就无法看到更多的美景。但当他到了青海的尖扎,严守了17年的铁律却被他自己打破,在尖扎足足待了11天!
谁嫌尖扎的别称多吗?尖扎还有一个更具穿透力的别称呢:神箭故乡。
尖扎是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发祥地。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尖扎人民一直坚守和传承着一个民族传统,这就是射箭文化。
在尖扎,村与村之间时常举行射箭比赛,比赛前的祭箭、请箭、迎箭仪式和祭祀神灵活动,寄托着藏民对取得胜利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尖扎几乎每个男人都会射箭,而且大都会亲手制作工艺精湛的箭,流传至今,已成为安多藏区独一无二的手工绝活。可以说,箭已经融入尖扎当地藏民的生产、生活和信仰中,甚至神化为地域性的箭崇拜。看山顶那高高的箭垛上插着的五彩神箭,就象征着尖扎人对于平安、幸福和吉祥的祈求。
回到文章开头的话题,“尖扎”就来自于藏语,意为“天堂”。这神话般清幽、空灵的碧水丹山,不正是天堂里才有的景色吗?
四、雪山
不知道为什么,在所有的景物里,雪山是最容易令我为之激动的。1993年5月中旬去四川松潘的黄龙,看见横空出世的雪宝顶,雪宝顶是岷山主峰,就是毛主席《七律·长征》中“更喜岷山千里雪”那个岷山,那是我第一次看见雪山,又是毛主席写过的山,当时就激动得双手合十,对着威严肃穆的雪宝顶祷告了片刻。1997年9月下旬去山西五台山,看见山顶上居然已有一片片的白雪,又好好激动了一回。近年来跑了几次青海,去的时候大多在8月间,虽说每次都能看到雪山,但都距离很远,有时甚至只能看到远山的连绵起伏的顶部有一层亮亮的雪线,也能在心里激动上一会儿——又看见雪山啦!由于对雪山的迷恋,我的电脑桌面,一般都选择雪山。
没想到,今年一年,我就看到了3次雪山。
第一次是5月,还记得那天是5月11日,我们进可可西里,上午到昆仑山口时,晴空万里,阳光普照;下午返回的时候,昆仑山已是漫山大雪,银装素裹,我特意下车在风雪弥漫的山口站了一会儿,认真地领略领略昆仑雪,要知道,昆仑山可是有着万山之祖之称的名山啊,第一次上昆仑山就看到了大雪,我在心中把那看成是一种福分。第二次是8月下旬,在去青海贵德的路上翻越拉脊山,在拉脊山口,看到前方众多的山峰都披上了雪装,在阳光的照射下犹如银色的铠甲,放出迷人的光芒,许多过往车辆都停了下来,人们拿着相机走到路边对着雪山狂拍,的确,在8月,在距离西宁只有六七十公里的地方,能够看到如此壮丽而庄严的雪山,人们的惊喜是有足够的理由的,而我涌动在内心的惊喜更是有着长久的心理基础的。
第三次就是这次,10月中旬,我们去海西州,先过日月山。日月山是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分界线,所以也有人把它叫做青藏高原的东大门。先前几次去青海,不论是去玛多还是去唐乃亥水文站,不论是去龙羊峡水电站还是去青海湖,都要翻越日月山,对日月山已不算生分。只是数次过日月山,都没有碰上雪,于是曾自以为是地认为日月山之所以叫日月山,就是因为它没有积雪。没想到,这次出了西宁一路都是天色阴郁,过了湟源,透过车窗又远远地望见日月山上一片银白,心中便一动,这次日月山有雪吗?及至汽车轰鸣着爬上日月山,见到群峰白雪皑皑,内心深处那一刻欢呼起来,终于看到日月山的雪了!
早年的日月山口,在快到山顶处的两座亭子中间。后来有关部门开发日月山景区,封住了通往原来日月山口的公路,在东南方修建了一条新的翻越日月山的公路。行驶在新公路上,回望雪中的日月山景区,斑斓的亭子,白色的文成公主雕像,在雪光的映照下显得愈加秀美、清新。
激动过后陡生担心,到海西州还有400余公里,若都是雪路可不好赶啦。谁料下了日月山,路上也没雪了,天也晴了,那股担心顷刻间化为乌有,于是又回头望了望刚刚过去的日月雪山,重又沉浸在雪山带来的愉悦中。
一年之中看到了3次雪山,且都不再是远远地眺望,而是跟雪山近距离甚至零距离接触,对于我这个雪山迷来说,不但实实在在地过了一把雪山瘾,更对青藏高原为什么又叫做雪域高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五、戈壁两朵“兰”
戈壁就是柴达木盆地东部那片浩渺的荒原;两朵“兰”不是两朵兰花,也不是两个名字中带“兰”的女子,而是两个县,一个都兰,一个乌兰,两县相距约200公里,都在海西州的东部。
不论去都兰还是去乌兰,一般都要先路过茶卡镇。“茶卡”是藏语,盐池的意思,也就是一个盐湖,面积为100多平方千米,虽然在柴达木盆地的诸多盐湖中面积最小,开采却也最早。此外,其他的盐湖都坐落在戈壁上,唯有茶卡盐湖镶嵌在雪山草地间,又是固液并存的卤水湖,湖内既有层层碧波,又有片片白盐,既有雪山相映,又有草地相拥,形成了独特的自然风光,形状各异的盐花也属于稀有的景观。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采、制盐工艺流程的逐步改进,茶卡盐湖已发展成为生态游与工业游并举的新型景区,列为国家AAA级。在茶卡镇上有一个旅游指示牌,标明向南4公里就是茶卡盐湖景区。
茶卡镇也是一个三岔路口,从西宁到这里后,沿109国道向西南通往都兰,沿315国道向西北通往乌兰。我今年5月第一次过茶卡镇,是去格尔木,途中路过都兰。
过了茶卡镇后,就从荒漠草原进入了大戈壁,中间翻越了一座旺尕秀山,又是平坦而荒凉的戈壁,就这样一路向西南行驶了约两个小时,先前只有些稀拉拉荒草的戈壁上出现了绿树,也出现了亮晶晶的小河。我自言自语地说,这是一块绿洲啊。曾在这条路上跑过多次的司机接道,不错,到都兰了,都兰就是一片“戈壁绿洲”。
不久,我们驶进一个树林环绕的小城,城区多为两三层的小楼,有的建筑带有清新的蒙古族风格,街道宽阔而整洁,这就是都兰县城。
“都兰”来自于蒙古语,为“温暖”之意,可能寓指一个气候温和的绿洲之地。都兰南望苍莽的布尔汗布达山,西眺辽远的柴达木盆地,是一个旅游元素非常集中的地方,集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丰富的景观和众多的文物遗址于一县,这里有高耸的雪山、壮美的冰川、浩瀚的沙漠、广袤的草原、幽静的湖泊,有沧桑之变遗留下来的贝壳堤、海虾山,还有奇异的大漠海市蜃楼,成就了都兰超凡脱俗的美景。众多的文化遗址中,尤以唐代吐蕃古墓葬群 最为壮观,墓群从县东部的夏日哈镇一直到西部的诺木洪乡,绵延200多公里,公路旁不时可见某座墓葬的指示牌,据说全县已查明的古墓已近千座。
行驶在都兰的大地上,始终目不转睛地望着车窗外,一分一秒都不愿放过品味这座古老、美丽的戈壁小城的机会。
今年10月第二次过茶卡镇,这次是向西北,去乌兰,依然要走很长的戈壁滩。当乌兰城蓦然出现在眼前的时候,那欣喜犹如发现了一泓清泉。
乌兰位于柴达木盆地东部,境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草原辽阔、气候宜人,更有牧草资源、地下水资源、矿产资源、风能资源、太阳能资源等等,是一个资源富集、得天独厚的好地方。
虽然周边的地理环境不太一样,但乌兰县城和都兰县城倒差不多,非常整洁,时而可见蒙古族格调的建筑。县境内也有许多美景,比较著名的除了东南的茶卡盐湖之外,在县城西南约80公里处,还有一个阿东木拉古湖,“阿东木拉古”是蒙古语,汉语叫金子海。金子海面积不大,只相当于六七个足球场。但由于地处瀚海深处,没有污染,湖水非常清澈,加上四周被草地、芦苇滩、新月型沙丘所环绕,景色幽雅而别致。特别是西侧的湖底,生有许多水下植物,从沙岸向下望去,犹如史前世纪的原始森林,十分奇特。近来年,金子海的名声越来越大,成为自驾游爱好者趋之若鹜的目标。
都兰和乌兰,我总觉得它们就是两朵兰花,盛开在柴达木戈壁上,也芬芳在我的记忆中。
六、柴达木的明眸
到德令哈的那天下午,采访过后,当地的同志建议我们去看看褡裢湖,虽然时间紧了点,但还来得及。
没想到,路上汽车出了点岔子,耽误了不少时间,赶到褡裢湖时,已是暮色苍茫。当地的同志介绍,褡裢湖其实是两个湖,一个是可鲁克湖,一个是托素湖,由于它们相距不远,又有一条河道相连,人们就习惯于把它们连在一起叫褡裢湖。我们来到的这个湖是距德令哈较近的可鲁克湖。
暮色之中,已看不清湖面的远方,但在湖边有几条不知是渔船还是游船停泊,船上有人影晃动,有一群群的水鸟鸣叫着起落,或钻入不远的芦苇丛中。
据介绍,可鲁克湖距离德令哈30多公里,“可鲁克”来自蒙古语,意为“水草丰美的地方”,实际上,可鲁克湖所处的这片草原叫怀头他拉草原,确是柴达木盆地里一片最美丽的草原,此湖是个淡水湖,面积小一些,只有五六十平方千米;在可鲁克湖的南面,与其相距只有六七公里的托素湖是个咸水湖,“托素”在蒙古语中是“酥油”的意思,已不知此名得来的因由,它的面积大约是可鲁克湖的3倍,周围是茫茫的戈壁滩。奇怪的是,两湖相距这么近,又有水道相通,却像恪守着什么君子协定似的,你淡你的,我咸我的,互不管对方的咸淡事。
后来还是地质专家们破解了这个谜。原来,发源于祁连山哈尔拜峰的巴音河,自东向西注入可鲁克湖,又经连通两湖的河道流入托素湖,可鲁克湖有入水口,也有出水口,不断流淌活动,所以水是淡的;而托素湖只有入水口,没有出水口,形成了一潭死水,加之柴达木盆地气候干燥,蒸发量比降水量高出十几倍至几十倍,托素湖里的矿物质浓度不断增加,就变成了一个咸水湖。
水质和面积的不同,造成两个湖风姿上的差别,可鲁克湖镶嵌在草原中央,水色清澈,湖面平静,芦苇茂密,景色清幽;托素湖则坐落在戈壁滩上,属典型的内陆咸水湖,水生或浮游动植物很少,湖水湛蓝,湖面辽阔,水天一色,一俟风起,则白浪汹涌,惊涛拍岸。
如果把两个湖当成一个湖看,那么褡裢湖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姿,或许正是它的魅力所在。
而褡裢湖最吸引外界的地方,是它旁边的外星人遗址。
在回德令哈的路上,曾去过外星人遗址的司机告诉我们,外星人遗址在托素湖的东南岸边,那里有一座山势不高,通体灰黄的山叫白公山,在临湖一面的峭壁上,有3个奇异的岩洞,洞中有神秘的锈迹斑斑的铁管状的东西,有人曾将这里的部分管状物拿到冶炼厂化验室化验,竟发现铁管中有7%至8%的不明化学元素,这更增加了管状物的神秘化,于是有人就推测这是外星人的遗址。在洞口对着的湖滩上,也有大片铁管的遗迹,不过比洞中的铁管要细得多。此外,湖滩上无数的石头中,竟也大多是直立着的。
问司机我们能否去一趟,司机摇了摇头说,不好去啊,主要是有十几公里没有路,都是湖边的沼泽地,不要说一辆车根本不敢进去,就是有结伴的车,还要带上必要的设备,比如钢索、木板等。他们那次听说外星人遗址离德令哈只有五六十公里就去了,开始以为有两三个小时来回就足够了,谁知竟用了七八个小时。
我只好打消了念头,转念一想也对,如果真是外星人的遗址,不可能弄在城市里面,或是别的我们想去抬脚就能到的地方,外星人来造访地球,肯定不是多想让地球人知道。越这样想,倒越觉得这处外星人遗址可能是真的了。
就是假的又如何,可鲁克湖和托素湖的魅力还不够吗?它们如同柴达木的一双明眸,向世界流盼出挡不住的风情。
七、德令哈,德令哈
从褡裢湖回德令哈的时候,夜幕已完全拉了下来。望着车窗外黑糊糊的戈壁,倏然想起了两件与德令哈的夜晚有关的文艺作品,那是两首同名的诗和歌曲,《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诗的作者是海子,歌曲的作者叫黄金刚。可能由于诗和歌曲的意境都很契合德令哈那苍凉的环境,因而都有一批固定的喜爱者,我算是其一。
德令哈,如今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州府,早先是漫漫荒原上的一个驿站,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发展为一个城市,仍长期脱不了与荒凉的干系。1988年夏天,年轻的诗人海子途经德令哈,写下了《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这首充满孤独与温情的诗作,成为文坛不朽的经典,诗中那句“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和诗人在写完这首诗8个月后的猝然离去,使无数人记住了德令哈,也由此,海子同德令哈这座城市产生了恒久的联系。
2012年7月30日清晨,在濛濛细雨中,2012中国(青海·德令哈)首届海子青年诗歌节在德令哈的母亲河巴音河畔举行开幕式暨海子诗歌陈列馆开馆仪式,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诗人和诗歌爱好者云集这一蒙古语中“金色的世界”,共同享受诗歌的荣光与快乐。
著名诗人,青海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吉狄马加在致辞中说,诗人虽已故去,但他隽永飘逸的诗、纯真质朴的情,永远眷留在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上。今天,多情的人民、多情的城市没有忘记这位诗人。吉狄马加还专门写了一首《致海子》,诗的最后两句是:“那一夜你只为一个人而思念,但今天你的诗却属于人类。”
北京大学教授、著名文艺评论家谢冕致辞说,20多年前,—位诗人来到这座城市,多情的城市记住了他,在他离开人世20多年后,这座城市以诗人的名义举办诗歌节,四面八方的人们经过长途跋涉来到这里怀念他。
相较起来,黄金刚那首歌曲的知名度可能略低一点,但并不黯淡多少,黄金刚用他那略显粗糙的词曲,唱出了一个游子到德令哈后对这个曾经荒凉的小城的怜爱,以及心中涌动的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同样勾起了无数人对于德令哈的好奇与向往……
思绪随着夜色中的德令哈的出现而飘远,渐渐,眼前的城市到处是绚丽灯火映照下的现代化建筑,穿城而过的巴音河流光溢彩,气温虽已到了零度,街头仍徜徉着许多穿戴时髦的年轻人,让人温馨地感到今天的德令哈已不再荒凉,且真正成为海子笔下那“美丽的戈壁”。
虽然那天的晚饭是一顿名副其实的“晚”饭,虽然热情的主人灌了我很多酒,但是饭后我还是把所带的衣服都“武装”到身上,到德令哈的街头走了走,拟定的行程决定了我在德令哈只有这一晚,我得努力地想想,德令哈之夜,为什么会令得海子、黄金刚,还有那么多人为它用心去吟唱。
很喜欢诗人叶延滨写德令哈的一段话,就以它作本文的结尾吧:遥远、宽阔而又神秘的德令哈,就这样留在我的生命旅程中,像一首诗,打开时,在我眼前,合上了,在我心中……
八、绝美的高山牧场
从德令哈返回,原计划还走来时的路,即从大水桥向东北翻越橡皮山,涉过黑马河,沿着青海湖南岸的109国道回西宁,同行的一位摄影师好在青海湖边拍一些风光片。谁知司机一不小心,从大水桥上了正东的共茶高速公路,不得已只好向共和走。好在司机是个老青海,他说从共和通往青海湖还有一条路,可以直接到151。司机还说,151 是指从西宁过来的151公里桩,另外,著名的二郎剑、山上的观湖台都在那里,前些年开发青海湖旅游时就把青海湖景区设在了那儿,于是,151就成了青海湖的一个地标,也是青海湖的一处精华。原以为司机只是在宽慰我们,谁知,从共和直插151的这条路,竟是一条让人既感慨又激动的路。
到共和下了高速,转上一条进山的公路,走到一条沟头,发现一座坝,迎面写着“沟后水库”4个大字。我倏然想起前些年发生过一个青海沟后水库垮坝的事故,一问司机,果然就是这座水库。1993年8月27日午夜时分,共和县恰卜恰镇的城乡居民们有的还在看电视,有的已经上床休息,13公里外的沟后水库发生垮坝事故,洪水一个小时左右便呼啸而至,瞬间吞噬了小镇……沟后水库垮坝共造成280多人死亡,40余人失踪,给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后来根据水利部专家组和省政府调查组的调查确认,沟后水库垮坝是由于钢筋混凝士面板漏水和坝体排水不畅造成的,是一起严重的责任事故。教训是无比惨痛的,以至于当我们得知当年失事的沟后水库就在跟前之时,适才人声嘈杂的车内顿时鸦雀无声……逝者已逝,惟愿后人能真正地引为前鉴,万勿让悲剧重演。
汽车沿着盘山公路不知绕了多少个回旋之后,终于上了山顶,蓦地,一个辽阔的高山牧场呈现在眼前。10月的牧场犹如一块金黄的地毯,就着一道道山梁、一片片山坡随意地铺展,黑色的牦牛群像墨汁似地流淌,有的甚至从公路上淌过,白色的羊群、白色的帐篷,像云朵般环抱着山腰,五彩的经幡在远处的山顶上猎猎飘扬。
曾从山北的沿青海湖公路走过,曾从山南的共茶高速走过,每次路过的时候也都曾长久地仰望过这道山,但因为从来没听人说过这道山,也就没有深入想过它,便想当然地以为那是一道无名的荒山。
却没想到这座山上竟有着那么壮阔、奇美的牧场,这么一座风光绝美的山,没有名字吗?
问司机,司机只说7月的时候这座山上更美,但他不知道山名。车上的同行就用能上网的手机查,结果很容易就查了出来,这道山叫青海南山,因居青海湖之南故名,它是青海湖盆地与共和盆地的界山,从青海湖的西北一直伸到湖东南,最宽处45千米左右,最窄处也有20千米,海拔则在3500至5000余米。同行的复述让我目瞪口呆,真没想到,从青海南山两边走过、路过这么多回,居然一而再、再而三错过与之相识的机会。
起伏不平的山顶上,还有一汪汪的小湖泊,那湖再小,水面都是跟天一样的蓝。更令我再也忘不掉的是,在一条流向小湖的小溪旁,我看到了一线乳白色的水流,就像牛奶一样,穿过草棵,缓缓地向小溪里流淌。我惊讶地向更高更远的草坡望去,确有一头头俯首啃草的牦牛……青海湖,你的南山牧场这么丰美,难道真的是牛奶浇灌的么?
晚上,我用近乎颤抖的声音跟西宁的一位文友说起此事,文友只是淡淡地笑了笑,并没有太明显的吃惊,我就思忖了,文友是不相信我的话呢,还是觉得不足为怪呢?
九、俯瞰青海湖
从青海南山美不胜收的高山牧场走过,来到北面陡峭的山沿,山下忽然出现了一幅让人目瞪口呆的景象,大海般辽阔蔚蓝的青海湖,如同一面接天连地的蓝缎子铺在脚下,湖的北岸、西岸皆海天茫茫,一望无际,像是地球的边缘;湖的东岸屹立着日月山的雪峰,同天上的白云若即若离;湖的南岸,就在我们脚下的山根儿,是一片草场,草色已枯黄,却与湖面的湛蓝形成一种强烈的视觉反差,和夏天时的绿草蓝湖相比,这种黄与蓝的反差别有一番美丽,湖边伸出一道天然的坝,斜着向东北方向插去,犹如一把长剑直刺湖心,那或许就是传说与现实中的二郎剑,而山下这片五彩缤纷的建筑,也应该就是司机说的151了吧?
几秒钟的呆愣之后,许巍《旅行》中的一句歌词从脑海里飘了出来:“谁画出这天地,又画出我和你,让我们就这样相爱相遇……”
青海湖最早走进心里,是我孩提时代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天气预报节目里,从那时的天气预报里经常可以听到格尔木、青海湖等地名,当时对这些地方连个大致的概念也没有,只觉得它们都非常遥远,至于何时能去这些地方,连想都没想过。
而今居然可以曲指算算,已经与青海湖相遇过几次了。哦,带上昨天去德令哈从此路过,3次了。
第一次是1991年3月底,由于还要急着往龙羊峡赶,所以那次只到了青海湖的东南角,记得附近有一个渔场,那次我们走到湖边,因为是第一次见到向往已久的青海湖,我还傻乎乎地掬起湖水喝了一口。青海湖是咸水湖,阳历3月的湖边还有冰,那口湖水的滋味可想而知。
第二次已到2005年8月,那次汽车开到了一个景区,应该就是这151了,当时立秋刚过,青海湖畔的草地上还有一种紫色的花,当时只顾着欣赏那蓝湖和紫花了,并没有去注意这地方还有什么名字。
第三次就是昨天了,我们沿着湖边的109国道,一路与壮阔的青海湖并行,一直走到和青海湖分岔的黑马河,向西南奔了橡皮山。
那三次都是先沿着倒淌河,然后走沿湖公路,那几次,也惊喜,也激动,也震撼,但都是来到湖边,差不多与湖面平行,把眼球望破也望不出多远。都不像这次,从共和那边横穿过来,仿佛空降般来到了青海湖边的山上,居高临下俯瞰青海湖。我得承认,这一次,我是被震得七零八落。
虽然是居高临下,但是面对博大、圣洁的青海湖,我不但没有一点居高临下的感觉,反而肃然起敬。
古往今来,人们对青海湖的美喻数不胜数,圣湖、黄河的遗爱、天堂的眼泪,王母娘娘的瑶池……真是极尽了人间最柔美的词汇,可我觉得最贴切的一句,是大自然的恩赐。
在青海,从省城的高官到普通老百姓都会说的一句话是:青海湖不仅是青海人民的,也是全中国人民的,全世界人民的。
看到那各种肤色、各种装束的游人来到青海湖边,看到在他们手中忙碌的相机、画板,看到他们在湖边嬉戏、漫步,看到他们对湖站立着大声呐喊或者沉思……我想,无论他们在干着什么,他们的心灵也会在悄然之间经受了一番沐浴。
因为,青海湖,就是大自然恩赐给全人类的一处心灵浴场。
十、总是这高原
我必须老老实实地承认,这个标题不是我想出来的,而是诗人马丽华一首诗的标题,对这首诗不敢妄评,但这个标题,从20多年前甫一读到我就被其准确击中。
总是这高原,这句话的背后,似有着无尽的阐释和遐想。
为什么总是这高原?它像一个问题,时时在我的心中纠结着。有一天我发现,这个问题不只在我的心中纠结,也纠缠上了我的人生。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因为工作关系我第一次上了青藏高原,上的时候是3月下旬,中原已是桃红柳绿,青藏高原还是一片灰白,灰的是山,是草,白的是远处山头上未化的雪。那次去了塔尔寺,穿着藏民的皮袄在如来八塔前留了个影;那次去了青海湖,去的路上一会儿阳光灿灿,一会儿雪花飘飘,湖边还有大块的冰;那次去了龙羊峡水电站,上二楼的时候忽觉心慌,腿沉;那次去的时候青藏高原还没有这么多的饭馆,不吃羊肉的我不得不捏着鼻子用饭馆里带着浓重羊肉膻味的碗泡方便面……第一次去青藏高原,给我留下的就这么些印记,寒冷、气候多变、空气稀薄、饮食不习惯,等等。
按说,这些印记应该让我躲着青藏高原的,至少也应该敬而远之,可是我却相反,只要有上青藏高原的机会,决不让它流失。
慢慢去得多了,觉得青藏高原并没有什么可怕的。特别是今年5月去青海,在几乎没有安排适应期的情况下上了可可西里,到达了海拔5010米的风火山,之后全身而退。我便悄悄地被一股麻痹思想主导了,当8月再上青藏高原时,光着膀子喝酒、睡觉,结果患上了感冒,之后是发烧,之后是耳聋,鼻子上出满了疱疹,那几天我时常摸着自己的鼻子想,这是鼻子吗?这不是菠萝皮吗?回来后治疗了一个月才渐渐好转。青藏高原,终于让我交了一次“学费”。
想不到,10月中旬,再度接到上青藏高原采访的任务,我不但没有一点胆怯,反而感到一种想像中连续中彩的那般快乐。
这一次,家人、同事、朋友都劝我别去了,一位老友最后幽我一默:“你这是要从哪跌倒从哪爬起来啊?”
可我还真没想那么多,我当时的想法简单至极,就是“又可以上青藏高原了”。
正是这次深秋时节的青藏高原之行,让我见识了许多难忘的地方和景物,唐卡的故乡同仁、高原丹霞坎布拉、诗人的圣城德令哈、青海南山的高山牧场……这趟行旅的见闻,似乎让我对为什么总是这高原的问题悟出了一点点答案。
这时刻,与青藏高原有关联的一些曾令无数人激动过的人和事也浮出心海:有个写歌的王洛宾,他“在那遥远的地方”为我们奉献了无数美妙的歌声;有个写小说的余易木,一篇来自刚察草原的“初恋的回声”曾在无数读者心中飘荡;有个写诗的昌耀,以《慈航》、《命运之书》、《昌耀的诗》等诗作写出了青藏高原的苍凉、高远和雄奇,被誉为“纯正的边塞诗人”、“诗人中的诗人”等;当然还有海子,以一首诗使无数人记住了德令哈,使无数诗人去写德令哈……
为什么总是这高原呢?我一时无法一言以蔽之,但朦胧之中,我感觉这个答案似乎在变得越来越明了。
让人最想去的,让人去了一次就想下一次永远也去不烦的总是这高原,让人一去就沉没于思索和激动之中的总是这高原,让人总想写总怕写不好终于还是忍不住写了的,总是这高原。一、青海黄,黄河青
“青海青,黄河黄,更有那滔滔的金沙江……”这是张明敏近30年前唱过的一首歌。当时听的时候,除了觉得歌曲很大气之外,还为词作者善于用最简短的文字概括事物特征而击节。
然而,当我在这一年的10月中旬来到青海时,我所看到的青海却与张明敏当年唱的几乎反了个个儿。这时节的青海,映入视野最多的,冲击眼球最胀的,并不是青,而是黄,灰黄的戈壁、枯黄的草原,更有那满目金黄的杨树叶子。
刚到西宁的那天中午,在城里吃了一碗牛肉面,就匆匆朝黄南州赶去。东出西宁,目光一下子就被路边的一种树叶吸引,不大不小的叶子,泛耀着亮亮的金黄,密密匝匝地簇拥着公路,排向一望无际的远方。我看着那树像是杨树,但如此明亮壮观的黄叶却跟印象里中原故乡的杨树怎么也联不上。从司机的口中得知那黄叶果然就是杨树叶子的时候,我惊讶得半天没有出声。
中原那边的杨树,到了这个时候,大多还没怎么黄。该要黄的时候,也是先后不一,而且多是从半青半黄一下就变成了枯黄,那先枯黄的又很快随风飘落,叶子就这么黄着落着,不久树上就稀稀拉拉的了。没有哪棵树会像青海这边的杨树,一树的叶子从翠绿整整齐齐地变成金黄,犹如亿万面金黄的小旗子,哗啦啦地迎风摇曳,似是在宣示着青藏高原的不同凡响,在漫长的严冬即将到来的时候,这座高原反而愈加热烈愈加蓬勃。
驶到平安往南,翻过青沙山,来到化隆与尖扎之间的黄河边,金黄的杨树叶子更多了,公路两旁、黄河两岸,山坡上,山沟里,到处都是。真是令人难以想象,普普通通的杨树叶子,在遥远的深秋的青海,居然成为一道如此壮丽的风景。
与杨树的黄叶相映成趣的,是河边果林里的一种红叶——途中下车小憩的时候,我们注意到了那种红叶,形状与枫叶大相径庭,颜色也比枫叶要深沉得多,却一时不知是什么红叶,只是一树一树的紫红,显出一种异样的隆盛。当问了一个农民,得知了这红叶原来是梨树叶子后,我简直有点目瞪口呆了!若按常识,只有红枫、黄栌等树种才会有如此美艳的红叶,可是在青海的化隆,寻常的梨树叶子,竟然成为让人赏心悦目的红叶!
呵,青海的水土和空气环境里,究竟有什么特别的成分,让普普通通的杨树叶子变得如此金黄、梨树叶子变得如此紫红呢?
而近处就是黄河。可是,黄河在这里已经“严重”地名不副实,宛若青罗带般在灰黄的山岭间飘然来去。碧绿的河水倒映着金黄的杨树叶子、紫红的梨树叶子,真正是毛主席一首诗里写的“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真正是如诗似画,如梦似幻。
还有头顶湛蓝湛蓝的天空呢,还有远处若隐若现的雪山呢,还有山脚下藏族风格的农舍,和翩然走过的戴着鲜艳盖头的撒拉族女子呢。
都说青海美,秋天的青海,更是美得别具风采,美得大气磅礴。
只是那句“青海青,黄河黄”在这时候就显得不合时宜了,因为我眼前的秋天的青海,黄成为了大地的主旋,而黄河反倒是一种纯正得令人屏神凝息的青。所以,我不能不想到一句跟那句歌词相反的话:
青海黄,黄河青。
二、隆务河风情
相比黄河的一些主要支流,隆务河的知名度不是很高。但是,当我们从隆务河入黄处进入隆务峡,开始溯峡而上时,越来越觉得隆务河的知名度与它神奇而独特的魅力很是不符。
20多公里的隆务峡,谷幽水急。行进在这段通往黄南藏族自治州州府同仁县的咽喉要道,峡谷两侧的石壁上一幅幅充满浓郁藏族文化气息的壁画、彩绘不时映入眼帘,已让人感受一阵阵的熏陶。
快要进入同仁县城时,公路两边出现了一片茂密的树林,树林上露出点点白色的建筑。司机说,这些村子都富得很,富的原因是家家都画唐卡。
进入同仁,眼前出现一个繁华的小城,我注意到一个词汇在这个城市多次出现,这就是“热贡”,除了街上见到一些“热贡之乡欢迎您”之类的标语外,我们路过的架在隆务河上的大桥叫热贡大桥,我们居住的宾馆也叫热贡宾馆。
于是就想了解什么是热贡。通过宾馆内的宣传栏和县水保站同志的介绍,约略知道了一些关于热贡的知识。
“热贡”是一句藏语,意为充满希望的金色谷地,指的就是位于隆务河中游的同仁县。隆务河发源于黄南州泽库县多禾茂乡若恰山区,全长140多公里,流经同仁县隆务镇后,始称隆务河。热贡是一种艺术的统称,包括唐卡、堆绣、雕塑等佛教艺术,是藏传佛教艺术的重要流派。热贡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唐卡,将佛教的精深与藏地文化的博大完美结合,将人类手工的精巧与想象的华丽融汇统一,堪称瑰丽绝世。热贡艺术主要分布在隆务河边的吾屯、年都乎、郭玛日、尕沙日等村落,于是就以它的诞生地同仁得名,其内容以佛教本生故事、历史人物和神话传说等为主。如今在隆务河两岸的多个村寨,几乎随便推开一户人家的大门,都会看到正在专心作画的热贡艺人,在这里几乎“家家有画室,人人是画师”,传统艺人和学艺的普通群众共同制作和销售唐卡等热贡艺术品,在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增加了收入。由于藏族民间艺术的巨大吸引力,唐卡艺术品供不应求,据说一幅最好的唐卡能卖到十几万元呢,目前热贡文化产业每年实现销售收入都达数千万元。同仁县也因此享有“藏画之乡”、“唐卡艺术之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地”的美誉,以唐卡为代表的热贡艺术还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穿行于同仁县城,只见民居建筑古朴,布局自然,装饰简朴,且依地形高低而错落有致,表现了隆务河畔非宗教的传统建筑风格。
隆务寺是同仁最著名的名胜古迹,已有700余年的历史。由于上山采访生态造林的关系,我们得以从隆务寺的后山上看到这座藏传佛教寺院的全貌。
隆务寺的建筑颇具有藏族风格,整个寺院背靠西山,面朝隆务河,由于隆务地区藏汉族杂居,建筑物亦多为藏汉合壁式。大大小小的经堂、佛殿星罗棋布,错落有致。俯瞰全寺,飞檐斗拱与堡式红墙融为一体,琉璃瓦与镀金宝瓶饰交相映辉,在夕阳的映照下,一片金光灿灿。
从西山的南坡转到隆务寺前面,有一个宽阔的广场。由于已进入旅游淡季,游人不多,但有三三两两身披绛红色僧袍的僧人手摇经筒,缓步走过,有虔诚的藏族信徒在对着广场正中的金色的三面佛像久久地俯身叩拜,寺门北侧的嘛呢转筒长廊里,亦有人在虔诚地转动经筒……落日的余晖笼罩着隆务寺重重叠叠的建筑群,藏香袅袅,梵音阵阵,一切都沐浴在和谐安祥之中。“叮当,叮当”,一阵晚风吹过,寺院大殿殿角的风铃晃响,那悠远空灵的声音,恍若世外的天籁……
在同仁只待了大半天的时间,但隆务河边那浓郁而独特的藏族风情,却久久地在我的心头弥漫……
三、丹山碧水是尖扎
青海有许多来自藏语或蒙古语的地名,让人听了不解其意,你只有亲身到了那里,问一问当地的人,再结合你的见闻和感受,才会明白那地名的意思,比如尖扎。
离开隆务河,重回黄河的身旁。沿着黄河东岸北上,行约十几公里,看到黄河西岸有一片弧形的半岛,岛上是郁郁葱葱的树林,林间掩映着白色的房舍、金色的塔顶,黄一块、绿一块的田畦,倾斜着伸向镜子般的黄河,还有远处逶迤的雪山,都收在黄河的倒影里,一阵轻风掠过河面,倒影中的雪山、树林、田畦、房舍轻轻地筛晃,一时间如幻如梦。
问司机得知,河对岸就是尖扎,那个世外桃源似的半岛,那方抒情诗般的田园,就是尖扎。
如同我们眼前呈现的,美丽的尖扎,本来就有着许多别称,碧水丹山、高原江南、青海小桂林等,更有人不吝以最美好的词汇来作为尖扎的定语,比如灵秀尖扎、绝色尖扎。
高原江南、青海小桂林,似乎都好理解,为何叫碧水丹山?
碧水,指的就是黄河。黄河从巴颜喀拉山北麓汇聚众多溪流,一路奔腾而下,进入尖扎境内,骤然变得温驯、安详,李家峡、直岗拉卡、康杨水电站犹如一颗颗璀璨的珍珠,镶嵌在玉带般的黄河上,长河成了一弯连一弯的长湖,水色变得格外碧绿、明丽。
丹山,是指坎布拉国家地质公园,尖扎境内的坎布拉,是北方尤其是青藏高原少见的丹霞地貌,以方山、尖峰、峭壁、洞穴为主要特征,还有宫殿、帷幕、窗棂式地貌及蜂窝状地貌,山色赤丹,宛若朝霞,丹霞地貌之名正由此而来。当天朗气清、阳光明媚之日,丹霞山地愈显壮观夺目。尤其李家峡电站建成之后,高峡平湖,浓妆淡抹,将坎布拉出落得更加美艳动人。
热情的司机把我们拉到了坎布拉,汽车时而绕行在高拔险峻的盘山公路上,时而徜徉在倒影红山的水库岸边,让人深深地感到,碧水丹山,确实是尖扎大地最醒目的标志和招牌。而海拔4800多米的申宝杂日峰,则像一位魁伟的武士,终日镇守着这片宁静的人间仙境。
有个真实的故事似乎可以从一个侧面证明尖扎的美丽。一位年过半百的旅者,已徒步行走了17年,几乎走遍了中国的山山水水,他有一个铁律,不管到了任何地方,无论这个地方有多么美,最多只待3天。他的道理是:地球太大了,不这样坚决的话,有生之年就无法看到更多的美景。但当他到了青海的尖扎,严守了17年的铁律却被他自己打破,在尖扎足足待了11天!
谁嫌尖扎的别称多吗?尖扎还有一个更具穿透力的别称呢:神箭故乡。
尖扎是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发祥地。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尖扎人民一直坚守和传承着一个民族传统,这就是射箭文化。
在尖扎,村与村之间时常举行射箭比赛,比赛前的祭箭、请箭、迎箭仪式和祭祀神灵活动,寄托着藏民对取得胜利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尖扎几乎每个男人都会射箭,而且大都会亲手制作工艺精湛的箭,流传至今,已成为安多藏区独一无二的手工绝活。可以说,箭已经融入尖扎当地藏民的生产、生活和信仰中,甚至神化为地域性的箭崇拜。看山顶那高高的箭垛上插着的五彩神箭,就象征着尖扎人对于平安、幸福和吉祥的祈求。
回到文章开头的话题,“尖扎”就来自于藏语,意为“天堂”。这神话般清幽、空灵的碧水丹山,不正是天堂里才有的景色吗?
四、雪山
不知道为什么,在所有的景物里,雪山是最容易令我为之激动的。1993年5月中旬去四川松潘的黄龙,看见横空出世的雪宝顶,雪宝顶是岷山主峰,就是毛主席《七律·长征》中“更喜岷山千里雪”那个岷山,那是我第一次看见雪山,又是毛主席写过的山,当时就激动得双手合十,对着威严肃穆的雪宝顶祷告了片刻。1997年9月下旬去山西五台山,看见山顶上居然已有一片片的白雪,又好好激动了一回。近年来跑了几次青海,去的时候大多在8月间,虽说每次都能看到雪山,但都距离很远,有时甚至只能看到远山的连绵起伏的顶部有一层亮亮的雪线,也能在心里激动上一会儿——又看见雪山啦!由于对雪山的迷恋,我的电脑桌面,一般都选择雪山。
没想到,今年一年,我就看到了3次雪山。
第一次是5月,还记得那天是5月11日,我们进可可西里,上午到昆仑山口时,晴空万里,阳光普照;下午返回的时候,昆仑山已是漫山大雪,银装素裹,我特意下车在风雪弥漫的山口站了一会儿,认真地领略领略昆仑雪,要知道,昆仑山可是有着万山之祖之称的名山啊,第一次上昆仑山就看到了大雪,我在心中把那看成是一种福分。第二次是8月下旬,在去青海贵德的路上翻越拉脊山,在拉脊山口,看到前方众多的山峰都披上了雪装,在阳光的照射下犹如银色的铠甲,放出迷人的光芒,许多过往车辆都停了下来,人们拿着相机走到路边对着雪山狂拍,的确,在8月,在距离西宁只有六七十公里的地方,能够看到如此壮丽而庄严的雪山,人们的惊喜是有足够的理由的,而我涌动在内心的惊喜更是有着长久的心理基础的。
第三次就是这次,10月中旬,我们去海西州,先过日月山。日月山是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分界线,所以也有人把它叫做青藏高原的东大门。先前几次去青海,不论是去玛多还是去唐乃亥水文站,不论是去龙羊峡水电站还是去青海湖,都要翻越日月山,对日月山已不算生分。只是数次过日月山,都没有碰上雪,于是曾自以为是地认为日月山之所以叫日月山,就是因为它没有积雪。没想到,这次出了西宁一路都是天色阴郁,过了湟源,透过车窗又远远地望见日月山上一片银白,心中便一动,这次日月山有雪吗?及至汽车轰鸣着爬上日月山,见到群峰白雪皑皑,内心深处那一刻欢呼起来,终于看到日月山的雪了!
早年的日月山口,在快到山顶处的两座亭子中间。后来有关部门开发日月山景区,封住了通往原来日月山口的公路,在东南方修建了一条新的翻越日月山的公路。行驶在新公路上,回望雪中的日月山景区,斑斓的亭子,白色的文成公主雕像,在雪光的映照下显得愈加秀美、清新。
激动过后陡生担心,到海西州还有400余公里,若都是雪路可不好赶啦。谁料下了日月山,路上也没雪了,天也晴了,那股担心顷刻间化为乌有,于是又回头望了望刚刚过去的日月雪山,重又沉浸在雪山带来的愉悦中。
一年之中看到了3次雪山,且都不再是远远地眺望,而是跟雪山近距离甚至零距离接触,对于我这个雪山迷来说,不但实实在在地过了一把雪山瘾,更对青藏高原为什么又叫做雪域高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五、戈壁两朵“兰”
戈壁就是柴达木盆地东部那片浩渺的荒原;两朵“兰”不是两朵兰花,也不是两个名字中带“兰”的女子,而是两个县,一个都兰,一个乌兰,两县相距约200公里,都在海西州的东部。
不论去都兰还是去乌兰,一般都要先路过茶卡镇。“茶卡”是藏语,盐池的意思,也就是一个盐湖,面积为100多平方千米,虽然在柴达木盆地的诸多盐湖中面积最小,开采却也最早。此外,其他的盐湖都坐落在戈壁上,唯有茶卡盐湖镶嵌在雪山草地间,又是固液并存的卤水湖,湖内既有层层碧波,又有片片白盐,既有雪山相映,又有草地相拥,形成了独特的自然风光,形状各异的盐花也属于稀有的景观。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采、制盐工艺流程的逐步改进,茶卡盐湖已发展成为生态游与工业游并举的新型景区,列为国家AAA级。在茶卡镇上有一个旅游指示牌,标明向南4公里就是茶卡盐湖景区。
茶卡镇也是一个三岔路口,从西宁到这里后,沿109国道向西南通往都兰,沿315国道向西北通往乌兰。我今年5月第一次过茶卡镇,是去格尔木,途中路过都兰。
过了茶卡镇后,就从荒漠草原进入了大戈壁,中间翻越了一座旺尕秀山,又是平坦而荒凉的戈壁,就这样一路向西南行驶了约两个小时,先前只有些稀拉拉荒草的戈壁上出现了绿树,也出现了亮晶晶的小河。我自言自语地说,这是一块绿洲啊。曾在这条路上跑过多次的司机接道,不错,到都兰了,都兰就是一片“戈壁绿洲”。
不久,我们驶进一个树林环绕的小城,城区多为两三层的小楼,有的建筑带有清新的蒙古族风格,街道宽阔而整洁,这就是都兰县城。
“都兰”来自于蒙古语,为“温暖”之意,可能寓指一个气候温和的绿洲之地。都兰南望苍莽的布尔汗布达山,西眺辽远的柴达木盆地,是一个旅游元素非常集中的地方,集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丰富的景观和众多的文物遗址于一县,这里有高耸的雪山、壮美的冰川、浩瀚的沙漠、广袤的草原、幽静的湖泊,有沧桑之变遗留下来的贝壳堤、海虾山,还有奇异的大漠海市蜃楼,成就了都兰超凡脱俗的美景。众多的文化遗址中,尤以唐代吐蕃古墓葬群 最为壮观,墓群从县东部的夏日哈镇一直到西部的诺木洪乡,绵延200多公里,公路旁不时可见某座墓葬的指示牌,据说全县已查明的古墓已近千座。
行驶在都兰的大地上,始终目不转睛地望着车窗外,一分一秒都不愿放过品味这座古老、美丽的戈壁小城的机会。
今年10月第二次过茶卡镇,这次是向西北,去乌兰,依然要走很长的戈壁滩。当乌兰城蓦然出现在眼前的时候,那欣喜犹如发现了一泓清泉。
乌兰位于柴达木盆地东部,境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草原辽阔、气候宜人,更有牧草资源、地下水资源、矿产资源、风能资源、太阳能资源等等,是一个资源富集、得天独厚的好地方。
虽然周边的地理环境不太一样,但乌兰县城和都兰县城倒差不多,非常整洁,时而可见蒙古族格调的建筑。县境内也有许多美景,比较著名的除了东南的茶卡盐湖之外,在县城西南约80公里处,还有一个阿东木拉古湖,“阿东木拉古”是蒙古语,汉语叫金子海。金子海面积不大,只相当于六七个足球场。但由于地处瀚海深处,没有污染,湖水非常清澈,加上四周被草地、芦苇滩、新月型沙丘所环绕,景色幽雅而别致。特别是西侧的湖底,生有许多水下植物,从沙岸向下望去,犹如史前世纪的原始森林,十分奇特。近来年,金子海的名声越来越大,成为自驾游爱好者趋之若鹜的目标。
都兰和乌兰,我总觉得它们就是两朵兰花,盛开在柴达木戈壁上,也芬芳在我的记忆中。
六、柴达木的明眸
到德令哈的那天下午,采访过后,当地的同志建议我们去看看褡裢湖,虽然时间紧了点,但还来得及。
没想到,路上汽车出了点岔子,耽误了不少时间,赶到褡裢湖时,已是暮色苍茫。当地的同志介绍,褡裢湖其实是两个湖,一个是可鲁克湖,一个是托素湖,由于它们相距不远,又有一条河道相连,人们就习惯于把它们连在一起叫褡裢湖。我们来到的这个湖是距德令哈较近的可鲁克湖。
暮色之中,已看不清湖面的远方,但在湖边有几条不知是渔船还是游船停泊,船上有人影晃动,有一群群的水鸟鸣叫着起落,或钻入不远的芦苇丛中。
据介绍,可鲁克湖距离德令哈30多公里,“可鲁克”来自蒙古语,意为“水草丰美的地方”,实际上,可鲁克湖所处的这片草原叫怀头他拉草原,确是柴达木盆地里一片最美丽的草原,此湖是个淡水湖,面积小一些,只有五六十平方千米;在可鲁克湖的南面,与其相距只有六七公里的托素湖是个咸水湖,“托素”在蒙古语中是“酥油”的意思,已不知此名得来的因由,它的面积大约是可鲁克湖的3倍,周围是茫茫的戈壁滩。奇怪的是,两湖相距这么近,又有水道相通,却像恪守着什么君子协定似的,你淡你的,我咸我的,互不管对方的咸淡事。
后来还是地质专家们破解了这个谜。原来,发源于祁连山哈尔拜峰的巴音河,自东向西注入可鲁克湖,又经连通两湖的河道流入托素湖,可鲁克湖有入水口,也有出水口,不断流淌活动,所以水是淡的;而托素湖只有入水口,没有出水口,形成了一潭死水,加之柴达木盆地气候干燥,蒸发量比降水量高出十几倍至几十倍,托素湖里的矿物质浓度不断增加,就变成了一个咸水湖。
水质和面积的不同,造成两个湖风姿上的差别,可鲁克湖镶嵌在草原中央,水色清澈,湖面平静,芦苇茂密,景色清幽;托素湖则坐落在戈壁滩上,属典型的内陆咸水湖,水生或浮游动植物很少,湖水湛蓝,湖面辽阔,水天一色,一俟风起,则白浪汹涌,惊涛拍岸。
如果把两个湖当成一个湖看,那么褡裢湖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姿,或许正是它的魅力所在。
而褡裢湖最吸引外界的地方,是它旁边的外星人遗址。
在回德令哈的路上,曾去过外星人遗址的司机告诉我们,外星人遗址在托素湖的东南岸边,那里有一座山势不高,通体灰黄的山叫白公山,在临湖一面的峭壁上,有3个奇异的岩洞,洞中有神秘的锈迹斑斑的铁管状的东西,有人曾将这里的部分管状物拿到冶炼厂化验室化验,竟发现铁管中有7%至8%的不明化学元素,这更增加了管状物的神秘化,于是有人就推测这是外星人的遗址。在洞口对着的湖滩上,也有大片铁管的遗迹,不过比洞中的铁管要细得多。此外,湖滩上无数的石头中,竟也大多是直立着的。
问司机我们能否去一趟,司机摇了摇头说,不好去啊,主要是有十几公里没有路,都是湖边的沼泽地,不要说一辆车根本不敢进去,就是有结伴的车,还要带上必要的设备,比如钢索、木板等。他们那次听说外星人遗址离德令哈只有五六十公里就去了,开始以为有两三个小时来回就足够了,谁知竟用了七八个小时。
我只好打消了念头,转念一想也对,如果真是外星人的遗址,不可能弄在城市里面,或是别的我们想去抬脚就能到的地方,外星人来造访地球,肯定不是多想让地球人知道。越这样想,倒越觉得这处外星人遗址可能是真的了。
就是假的又如何,可鲁克湖和托素湖的魅力还不够吗?它们如同柴达木的一双明眸,向世界流盼出挡不住的风情。
七、德令哈,德令哈
从褡裢湖回德令哈的时候,夜幕已完全拉了下来。望着车窗外黑糊糊的戈壁,倏然想起了两件与德令哈的夜晚有关的文艺作品,那是两首同名的诗和歌曲,《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诗的作者是海子,歌曲的作者叫黄金刚。可能由于诗和歌曲的意境都很契合德令哈那苍凉的环境,因而都有一批固定的喜爱者,我算是其一。
德令哈,如今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州府,早先是漫漫荒原上的一个驿站,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发展为一个城市,仍长期脱不了与荒凉的干系。1988年夏天,年轻的诗人海子途经德令哈,写下了《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这首充满孤独与温情的诗作,成为文坛不朽的经典,诗中那句“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和诗人在写完这首诗8个月后的猝然离去,使无数人记住了德令哈,也由此,海子同德令哈这座城市产生了恒久的联系。
2012年7月30日清晨,在濛濛细雨中,2012中国(青海·德令哈)首届海子青年诗歌节在德令哈的母亲河巴音河畔举行开幕式暨海子诗歌陈列馆开馆仪式,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诗人和诗歌爱好者云集这一蒙古语中“金色的世界”,共同享受诗歌的荣光与快乐。
著名诗人,青海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吉狄马加在致辞中说,诗人虽已故去,但他隽永飘逸的诗、纯真质朴的情,永远眷留在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上。今天,多情的人民、多情的城市没有忘记这位诗人。吉狄马加还专门写了一首《致海子》,诗的最后两句是:“那一夜你只为一个人而思念,但今天你的诗却属于人类。”
北京大学教授、著名文艺评论家谢冕致辞说,20多年前,—位诗人来到这座城市,多情的城市记住了他,在他离开人世20多年后,这座城市以诗人的名义举办诗歌节,四面八方的人们经过长途跋涉来到这里怀念他。
相较起来,黄金刚那首歌曲的知名度可能略低一点,但并不黯淡多少,黄金刚用他那略显粗糙的词曲,唱出了一个游子到德令哈后对这个曾经荒凉的小城的怜爱,以及心中涌动的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同样勾起了无数人对于德令哈的好奇与向往……
思绪随着夜色中的德令哈的出现而飘远,渐渐,眼前的城市到处是绚丽灯火映照下的现代化建筑,穿城而过的巴音河流光溢彩,气温虽已到了零度,街头仍徜徉着许多穿戴时髦的年轻人,让人温馨地感到今天的德令哈已不再荒凉,且真正成为海子笔下那“美丽的戈壁”。
虽然那天的晚饭是一顿名副其实的“晚”饭,虽然热情的主人灌了我很多酒,但是饭后我还是把所带的衣服都“武装”到身上,到德令哈的街头走了走,拟定的行程决定了我在德令哈只有这一晚,我得努力地想想,德令哈之夜,为什么会令得海子、黄金刚,还有那么多人为它用心去吟唱。
很喜欢诗人叶延滨写德令哈的一段话,就以它作本文的结尾吧:遥远、宽阔而又神秘的德令哈,就这样留在我的生命旅程中,像一首诗,打开时,在我眼前,合上了,在我心中……
八、绝美的高山牧场
从德令哈返回,原计划还走来时的路,即从大水桥向东北翻越橡皮山,涉过黑马河,沿着青海湖南岸的109国道回西宁,同行的一位摄影师好在青海湖边拍一些风光片。谁知司机一不小心,从大水桥上了正东的共茶高速公路,不得已只好向共和走。好在司机是个老青海,他说从共和通往青海湖还有一条路,可以直接到151。司机还说,151 是指从西宁过来的151公里桩,另外,著名的二郎剑、山上的观湖台都在那里,前些年开发青海湖旅游时就把青海湖景区设在了那儿,于是,151就成了青海湖的一个地标,也是青海湖的一处精华。原以为司机只是在宽慰我们,谁知,从共和直插151的这条路,竟是一条让人既感慨又激动的路。
到共和下了高速,转上一条进山的公路,走到一条沟头,发现一座坝,迎面写着“沟后水库”4个大字。我倏然想起前些年发生过一个青海沟后水库垮坝的事故,一问司机,果然就是这座水库。1993年8月27日午夜时分,共和县恰卜恰镇的城乡居民们有的还在看电视,有的已经上床休息,13公里外的沟后水库发生垮坝事故,洪水一个小时左右便呼啸而至,瞬间吞噬了小镇……沟后水库垮坝共造成280多人死亡,40余人失踪,给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后来根据水利部专家组和省政府调查组的调查确认,沟后水库垮坝是由于钢筋混凝士面板漏水和坝体排水不畅造成的,是一起严重的责任事故。教训是无比惨痛的,以至于当我们得知当年失事的沟后水库就在跟前之时,适才人声嘈杂的车内顿时鸦雀无声……逝者已逝,惟愿后人能真正地引为前鉴,万勿让悲剧重演。
汽车沿着盘山公路不知绕了多少个回旋之后,终于上了山顶,蓦地,一个辽阔的高山牧场呈现在眼前。10月的牧场犹如一块金黄的地毯,就着一道道山梁、一片片山坡随意地铺展,黑色的牦牛群像墨汁似地流淌,有的甚至从公路上淌过,白色的羊群、白色的帐篷,像云朵般环抱着山腰,五彩的经幡在远处的山顶上猎猎飘扬。
曾从山北的沿青海湖公路走过,曾从山南的共茶高速走过,每次路过的时候也都曾长久地仰望过这道山,但因为从来没听人说过这道山,也就没有深入想过它,便想当然地以为那是一道无名的荒山。
却没想到这座山上竟有着那么壮阔、奇美的牧场,这么一座风光绝美的山,没有名字吗?
问司机,司机只说7月的时候这座山上更美,但他不知道山名。车上的同行就用能上网的手机查,结果很容易就查了出来,这道山叫青海南山,因居青海湖之南故名,它是青海湖盆地与共和盆地的界山,从青海湖的西北一直伸到湖东南,最宽处45千米左右,最窄处也有20千米,海拔则在3500至5000余米。同行的复述让我目瞪口呆,真没想到,从青海南山两边走过、路过这么多回,居然一而再、再而三错过与之相识的机会。
起伏不平的山顶上,还有一汪汪的小湖泊,那湖再小,水面都是跟天一样的蓝。更令我再也忘不掉的是,在一条流向小湖的小溪旁,我看到了一线乳白色的水流,就像牛奶一样,穿过草棵,缓缓地向小溪里流淌。我惊讶地向更高更远的草坡望去,确有一头头俯首啃草的牦牛……青海湖,你的南山牧场这么丰美,难道真的是牛奶浇灌的么?
晚上,我用近乎颤抖的声音跟西宁的一位文友说起此事,文友只是淡淡地笑了笑,并没有太明显的吃惊,我就思忖了,文友是不相信我的话呢,还是觉得不足为怪呢?
九、俯瞰青海湖
从青海南山美不胜收的高山牧场走过,来到北面陡峭的山沿,山下忽然出现了一幅让人目瞪口呆的景象,大海般辽阔蔚蓝的青海湖,如同一面接天连地的蓝缎子铺在脚下,湖的北岸、西岸皆海天茫茫,一望无际,像是地球的边缘;湖的东岸屹立着日月山的雪峰,同天上的白云若即若离;湖的南岸,就在我们脚下的山根儿,是一片草场,草色已枯黄,却与湖面的湛蓝形成一种强烈的视觉反差,和夏天时的绿草蓝湖相比,这种黄与蓝的反差别有一番美丽,湖边伸出一道天然的坝,斜着向东北方向插去,犹如一把长剑直刺湖心,那或许就是传说与现实中的二郎剑,而山下这片五彩缤纷的建筑,也应该就是司机说的151了吧?
几秒钟的呆愣之后,许巍《旅行》中的一句歌词从脑海里飘了出来:“谁画出这天地,又画出我和你,让我们就这样相爱相遇……”
青海湖最早走进心里,是我孩提时代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天气预报节目里,从那时的天气预报里经常可以听到格尔木、青海湖等地名,当时对这些地方连个大致的概念也没有,只觉得它们都非常遥远,至于何时能去这些地方,连想都没想过。
而今居然可以曲指算算,已经与青海湖相遇过几次了。哦,带上昨天去德令哈从此路过,3次了。
第一次是1991年3月底,由于还要急着往龙羊峡赶,所以那次只到了青海湖的东南角,记得附近有一个渔场,那次我们走到湖边,因为是第一次见到向往已久的青海湖,我还傻乎乎地掬起湖水喝了一口。青海湖是咸水湖,阳历3月的湖边还有冰,那口湖水的滋味可想而知。
第二次已到2005年8月,那次汽车开到了一个景区,应该就是这151了,当时立秋刚过,青海湖畔的草地上还有一种紫色的花,当时只顾着欣赏那蓝湖和紫花了,并没有去注意这地方还有什么名字。
第三次就是昨天了,我们沿着湖边的109国道,一路与壮阔的青海湖并行,一直走到和青海湖分岔的黑马河,向西南奔了橡皮山。
那三次都是先沿着倒淌河,然后走沿湖公路,那几次,也惊喜,也激动,也震撼,但都是来到湖边,差不多与湖面平行,把眼球望破也望不出多远。都不像这次,从共和那边横穿过来,仿佛空降般来到了青海湖边的山上,居高临下俯瞰青海湖。我得承认,这一次,我是被震得七零八落。
虽然是居高临下,但是面对博大、圣洁的青海湖,我不但没有一点居高临下的感觉,反而肃然起敬。
古往今来,人们对青海湖的美喻数不胜数,圣湖、黄河的遗爱、天堂的眼泪,王母娘娘的瑶池……真是极尽了人间最柔美的词汇,可我觉得最贴切的一句,是大自然的恩赐。
在青海,从省城的高官到普通老百姓都会说的一句话是:青海湖不仅是青海人民的,也是全中国人民的,全世界人民的。
看到那各种肤色、各种装束的游人来到青海湖边,看到在他们手中忙碌的相机、画板,看到他们在湖边嬉戏、漫步,看到他们对湖站立着大声呐喊或者沉思……我想,无论他们在干着什么,他们的心灵也会在悄然之间经受了一番沐浴。
因为,青海湖,就是大自然恩赐给全人类的一处心灵浴场。
十、总是这高原
我必须老老实实地承认,这个标题不是我想出来的,而是诗人马丽华一首诗的标题,对这首诗不敢妄评,但这个标题,从20多年前甫一读到我就被其准确击中。
总是这高原,这句话的背后,似有着无尽的阐释和遐想。
为什么总是这高原?它像一个问题,时时在我的心中纠结着。有一天我发现,这个问题不只在我的心中纠结,也纠缠上了我的人生。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因为工作关系我第一次上了青藏高原,上的时候是3月下旬,中原已是桃红柳绿,青藏高原还是一片灰白,灰的是山,是草,白的是远处山头上未化的雪。那次去了塔尔寺,穿着藏民的皮袄在如来八塔前留了个影;那次去了青海湖,去的路上一会儿阳光灿灿,一会儿雪花飘飘,湖边还有大块的冰;那次去了龙羊峡水电站,上二楼的时候忽觉心慌,腿沉;那次去的时候青藏高原还没有这么多的饭馆,不吃羊肉的我不得不捏着鼻子用饭馆里带着浓重羊肉膻味的碗泡方便面……第一次去青藏高原,给我留下的就这么些印记,寒冷、气候多变、空气稀薄、饮食不习惯,等等。
按说,这些印记应该让我躲着青藏高原的,至少也应该敬而远之,可是我却相反,只要有上青藏高原的机会,决不让它流失。
慢慢去得多了,觉得青藏高原并没有什么可怕的。特别是今年5月去青海,在几乎没有安排适应期的情况下上了可可西里,到达了海拔5010米的风火山,之后全身而退。我便悄悄地被一股麻痹思想主导了,当8月再上青藏高原时,光着膀子喝酒、睡觉,结果患上了感冒,之后是发烧,之后是耳聋,鼻子上出满了疱疹,那几天我时常摸着自己的鼻子想,这是鼻子吗?这不是菠萝皮吗?回来后治疗了一个月才渐渐好转。青藏高原,终于让我交了一次“学费”。
想不到,10月中旬,再度接到上青藏高原采访的任务,我不但没有一点胆怯,反而感到一种想像中连续中彩的那般快乐。
这一次,家人、同事、朋友都劝我别去了,一位老友最后幽我一默:“你这是要从哪跌倒从哪爬起来啊?”
可我还真没想那么多,我当时的想法简单至极,就是“又可以上青藏高原了”。
正是这次深秋时节的青藏高原之行,让我见识了许多难忘的地方和景物,唐卡的故乡同仁、高原丹霞坎布拉、诗人的圣城德令哈、青海南山的高山牧场……这趟行旅的见闻,似乎让我对为什么总是这高原的问题悟出了一点点答案。
这时刻,与青藏高原有关联的一些曾令无数人激动过的人和事也浮出心海:有个写歌的王洛宾,他“在那遥远的地方”为我们奉献了无数美妙的歌声;有个写小说的余易木,一篇来自刚察草原的“初恋的回声”曾在无数读者心中飘荡;有个写诗的昌耀,以《慈航》、《命运之书》、《昌耀的诗》等诗作写出了青藏高原的苍凉、高远和雄奇,被誉为“纯正的边塞诗人”、“诗人中的诗人”等;当然还有海子,以一首诗使无数人记住了德令哈,使无数诗人去写德令哈……
为什么总是这高原呢?我一时无法一言以蔽之,但朦胧之中,我感觉这个答案似乎在变得越来越明了。
让人最想去的,让人去了一次就想下一次永远也去不烦的总是这高原,让人一去就沉没于思索和激动之中的总是这高原,让人总想写总怕写不好终于还是忍不住写了的,总是这高原。一、青海黄,黄河青
“青海青,黄河黄,更有那滔滔的金沙江……”这是张明敏近30年前唱过的一首歌。当时听的时候,除了觉得歌曲很大气之外,还为词作者善于用最简短的文字概括事物特征而击节。
然而,当我在这一年的10月中旬来到青海时,我所看到的青海却与张明敏当年唱的几乎反了个个儿。这时节的青海,映入视野最多的,冲击眼球最胀的,并不是青,而是黄,灰黄的戈壁、枯黄的草原,更有那满目金黄的杨树叶子。
刚到西宁的那天中午,在城里吃了一碗牛肉面,就匆匆朝黄南州赶去。东出西宁,目光一下子就被路边的一种树叶吸引,不大不小的叶子,泛耀着亮亮的金黄,密密匝匝地簇拥着公路,排向一望无际的远方。我看着那树像是杨树,但如此明亮壮观的黄叶却跟印象里中原故乡的杨树怎么也联不上。从司机的口中得知那黄叶果然就是杨树叶子的时候,我惊讶得半天没有出声。
中原那边的杨树,到了这个时候,大多还没怎么黄。该要黄的时候,也是先后不一,而且多是从半青半黄一下就变成了枯黄,那先枯黄的又很快随风飘落,叶子就这么黄着落着,不久树上就稀稀拉拉的了。没有哪棵树会像青海这边的杨树,一树的叶子从翠绿整整齐齐地变成金黄,犹如亿万面金黄的小旗子,哗啦啦地迎风摇曳,似是在宣示着青藏高原的不同凡响,在漫长的严冬即将到来的时候,这座高原反而愈加热烈愈加蓬勃。
驶到平安往南,翻过青沙山,来到化隆与尖扎之间的黄河边,金黄的杨树叶子更多了,公路两旁、黄河两岸,山坡上,山沟里,到处都是。真是令人难以想象,普普通通的杨树叶子,在遥远的深秋的青海,居然成为一道如此壮丽的风景。
与杨树的黄叶相映成趣的,是河边果林里的一种红叶——途中下车小憩的时候,我们注意到了那种红叶,形状与枫叶大相径庭,颜色也比枫叶要深沉得多,却一时不知是什么红叶,只是一树一树的紫红,显出一种异样的隆盛。当问了一个农民,得知了这红叶原来是梨树叶子后,我简直有点目瞪口呆了!若按常识,只有红枫、黄栌等树种才会有如此美艳的红叶,可是在青海的化隆,寻常的梨树叶子,竟然成为让人赏心悦目的红叶!
呵,青海的水土和空气环境里,究竟有什么特别的成分,让普普通通的杨树叶子变得如此金黄、梨树叶子变得如此紫红呢?
而近处就是黄河。可是,黄河在这里已经“严重”地名不副实,宛若青罗带般在灰黄的山岭间飘然来去。碧绿的河水倒映着金黄的杨树叶子、紫红的梨树叶子,真正是毛主席一首诗里写的“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真正是如诗似画,如梦似幻。
还有头顶湛蓝湛蓝的天空呢,还有远处若隐若现的雪山呢,还有山脚下藏族风格的农舍,和翩然走过的戴着鲜艳盖头的撒拉族女子呢。
都说青海美,秋天的青海,更是美得别具风采,美得大气磅礴。
只是那句“青海青,黄河黄”在这时候就显得不合时宜了,因为我眼前的秋天的青海,黄成为了大地的主旋,而黄河反倒是一种纯正得令人屏神凝息的青。所以,我不能不想到一句跟那句歌词相反的话:
青海黄,黄河青。
二、隆务河风情
相比黄河的一些主要支流,隆务河的知名度不是很高。但是,当我们从隆务河入黄处进入隆务峡,开始溯峡而上时,越来越觉得隆务河的知名度与它神奇而独特的魅力很是不符。
20多公里的隆务峡,谷幽水急。行进在这段通往黄南藏族自治州州府同仁县的咽喉要道,峡谷两侧的石壁上一幅幅充满浓郁藏族文化气息的壁画、彩绘不时映入眼帘,已让人感受一阵阵的熏陶。
快要进入同仁县城时,公路两边出现了一片茂密的树林,树林上露出点点白色的建筑。司机说,这些村子都富得很,富的原因是家家都画唐卡。
进入同仁,眼前出现一个繁华的小城,我注意到一个词汇在这个城市多次出现,这就是“热贡”,除了街上见到一些“热贡之乡欢迎您”之类的标语外,我们路过的架在隆务河上的大桥叫热贡大桥,我们居住的宾馆也叫热贡宾馆。
于是就想了解什么是热贡。通过宾馆内的宣传栏和县水保站同志的介绍,约略知道了一些关于热贡的知识。
“热贡”是一句藏语,意为充满希望的金色谷地,指的就是位于隆务河中游的同仁县。隆务河发源于黄南州泽库县多禾茂乡若恰山区,全长140多公里,流经同仁县隆务镇后,始称隆务河。热贡是一种艺术的统称,包括唐卡、堆绣、雕塑等佛教艺术,是藏传佛教艺术的重要流派。热贡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唐卡,将佛教的精深与藏地文化的博大完美结合,将人类手工的精巧与想象的华丽融汇统一,堪称瑰丽绝世。热贡艺术主要分布在隆务河边的吾屯、年都乎、郭玛日、尕沙日等村落,于是就以它的诞生地同仁得名,其内容以佛教本生故事、历史人物和神话传说等为主。如今在隆务河两岸的多个村寨,几乎随便推开一户人家的大门,都会看到正在专心作画的热贡艺人,在这里几乎“家家有画室,人人是画师”,传统艺人和学艺的普通群众共同制作和销售唐卡等热贡艺术品,在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增加了收入。由于藏族民间艺术的巨大吸引力,唐卡艺术品供不应求,据说一幅最好的唐卡能卖到十几万元呢,目前热贡文化产业每年实现销售收入都达数千万元。同仁县也因此享有“藏画之乡”、“唐卡艺术之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地”的美誉,以唐卡为代表的热贡艺术还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穿行于同仁县城,只见民居建筑古朴,布局自然,装饰简朴,且依地形高低而错落有致,表现了隆务河畔非宗教的传统建筑风格。
隆务寺是同仁最著名的名胜古迹,已有700余年的历史。由于上山采访生态造林的关系,我们得以从隆务寺的后山上看到这座藏传佛教寺院的全貌。
隆务寺的建筑颇具有藏族风格,整个寺院背靠西山,面朝隆务河,由于隆务地区藏汉族杂居,建筑物亦多为藏汉合壁式。大大小小的经堂、佛殿星罗棋布,错落有致。俯瞰全寺,飞檐斗拱与堡式红墙融为一体,琉璃瓦与镀金宝瓶饰交相映辉,在夕阳的映照下,一片金光灿灿。
从西山的南坡转到隆务寺前面,有一个宽阔的广场。由于已进入旅游淡季,游人不多,但有三三两两身披绛红色僧袍的僧人手摇经筒,缓步走过,有虔诚的藏族信徒在对着广场正中的金色的三面佛像久久地俯身叩拜,寺门北侧的嘛呢转筒长廊里,亦有人在虔诚地转动经筒……落日的余晖笼罩着隆务寺重重叠叠的建筑群,藏香袅袅,梵音阵阵,一切都沐浴在和谐安祥之中。“叮当,叮当”,一阵晚风吹过,寺院大殿殿角的风铃晃响,那悠远空灵的声音,恍若世外的天籁……
在同仁只待了大半天的时间,但隆务河边那浓郁而独特的藏族风情,却久久地在我的心头弥漫……
三、丹山碧水是尖扎
青海有许多来自藏语或蒙古语的地名,让人听了不解其意,你只有亲身到了那里,问一问当地的人,再结合你的见闻和感受,才会明白那地名的意思,比如尖扎。
离开隆务河,重回黄河的身旁。沿着黄河东岸北上,行约十几公里,看到黄河西岸有一片弧形的半岛,岛上是郁郁葱葱的树林,林间掩映着白色的房舍、金色的塔顶,黄一块、绿一块的田畦,倾斜着伸向镜子般的黄河,还有远处逶迤的雪山,都收在黄河的倒影里,一阵轻风掠过河面,倒影中的雪山、树林、田畦、房舍轻轻地筛晃,一时间如幻如梦。
问司机得知,河对岸就是尖扎,那个世外桃源似的半岛,那方抒情诗般的田园,就是尖扎。
如同我们眼前呈现的,美丽的尖扎,本来就有着许多别称,碧水丹山、高原江南、青海小桂林等,更有人不吝以最美好的词汇来作为尖扎的定语,比如灵秀尖扎、绝色尖扎。
高原江南、青海小桂林,似乎都好理解,为何叫碧水丹山?
碧水,指的就是黄河。黄河从巴颜喀拉山北麓汇聚众多溪流,一路奔腾而下,进入尖扎境内,骤然变得温驯、安详,李家峡、直岗拉卡、康杨水电站犹如一颗颗璀璨的珍珠,镶嵌在玉带般的黄河上,长河成了一弯连一弯的长湖,水色变得格外碧绿、明丽。
丹山,是指坎布拉国家地质公园,尖扎境内的坎布拉,是北方尤其是青藏高原少见的丹霞地貌,以方山、尖峰、峭壁、洞穴为主要特征,还有宫殿、帷幕、窗棂式地貌及蜂窝状地貌,山色赤丹,宛若朝霞,丹霞地貌之名正由此而来。当天朗气清、阳光明媚之日,丹霞山地愈显壮观夺目。尤其李家峡电站建成之后,高峡平湖,浓妆淡抹,将坎布拉出落得更加美艳动人。
热情的司机把我们拉到了坎布拉,汽车时而绕行在高拔险峻的盘山公路上,时而徜徉在倒影红山的水库岸边,让人深深地感到,碧水丹山,确实是尖扎大地最醒目的标志和招牌。而海拔4800多米的申宝杂日峰,则像一位魁伟的武士,终日镇守着这片宁静的人间仙境。
有个真实的故事似乎可以从一个侧面证明尖扎的美丽。一位年过半百的旅者,已徒步行走了17年,几乎走遍了中国的山山水水,他有一个铁律,不管到了任何地方,无论这个地方有多么美,最多只待3天。他的道理是:地球太大了,不这样坚决的话,有生之年就无法看到更多的美景。但当他到了青海的尖扎,严守了17年的铁律却被他自己打破,在尖扎足足待了11天!
谁嫌尖扎的别称多吗?尖扎还有一个更具穿透力的别称呢:神箭故乡。
尖扎是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发祥地。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尖扎人民一直坚守和传承着一个民族传统,这就是射箭文化。
在尖扎,村与村之间时常举行射箭比赛,比赛前的祭箭、请箭、迎箭仪式和祭祀神灵活动,寄托着藏民对取得胜利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尖扎几乎每个男人都会射箭,而且大都会亲手制作工艺精湛的箭,流传至今,已成为安多藏区独一无二的手工绝活。可以说,箭已经融入尖扎当地藏民的生产、生活和信仰中,甚至神化为地域性的箭崇拜。看山顶那高高的箭垛上插着的五彩神箭,就象征着尖扎人对于平安、幸福和吉祥的祈求。
回到文章开头的话题,“尖扎”就来自于藏语,意为“天堂”。这神话般清幽、空灵的碧水丹山,不正是天堂里才有的景色吗?
四、雪山
不知道为什么,在所有的景物里,雪山是最容易令我为之激动的。1993年5月中旬去四川松潘的黄龙,看见横空出世的雪宝顶,雪宝顶是岷山主峰,就是毛主席《七律·长征》中“更喜岷山千里雪”那个岷山,那是我第一次看见雪山,又是毛主席写过的山,当时就激动得双手合十,对着威严肃穆的雪宝顶祷告了片刻。1997年9月下旬去山西五台山,看见山顶上居然已有一片片的白雪,又好好激动了一回。近年来跑了几次青海,去的时候大多在8月间,虽说每次都能看到雪山,但都距离很远,有时甚至只能看到远山的连绵起伏的顶部有一层亮亮的雪线,也能在心里激动上一会儿——又看见雪山啦!由于对雪山的迷恋,我的电脑桌面,一般都选择雪山。
没想到,今年一年,我就看到了3次雪山。
第一次是5月,还记得那天是5月11日,我们进可可西里,上午到昆仑山口时,晴空万里,阳光普照;下午返回的时候,昆仑山已是漫山大雪,银装素裹,我特意下车在风雪弥漫的山口站了一会儿,认真地领略领略昆仑雪,要知道,昆仑山可是有着万山之祖之称的名山啊,第一次上昆仑山就看到了大雪,我在心中把那看成是一种福分。第二次是8月下旬,在去青海贵德的路上翻越拉脊山,在拉脊山口,看到前方众多的山峰都披上了雪装,在阳光的照射下犹如银色的铠甲,放出迷人的光芒,许多过往车辆都停了下来,人们拿着相机走到路边对着雪山狂拍,的确,在8月,在距离西宁只有六七十公里的地方,能够看到如此壮丽而庄严的雪山,人们的惊喜是有足够的理由的,而我涌动在内心的惊喜更是有着长久的心理基础的。
第三次就是这次,10月中旬,我们去海西州,先过日月山。日月山是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分界线,所以也有人把它叫做青藏高原的东大门。先前几次去青海,不论是去玛多还是去唐乃亥水文站,不论是去龙羊峡水电站还是去青海湖,都要翻越日月山,对日月山已不算生分。只是数次过日月山,都没有碰上雪,于是曾自以为是地认为日月山之所以叫日月山,就是因为它没有积雪。没想到,这次出了西宁一路都是天色阴郁,过了湟源,透过车窗又远远地望见日月山上一片银白,心中便一动,这次日月山有雪吗?及至汽车轰鸣着爬上日月山,见到群峰白雪皑皑,内心深处那一刻欢呼起来,终于看到日月山的雪了!
早年的日月山口,在快到山顶处的两座亭子中间。后来有关部门开发日月山景区,封住了通往原来日月山口的公路,在东南方修建了一条新的翻越日月山的公路。行驶在新公路上,回望雪中的日月山景区,斑斓的亭子,白色的文成公主雕像,在雪光的映照下显得愈加秀美、清新。
激动过后陡生担心,到海西州还有400余公里,若都是雪路可不好赶啦。谁料下了日月山,路上也没雪了,天也晴了,那股担心顷刻间化为乌有,于是又回头望了望刚刚过去的日月雪山,重又沉浸在雪山带来的愉悦中。
一年之中看到了3次雪山,且都不再是远远地眺望,而是跟雪山近距离甚至零距离接触,对于我这个雪山迷来说,不但实实在在地过了一把雪山瘾,更对青藏高原为什么又叫做雪域高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五、戈壁两朵“兰”
戈壁就是柴达木盆地东部那片浩渺的荒原;两朵“兰”不是两朵兰花,也不是两个名字中带“兰”的女子,而是两个县,一个都兰,一个乌兰,两县相距约200公里,都在海西州的东部。
不论去都兰还是去乌兰,一般都要先路过茶卡镇。“茶卡”是藏语,盐池的意思,也就是一个盐湖,面积为100多平方千米,虽然在柴达木盆地的诸多盐湖中面积最小,开采却也最早。此外,其他的盐湖都坐落在戈壁上,唯有茶卡盐湖镶嵌在雪山草地间,又是固液并存的卤水湖,湖内既有层层碧波,又有片片白盐,既有雪山相映,又有草地相拥,形成了独特的自然风光,形状各异的盐花也属于稀有的景观。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采、制盐工艺流程的逐步改进,茶卡盐湖已发展成为生态游与工业游并举的新型景区,列为国家AAA级。在茶卡镇上有一个旅游指示牌,标明向南4公里就是茶卡盐湖景区。
茶卡镇也是一个三岔路口,从西宁到这里后,沿109国道向西南通往都兰,沿315国道向西北通往乌兰。我今年5月第一次过茶卡镇,是去格尔木,途中路过都兰。
过了茶卡镇后,就从荒漠草原进入了大戈壁,中间翻越了一座旺尕秀山,又是平坦而荒凉的戈壁,就这样一路向西南行驶了约两个小时,先前只有些稀拉拉荒草的戈壁上出现了绿树,也出现了亮晶晶的小河。我自言自语地说,这是一块绿洲啊。曾在这条路上跑过多次的司机接道,不错,到都兰了,都兰就是一片“戈壁绿洲”。
不久,我们驶进一个树林环绕的小城,城区多为两三层的小楼,有的建筑带有清新的蒙古族风格,街道宽阔而整洁,这就是都兰县城。
“都兰”来自于蒙古语,为“温暖”之意,可能寓指一个气候温和的绿洲之地。都兰南望苍莽的布尔汗布达山,西眺辽远的柴达木盆地,是一个旅游元素非常集中的地方,集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丰富的景观和众多的文物遗址于一县,这里有高耸的雪山、壮美的冰川、浩瀚的沙漠、广袤的草原、幽静的湖泊,有沧桑之变遗留下来的贝壳堤、海虾山,还有奇异的大漠海市蜃楼,成就了都兰超凡脱俗的美景。众多的文化遗址中,尤以唐代吐蕃古墓葬群 最为壮观,墓群从县东部的夏日哈镇一直到西部的诺木洪乡,绵延200多公里,公路旁不时可见某座墓葬的指示牌,据说全县已查明的古墓已近千座。
行驶在都兰的大地上,始终目不转睛地望着车窗外,一分一秒都不愿放过品味这座古老、美丽的戈壁小城的机会。
今年10月第二次过茶卡镇,这次是向西北,去乌兰,依然要走很长的戈壁滩。当乌兰城蓦然出现在眼前的时候,那欣喜犹如发现了一泓清泉。
乌兰位于柴达木盆地东部,境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草原辽阔、气候宜人,更有牧草资源、地下水资源、矿产资源、风能资源、太阳能资源等等,是一个资源富集、得天独厚的好地方。
虽然周边的地理环境不太一样,但乌兰县城和都兰县城倒差不多,非常整洁,时而可见蒙古族格调的建筑。县境内也有许多美景,比较著名的除了东南的茶卡盐湖之外,在县城西南约80公里处,还有一个阿东木拉古湖,“阿东木拉古”是蒙古语,汉语叫金子海。金子海面积不大,只相当于六七个足球场。但由于地处瀚海深处,没有污染,湖水非常清澈,加上四周被草地、芦苇滩、新月型沙丘所环绕,景色幽雅而别致。特别是西侧的湖底,生有许多水下植物,从沙岸向下望去,犹如史前世纪的原始森林,十分奇特。近来年,金子海的名声越来越大,成为自驾游爱好者趋之若鹜的目标。
都兰和乌兰,我总觉得它们就是两朵兰花,盛开在柴达木戈壁上,也芬芳在我的记忆中。
六、柴达木的明眸
到德令哈的那天下午,采访过后,当地的同志建议我们去看看褡裢湖,虽然时间紧了点,但还来得及。
没想到,路上汽车出了点岔子,耽误了不少时间,赶到褡裢湖时,已是暮色苍茫。当地的同志介绍,褡裢湖其实是两个湖,一个是可鲁克湖,一个是托素湖,由于它们相距不远,又有一条河道相连,人们就习惯于把它们连在一起叫褡裢湖。我们来到的这个湖是距德令哈较近的可鲁克湖。
暮色之中,已看不清湖面的远方,但在湖边有几条不知是渔船还是游船停泊,船上有人影晃动,有一群群的水鸟鸣叫着起落,或钻入不远的芦苇丛中。
据介绍,可鲁克湖距离德令哈30多公里,“可鲁克”来自蒙古语,意为“水草丰美的地方”,实际上,可鲁克湖所处的这片草原叫怀头他拉草原,确是柴达木盆地里一片最美丽的草原,此湖是个淡水湖,面积小一些,只有五六十平方千米;在可鲁克湖的南面,与其相距只有六七公里的托素湖是个咸水湖,“托素”在蒙古语中是“酥油”的意思,已不知此名得来的因由,它的面积大约是可鲁克湖的3倍,周围是茫茫的戈壁滩。奇怪的是,两湖相距这么近,又有水道相通,却像恪守着什么君子协定似的,你淡你的,我咸我的,互不管对方的咸淡事。
后来还是地质专家们破解了这个谜。原来,发源于祁连山哈尔拜峰的巴音河,自东向西注入可鲁克湖,又经连通两湖的河道流入托素湖,可鲁克湖有入水口,也有出水口,不断流淌活动,所以水是淡的;而托素湖只有入水口,没有出水口,形成了一潭死水,加之柴达木盆地气候干燥,蒸发量比降水量高出十几倍至几十倍,托素湖里的矿物质浓度不断增加,就变成了一个咸水湖。
水质和面积的不同,造成两个湖风姿上的差别,可鲁克湖镶嵌在草原中央,水色清澈,湖面平静,芦苇茂密,景色清幽;托素湖则坐落在戈壁滩上,属典型的内陆咸水湖,水生或浮游动植物很少,湖水湛蓝,湖面辽阔,水天一色,一俟风起,则白浪汹涌,惊涛拍岸。
如果把两个湖当成一个湖看,那么褡裢湖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姿,或许正是它的魅力所在。
而褡裢湖最吸引外界的地方,是它旁边的外星人遗址。
在回德令哈的路上,曾去过外星人遗址的司机告诉我们,外星人遗址在托素湖的东南岸边,那里有一座山势不高,通体灰黄的山叫白公山,在临湖一面的峭壁上,有3个奇异的岩洞,洞中有神秘的锈迹斑斑的铁管状的东西,有人曾将这里的部分管状物拿到冶炼厂化验室化验,竟发现铁管中有7%至8%的不明化学元素,这更增加了管状物的神秘化,于是有人就推测这是外星人的遗址。在洞口对着的湖滩上,也有大片铁管的遗迹,不过比洞中的铁管要细得多。此外,湖滩上无数的石头中,竟也大多是直立着的。
问司机我们能否去一趟,司机摇了摇头说,不好去啊,主要是有十几公里没有路,都是湖边的沼泽地,不要说一辆车根本不敢进去,就是有结伴的车,还要带上必要的设备,比如钢索、木板等。他们那次听说外星人遗址离德令哈只有五六十公里就去了,开始以为有两三个小时来回就足够了,谁知竟用了七八个小时。
我只好打消了念头,转念一想也对,如果真是外星人的遗址,不可能弄在城市里面,或是别的我们想去抬脚就能到的地方,外星人来造访地球,肯定不是多想让地球人知道。越这样想,倒越觉得这处外星人遗址可能是真的了。
就是假的又如何,可鲁克湖和托素湖的魅力还不够吗?它们如同柴达木的一双明眸,向世界流盼出挡不住的风情。
七、德令哈,德令哈
从褡裢湖回德令哈的时候,夜幕已完全拉了下来。望着车窗外黑糊糊的戈壁,倏然想起了两件与德令哈的夜晚有关的文艺作品,那是两首同名的诗和歌曲,《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诗的作者是海子,歌曲的作者叫黄金刚。可能由于诗和歌曲的意境都很契合德令哈那苍凉的环境,因而都有一批固定的喜爱者,我算是其一。
德令哈,如今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州府,早先是漫漫荒原上的一个驿站,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发展为一个城市,仍长期脱不了与荒凉的干系。1988年夏天,年轻的诗人海子途经德令哈,写下了《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这首充满孤独与温情的诗作,成为文坛不朽的经典,诗中那句“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和诗人在写完这首诗8个月后的猝然离去,使无数人记住了德令哈,也由此,海子同德令哈这座城市产生了恒久的联系。
2012年7月30日清晨,在濛濛细雨中,2012中国(青海·德令哈)首届海子青年诗歌节在德令哈的母亲河巴音河畔举行开幕式暨海子诗歌陈列馆开馆仪式,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诗人和诗歌爱好者云集这一蒙古语中“金色的世界”,共同享受诗歌的荣光与快乐。
著名诗人,青海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吉狄马加在致辞中说,诗人虽已故去,但他隽永飘逸的诗、纯真质朴的情,永远眷留在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上。今天,多情的人民、多情的城市没有忘记这位诗人。吉狄马加还专门写了一首《致海子》,诗的最后两句是:“那一夜你只为一个人而思念,但今天你的诗却属于人类。”
北京大学教授、著名文艺评论家谢冕致辞说,20多年前,—位诗人来到这座城市,多情的城市记住了他,在他离开人世20多年后,这座城市以诗人的名义举办诗歌节,四面八方的人们经过长途跋涉来到这里怀念他。
相较起来,黄金刚那首歌曲的知名度可能略低一点,但并不黯淡多少,黄金刚用他那略显粗糙的词曲,唱出了一个游子到德令哈后对这个曾经荒凉的小城的怜爱,以及心中涌动的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同样勾起了无数人对于德令哈的好奇与向往……
思绪随着夜色中的德令哈的出现而飘远,渐渐,眼前的城市到处是绚丽灯火映照下的现代化建筑,穿城而过的巴音河流光溢彩,气温虽已到了零度,街头仍徜徉着许多穿戴时髦的年轻人,让人温馨地感到今天的德令哈已不再荒凉,且真正成为海子笔下那“美丽的戈壁”。
虽然那天的晚饭是一顿名副其实的“晚”饭,虽然热情的主人灌了我很多酒,但是饭后我还是把所带的衣服都“武装”到身上,到德令哈的街头走了走,拟定的行程决定了我在德令哈只有这一晚,我得努力地想想,德令哈之夜,为什么会令得海子、黄金刚,还有那么多人为它用心去吟唱。
很喜欢诗人叶延滨写德令哈的一段话,就以它作本文的结尾吧:遥远、宽阔而又神秘的德令哈,就这样留在我的生命旅程中,像一首诗,打开时,在我眼前,合上了,在我心中……
八、绝美的高山牧场
从德令哈返回,原计划还走来时的路,即从大水桥向东北翻越橡皮山,涉过黑马河,沿着青海湖南岸的109国道回西宁,同行的一位摄影师好在青海湖边拍一些风光片。谁知司机一不小心,从大水桥上了正东的共茶高速公路,不得已只好向共和走。好在司机是个老青海,他说从共和通往青海湖还有一条路,可以直接到151。司机还说,151 是指从西宁过来的151公里桩,另外,著名的二郎剑、山上的观湖台都在那里,前些年开发青海湖旅游时就把青海湖景区设在了那儿,于是,151就成了青海湖的一个地标,也是青海湖的一处精华。原以为司机只是在宽慰我们,谁知,从共和直插151的这条路,竟是一条让人既感慨又激动的路。
到共和下了高速,转上一条进山的公路,走到一条沟头,发现一座坝,迎面写着“沟后水库”4个大字。我倏然想起前些年发生过一个青海沟后水库垮坝的事故,一问司机,果然就是这座水库。1993年8月27日午夜时分,共和县恰卜恰镇的城乡居民们有的还在看电视,有的已经上床休息,13公里外的沟后水库发生垮坝事故,洪水一个小时左右便呼啸而至,瞬间吞噬了小镇……沟后水库垮坝共造成280多人死亡,40余人失踪,给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后来根据水利部专家组和省政府调查组的调查确认,沟后水库垮坝是由于钢筋混凝士面板漏水和坝体排水不畅造成的,是一起严重的责任事故。教训是无比惨痛的,以至于当我们得知当年失事的沟后水库就在跟前之时,适才人声嘈杂的车内顿时鸦雀无声……逝者已逝,惟愿后人能真正地引为前鉴,万勿让悲剧重演。
汽车沿着盘山公路不知绕了多少个回旋之后,终于上了山顶,蓦地,一个辽阔的高山牧场呈现在眼前。10月的牧场犹如一块金黄的地毯,就着一道道山梁、一片片山坡随意地铺展,黑色的牦牛群像墨汁似地流淌,有的甚至从公路上淌过,白色的羊群、白色的帐篷,像云朵般环抱着山腰,五彩的经幡在远处的山顶上猎猎飘扬。
曾从山北的沿青海湖公路走过,曾从山南的共茶高速走过,每次路过的时候也都曾长久地仰望过这道山,但因为从来没听人说过这道山,也就没有深入想过它,便想当然地以为那是一道无名的荒山。
却没想到这座山上竟有着那么壮阔、奇美的牧场,这么一座风光绝美的山,没有名字吗?
问司机,司机只说7月的时候这座山上更美,但他不知道山名。车上的同行就用能上网的手机查,结果很容易就查了出来,这道山叫青海南山,因居青海湖之南故名,它是青海湖盆地与共和盆地的界山,从青海湖的西北一直伸到湖东南,最宽处45千米左右,最窄处也有20千米,海拔则在3500至5000余米。同行的复述让我目瞪口呆,真没想到,从青海南山两边走过、路过这么多回,居然一而再、再而三错过与之相识的机会。
起伏不平的山顶上,还有一汪汪的小湖泊,那湖再小,水面都是跟天一样的蓝。更令我再也忘不掉的是,在一条流向小湖的小溪旁,我看到了一线乳白色的水流,就像牛奶一样,穿过草棵,缓缓地向小溪里流淌。我惊讶地向更高更远的草坡望去,确有一头头俯首啃草的牦牛……青海湖,你的南山牧场这么丰美,难道真的是牛奶浇灌的么?
晚上,我用近乎颤抖的声音跟西宁的一位文友说起此事,文友只是淡淡地笑了笑,并没有太明显的吃惊,我就思忖了,文友是不相信我的话呢,还是觉得不足为怪呢?
九、俯瞰青海湖
从青海南山美不胜收的高山牧场走过,来到北面陡峭的山沿,山下忽然出现了一幅让人目瞪口呆的景象,大海般辽阔蔚蓝的青海湖,如同一面接天连地的蓝缎子铺在脚下,湖的北岸、西岸皆海天茫茫,一望无际,像是地球的边缘;湖的东岸屹立着日月山的雪峰,同天上的白云若即若离;湖的南岸,就在我们脚下的山根儿,是一片草场,草色已枯黄,却与湖面的湛蓝形成一种强烈的视觉反差,和夏天时的绿草蓝湖相比,这种黄与蓝的反差别有一番美丽,湖边伸出一道天然的坝,斜着向东北方向插去,犹如一把长剑直刺湖心,那或许就是传说与现实中的二郎剑,而山下这片五彩缤纷的建筑,也应该就是司机说的151了吧?
几秒钟的呆愣之后,许巍《旅行》中的一句歌词从脑海里飘了出来:“谁画出这天地,又画出我和你,让我们就这样相爱相遇……”
青海湖最早走进心里,是我孩提时代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天气预报节目里,从那时的天气预报里经常可以听到格尔木、青海湖等地名,当时对这些地方连个大致的概念也没有,只觉得它们都非常遥远,至于何时能去这些地方,连想都没想过。
而今居然可以曲指算算,已经与青海湖相遇过几次了。哦,带上昨天去德令哈从此路过,3次了。
第一次是1991年3月底,由于还要急着往龙羊峡赶,所以那次只到了青海湖的东南角,记得附近有一个渔场,那次我们走到湖边,因为是第一次见到向往已久的青海湖,我还傻乎乎地掬起湖水喝了一口。青海湖是咸水湖,阳历3月的湖边还有冰,那口湖水的滋味可想而知。
第二次已到2005年8月,那次汽车开到了一个景区,应该就是这151了,当时立秋刚过,青海湖畔的草地上还有一种紫色的花,当时只顾着欣赏那蓝湖和紫花了,并没有去注意这地方还有什么名字。
第三次就是昨天了,我们沿着湖边的109国道,一路与壮阔的青海湖并行,一直走到和青海湖分岔的黑马河,向西南奔了橡皮山。
那三次都是先沿着倒淌河,然后走沿湖公路,那几次,也惊喜,也激动,也震撼,但都是来到湖边,差不多与湖面平行,把眼球望破也望不出多远。都不像这次,从共和那边横穿过来,仿佛空降般来到了青海湖边的山上,居高临下俯瞰青海湖。我得承认,这一次,我是被震得七零八落。
虽然是居高临下,但是面对博大、圣洁的青海湖,我不但没有一点居高临下的感觉,反而肃然起敬。
古往今来,人们对青海湖的美喻数不胜数,圣湖、黄河的遗爱、天堂的眼泪,王母娘娘的瑶池……真是极尽了人间最柔美的词汇,可我觉得最贴切的一句,是大自然的恩赐。
在青海,从省城的高官到普通老百姓都会说的一句话是:青海湖不仅是青海人民的,也是全中国人民的,全世界人民的。
看到那各种肤色、各种装束的游人来到青海湖边,看到在他们手中忙碌的相机、画板,看到他们在湖边嬉戏、漫步,看到他们对湖站立着大声呐喊或者沉思……我想,无论他们在干着什么,他们的心灵也会在悄然之间经受了一番沐浴。
因为,青海湖,就是大自然恩赐给全人类的一处心灵浴场。
十、总是这高原
我必须老老实实地承认,这个标题不是我想出来的,而是诗人马丽华一首诗的标题,对这首诗不敢妄评,但这个标题,从20多年前甫一读到我就被其准确击中。
总是这高原,这句话的背后,似有着无尽的阐释和遐想。
为什么总是这高原?它像一个问题,时时在我的心中纠结着。有一天我发现,这个问题不只在我的心中纠结,也纠缠上了我的人生。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因为工作关系我第一次上了青藏高原,上的时候是3月下旬,中原已是桃红柳绿,青藏高原还是一片灰白,灰的是山,是草,白的是远处山头上未化的雪。那次去了塔尔寺,穿着藏民的皮袄在如来八塔前留了个影;那次去了青海湖,去的路上一会儿阳光灿灿,一会儿雪花飘飘,湖边还有大块的冰;那次去了龙羊峡水电站,上二楼的时候忽觉心慌,腿沉;那次去的时候青藏高原还没有这么多的饭馆,不吃羊肉的我不得不捏着鼻子用饭馆里带着浓重羊肉膻味的碗泡方便面……第一次去青藏高原,给我留下的就这么些印记,寒冷、气候多变、空气稀薄、饮食不习惯,等等。
按说,这些印记应该让我躲着青藏高原的,至少也应该敬而远之,可是我却相反,只要有上青藏高原的机会,决不让它流失。
慢慢去得多了,觉得青藏高原并没有什么可怕的。特别是今年5月去青海,在几乎没有安排适应期的情况下上了可可西里,到达了海拔5010米的风火山,之后全身而退。我便悄悄地被一股麻痹思想主导了,当8月再上青藏高原时,光着膀子喝酒、睡觉,结果患上了感冒,之后是发烧,之后是耳聋,鼻子上出满了疱疹,那几天我时常摸着自己的鼻子想,这是鼻子吗?这不是菠萝皮吗?回来后治疗了一个月才渐渐好转。青藏高原,终于让我交了一次“学费”。
想不到,10月中旬,再度接到上青藏高原采访的任务,我不但没有一点胆怯,反而感到一种想像中连续中彩的那般快乐。
这一次,家人、同事、朋友都劝我别去了,一位老友最后幽我一默:“你这是要从哪跌倒从哪爬起来啊?”
可我还真没想那么多,我当时的想法简单至极,就是“又可以上青藏高原了”。
正是这次深秋时节的青藏高原之行,让我见识了许多难忘的地方和景物,唐卡的故乡同仁、高原丹霞坎布拉、诗人的圣城德令哈、青海南山的高山牧场……这趟行旅的见闻,似乎让我对为什么总是这高原的问题悟出了一点点答案。
这时刻,与青藏高原有关联的一些曾令无数人激动过的人和事也浮出心海:有个写歌的王洛宾,他“在那遥远的地方”为我们奉献了无数美妙的歌声;有个写小说的余易木,一篇来自刚察草原的“初恋的回声”曾在无数读者心中飘荡;有个写诗的昌耀,以《慈航》、《命运之书》、《昌耀的诗》等诗作写出了青藏高原的苍凉、高远和雄奇,被誉为“纯正的边塞诗人”、“诗人中的诗人”等;当然还有海子,以一首诗使无数人记住了德令哈,使无数诗人去写德令哈……
为什么总是这高原呢?我一时无法一言以蔽之,但朦胧之中,我感觉这个答案似乎在变得越来越明了。
让人最想去的,让人去了一次就想下一次永远也去不烦的总是这高原,让人一去就沉没于思索和激动之中的总是这高原,让人总想写总怕写不好终于还是忍不住写了的,总是这高原。一、青海黄,黄河青
“青海青,黄河黄,更有那滔滔的金沙江……”这是张明敏近30年前唱过的一首歌。当时听的时候,除了觉得歌曲很大气之外,还为词作者善于用最简短的文字概括事物特征而击节。
然而,当我在这一年的10月中旬来到青海时,我所看到的青海却与张明敏当年唱的几乎反了个个儿。这时节的青海,映入视野最多的,冲击眼球最胀的,并不是青,而是黄,灰黄的戈壁、枯黄的草原,更有那满目金黄的杨树叶子。
刚到西宁的那天中午,在城里吃了一碗牛肉面,就匆匆朝黄南州赶去。东出西宁,目光一下子就被路边的一种树叶吸引,不大不小的叶子,泛耀着亮亮的金黄,密密匝匝地簇拥着公路,排向一望无际的远方。我看着那树像是杨树,但如此明亮壮观的黄叶却跟印象里中原故乡的杨树怎么也联不上。从司机的口中得知那黄叶果然就是杨树叶子的时候,我惊讶得半天没有出声。
中原那边的杨树,到了这个时候,大多还没怎么黄。该要黄的时候,也是先后不一,而且多是从半青半黄一下就变成了枯黄,那先枯黄的又很快随风飘落,叶子就这么黄着落着,不久树上就稀稀拉拉的了。没有哪棵树会像青海这边的杨树,一树的叶子从翠绿整整齐齐地变成金黄,犹如亿万面金黄的小旗子,哗啦啦地迎风摇曳,似是在宣示着青藏高原的不同凡响,在漫长的严冬即将到来的时候,这座高原反而愈加热烈愈加蓬勃。
驶到平安往南,翻过青沙山,来到化隆与尖扎之间的黄河边,金黄的杨树叶子更多了,公路两旁、黄河两岸,山坡上,山沟里,到处都是。真是令人难以想象,普普通通的杨树叶子,在遥远的深秋的青海,居然成为一道如此壮丽的风景。
与杨树的黄叶相映成趣的,是河边果林里的一种红叶——途中下车小憩的时候,我们注意到了那种红叶,形状与枫叶大相径庭,颜色也比枫叶要深沉得多,却一时不知是什么红叶,只是一树一树的紫红,显出一种异样的隆盛。当问了一个农民,得知了这红叶原来是梨树叶子后,我简直有点目瞪口呆了!若按常识,只有红枫、黄栌等树种才会有如此美艳的红叶,可是在青海的化隆,寻常的梨树叶子,竟然成为让人赏心悦目的红叶!
呵,青海的水土和空气环境里,究竟有什么特别的成分,让普普通通的杨树叶子变得如此金黄、梨树叶子变得如此紫红呢?
而近处就是黄河。可是,黄河在这里已经“严重”地名不副实,宛若青罗带般在灰黄的山岭间飘然来去。碧绿的河水倒映着金黄的杨树叶子、紫红的梨树叶子,真正是毛主席一首诗里写的“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真正是如诗似画,如梦似幻。
还有头顶湛蓝湛蓝的天空呢,还有远处若隐若现的雪山呢,还有山脚下藏族风格的农舍,和翩然走过的戴着鲜艳盖头的撒拉族女子呢。
都说青海美,秋天的青海,更是美得别具风采,美得大气磅礴。
只是那句“青海青,黄河黄”在这时候就显得不合时宜了,因为我眼前的秋天的青海,黄成为了大地的主旋,而黄河反倒是一种纯正得令人屏神凝息的青。所以,我不能不想到一句跟那句歌词相反的话:
青海黄,黄河青。
二、隆务河风情
相比黄河的一些主要支流,隆务河的知名度不是很高。但是,当我们从隆务河入黄处进入隆务峡,开始溯峡而上时,越来越觉得隆务河的知名度与它神奇而独特的魅力很是不符。
20多公里的隆务峡,谷幽水急。行进在这段通往黄南藏族自治州州府同仁县的咽喉要道,峡谷两侧的石壁上一幅幅充满浓郁藏族文化气息的壁画、彩绘不时映入眼帘,已让人感受一阵阵的熏陶。
快要进入同仁县城时,公路两边出现了一片茂密的树林,树林上露出点点白色的建筑。司机说,这些村子都富得很,富的原因是家家都画唐卡。
进入同仁,眼前出现一个繁华的小城,我注意到一个词汇在这个城市多次出现,这就是“热贡”,除了街上见到一些“热贡之乡欢迎您”之类的标语外,我们路过的架在隆务河上的大桥叫热贡大桥,我们居住的宾馆也叫热贡宾馆。
于是就想了解什么是热贡。通过宾馆内的宣传栏和县水保站同志的介绍,约略知道了一些关于热贡的知识。
“热贡”是一句藏语,意为充满希望的金色谷地,指的就是位于隆务河中游的同仁县。隆务河发源于黄南州泽库县多禾茂乡若恰山区,全长140多公里,流经同仁县隆务镇后,始称隆务河。热贡是一种艺术的统称,包括唐卡、堆绣、雕塑等佛教艺术,是藏传佛教艺术的重要流派。热贡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唐卡,将佛教的精深与藏地文化的博大完美结合,将人类手工的精巧与想象的华丽融汇统一,堪称瑰丽绝世。热贡艺术主要分布在隆务河边的吾屯、年都乎、郭玛日、尕沙日等村落,于是就以它的诞生地同仁得名,其内容以佛教本生故事、历史人物和神话传说等为主。如今在隆务河两岸的多个村寨,几乎随便推开一户人家的大门,都会看到正在专心作画的热贡艺人,在这里几乎“家家有画室,人人是画师”,传统艺人和学艺的普通群众共同制作和销售唐卡等热贡艺术品,在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增加了收入。由于藏族民间艺术的巨大吸引力,唐卡艺术品供不应求,据说一幅最好的唐卡能卖到十几万元呢,目前热贡文化产业每年实现销售收入都达数千万元。同仁县也因此享有“藏画之乡”、“唐卡艺术之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地”的美誉,以唐卡为代表的热贡艺术还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穿行于同仁县城,只见民居建筑古朴,布局自然,装饰简朴,且依地形高低而错落有致,表现了隆务河畔非宗教的传统建筑风格。
隆务寺是同仁最著名的名胜古迹,已有700余年的历史。由于上山采访生态造林的关系,我们得以从隆务寺的后山上看到这座藏传佛教寺院的全貌。
隆务寺的建筑颇具有藏族风格,整个寺院背靠西山,面朝隆务河,由于隆务地区藏汉族杂居,建筑物亦多为藏汉合壁式。大大小小的经堂、佛殿星罗棋布,错落有致。俯瞰全寺,飞檐斗拱与堡式红墙融为一体,琉璃瓦与镀金宝瓶饰交相映辉,在夕阳的映照下,一片金光灿灿。
从西山的南坡转到隆务寺前面,有一个宽阔的广场。由于已进入旅游淡季,游人不多,但有三三两两身披绛红色僧袍的僧人手摇经筒,缓步走过,有虔诚的藏族信徒在对着广场正中的金色的三面佛像久久地俯身叩拜,寺门北侧的嘛呢转筒长廊里,亦有人在虔诚地转动经筒……落日的余晖笼罩着隆务寺重重叠叠的建筑群,藏香袅袅,梵音阵阵,一切都沐浴在和谐安祥之中。“叮当,叮当”,一阵晚风吹过,寺院大殿殿角的风铃晃响,那悠远空灵的声音,恍若世外的天籁……
在同仁只待了大半天的时间,但隆务河边那浓郁而独特的藏族风情,却久久地在我的心头弥漫……
三、丹山碧水是尖扎
青海有许多来自藏语或蒙古语的地名,让人听了不解其意,你只有亲身到了那里,问一问当地的人,再结合你的见闻和感受,才会明白那地名的意思,比如尖扎。
离开隆务河,重回黄河的身旁。沿着黄河东岸北上,行约十几公里,看到黄河西岸有一片弧形的半岛,岛上是郁郁葱葱的树林,林间掩映着白色的房舍、金色的塔顶,黄一块、绿一块的田畦,倾斜着伸向镜子般的黄河,还有远处逶迤的雪山,都收在黄河的倒影里,一阵轻风掠过河面,倒影中的雪山、树林、田畦、房舍轻轻地筛晃,一时间如幻如梦。
问司机得知,河对岸就是尖扎,那个世外桃源似的半岛,那方抒情诗般的田园,就是尖扎。
如同我们眼前呈现的,美丽的尖扎,本来就有着许多别称,碧水丹山、高原江南、青海小桂林等,更有人不吝以最美好的词汇来作为尖扎的定语,比如灵秀尖扎、绝色尖扎。
高原江南、青海小桂林,似乎都好理解,为何叫碧水丹山?
碧水,指的就是黄河。黄河从巴颜喀拉山北麓汇聚众多溪流,一路奔腾而下,进入尖扎境内,骤然变得温驯、安详,李家峡、直岗拉卡、康杨水电站犹如一颗颗璀璨的珍珠,镶嵌在玉带般的黄河上,长河成了一弯连一弯的长湖,水色变得格外碧绿、明丽。
丹山,是指坎布拉国家地质公园,尖扎境内的坎布拉,是北方尤其是青藏高原少见的丹霞地貌,以方山、尖峰、峭壁、洞穴为主要特征,还有宫殿、帷幕、窗棂式地貌及蜂窝状地貌,山色赤丹,宛若朝霞,丹霞地貌之名正由此而来。当天朗气清、阳光明媚之日,丹霞山地愈显壮观夺目。尤其李家峡电站建成之后,高峡平湖,浓妆淡抹,将坎布拉出落得更加美艳动人。
热情的司机把我们拉到了坎布拉,汽车时而绕行在高拔险峻的盘山公路上,时而徜徉在倒影红山的水库岸边,让人深深地感到,碧水丹山,确实是尖扎大地最醒目的标志和招牌。而海拔4800多米的申宝杂日峰,则像一位魁伟的武士,终日镇守着这片宁静的人间仙境。
有个真实的故事似乎可以从一个侧面证明尖扎的美丽。一位年过半百的旅者,已徒步行走了17年,几乎走遍了中国的山山水水,他有一个铁律,不管到了任何地方,无论这个地方有多么美,最多只待3天。他的道理是:地球太大了,不这样坚决的话,有生之年就无法看到更多的美景。但当他到了青海的尖扎,严守了17年的铁律却被他自己打破,在尖扎足足待了11天!
谁嫌尖扎的别称多吗?尖扎还有一个更具穿透力的别称呢:神箭故乡。
尖扎是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发祥地。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尖扎人民一直坚守和传承着一个民族传统,这就是射箭文化。
在尖扎,村与村之间时常举行射箭比赛,比赛前的祭箭、请箭、迎箭仪式和祭祀神灵活动,寄托着藏民对取得胜利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尖扎几乎每个男人都会射箭,而且大都会亲手制作工艺精湛的箭,流传至今,已成为安多藏区独一无二的手工绝活。可以说,箭已经融入尖扎当地藏民的生产、生活和信仰中,甚至神化为地域性的箭崇拜。看山顶那高高的箭垛上插着的五彩神箭,就象征着尖扎人对于平安、幸福和吉祥的祈求。
回到文章开头的话题,“尖扎”就来自于藏语,意为“天堂”。这神话般清幽、空灵的碧水丹山,不正是天堂里才有的景色吗?
四、雪山
不知道为什么,在所有的景物里,雪山是最容易令我为之激动的。1993年5月中旬去四川松潘的黄龙,看见横空出世的雪宝顶,雪宝顶是岷山主峰,就是毛主席《七律·长征》中“更喜岷山千里雪”那个岷山,那是我第一次看见雪山,又是毛主席写过的山,当时就激动得双手合十,对着威严肃穆的雪宝顶祷告了片刻。1997年9月下旬去山西五台山,看见山顶上居然已有一片片的白雪,又好好激动了一回。近年来跑了几次青海,去的时候大多在8月间,虽说每次都能看到雪山,但都距离很远,有时甚至只能看到远山的连绵起伏的顶部有一层亮亮的雪线,也能在心里激动上一会儿——又看见雪山啦!由于对雪山的迷恋,我的电脑桌面,一般都选择雪山。
没想到,今年一年,我就看到了3次雪山。
第一次是5月,还记得那天是5月11日,我们进可可西里,上午到昆仑山口时,晴空万里,阳光普照;下午返回的时候,昆仑山已是漫山大雪,银装素裹,我特意下车在风雪弥漫的山口站了一会儿,认真地领略领略昆仑雪,要知道,昆仑山可是有着万山之祖之称的名山啊,第一次上昆仑山就看到了大雪,我在心中把那看成是一种福分。第二次是8月下旬,在去青海贵德的路上翻越拉脊山,在拉脊山口,看到前方众多的山峰都披上了雪装,在阳光的照射下犹如银色的铠甲,放出迷人的光芒,许多过往车辆都停了下来,人们拿着相机走到路边对着雪山狂拍,的确,在8月,在距离西宁只有六七十公里的地方,能够看到如此壮丽而庄严的雪山,人们的惊喜是有足够的理由的,而我涌动在内心的惊喜更是有着长久的心理基础的。
第三次就是这次,10月中旬,我们去海西州,先过日月山。日月山是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分界线,所以也有人把它叫做青藏高原的东大门。先前几次去青海,不论是去玛多还是去唐乃亥水文站,不论是去龙羊峡水电站还是去青海湖,都要翻越日月山,对日月山已不算生分。只是数次过日月山,都没有碰上雪,于是曾自以为是地认为日月山之所以叫日月山,就是因为它没有积雪。没想到,这次出了西宁一路都是天色阴郁,过了湟源,透过车窗又远远地望见日月山上一片银白,心中便一动,这次日月山有雪吗?及至汽车轰鸣着爬上日月山,见到群峰白雪皑皑,内心深处那一刻欢呼起来,终于看到日月山的雪了!
早年的日月山口,在快到山顶处的两座亭子中间。后来有关部门开发日月山景区,封住了通往原来日月山口的公路,在东南方修建了一条新的翻越日月山的公路。行驶在新公路上,回望雪中的日月山景区,斑斓的亭子,白色的文成公主雕像,在雪光的映照下显得愈加秀美、清新。
激动过后陡生担心,到海西州还有400余公里,若都是雪路可不好赶啦。谁料下了日月山,路上也没雪了,天也晴了,那股担心顷刻间化为乌有,于是又回头望了望刚刚过去的日月雪山,重又沉浸在雪山带来的愉悦中。
一年之中看到了3次雪山,且都不再是远远地眺望,而是跟雪山近距离甚至零距离接触,对于我这个雪山迷来说,不但实实在在地过了一把雪山瘾,更对青藏高原为什么又叫做雪域高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五、戈壁两朵“兰”
戈壁就是柴达木盆地东部那片浩渺的荒原;两朵“兰”不是两朵兰花,也不是两个名字中带“兰”的女子,而是两个县,一个都兰,一个乌兰,两县相距约200公里,都在海西州的东部。
不论去都兰还是去乌兰,一般都要先路过茶卡镇。“茶卡”是藏语,盐池的意思,也就是一个盐湖,面积为100多平方千米,虽然在柴达木盆地的诸多盐湖中面积最小,开采却也最早。此外,其他的盐湖都坐落在戈壁上,唯有茶卡盐湖镶嵌在雪山草地间,又是固液并存的卤水湖,湖内既有层层碧波,又有片片白盐,既有雪山相映,又有草地相拥,形成了独特的自然风光,形状各异的盐花也属于稀有的景观。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采、制盐工艺流程的逐步改进,茶卡盐湖已发展成为生态游与工业游并举的新型景区,列为国家AAA级。在茶卡镇上有一个旅游指示牌,标明向南4公里就是茶卡盐湖景区。
茶卡镇也是一个三岔路口,从西宁到这里后,沿109国道向西南通往都兰,沿315国道向西北通往乌兰。我今年5月第一次过茶卡镇,是去格尔木,途中路过都兰。
过了茶卡镇后,就从荒漠草原进入了大戈壁,中间翻越了一座旺尕秀山,又是平坦而荒凉的戈壁,就这样一路向西南行驶了约两个小时,先前只有些稀拉拉荒草的戈壁上出现了绿树,也出现了亮晶晶的小河。我自言自语地说,这是一块绿洲啊。曾在这条路上跑过多次的司机接道,不错,到都兰了,都兰就是一片“戈壁绿洲”。
不久,我们驶进一个树林环绕的小城,城区多为两三层的小楼,有的建筑带有清新的蒙古族风格,街道宽阔而整洁,这就是都兰县城。
“都兰”来自于蒙古语,为“温暖”之意,可能寓指一个气候温和的绿洲之地。都兰南望苍莽的布尔汗布达山,西眺辽远的柴达木盆地,是一个旅游元素非常集中的地方,集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丰富的景观和众多的文物遗址于一县,这里有高耸的雪山、壮美的冰川、浩瀚的沙漠、广袤的草原、幽静的湖泊,有沧桑之变遗留下来的贝壳堤、海虾山,还有奇异的大漠海市蜃楼,成就了都兰超凡脱俗的美景。众多的文化遗址中,尤以唐代吐蕃古墓葬群 最为壮观,墓群从县东部的夏日哈镇一直到西部的诺木洪乡,绵延200多公里,公路旁不时可见某座墓葬的指示牌,据说全县已查明的古墓已近千座。
行驶在都兰的大地上,始终目不转睛地望着车窗外,一分一秒都不愿放过品味这座古老、美丽的戈壁小城的机会。
今年10月第二次过茶卡镇,这次是向西北,去乌兰,依然要走很长的戈壁滩。当乌兰城蓦然出现在眼前的时候,那欣喜犹如发现了一泓清泉。
乌兰位于柴达木盆地东部,境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草原辽阔、气候宜人,更有牧草资源、地下水资源、矿产资源、风能资源、太阳能资源等等,是一个资源富集、得天独厚的好地方。
虽然周边的地理环境不太一样,但乌兰县城和都兰县城倒差不多,非常整洁,时而可见蒙古族格调的建筑。县境内也有许多美景,比较著名的除了东南的茶卡盐湖之外,在县城西南约80公里处,还有一个阿东木拉古湖,“阿东木拉古”是蒙古语,汉语叫金子海。金子海面积不大,只相当于六七个足球场。但由于地处瀚海深处,没有污染,湖水非常清澈,加上四周被草地、芦苇滩、新月型沙丘所环绕,景色幽雅而别致。特别是西侧的湖底,生有许多水下植物,从沙岸向下望去,犹如史前世纪的原始森林,十分奇特。近来年,金子海的名声越来越大,成为自驾游爱好者趋之若鹜的目标。
都兰和乌兰,我总觉得它们就是两朵兰花,盛开在柴达木戈壁上,也芬芳在我的记忆中。
六、柴达木的明眸
到德令哈的那天下午,采访过后,当地的同志建议我们去看看褡裢湖,虽然时间紧了点,但还来得及。
没想到,路上汽车出了点岔子,耽误了不少时间,赶到褡裢湖时,已是暮色苍茫。当地的同志介绍,褡裢湖其实是两个湖,一个是可鲁克湖,一个是托素湖,由于它们相距不远,又有一条河道相连,人们就习惯于把它们连在一起叫褡裢湖。我们来到的这个湖是距德令哈较近的可鲁克湖。
暮色之中,已看不清湖面的远方,但在湖边有几条不知是渔船还是游船停泊,船上有人影晃动,有一群群的水鸟鸣叫着起落,或钻入不远的芦苇丛中。
据介绍,可鲁克湖距离德令哈30多公里,“可鲁克”来自蒙古语,意为“水草丰美的地方”,实际上,可鲁克湖所处的这片草原叫怀头他拉草原,确是柴达木盆地里一片最美丽的草原,此湖是个淡水湖,面积小一些,只有五六十平方千米;在可鲁克湖的南面,与其相距只有六七公里的托素湖是个咸水湖,“托素”在蒙古语中是“酥油”的意思,已不知此名得来的因由,它的面积大约是可鲁克湖的3倍,周围是茫茫的戈壁滩。奇怪的是,两湖相距这么近,又有水道相通,却像恪守着什么君子协定似的,你淡你的,我咸我的,互不管对方的咸淡事。
后来还是地质专家们破解了这个谜。原来,发源于祁连山哈尔拜峰的巴音河,自东向西注入可鲁克湖,又经连通两湖的河道流入托素湖,可鲁克湖有入水口,也有出水口,不断流淌活动,所以水是淡的;而托素湖只有入水口,没有出水口,形成了一潭死水,加之柴达木盆地气候干燥,蒸发量比降水量高出十几倍至几十倍,托素湖里的矿物质浓度不断增加,就变成了一个咸水湖。
水质和面积的不同,造成两个湖风姿上的差别,可鲁克湖镶嵌在草原中央,水色清澈,湖面平静,芦苇茂密,景色清幽;托素湖则坐落在戈壁滩上,属典型的内陆咸水湖,水生或浮游动植物很少,湖水湛蓝,湖面辽阔,水天一色,一俟风起,则白浪汹涌,惊涛拍岸。
如果把两个湖当成一个湖看,那么褡裢湖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姿,或许正是它的魅力所在。
而褡裢湖最吸引外界的地方,是它旁边的外星人遗址。
在回德令哈的路上,曾去过外星人遗址的司机告诉我们,外星人遗址在托素湖的东南岸边,那里有一座山势不高,通体灰黄的山叫白公山,在临湖一面的峭壁上,有3个奇异的岩洞,洞中有神秘的锈迹斑斑的铁管状的东西,有人曾将这里的部分管状物拿到冶炼厂化验室化验,竟发现铁管中有7%至8%的不明化学元素,这更增加了管状物的神秘化,于是有人就推测这是外星人的遗址。在洞口对着的湖滩上,也有大片铁管的遗迹,不过比洞中的铁管要细得多。此外,湖滩上无数的石头中,竟也大多是直立着的。
问司机我们能否去一趟,司机摇了摇头说,不好去啊,主要是有十几公里没有路,都是湖边的沼泽地,不要说一辆车根本不敢进去,就是有结伴的车,还要带上必要的设备,比如钢索、木板等。他们那次听说外星人遗址离德令哈只有五六十公里就去了,开始以为有两三个小时来回就足够了,谁知竟用了七八个小时。
我只好打消了念头,转念一想也对,如果真是外星人的遗址,不可能弄在城市里面,或是别的我们想去抬脚就能到的地方,外星人来造访地球,肯定不是多想让地球人知道。越这样想,倒越觉得这处外星人遗址可能是真的了。
就是假的又如何,可鲁克湖和托素湖的魅力还不够吗?它们如同柴达木的一双明眸,向世界流盼出挡不住的风情。
七、德令哈,德令哈
从褡裢湖回德令哈的时候,夜幕已完全拉了下来。望着车窗外黑糊糊的戈壁,倏然想起了两件与德令哈的夜晚有关的文艺作品,那是两首同名的诗和歌曲,《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诗的作者是海子,歌曲的作者叫黄金刚。可能由于诗和歌曲的意境都很契合德令哈那苍凉的环境,因而都有一批固定的喜爱者,我算是其一。
德令哈,如今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州府,早先是漫漫荒原上的一个驿站,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发展为一个城市,仍长期脱不了与荒凉的干系。1988年夏天,年轻的诗人海子途经德令哈,写下了《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这首充满孤独与温情的诗作,成为文坛不朽的经典,诗中那句“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和诗人在写完这首诗8个月后的猝然离去,使无数人记住了德令哈,也由此,海子同德令哈这座城市产生了恒久的联系。
2012年7月30日清晨,在濛濛细雨中,2012中国(青海·德令哈)首届海子青年诗歌节在德令哈的母亲河巴音河畔举行开幕式暨海子诗歌陈列馆开馆仪式,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诗人和诗歌爱好者云集这一蒙古语中“金色的世界”,共同享受诗歌的荣光与快乐。
著名诗人,青海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吉狄马加在致辞中说,诗人虽已故去,但他隽永飘逸的诗、纯真质朴的情,永远眷留在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上。今天,多情的人民、多情的城市没有忘记这位诗人。吉狄马加还专门写了一首《致海子》,诗的最后两句是:“那一夜你只为一个人而思念,但今天你的诗却属于人类。”
北京大学教授、著名文艺评论家谢冕致辞说,20多年前,—位诗人来到这座城市,多情的城市记住了他,在他离开人世20多年后,这座城市以诗人的名义举办诗歌节,四面八方的人们经过长途跋涉来到这里怀念他。
相较起来,黄金刚那首歌曲的知名度可能略低一点,但并不黯淡多少,黄金刚用他那略显粗糙的词曲,唱出了一个游子到德令哈后对这个曾经荒凉的小城的怜爱,以及心中涌动的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同样勾起了无数人对于德令哈的好奇与向往……
思绪随着夜色中的德令哈的出现而飘远,渐渐,眼前的城市到处是绚丽灯火映照下的现代化建筑,穿城而过的巴音河流光溢彩,气温虽已到了零度,街头仍徜徉着许多穿戴时髦的年轻人,让人温馨地感到今天的德令哈已不再荒凉,且真正成为海子笔下那“美丽的戈壁”。
虽然那天的晚饭是一顿名副其实的“晚”饭,虽然热情的主人灌了我很多酒,但是饭后我还是把所带的衣服都“武装”到身上,到德令哈的街头走了走,拟定的行程决定了我在德令哈只有这一晚,我得努力地想想,德令哈之夜,为什么会令得海子、黄金刚,还有那么多人为它用心去吟唱。
很喜欢诗人叶延滨写德令哈的一段话,就以它作本文的结尾吧:遥远、宽阔而又神秘的德令哈,就这样留在我的生命旅程中,像一首诗,打开时,在我眼前,合上了,在我心中……
八、绝美的高山牧场
从德令哈返回,原计划还走来时的路,即从大水桥向东北翻越橡皮山,涉过黑马河,沿着青海湖南岸的109国道回西宁,同行的一位摄影师好在青海湖边拍一些风光片。谁知司机一不小心,从大水桥上了正东的共茶高速公路,不得已只好向共和走。好在司机是个老青海,他说从共和通往青海湖还有一条路,可以直接到151。司机还说,151 是指从西宁过来的151公里桩,另外,著名的二郎剑、山上的观湖台都在那里,前些年开发青海湖旅游时就把青海湖景区设在了那儿,于是,151就成了青海湖的一个地标,也是青海湖的一处精华。原以为司机只是在宽慰我们,谁知,从共和直插151的这条路,竟是一条让人既感慨又激动的路。
到共和下了高速,转上一条进山的公路,走到一条沟头,发现一座坝,迎面写着“沟后水库”4个大字。我倏然想起前些年发生过一个青海沟后水库垮坝的事故,一问司机,果然就是这座水库。1993年8月27日午夜时分,共和县恰卜恰镇的城乡居民们有的还在看电视,有的已经上床休息,13公里外的沟后水库发生垮坝事故,洪水一个小时左右便呼啸而至,瞬间吞噬了小镇……沟后水库垮坝共造成280多人死亡,40余人失踪,给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后来根据水利部专家组和省政府调查组的调查确认,沟后水库垮坝是由于钢筋混凝士面板漏水和坝体排水不畅造成的,是一起严重的责任事故。教训是无比惨痛的,以至于当我们得知当年失事的沟后水库就在跟前之时,适才人声嘈杂的车内顿时鸦雀无声……逝者已逝,惟愿后人能真正地引为前鉴,万勿让悲剧重演。
汽车沿着盘山公路不知绕了多少个回旋之后,终于上了山顶,蓦地,一个辽阔的高山牧场呈现在眼前。10月的牧场犹如一块金黄的地毯,就着一道道山梁、一片片山坡随意地铺展,黑色的牦牛群像墨汁似地流淌,有的甚至从公路上淌过,白色的羊群、白色的帐篷,像云朵般环抱着山腰,五彩的经幡在远处的山顶上猎猎飘扬。
曾从山北的沿青海湖公路走过,曾从山南的共茶高速走过,每次路过的时候也都曾长久地仰望过这道山,但因为从来没听人说过这道山,也就没有深入想过它,便想当然地以为那是一道无名的荒山。
却没想到这座山上竟有着那么壮阔、奇美的牧场,这么一座风光绝美的山,没有名字吗?
问司机,司机只说7月的时候这座山上更美,但他不知道山名。车上的同行就用能上网的手机查,结果很容易就查了出来,这道山叫青海南山,因居青海湖之南故名,它是青海湖盆地与共和盆地的界山,从青海湖的西北一直伸到湖东南,最宽处45千米左右,最窄处也有20千米,海拔则在3500至5000余米。同行的复述让我目瞪口呆,真没想到,从青海南山两边走过、路过这么多回,居然一而再、再而三错过与之相识的机会。
起伏不平的山顶上,还有一汪汪的小湖泊,那湖再小,水面都是跟天一样的蓝。更令我再也忘不掉的是,在一条流向小湖的小溪旁,我看到了一线乳白色的水流,就像牛奶一样,穿过草棵,缓缓地向小溪里流淌。我惊讶地向更高更远的草坡望去,确有一头头俯首啃草的牦牛……青海湖,你的南山牧场这么丰美,难道真的是牛奶浇灌的么?
晚上,我用近乎颤抖的声音跟西宁的一位文友说起此事,文友只是淡淡地笑了笑,并没有太明显的吃惊,我就思忖了,文友是不相信我的话呢,还是觉得不足为怪呢?
九、俯瞰青海湖
从青海南山美不胜收的高山牧场走过,来到北面陡峭的山沿,山下忽然出现了一幅让人目瞪口呆的景象,大海般辽阔蔚蓝的青海湖,如同一面接天连地的蓝缎子铺在脚下,湖的北岸、西岸皆海天茫茫,一望无际,像是地球的边缘;湖的东岸屹立着日月山的雪峰,同天上的白云若即若离;湖的南岸,就在我们脚下的山根儿,是一片草场,草色已枯黄,却与湖面的湛蓝形成一种强烈的视觉反差,和夏天时的绿草蓝湖相比,这种黄与蓝的反差别有一番美丽,湖边伸出一道天然的坝,斜着向东北方向插去,犹如一把长剑直刺湖心,那或许就是传说与现实中的二郎剑,而山下这片五彩缤纷的建筑,也应该就是司机说的151了吧?
几秒钟的呆愣之后,许巍《旅行》中的一句歌词从脑海里飘了出来:“谁画出这天地,又画出我和你,让我们就这样相爱相遇……”
青海湖最早走进心里,是我孩提时代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天气预报节目里,从那时的天气预报里经常可以听到格尔木、青海湖等地名,当时对这些地方连个大致的概念也没有,只觉得它们都非常遥远,至于何时能去这些地方,连想都没想过。
而今居然可以曲指算算,已经与青海湖相遇过几次了。哦,带上昨天去德令哈从此路过,3次了。
第一次是1991年3月底,由于还要急着往龙羊峡赶,所以那次只到了青海湖的东南角,记得附近有一个渔场,那次我们走到湖边,因为是第一次见到向往已久的青海湖,我还傻乎乎地掬起湖水喝了一口。青海湖是咸水湖,阳历3月的湖边还有冰,那口湖水的滋味可想而知。
第二次已到2005年8月,那次汽车开到了一个景区,应该就是这151了,当时立秋刚过,青海湖畔的草地上还有一种紫色的花,当时只顾着欣赏那蓝湖和紫花了,并没有去注意这地方还有什么名字。
第三次就是昨天了,我们沿着湖边的109国道,一路与壮阔的青海湖并行,一直走到和青海湖分岔的黑马河,向西南奔了橡皮山。
那三次都是先沿着倒淌河,然后走沿湖公路,那几次,也惊喜,也激动,也震撼,但都是来到湖边,差不多与湖面平行,把眼球望破也望不出多远。都不像这次,从共和那边横穿过来,仿佛空降般来到了青海湖边的山上,居高临下俯瞰青海湖。我得承认,这一次,我是被震得七零八落。
虽然是居高临下,但是面对博大、圣洁的青海湖,我不但没有一点居高临下的感觉,反而肃然起敬。
古往今来,人们对青海湖的美喻数不胜数,圣湖、黄河的遗爱、天堂的眼泪,王母娘娘的瑶池……真是极尽了人间最柔美的词汇,可我觉得最贴切的一句,是大自然的恩赐。
在青海,从省城的高官到普通老百姓都会说的一句话是:青海湖不仅是青海人民的,也是全中国人民的,全世界人民的。
看到那各种肤色、各种装束的游人来到青海湖边,看到在他们手中忙碌的相机、画板,看到他们在湖边嬉戏、漫步,看到他们对湖站立着大声呐喊或者沉思……我想,无论他们在干着什么,他们的心灵也会在悄然之间经受了一番沐浴。
因为,青海湖,就是大自然恩赐给全人类的一处心灵浴场。
十、总是这高原
我必须老老实实地承认,这个标题不是我想出来的,而是诗人马丽华一首诗的标题,对这首诗不敢妄评,但这个标题,从20多年前甫一读到我就被其准确击中。
总是这高原,这句话的背后,似有着无尽的阐释和遐想。
为什么总是这高原?它像一个问题,时时在我的心中纠结着。有一天我发现,这个问题不只在我的心中纠结,也纠缠上了我的人生。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因为工作关系我第一次上了青藏高原,上的时候是3月下旬,中原已是桃红柳绿,青藏高原还是一片灰白,灰的是山,是草,白的是远处山头上未化的雪。那次去了塔尔寺,穿着藏民的皮袄在如来八塔前留了个影;那次去了青海湖,去的路上一会儿阳光灿灿,一会儿雪花飘飘,湖边还有大块的冰;那次去了龙羊峡水电站,上二楼的时候忽觉心慌,腿沉;那次去的时候青藏高原还没有这么多的饭馆,不吃羊肉的我不得不捏着鼻子用饭馆里带着浓重羊肉膻味的碗泡方便面……第一次去青藏高原,给我留下的就这么些印记,寒冷、气候多变、空气稀薄、饮食不习惯,等等。
按说,这些印记应该让我躲着青藏高原的,至少也应该敬而远之,可是我却相反,只要有上青藏高原的机会,决不让它流失。
慢慢去得多了,觉得青藏高原并没有什么可怕的。特别是今年5月去青海,在几乎没有安排适应期的情况下上了可可西里,到达了海拔5010米的风火山,之后全身而退。我便悄悄地被一股麻痹思想主导了,当8月再上青藏高原时,光着膀子喝酒、睡觉,结果患上了感冒,之后是发烧,之后是耳聋,鼻子上出满了疱疹,那几天我时常摸着自己的鼻子想,这是鼻子吗?这不是菠萝皮吗?回来后治疗了一个月才渐渐好转。青藏高原,终于让我交了一次“学费”。
想不到,10月中旬,再度接到上青藏高原采访的任务,我不但没有一点胆怯,反而感到一种想像中连续中彩的那般快乐。
这一次,家人、同事、朋友都劝我别去了,一位老友最后幽我一默:“你这是要从哪跌倒从哪爬起来啊?”
可我还真没想那么多,我当时的想法简单至极,就是“又可以上青藏高原了”。
正是这次深秋时节的青藏高原之行,让我见识了许多难忘的地方和景物,唐卡的故乡同仁、高原丹霞坎布拉、诗人的圣城德令哈、青海南山的高山牧场……这趟行旅的见闻,似乎让我对为什么总是这高原的问题悟出了一点点答案。
这时刻,与青藏高原有关联的一些曾令无数人激动过的人和事也浮出心海:有个写歌的王洛宾,他“在那遥远的地方”为我们奉献了无数美妙的歌声;有个写小说的余易木,一篇来自刚察草原的“初恋的回声”曾在无数读者心中飘荡;有个写诗的昌耀,以《慈航》、《命运之书》、《昌耀的诗》等诗作写出了青藏高原的苍凉、高远和雄奇,被誉为“纯正的边塞诗人”、“诗人中的诗人”等;当然还有海子,以一首诗使无数人记住了德令哈,使无数诗人去写德令哈……
为什么总是这高原呢?我一时无法一言以蔽之,但朦胧之中,我感觉这个答案似乎在变得越来越明了。
让人最想去的,让人去了一次就想下一次永远也去不烦的总是这高原,让人一去就沉没于思索和激动之中的总是这高原,让人总想写总怕写不好终于还是忍不住写了的,总是这高原。一、青海黄,黄河青
“青海青,黄河黄,更有那滔滔的金沙江……”这是张明敏近30年前唱过的一首歌。当时听的时候,除了觉得歌曲很大气之外,还为词作者善于用最简短的文字概括事物特征而击节。
然而,当我在这一年的10月中旬来到青海时,我所看到的青海却与张明敏当年唱的几乎反了个个儿。这时节的青海,映入视野最多的,冲击眼球最胀的,并不是青,而是黄,灰黄的戈壁、枯黄的草原,更有那满目金黄的杨树叶子。
刚到西宁的那天中午,在城里吃了一碗牛肉面,就匆匆朝黄南州赶去。东出西宁,目光一下子就被路边的一种树叶吸引,不大不小的叶子,泛耀着亮亮的金黄,密密匝匝地簇拥着公路,排向一望无际的远方。我看着那树像是杨树,但如此明亮壮观的黄叶却跟印象里中原故乡的杨树怎么也联不上。从司机的口中得知那黄叶果然就是杨树叶子的时候,我惊讶得半天没有出声。
中原那边的杨树,到了这个时候,大多还没怎么黄。该要黄的时候,也是先后不一,而且多是从半青半黄一下就变成了枯黄,那先枯黄的又很快随风飘落,叶子就这么黄着落着,不久树上就稀稀拉拉的了。没有哪棵树会像青海这边的杨树,一树的叶子从翠绿整整齐齐地变成金黄,犹如亿万面金黄的小旗子,哗啦啦地迎风摇曳,似是在宣示着青藏高原的不同凡响,在漫长的严冬即将到来的时候,这座高原反而愈加热烈愈加蓬勃。
驶到平安往南,翻过青沙山,来到化隆与尖扎之间的黄河边,金黄的杨树叶子更多了,公路两旁、黄河两岸,山坡上,山沟里,到处都是。真是令人难以想象,普普通通的杨树叶子,在遥远的深秋的青海,居然成为一道如此壮丽的风景。
与杨树的黄叶相映成趣的,是河边果林里的一种红叶——途中下车小憩的时候,我们注意到了那种红叶,形状与枫叶大相径庭,颜色也比枫叶要深沉得多,却一时不知是什么红叶,只是一树一树的紫红,显出一种异样的隆盛。当问了一个农民,得知了这红叶原来是梨树叶子后,我简直有点目瞪口呆了!若按常识,只有红枫、黄栌等树种才会有如此美艳的红叶,可是在青海的化隆,寻常的梨树叶子,竟然成为让人赏心悦目的红叶!
呵,青海的水土和空气环境里,究竟有什么特别的成分,让普普通通的杨树叶子变得如此金黄、梨树叶子变得如此紫红呢?
而近处就是黄河。可是,黄河在这里已经“严重”地名不副实,宛若青罗带般在灰黄的山岭间飘然来去。碧绿的河水倒映着金黄的杨树叶子、紫红的梨树叶子,真正是毛主席一首诗里写的“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真正是如诗似画,如梦似幻。
还有头顶湛蓝湛蓝的天空呢,还有远处若隐若现的雪山呢,还有山脚下藏族风格的农舍,和翩然走过的戴着鲜艳盖头的撒拉族女子呢。
都说青海美,秋天的青海,更是美得别具风采,美得大气磅礴。
只是那句“青海青,黄河黄”在这时候就显得不合时宜了,因为我眼前的秋天的青海,黄成为了大地的主旋,而黄河反倒是一种纯正得令人屏神凝息的青。所以,我不能不想到一句跟那句歌词相反的话:
青海黄,黄河青。
二、隆务河风情
相比黄河的一些主要支流,隆务河的知名度不是很高。但是,当我们从隆务河入黄处进入隆务峡,开始溯峡而上时,越来越觉得隆务河的知名度与它神奇而独特的魅力很是不符。
20多公里的隆务峡,谷幽水急。行进在这段通往黄南藏族自治州州府同仁县的咽喉要道,峡谷两侧的石壁上一幅幅充满浓郁藏族文化气息的壁画、彩绘不时映入眼帘,已让人感受一阵阵的熏陶。
快要进入同仁县城时,公路两边出现了一片茂密的树林,树林上露出点点白色的建筑。司机说,这些村子都富得很,富的原因是家家都画唐卡。
进入同仁,眼前出现一个繁华的小城,我注意到一个词汇在这个城市多次出现,这就是“热贡”,除了街上见到一些“热贡之乡欢迎您”之类的标语外,我们路过的架在隆务河上的大桥叫热贡大桥,我们居住的宾馆也叫热贡宾馆。
于是就想了解什么是热贡。通过宾馆内的宣传栏和县水保站同志的介绍,约略知道了一些关于热贡的知识。
“热贡”是一句藏语,意为充满希望的金色谷地,指的就是位于隆务河中游的同仁县。隆务河发源于黄南州泽库县多禾茂乡若恰山区,全长140多公里,流经同仁县隆务镇后,始称隆务河。热贡是一种艺术的统称,包括唐卡、堆绣、雕塑等佛教艺术,是藏传佛教艺术的重要流派。热贡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唐卡,将佛教的精深与藏地文化的博大完美结合,将人类手工的精巧与想象的华丽融汇统一,堪称瑰丽绝世。热贡艺术主要分布在隆务河边的吾屯、年都乎、郭玛日、尕沙日等村落,于是就以它的诞生地同仁得名,其内容以佛教本生故事、历史人物和神话传说等为主。如今在隆务河两岸的多个村寨,几乎随便推开一户人家的大门,都会看到正在专心作画的热贡艺人,在这里几乎“家家有画室,人人是画师”,传统艺人和学艺的普通群众共同制作和销售唐卡等热贡艺术品,在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增加了收入。由于藏族民间艺术的巨大吸引力,唐卡艺术品供不应求,据说一幅最好的唐卡能卖到十几万元呢,目前热贡文化产业每年实现销售收入都达数千万元。同仁县也因此享有“藏画之乡”、“唐卡艺术之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地”的美誉,以唐卡为代表的热贡艺术还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穿行于同仁县城,只见民居建筑古朴,布局自然,装饰简朴,且依地形高低而错落有致,表现了隆务河畔非宗教的传统建筑风格。
隆务寺是同仁最著名的名胜古迹,已有700余年的历史。由于上山采访生态造林的关系,我们得以从隆务寺的后山上看到这座藏传佛教寺院的全貌。
隆务寺的建筑颇具有藏族风格,整个寺院背靠西山,面朝隆务河,由于隆务地区藏汉族杂居,建筑物亦多为藏汉合壁式。大大小小的经堂、佛殿星罗棋布,错落有致。俯瞰全寺,飞檐斗拱与堡式红墙融为一体,琉璃瓦与镀金宝瓶饰交相映辉,在夕阳的映照下,一片金光灿灿。
从西山的南坡转到隆务寺前面,有一个宽阔的广场。由于已进入旅游淡季,游人不多,但有三三两两身披绛红色僧袍的僧人手摇经筒,缓步走过,有虔诚的藏族信徒在对着广场正中的金色的三面佛像久久地俯身叩拜,寺门北侧的嘛呢转筒长廊里,亦有人在虔诚地转动经筒……落日的余晖笼罩着隆务寺重重叠叠的建筑群,藏香袅袅,梵音阵阵,一切都沐浴在和谐安祥之中。“叮当,叮当”,一阵晚风吹过,寺院大殿殿角的风铃晃响,那悠远空灵的声音,恍若世外的天籁……
在同仁只待了大半天的时间,但隆务河边那浓郁而独特的藏族风情,却久久地在我的心头弥漫……
三、丹山碧水是尖扎
青海有许多来自藏语或蒙古语的地名,让人听了不解其意,你只有亲身到了那里,问一问当地的人,再结合你的见闻和感受,才会明白那地名的意思,比如尖扎。
离开隆务河,重回黄河的身旁。沿着黄河东岸北上,行约十几公里,看到黄河西岸有一片弧形的半岛,岛上是郁郁葱葱的树林,林间掩映着白色的房舍、金色的塔顶,黄一块、绿一块的田畦,倾斜着伸向镜子般的黄河,还有远处逶迤的雪山,都收在黄河的倒影里,一阵轻风掠过河面,倒影中的雪山、树林、田畦、房舍轻轻地筛晃,一时间如幻如梦。
问司机得知,河对岸就是尖扎,那个世外桃源似的半岛,那方抒情诗般的田园,就是尖扎。
如同我们眼前呈现的,美丽的尖扎,本来就有着许多别称,碧水丹山、高原江南、青海小桂林等,更有人不吝以最美好的词汇来作为尖扎的定语,比如灵秀尖扎、绝色尖扎。
高原江南、青海小桂林,似乎都好理解,为何叫碧水丹山?
碧水,指的就是黄河。黄河从巴颜喀拉山北麓汇聚众多溪流,一路奔腾而下,进入尖扎境内,骤然变得温驯、安详,李家峡、直岗拉卡、康杨水电站犹如一颗颗璀璨的珍珠,镶嵌在玉带般的黄河上,长河成了一弯连一弯的长湖,水色变得格外碧绿、明丽。
丹山,是指坎布拉国家地质公园,尖扎境内的坎布拉,是北方尤其是青藏高原少见的丹霞地貌,以方山、尖峰、峭壁、洞穴为主要特征,还有宫殿、帷幕、窗棂式地貌及蜂窝状地貌,山色赤丹,宛若朝霞,丹霞地貌之名正由此而来。当天朗气清、阳光明媚之日,丹霞山地愈显壮观夺目。尤其李家峡电站建成之后,高峡平湖,浓妆淡抹,将坎布拉出落得更加美艳动人。
热情的司机把我们拉到了坎布拉,汽车时而绕行在高拔险峻的盘山公路上,时而徜徉在倒影红山的水库岸边,让人深深地感到,碧水丹山,确实是尖扎大地最醒目的标志和招牌。而海拔4800多米的申宝杂日峰,则像一位魁伟的武士,终日镇守着这片宁静的人间仙境。
有个真实的故事似乎可以从一个侧面证明尖扎的美丽。一位年过半百的旅者,已徒步行走了17年,几乎走遍了中国的山山水水,他有一个铁律,不管到了任何地方,无论这个地方有多么美,最多只待3天。他的道理是:地球太大了,不这样坚决的话,有生之年就无法看到更多的美景。但当他到了青海的尖扎,严守了17年的铁律却被他自己打破,在尖扎足足待了11天!
谁嫌尖扎的别称多吗?尖扎还有一个更具穿透力的别称呢:神箭故乡。
尖扎是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发祥地。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尖扎人民一直坚守和传承着一个民族传统,这就是射箭文化。
在尖扎,村与村之间时常举行射箭比赛,比赛前的祭箭、请箭、迎箭仪式和祭祀神灵活动,寄托着藏民对取得胜利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尖扎几乎每个男人都会射箭,而且大都会亲手制作工艺精湛的箭,流传至今,已成为安多藏区独一无二的手工绝活。可以说,箭已经融入尖扎当地藏民的生产、生活和信仰中,甚至神化为地域性的箭崇拜。看山顶那高高的箭垛上插着的五彩神箭,就象征着尖扎人对于平安、幸福和吉祥的祈求。
回到文章开头的话题,“尖扎”就来自于藏语,意为“天堂”。这神话般清幽、空灵的碧水丹山,不正是天堂里才有的景色吗?
四、雪山
不知道为什么,在所有的景物里,雪山是最容易令我为之激动的。1993年5月中旬去四川松潘的黄龙,看见横空出世的雪宝顶,雪宝顶是岷山主峰,就是毛主席《七律·长征》中“更喜岷山千里雪”那个岷山,那是我第一次看见雪山,又是毛主席写过的山,当时就激动得双手合十,对着威严肃穆的雪宝顶祷告了片刻。1997年9月下旬去山西五台山,看见山顶上居然已有一片片的白雪,又好好激动了一回。近年来跑了几次青海,去的时候大多在8月间,虽说每次都能看到雪山,但都距离很远,有时甚至只能看到远山的连绵起伏的顶部有一层亮亮的雪线,也能在心里激动上一会儿——又看见雪山啦!由于对雪山的迷恋,我的电脑桌面,一般都选择雪山。
没想到,今年一年,我就看到了3次雪山。
第一次是5月,还记得那天是5月11日,我们进可可西里,上午到昆仑山口时,晴空万里,阳光普照;下午返回的时候,昆仑山已是漫山大雪,银装素裹,我特意下车在风雪弥漫的山口站了一会儿,认真地领略领略昆仑雪,要知道,昆仑山可是有着万山之祖之称的名山啊,第一次上昆仑山就看到了大雪,我在心中把那看成是一种福分。第二次是8月下旬,在去青海贵德的路上翻越拉脊山,在拉脊山口,看到前方众多的山峰都披上了雪装,在阳光的照射下犹如银色的铠甲,放出迷人的光芒,许多过往车辆都停了下来,人们拿着相机走到路边对着雪山狂拍,的确,在8月,在距离西宁只有六七十公里的地方,能够看到如此壮丽而庄严的雪山,人们的惊喜是有足够的理由的,而我涌动在内心的惊喜更是有着长久的心理基础的。
第三次就是这次,10月中旬,我们去海西州,先过日月山。日月山是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分界线,所以也有人把它叫做青藏高原的东大门。先前几次去青海,不论是去玛多还是去唐乃亥水文站,不论是去龙羊峡水电站还是去青海湖,都要翻越日月山,对日月山已不算生分。只是数次过日月山,都没有碰上雪,于是曾自以为是地认为日月山之所以叫日月山,就是因为它没有积雪。没想到,这次出了西宁一路都是天色阴郁,过了湟源,透过车窗又远远地望见日月山上一片银白,心中便一动,这次日月山有雪吗?及至汽车轰鸣着爬上日月山,见到群峰白雪皑皑,内心深处那一刻欢呼起来,终于看到日月山的雪了!
早年的日月山口,在快到山顶处的两座亭子中间。后来有关部门开发日月山景区,封住了通往原来日月山口的公路,在东南方修建了一条新的翻越日月山的公路。行驶在新公路上,回望雪中的日月山景区,斑斓的亭子,白色的文成公主雕像,在雪光的映照下显得愈加秀美、清新。
激动过后陡生担心,到海西州还有400余公里,若都是雪路可不好赶啦。谁料下了日月山,路上也没雪了,天也晴了,那股担心顷刻间化为乌有,于是又回头望了望刚刚过去的日月雪山,重又沉浸在雪山带来的愉悦中。
一年之中看到了3次雪山,且都不再是远远地眺望,而是跟雪山近距离甚至零距离接触,对于我这个雪山迷来说,不但实实在在地过了一把雪山瘾,更对青藏高原为什么又叫做雪域高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五、戈壁两朵“兰”
戈壁就是柴达木盆地东部那片浩渺的荒原;两朵“兰”不是两朵兰花,也不是两个名字中带“兰”的女子,而是两个县,一个都兰,一个乌兰,两县相距约200公里,都在海西州的东部。
不论去都兰还是去乌兰,一般都要先路过茶卡镇。“茶卡”是藏语,盐池的意思,也就是一个盐湖,面积为100多平方千米,虽然在柴达木盆地的诸多盐湖中面积最小,开采却也最早。此外,其他的盐湖都坐落在戈壁上,唯有茶卡盐湖镶嵌在雪山草地间,又是固液并存的卤水湖,湖内既有层层碧波,又有片片白盐,既有雪山相映,又有草地相拥,形成了独特的自然风光,形状各异的盐花也属于稀有的景观。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采、制盐工艺流程的逐步改进,茶卡盐湖已发展成为生态游与工业游并举的新型景区,列为国家AAA级。在茶卡镇上有一个旅游指示牌,标明向南4公里就是茶卡盐湖景区。
茶卡镇也是一个三岔路口,从西宁到这里后,沿109国道向西南通往都兰,沿315国道向西北通往乌兰。我今年5月第一次过茶卡镇,是去格尔木,途中路过都兰。
过了茶卡镇后,就从荒漠草原进入了大戈壁,中间翻越了一座旺尕秀山,又是平坦而荒凉的戈壁,就这样一路向西南行驶了约两个小时,先前只有些稀拉拉荒草的戈壁上出现了绿树,也出现了亮晶晶的小河。我自言自语地说,这是一块绿洲啊。曾在这条路上跑过多次的司机接道,不错,到都兰了,都兰就是一片“戈壁绿洲”。
不久,我们驶进一个树林环绕的小城,城区多为两三层的小楼,有的建筑带有清新的蒙古族风格,街道宽阔而整洁,这就是都兰县城。
“都兰”来自于蒙古语,为“温暖”之意,可能寓指一个气候温和的绿洲之地。都兰南望苍莽的布尔汗布达山,西眺辽远的柴达木盆地,是一个旅游元素非常集中的地方,集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丰富的景观和众多的文物遗址于一县,这里有高耸的雪山、壮美的冰川、浩瀚的沙漠、广袤的草原、幽静的湖泊,有沧桑之变遗留下来的贝壳堤、海虾山,还有奇异的大漠海市蜃楼,成就了都兰超凡脱俗的美景。众多的文化遗址中,尤以唐代吐蕃古墓葬群 最为壮观,墓群从县东部的夏日哈镇一直到西部的诺木洪乡,绵延200多公里,公路旁不时可见某座墓葬的指示牌,据说全县已查明的古墓已近千座。
行驶在都兰的大地上,始终目不转睛地望着车窗外,一分一秒都不愿放过品味这座古老、美丽的戈壁小城的机会。
今年10月第二次过茶卡镇,这次是向西北,去乌兰,依然要走很长的戈壁滩。当乌兰城蓦然出现在眼前的时候,那欣喜犹如发现了一泓清泉。
乌兰位于柴达木盆地东部,境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草原辽阔、气候宜人,更有牧草资源、地下水资源、矿产资源、风能资源、太阳能资源等等,是一个资源富集、得天独厚的好地方。
虽然周边的地理环境不太一样,但乌兰县城和都兰县城倒差不多,非常整洁,时而可见蒙古族格调的建筑。县境内也有许多美景,比较著名的除了东南的茶卡盐湖之外,在县城西南约80公里处,还有一个阿东木拉古湖,“阿东木拉古”是蒙古语,汉语叫金子海。金子海面积不大,只相当于六七个足球场。但由于地处瀚海深处,没有污染,湖水非常清澈,加上四周被草地、芦苇滩、新月型沙丘所环绕,景色幽雅而别致。特别是西侧的湖底,生有许多水下植物,从沙岸向下望去,犹如史前世纪的原始森林,十分奇特。近来年,金子海的名声越来越大,成为自驾游爱好者趋之若鹜的目标。
都兰和乌兰,我总觉得它们就是两朵兰花,盛开在柴达木戈壁上,也芬芳在我的记忆中。
六、柴达木的明眸
到德令哈的那天下午,采访过后,当地的同志建议我们去看看褡裢湖,虽然时间紧了点,但还来得及。
没想到,路上汽车出了点岔子,耽误了不少时间,赶到褡裢湖时,已是暮色苍茫。当地的同志介绍,褡裢湖其实是两个湖,一个是可鲁克湖,一个是托素湖,由于它们相距不远,又有一条河道相连,人们就习惯于把它们连在一起叫褡裢湖。我们来到的这个湖是距德令哈较近的可鲁克湖。
暮色之中,已看不清湖面的远方,但在湖边有几条不知是渔船还是游船停泊,船上有人影晃动,有一群群的水鸟鸣叫着起落,或钻入不远的芦苇丛中。
据介绍,可鲁克湖距离德令哈30多公里,“可鲁克”来自蒙古语,意为“水草丰美的地方”,实际上,可鲁克湖所处的这片草原叫怀头他拉草原,确是柴达木盆地里一片最美丽的草原,此湖是个淡水湖,面积小一些,只有五六十平方千米;在可鲁克湖的南面,与其相距只有六七公里的托素湖是个咸水湖,“托素”在蒙古语中是“酥油”的意思,已不知此名得来的因由,它的面积大约是可鲁克湖的3倍,周围是茫茫的戈壁滩。奇怪的是,两湖相距这么近,又有水道相通,却像恪守着什么君子协定似的,你淡你的,我咸我的,互不管对方的咸淡事。
后来还是地质专家们破解了这个谜。原来,发源于祁连山哈尔拜峰的巴音河,自东向西注入可鲁克湖,又经连通两湖的河道流入托素湖,可鲁克湖有入水口,也有出水口,不断流淌活动,所以水是淡的;而托素湖只有入水口,没有出水口,形成了一潭死水,加之柴达木盆地气候干燥,蒸发量比降水量高出十几倍至几十倍,托素湖里的矿物质浓度不断增加,就变成了一个咸水湖。
水质和面积的不同,造成两个湖风姿上的差别,可鲁克湖镶嵌在草原中央,水色清澈,湖面平静,芦苇茂密,景色清幽;托素湖则坐落在戈壁滩上,属典型的内陆咸水湖,水生或浮游动植物很少,湖水湛蓝,湖面辽阔,水天一色,一俟风起,则白浪汹涌,惊涛拍岸。
如果把两个湖当成一个湖看,那么褡裢湖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姿,或许正是它的魅力所在。
而褡裢湖最吸引外界的地方,是它旁边的外星人遗址。
在回德令哈的路上,曾去过外星人遗址的司机告诉我们,外星人遗址在托素湖的东南岸边,那里有一座山势不高,通体灰黄的山叫白公山,在临湖一面的峭壁上,有3个奇异的岩洞,洞中有神秘的锈迹斑斑的铁管状的东西,有人曾将这里的部分管状物拿到冶炼厂化验室化验,竟发现铁管中有7%至8%的不明化学元素,这更增加了管状物的神秘化,于是有人就推测这是外星人的遗址。在洞口对着的湖滩上,也有大片铁管的遗迹,不过比洞中的铁管要细得多。此外,湖滩上无数的石头中,竟也大多是直立着的。
问司机我们能否去一趟,司机摇了摇头说,不好去啊,主要是有十几公里没有路,都是湖边的沼泽地,不要说一辆车根本不敢进去,就是有结伴的车,还要带上必要的设备,比如钢索、木板等。他们那次听说外星人遗址离德令哈只有五六十公里就去了,开始以为有两三个小时来回就足够了,谁知竟用了七八个小时。
我只好打消了念头,转念一想也对,如果真是外星人的遗址,不可能弄在城市里面,或是别的我们想去抬脚就能到的地方,外星人来造访地球,肯定不是多想让地球人知道。越这样想,倒越觉得这处外星人遗址可能是真的了。
就是假的又如何,可鲁克湖和托素湖的魅力还不够吗?它们如同柴达木的一双明眸,向世界流盼出挡不住的风情。
七、德令哈,德令哈
从褡裢湖回德令哈的时候,夜幕已完全拉了下来。望着车窗外黑糊糊的戈壁,倏然想起了两件与德令哈的夜晚有关的文艺作品,那是两首同名的诗和歌曲,《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诗的作者是海子,歌曲的作者叫黄金刚。可能由于诗和歌曲的意境都很契合德令哈那苍凉的环境,因而都有一批固定的喜爱者,我算是其一。
德令哈,如今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州府,早先是漫漫荒原上的一个驿站,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发展为一个城市,仍长期脱不了与荒凉的干系。1988年夏天,年轻的诗人海子途经德令哈,写下了《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这首充满孤独与温情的诗作,成为文坛不朽的经典,诗中那句“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和诗人在写完这首诗8个月后的猝然离去,使无数人记住了德令哈,也由此,海子同德令哈这座城市产生了恒久的联系。
2012年7月30日清晨,在濛濛细雨中,2012中国(青海·德令哈)首届海子青年诗歌节在德令哈的母亲河巴音河畔举行开幕式暨海子诗歌陈列馆开馆仪式,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诗人和诗歌爱好者云集这一蒙古语中“金色的世界”,共同享受诗歌的荣光与快乐。
著名诗人,青海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吉狄马加在致辞中说,诗人虽已故去,但他隽永飘逸的诗、纯真质朴的情,永远眷留在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上。今天,多情的人民、多情的城市没有忘记这位诗人。吉狄马加还专门写了一首《致海子》,诗的最后两句是:“那一夜你只为一个人而思念,但今天你的诗却属于人类。”
北京大学教授、著名文艺评论家谢冕致辞说,20多年前,—位诗人来到这座城市,多情的城市记住了他,在他离开人世20多年后,这座城市以诗人的名义举办诗歌节,四面八方的人们经过长途跋涉来到这里怀念他。
相较起来,黄金刚那首歌曲的知名度可能略低一点,但并不黯淡多少,黄金刚用他那略显粗糙的词曲,唱出了一个游子到德令哈后对这个曾经荒凉的小城的怜爱,以及心中涌动的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同样勾起了无数人对于德令哈的好奇与向往……
思绪随着夜色中的德令哈的出现而飘远,渐渐,眼前的城市到处是绚丽灯火映照下的现代化建筑,穿城而过的巴音河流光溢彩,气温虽已到了零度,街头仍徜徉着许多穿戴时髦的年轻人,让人温馨地感到今天的德令哈已不再荒凉,且真正成为海子笔下那“美丽的戈壁”。
虽然那天的晚饭是一顿名副其实的“晚”饭,虽然热情的主人灌了我很多酒,但是饭后我还是把所带的衣服都“武装”到身上,到德令哈的街头走了走,拟定的行程决定了我在德令哈只有这一晚,我得努力地想想,德令哈之夜,为什么会令得海子、黄金刚,还有那么多人为它用心去吟唱。
很喜欢诗人叶延滨写德令哈的一段话,就以它作本文的结尾吧:遥远、宽阔而又神秘的德令哈,就这样留在我的生命旅程中,像一首诗,打开时,在我眼前,合上了,在我心中……
八、绝美的高山牧场
从德令哈返回,原计划还走来时的路,即从大水桥向东北翻越橡皮山,涉过黑马河,沿着青海湖南岸的109国道回西宁,同行的一位摄影师好在青海湖边拍一些风光片。谁知司机一不小心,从大水桥上了正东的共茶高速公路,不得已只好向共和走。好在司机是个老青海,他说从共和通往青海湖还有一条路,可以直接到151。司机还说,151 是指从西宁过来的151公里桩,另外,著名的二郎剑、山上的观湖台都在那里,前些年开发青海湖旅游时就把青海湖景区设在了那儿,于是,151就成了青海湖的一个地标,也是青海湖的一处精华。原以为司机只是在宽慰我们,谁知,从共和直插151的这条路,竟是一条让人既感慨又激动的路。
到共和下了高速,转上一条进山的公路,走到一条沟头,发现一座坝,迎面写着“沟后水库”4个大字。我倏然想起前些年发生过一个青海沟后水库垮坝的事故,一问司机,果然就是这座水库。1993年8月27日午夜时分,共和县恰卜恰镇的城乡居民们有的还在看电视,有的已经上床休息,13公里外的沟后水库发生垮坝事故,洪水一个小时左右便呼啸而至,瞬间吞噬了小镇……沟后水库垮坝共造成280多人死亡,40余人失踪,给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后来根据水利部专家组和省政府调查组的调查确认,沟后水库垮坝是由于钢筋混凝士面板漏水和坝体排水不畅造成的,是一起严重的责任事故。教训是无比惨痛的,以至于当我们得知当年失事的沟后水库就在跟前之时,适才人声嘈杂的车内顿时鸦雀无声……逝者已逝,惟愿后人能真正地引为前鉴,万勿让悲剧重演。
汽车沿着盘山公路不知绕了多少个回旋之后,终于上了山顶,蓦地,一个辽阔的高山牧场呈现在眼前。10月的牧场犹如一块金黄的地毯,就着一道道山梁、一片片山坡随意地铺展,黑色的牦牛群像墨汁似地流淌,有的甚至从公路上淌过,白色的羊群、白色的帐篷,像云朵般环抱着山腰,五彩的经幡在远处的山顶上猎猎飘扬。
曾从山北的沿青海湖公路走过,曾从山南的共茶高速走过,每次路过的时候也都曾长久地仰望过这道山,但因为从来没听人说过这道山,也就没有深入想过它,便想当然地以为那是一道无名的荒山。
却没想到这座山上竟有着那么壮阔、奇美的牧场,这么一座风光绝美的山,没有名字吗?
问司机,司机只说7月的时候这座山上更美,但他不知道山名。车上的同行就用能上网的手机查,结果很容易就查了出来,这道山叫青海南山,因居青海湖之南故名,它是青海湖盆地与共和盆地的界山,从青海湖的西北一直伸到湖东南,最宽处45千米左右,最窄处也有20千米,海拔则在3500至5000余米。同行的复述让我目瞪口呆,真没想到,从青海南山两边走过、路过这么多回,居然一而再、再而三错过与之相识的机会。
起伏不平的山顶上,还有一汪汪的小湖泊,那湖再小,水面都是跟天一样的蓝。更令我再也忘不掉的是,在一条流向小湖的小溪旁,我看到了一线乳白色的水流,就像牛奶一样,穿过草棵,缓缓地向小溪里流淌。我惊讶地向更高更远的草坡望去,确有一头头俯首啃草的牦牛……青海湖,你的南山牧场这么丰美,难道真的是牛奶浇灌的么?
晚上,我用近乎颤抖的声音跟西宁的一位文友说起此事,文友只是淡淡地笑了笑,并没有太明显的吃惊,我就思忖了,文友是不相信我的话呢,还是觉得不足为怪呢?
九、俯瞰青海湖
从青海南山美不胜收的高山牧场走过,来到北面陡峭的山沿,山下忽然出现了一幅让人目瞪口呆的景象,大海般辽阔蔚蓝的青海湖,如同一面接天连地的蓝缎子铺在脚下,湖的北岸、西岸皆海天茫茫,一望无际,像是地球的边缘;湖的东岸屹立着日月山的雪峰,同天上的白云若即若离;湖的南岸,就在我们脚下的山根儿,是一片草场,草色已枯黄,却与湖面的湛蓝形成一种强烈的视觉反差,和夏天时的绿草蓝湖相比,这种黄与蓝的反差别有一番美丽,湖边伸出一道天然的坝,斜着向东北方向插去,犹如一把长剑直刺湖心,那或许就是传说与现实中的二郎剑,而山下这片五彩缤纷的建筑,也应该就是司机说的151了吧?
几秒钟的呆愣之后,许巍《旅行》中的一句歌词从脑海里飘了出来:“谁画出这天地,又画出我和你,让我们就这样相爱相遇……”
青海湖最早走进心里,是我孩提时代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天气预报节目里,从那时的天气预报里经常可以听到格尔木、青海湖等地名,当时对这些地方连个大致的概念也没有,只觉得它们都非常遥远,至于何时能去这些地方,连想都没想过。
而今居然可以曲指算算,已经与青海湖相遇过几次了。哦,带上昨天去德令哈从此路过,3次了。
第一次是1991年3月底,由于还要急着往龙羊峡赶,所以那次只到了青海湖的东南角,记得附近有一个渔场,那次我们走到湖边,因为是第一次见到向往已久的青海湖,我还傻乎乎地掬起湖水喝了一口。青海湖是咸水湖,阳历3月的湖边还有冰,那口湖水的滋味可想而知。
第二次已到2005年8月,那次汽车开到了一个景区,应该就是这151了,当时立秋刚过,青海湖畔的草地上还有一种紫色的花,当时只顾着欣赏那蓝湖和紫花了,并没有去注意这地方还有什么名字。
第三次就是昨天了,我们沿着湖边的109国道,一路与壮阔的青海湖并行,一直走到和青海湖分岔的黑马河,向西南奔了橡皮山。
那三次都是先沿着倒淌河,然后走沿湖公路,那几次,也惊喜,也激动,也震撼,但都是来到湖边,差不多与湖面平行,把眼球望破也望不出多远。都不像这次,从共和那边横穿过来,仿佛空降般来到了青海湖边的山上,居高临下俯瞰青海湖。我得承认,这一次,我是被震得七零八落。
虽然是居高临下,但是面对博大、圣洁的青海湖,我不但没有一点居高临下的感觉,反而肃然起敬。
古往今来,人们对青海湖的美喻数不胜数,圣湖、黄河的遗爱、天堂的眼泪,王母娘娘的瑶池……真是极尽了人间最柔美的词汇,可我觉得最贴切的一句,是大自然的恩赐。
在青海,从省城的高官到普通老百姓都会说的一句话是:青海湖不仅是青海人民的,也是全中国人民的,全世界人民的。
看到那各种肤色、各种装束的游人来到青海湖边,看到在他们手中忙碌的相机、画板,看到他们在湖边嬉戏、漫步,看到他们对湖站立着大声呐喊或者沉思……我想,无论他们在干着什么,他们的心灵也会在悄然之间经受了一番沐浴。
因为,青海湖,就是大自然恩赐给全人类的一处心灵浴场。
十、总是这高原
我必须老老实实地承认,这个标题不是我想出来的,而是诗人马丽华一首诗的标题,对这首诗不敢妄评,但这个标题,从20多年前甫一读到我就被其准确击中。
总是这高原,这句话的背后,似有着无尽的阐释和遐想。
为什么总是这高原?它像一个问题,时时在我的心中纠结着。有一天我发现,这个问题不只在我的心中纠结,也纠缠上了我的人生。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因为工作关系我第一次上了青藏高原,上的时候是3月下旬,中原已是桃红柳绿,青藏高原还是一片灰白,灰的是山,是草,白的是远处山头上未化的雪。那次去了塔尔寺,穿着藏民的皮袄在如来八塔前留了个影;那次去了青海湖,去的路上一会儿阳光灿灿,一会儿雪花飘飘,湖边还有大块的冰;那次去了龙羊峡水电站,上二楼的时候忽觉心慌,腿沉;那次去的时候青藏高原还没有这么多的饭馆,不吃羊肉的我不得不捏着鼻子用饭馆里带着浓重羊肉膻味的碗泡方便面……第一次去青藏高原,给我留下的就这么些印记,寒冷、气候多变、空气稀薄、饮食不习惯,等等。
按说,这些印记应该让我躲着青藏高原的,至少也应该敬而远之,可是我却相反,只要有上青藏高原的机会,决不让它流失。
慢慢去得多了,觉得青藏高原并没有什么可怕的。特别是今年5月去青海,在几乎没有安排适应期的情况下上了可可西里,到达了海拔5010米的风火山,之后全身而退。我便悄悄地被一股麻痹思想主导了,当8月再上青藏高原时,光着膀子喝酒、睡觉,结果患上了感冒,之后是发烧,之后是耳聋,鼻子上出满了疱疹,那几天我时常摸着自己的鼻子想,这是鼻子吗?这不是菠萝皮吗?回来后治疗了一个月才渐渐好转。青藏高原,终于让我交了一次“学费”。
想不到,10月中旬,再度接到上青藏高原采访的任务,我不但没有一点胆怯,反而感到一种想像中连续中彩的那般快乐。
这一次,家人、同事、朋友都劝我别去了,一位老友最后幽我一默:“你这是要从哪跌倒从哪爬起来啊?”
可我还真没想那么多,我当时的想法简单至极,就是“又可以上青藏高原了”。
正是这次深秋时节的青藏高原之行,让我见识了许多难忘的地方和景物,唐卡的故乡同仁、高原丹霞坎布拉、诗人的圣城德令哈、青海南山的高山牧场……这趟行旅的见闻,似乎让我对为什么总是这高原的问题悟出了一点点答案。
这时刻,与青藏高原有关联的一些曾令无数人激动过的人和事也浮出心海:有个写歌的王洛宾,他“在那遥远的地方”为我们奉献了无数美妙的歌声;有个写小说的余易木,一篇来自刚察草原的“初恋的回声”曾在无数读者心中飘荡;有个写诗的昌耀,以《慈航》、《命运之书》、《昌耀的诗》等诗作写出了青藏高原的苍凉、高远和雄奇,被誉为“纯正的边塞诗人”、“诗人中的诗人”等;当然还有海子,以一首诗使无数人记住了德令哈,使无数诗人去写德令哈……
为什么总是这高原呢?我一时无法一言以蔽之,但朦胧之中,我感觉这个答案似乎在变得越来越明了。
让人最想去的,让人去了一次就想下一次永远也去不烦的总是这高原,让人一去就沉没于思索和激动之中的总是这高原,让人总想写总怕写不好终于还是忍不住写了的,总是这高原。一、青海黄,黄河青
“青海青,黄河黄,更有那滔滔的金沙江……”这是张明敏近30年前唱过的一首歌。当时听的时候,除了觉得歌曲很大气之外,还为词作者善于用最简短的文字概括事物特征而击节。
然而,当我在这一年的10月中旬来到青海时,我所看到的青海却与张明敏当年唱的几乎反了个个儿。这时节的青海,映入视野最多的,冲击眼球最胀的,并不是青,而是黄,灰黄的戈壁、枯黄的草原,更有那满目金黄的杨树叶子。
刚到西宁的那天中午,在城里吃了一碗牛肉面,就匆匆朝黄南州赶去。东出西宁,目光一下子就被路边的一种树叶吸引,不大不小的叶子,泛耀着亮亮的金黄,密密匝匝地簇拥着公路,排向一望无际的远方。我看着那树像是杨树,但如此明亮壮观的黄叶却跟印象里中原故乡的杨树怎么也联不上。从司机的口中得知那黄叶果然就是杨树叶子的时候,我惊讶得半天没有出声。
中原那边的杨树,到了这个时候,大多还没怎么黄。该要黄的时候,也是先后不一,而且多是从半青半黄一下就变成了枯黄,那先枯黄的又很快随风飘落,叶子就这么黄着落着,不久树上就稀稀拉拉的了。没有哪棵树会像青海这边的杨树,一树的叶子从翠绿整整齐齐地变成金黄,犹如亿万面金黄的小旗子,哗啦啦地迎风摇曳,似是在宣示着青藏高原的不同凡响,在漫长的严冬即将到来的时候,这座高原反而愈加热烈愈加蓬勃。
驶到平安往南,翻过青沙山,来到化隆与尖扎之间的黄河边,金黄的杨树叶子更多了,公路两旁、黄河两岸,山坡上,山沟里,到处都是。真是令人难以想象,普普通通的杨树叶子,在遥远的深秋的青海,居然成为一道如此壮丽的风景。
与杨树的黄叶相映成趣的,是河边果林里的一种红叶——途中下车小憩的时候,我们注意到了那种红叶,形状与枫叶大相径庭,颜色也比枫叶要深沉得多,却一时不知是什么红叶,只是一树一树的紫红,显出一种异样的隆盛。当问了一个农民,得知了这红叶原来是梨树叶子后,我简直有点目瞪口呆了!若按常识,只有红枫、黄栌等树种才会有如此美艳的红叶,可是在青海的化隆,寻常的梨树叶子,竟然成为让人赏心悦目的红叶!
呵,青海的水土和空气环境里,究竟有什么特别的成分,让普普通通的杨树叶子变得如此金黄、梨树叶子变得如此紫红呢?
而近处就是黄河。可是,黄河在这里已经“严重”地名不副实,宛若青罗带般在灰黄的山岭间飘然来去。碧绿的河水倒映着金黄的杨树叶子、紫红的梨树叶子,真正是毛主席一首诗里写的“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真正是如诗似画,如梦似幻。
还有头顶湛蓝湛蓝的天空呢,还有远处若隐若现的雪山呢,还有山脚下藏族风格的农舍,和翩然走过的戴着鲜艳盖头的撒拉族女子呢。
都说青海美,秋天的青海,更是美得别具风采,美得大气磅礴。
只是那句“青海青,黄河黄”在这时候就显得不合时宜了,因为我眼前的秋天的青海,黄成为了大地的主旋,而黄河反倒是一种纯正得令人屏神凝息的青。所以,我不能不想到一句跟那句歌词相反的话:
青海黄,黄河青。
二、隆务河风情
相比黄河的一些主要支流,隆务河的知名度不是很高。但是,当我们从隆务河入黄处进入隆务峡,开始溯峡而上时,越来越觉得隆务河的知名度与它神奇而独特的魅力很是不符。
20多公里的隆务峡,谷幽水急。行进在这段通往黄南藏族自治州州府同仁县的咽喉要道,峡谷两侧的石壁上一幅幅充满浓郁藏族文化气息的壁画、彩绘不时映入眼帘,已让人感受一阵阵的熏陶。
快要进入同仁县城时,公路两边出现了一片茂密的树林,树林上露出点点白色的建筑。司机说,这些村子都富得很,富的原因是家家都画唐卡。
进入同仁,眼前出现一个繁华的小城,我注意到一个词汇在这个城市多次出现,这就是“热贡”,除了街上见到一些“热贡之乡欢迎您”之类的标语外,我们路过的架在隆务河上的大桥叫热贡大桥,我们居住的宾馆也叫热贡宾馆。
于是就想了解什么是热贡。通过宾馆内的宣传栏和县水保站同志的介绍,约略知道了一些关于热贡的知识。
“热贡”是一句藏语,意为充满希望的金色谷地,指的就是位于隆务河中游的同仁县。隆务河发源于黄南州泽库县多禾茂乡若恰山区,全长140多公里,流经同仁县隆务镇后,始称隆务河。热贡是一种艺术的统称,包括唐卡、堆绣、雕塑等佛教艺术,是藏传佛教艺术的重要流派。热贡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唐卡,将佛教的精深与藏地文化的博大完美结合,将人类手工的精巧与想象的华丽融汇统一,堪称瑰丽绝世。热贡艺术主要分布在隆务河边的吾屯、年都乎、郭玛日、尕沙日等村落,于是就以它的诞生地同仁得名,其内容以佛教本生故事、历史人物和神话传说等为主。如今在隆务河两岸的多个村寨,几乎随便推开一户人家的大门,都会看到正在专心作画的热贡艺人,在这里几乎“家家有画室,人人是画师”,传统艺人和学艺的普通群众共同制作和销售唐卡等热贡艺术品,在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增加了收入。由于藏族民间艺术的巨大吸引力,唐卡艺术品供不应求,据说一幅最好的唐卡能卖到十几万元呢,目前热贡文化产业每年实现销售收入都达数千万元。同仁县也因此享有“藏画之乡”、“唐卡艺术之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地”的美誉,以唐卡为代表的热贡艺术还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穿行于同仁县城,只见民居建筑古朴,布局自然,装饰简朴,且依地形高低而错落有致,表现了隆务河畔非宗教的传统建筑风格。
隆务寺是同仁最著名的名胜古迹,已有700余年的历史。由于上山采访生态造林的关系,我们得以从隆务寺的后山上看到这座藏传佛教寺院的全貌。
隆务寺的建筑颇具有藏族风格,整个寺院背靠西山,面朝隆务河,由于隆务地区藏汉族杂居,建筑物亦多为藏汉合壁式。大大小小的经堂、佛殿星罗棋布,错落有致。俯瞰全寺,飞檐斗拱与堡式红墙融为一体,琉璃瓦与镀金宝瓶饰交相映辉,在夕阳的映照下,一片金光灿灿。
从西山的南坡转到隆务寺前面,有一个宽阔的广场。由于已进入旅游淡季,游人不多,但有三三两两身披绛红色僧袍的僧人手摇经筒,缓步走过,有虔诚的藏族信徒在对着广场正中的金色的三面佛像久久地俯身叩拜,寺门北侧的嘛呢转筒长廊里,亦有人在虔诚地转动经筒……落日的余晖笼罩着隆务寺重重叠叠的建筑群,藏香袅袅,梵音阵阵,一切都沐浴在和谐安祥之中。“叮当,叮当”,一阵晚风吹过,寺院大殿殿角的风铃晃响,那悠远空灵的声音,恍若世外的天籁……
在同仁只待了大半天的时间,但隆务河边那浓郁而独特的藏族风情,却久久地在我的心头弥漫……
三、丹山碧水是尖扎
青海有许多来自藏语或蒙古语的地名,让人听了不解其意,你只有亲身到了那里,问一问当地的人,再结合你的见闻和感受,才会明白那地名的意思,比如尖扎。
离开隆务河,重回黄河的身旁。沿着黄河东岸北上,行约十几公里,看到黄河西岸有一片弧形的半岛,岛上是郁郁葱葱的树林,林间掩映着白色的房舍、金色的塔顶,黄一块、绿一块的田畦,倾斜着伸向镜子般的黄河,还有远处逶迤的雪山,都收在黄河的倒影里,一阵轻风掠过河面,倒影中的雪山、树林、田畦、房舍轻轻地筛晃,一时间如幻如梦。
问司机得知,河对岸就是尖扎,那个世外桃源似的半岛,那方抒情诗般的田园,就是尖扎。
如同我们眼前呈现的,美丽的尖扎,本来就有着许多别称,碧水丹山、高原江南、青海小桂林等,更有人不吝以最美好的词汇来作为尖扎的定语,比如灵秀尖扎、绝色尖扎。
高原江南、青海小桂林,似乎都好理解,为何叫碧水丹山?
碧水,指的就是黄河。黄河从巴颜喀拉山北麓汇聚众多溪流,一路奔腾而下,进入尖扎境内,骤然变得温驯、安详,李家峡、直岗拉卡、康杨水电站犹如一颗颗璀璨的珍珠,镶嵌在玉带般的黄河上,长河成了一弯连一弯的长湖,水色变得格外碧绿、明丽。
丹山,是指坎布拉国家地质公园,尖扎境内的坎布拉,是北方尤其是青藏高原少见的丹霞地貌,以方山、尖峰、峭壁、洞穴为主要特征,还有宫殿、帷幕、窗棂式地貌及蜂窝状地貌,山色赤丹,宛若朝霞,丹霞地貌之名正由此而来。当天朗气清、阳光明媚之日,丹霞山地愈显壮观夺目。尤其李家峡电站建成之后,高峡平湖,浓妆淡抹,将坎布拉出落得更加美艳动人。
热情的司机把我们拉到了坎布拉,汽车时而绕行在高拔险峻的盘山公路上,时而徜徉在倒影红山的水库岸边,让人深深地感到,碧水丹山,确实是尖扎大地最醒目的标志和招牌。而海拔4800多米的申宝杂日峰,则像一位魁伟的武士,终日镇守着这片宁静的人间仙境。
有个真实的故事似乎可以从一个侧面证明尖扎的美丽。一位年过半百的旅者,已徒步行走了17年,几乎走遍了中国的山山水水,他有一个铁律,不管到了任何地方,无论这个地方有多么美,最多只待3天。他的道理是:地球太大了,不这样坚决的话,有生之年就无法看到更多的美景。但当他到了青海的尖扎,严守了17年的铁律却被他自己打破,在尖扎足足待了11天!
谁嫌尖扎的别称多吗?尖扎还有一个更具穿透力的别称呢:神箭故乡。
尖扎是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发祥地。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尖扎人民一直坚守和传承着一个民族传统,这就是射箭文化。
在尖扎,村与村之间时常举行射箭比赛,比赛前的祭箭、请箭、迎箭仪式和祭祀神灵活动,寄托着藏民对取得胜利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尖扎几乎每个男人都会射箭,而且大都会亲手制作工艺精湛的箭,流传至今,已成为安多藏区独一无二的手工绝活。可以说,箭已经融入尖扎当地藏民的生产、生活和信仰中,甚至神化为地域性的箭崇拜。看山顶那高高的箭垛上插着的五彩神箭,就象征着尖扎人对于平安、幸福和吉祥的祈求。
回到文章开头的话题,“尖扎”就来自于藏语,意为“天堂”。这神话般清幽、空灵的碧水丹山,不正是天堂里才有的景色吗?
四、雪山
不知道为什么,在所有的景物里,雪山是最容易令我为之激动的。1993年5月中旬去四川松潘的黄龙,看见横空出世的雪宝顶,雪宝顶是岷山主峰,就是毛主席《七律·长征》中“更喜岷山千里雪”那个岷山,那是我第一次看见雪山,又是毛主席写过的山,当时就激动得双手合十,对着威严肃穆的雪宝顶祷告了片刻。1997年9月下旬去山西五台山,看见山顶上居然已有一片片的白雪,又好好激动了一回。近年来跑了几次青海,去的时候大多在8月间,虽说每次都能看到雪山,但都距离很远,有时甚至只能看到远山的连绵起伏的顶部有一层亮亮的雪线,也能在心里激动上一会儿——又看见雪山啦!由于对雪山的迷恋,我的电脑桌面,一般都选择雪山。
没想到,今年一年,我就看到了3次雪山。
第一次是5月,还记得那天是5月11日,我们进可可西里,上午到昆仑山口时,晴空万里,阳光普照;下午返回的时候,昆仑山已是漫山大雪,银装素裹,我特意下车在风雪弥漫的山口站了一会儿,认真地领略领略昆仑雪,要知道,昆仑山可是有着万山之祖之称的名山啊,第一次上昆仑山就看到了大雪,我在心中把那看成是一种福分。第二次是8月下旬,在去青海贵德的路上翻越拉脊山,在拉脊山口,看到前方众多的山峰都披上了雪装,在阳光的照射下犹如银色的铠甲,放出迷人的光芒,许多过往车辆都停了下来,人们拿着相机走到路边对着雪山狂拍,的确,在8月,在距离西宁只有六七十公里的地方,能够看到如此壮丽而庄严的雪山,人们的惊喜是有足够的理由的,而我涌动在内心的惊喜更是有着长久的心理基础的。
第三次就是这次,10月中旬,我们去海西州,先过日月山。日月山是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分界线,所以也有人把它叫做青藏高原的东大门。先前几次去青海,不论是去玛多还是去唐乃亥水文站,不论是去龙羊峡水电站还是去青海湖,都要翻越日月山,对日月山已不算生分。只是数次过日月山,都没有碰上雪,于是曾自以为是地认为日月山之所以叫日月山,就是因为它没有积雪。没想到,这次出了西宁一路都是天色阴郁,过了湟源,透过车窗又远远地望见日月山上一片银白,心中便一动,这次日月山有雪吗?及至汽车轰鸣着爬上日月山,见到群峰白雪皑皑,内心深处那一刻欢呼起来,终于看到日月山的雪了!
早年的日月山口,在快到山顶处的两座亭子中间。后来有关部门开发日月山景区,封住了通往原来日月山口的公路,在东南方修建了一条新的翻越日月山的公路。行驶在新公路上,回望雪中的日月山景区,斑斓的亭子,白色的文成公主雕像,在雪光的映照下显得愈加秀美、清新。
激动过后陡生担心,到海西州还有400余公里,若都是雪路可不好赶啦。谁料下了日月山,路上也没雪了,天也晴了,那股担心顷刻间化为乌有,于是又回头望了望刚刚过去的日月雪山,重又沉浸在雪山带来的愉悦中。
一年之中看到了3次雪山,且都不再是远远地眺望,而是跟雪山近距离甚至零距离接触,对于我这个雪山迷来说,不但实实在在地过了一把雪山瘾,更对青藏高原为什么又叫做雪域高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五、戈壁两朵“兰”
戈壁就是柴达木盆地东部那片浩渺的荒原;两朵“兰”不是两朵兰花,也不是两个名字中带“兰”的女子,而是两个县,一个都兰,一个乌兰,两县相距约200公里,都在海西州的东部。
不论去都兰还是去乌兰,一般都要先路过茶卡镇。“茶卡”是藏语,盐池的意思,也就是一个盐湖,面积为100多平方千米,虽然在柴达木盆地的诸多盐湖中面积最小,开采却也最早。此外,其他的盐湖都坐落在戈壁上,唯有茶卡盐湖镶嵌在雪山草地间,又是固液并存的卤水湖,湖内既有层层碧波,又有片片白盐,既有雪山相映,又有草地相拥,形成了独特的自然风光,形状各异的盐花也属于稀有的景观。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采、制盐工艺流程的逐步改进,茶卡盐湖已发展成为生态游与工业游并举的新型景区,列为国家AAA级。在茶卡镇上有一个旅游指示牌,标明向南4公里就是茶卡盐湖景区。
茶卡镇也是一个三岔路口,从西宁到这里后,沿109国道向西南通往都兰,沿315国道向西北通往乌兰。我今年5月第一次过茶卡镇,是去格尔木,途中路过都兰。
过了茶卡镇后,就从荒漠草原进入了大戈壁,中间翻越了一座旺尕秀山,又是平坦而荒凉的戈壁,就这样一路向西南行驶了约两个小时,先前只有些稀拉拉荒草的戈壁上出现了绿树,也出现了亮晶晶的小河。我自言自语地说,这是一块绿洲啊。曾在这条路上跑过多次的司机接道,不错,到都兰了,都兰就是一片“戈壁绿洲”。
不久,我们驶进一个树林环绕的小城,城区多为两三层的小楼,有的建筑带有清新的蒙古族风格,街道宽阔而整洁,这就是都兰县城。
“都兰”来自于蒙古语,为“温暖”之意,可能寓指一个气候温和的绿洲之地。都兰南望苍莽的布尔汗布达山,西眺辽远的柴达木盆地,是一个旅游元素非常集中的地方,集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丰富的景观和众多的文物遗址于一县,这里有高耸的雪山、壮美的冰川、浩瀚的沙漠、广袤的草原、幽静的湖泊,有沧桑之变遗留下来的贝壳堤、海虾山,还有奇异的大漠海市蜃楼,成就了都兰超凡脱俗的美景。众多的文化遗址中,尤以唐代吐蕃古墓葬群 最为壮观,墓群从县东部的夏日哈镇一直到西部的诺木洪乡,绵延200多公里,公路旁不时可见某座墓葬的指示牌,据说全县已查明的古墓已近千座。
行驶在都兰的大地上,始终目不转睛地望着车窗外,一分一秒都不愿放过品味这座古老、美丽的戈壁小城的机会。
今年10月第二次过茶卡镇,这次是向西北,去乌兰,依然要走很长的戈壁滩。当乌兰城蓦然出现在眼前的时候,那欣喜犹如发现了一泓清泉。
乌兰位于柴达木盆地东部,境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草原辽阔、气候宜人,更有牧草资源、地下水资源、矿产资源、风能资源、太阳能资源等等,是一个资源富集、得天独厚的好地方。
虽然周边的地理环境不太一样,但乌兰县城和都兰县城倒差不多,非常整洁,时而可见蒙古族格调的建筑。县境内也有许多美景,比较著名的除了东南的茶卡盐湖之外,在县城西南约80公里处,还有一个阿东木拉古湖,“阿东木拉古”是蒙古语,汉语叫金子海。金子海面积不大,只相当于六七个足球场。但由于地处瀚海深处,没有污染,湖水非常清澈,加上四周被草地、芦苇滩、新月型沙丘所环绕,景色幽雅而别致。特别是西侧的湖底,生有许多水下植物,从沙岸向下望去,犹如史前世纪的原始森林,十分奇特。近来年,金子海的名声越来越大,成为自驾游爱好者趋之若鹜的目标。
都兰和乌兰,我总觉得它们就是两朵兰花,盛开在柴达木戈壁上,也芬芳在我的记忆中。
六、柴达木的明眸
到德令哈的那天下午,采访过后,当地的同志建议我们去看看褡裢湖,虽然时间紧了点,但还来得及。
没想到,路上汽车出了点岔子,耽误了不少时间,赶到褡裢湖时,已是暮色苍茫。当地的同志介绍,褡裢湖其实是两个湖,一个是可鲁克湖,一个是托素湖,由于它们相距不远,又有一条河道相连,人们就习惯于把它们连在一起叫褡裢湖。我们来到的这个湖是距德令哈较近的可鲁克湖。
暮色之中,已看不清湖面的远方,但在湖边有几条不知是渔船还是游船停泊,船上有人影晃动,有一群群的水鸟鸣叫着起落,或钻入不远的芦苇丛中。
据介绍,可鲁克湖距离德令哈30多公里,“可鲁克”来自蒙古语,意为“水草丰美的地方”,实际上,可鲁克湖所处的这片草原叫怀头他拉草原,确是柴达木盆地里一片最美丽的草原,此湖是个淡水湖,面积小一些,只有五六十平方千米;在可鲁克湖的南面,与其相距只有六七公里的托素湖是个咸水湖,“托素”在蒙古语中是“酥油”的意思,已不知此名得来的因由,它的面积大约是可鲁克湖的3倍,周围是茫茫的戈壁滩。奇怪的是,两湖相距这么近,又有水道相通,却像恪守着什么君子协定似的,你淡你的,我咸我的,互不管对方的咸淡事。
后来还是地质专家们破解了这个谜。原来,发源于祁连山哈尔拜峰的巴音河,自东向西注入可鲁克湖,又经连通两湖的河道流入托素湖,可鲁克湖有入水口,也有出水口,不断流淌活动,所以水是淡的;而托素湖只有入水口,没有出水口,形成了一潭死水,加之柴达木盆地气候干燥,蒸发量比降水量高出十几倍至几十倍,托素湖里的矿物质浓度不断增加,就变成了一个咸水湖。
水质和面积的不同,造成两个湖风姿上的差别,可鲁克湖镶嵌在草原中央,水色清澈,湖面平静,芦苇茂密,景色清幽;托素湖则坐落在戈壁滩上,属典型的内陆咸水湖,水生或浮游动植物很少,湖水湛蓝,湖面辽阔,水天一色,一俟风起,则白浪汹涌,惊涛拍岸。
如果把两个湖当成一个湖看,那么褡裢湖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姿,或许正是它的魅力所在。
而褡裢湖最吸引外界的地方,是它旁边的外星人遗址。
在回德令哈的路上,曾去过外星人遗址的司机告诉我们,外星人遗址在托素湖的东南岸边,那里有一座山势不高,通体灰黄的山叫白公山,在临湖一面的峭壁上,有3个奇异的岩洞,洞中有神秘的锈迹斑斑的铁管状的东西,有人曾将这里的部分管状物拿到冶炼厂化验室化验,竟发现铁管中有7%至8%的不明化学元素,这更增加了管状物的神秘化,于是有人就推测这是外星人的遗址。在洞口对着的湖滩上,也有大片铁管的遗迹,不过比洞中的铁管要细得多。此外,湖滩上无数的石头中,竟也大多是直立着的。
问司机我们能否去一趟,司机摇了摇头说,不好去啊,主要是有十几公里没有路,都是湖边的沼泽地,不要说一辆车根本不敢进去,就是有结伴的车,还要带上必要的设备,比如钢索、木板等。他们那次听说外星人遗址离德令哈只有五六十公里就去了,开始以为有两三个小时来回就足够了,谁知竟用了七八个小时。
我只好打消了念头,转念一想也对,如果真是外星人的遗址,不可能弄在城市里面,或是别的我们想去抬脚就能到的地方,外星人来造访地球,肯定不是多想让地球人知道。越这样想,倒越觉得这处外星人遗址可能是真的了。
就是假的又如何,可鲁克湖和托素湖的魅力还不够吗?它们如同柴达木的一双明眸,向世界流盼出挡不住的风情。
七、德令哈,德令哈
从褡裢湖回德令哈的时候,夜幕已完全拉了下来。望着车窗外黑糊糊的戈壁,倏然想起了两件与德令哈的夜晚有关的文艺作品,那是两首同名的诗和歌曲,《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诗的作者是海子,歌曲的作者叫黄金刚。可能由于诗和歌曲的意境都很契合德令哈那苍凉的环境,因而都有一批固定的喜爱者,我算是其一。
德令哈,如今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州府,早先是漫漫荒原上的一个驿站,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发展为一个城市,仍长期脱不了与荒凉的干系。1988年夏天,年轻的诗人海子途经德令哈,写下了《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这首充满孤独与温情的诗作,成为文坛不朽的经典,诗中那句“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和诗人在写完这首诗8个月后的猝然离去,使无数人记住了德令哈,也由此,海子同德令哈这座城市产生了恒久的联系。
2012年7月30日清晨,在濛濛细雨中,2012中国(青海·德令哈)首届海子青年诗歌节在德令哈的母亲河巴音河畔举行开幕式暨海子诗歌陈列馆开馆仪式,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诗人和诗歌爱好者云集这一蒙古语中“金色的世界”,共同享受诗歌的荣光与快乐。
著名诗人,青海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吉狄马加在致辞中说,诗人虽已故去,但他隽永飘逸的诗、纯真质朴的情,永远眷留在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上。今天,多情的人民、多情的城市没有忘记这位诗人。吉狄马加还专门写了一首《致海子》,诗的最后两句是:“那一夜你只为一个人而思念,但今天你的诗却属于人类。”
北京大学教授、著名文艺评论家谢冕致辞说,20多年前,—位诗人来到这座城市,多情的城市记住了他,在他离开人世20多年后,这座城市以诗人的名义举办诗歌节,四面八方的人们经过长途跋涉来到这里怀念他。
相较起来,黄金刚那首歌曲的知名度可能略低一点,但并不黯淡多少,黄金刚用他那略显粗糙的词曲,唱出了一个游子到德令哈后对这个曾经荒凉的小城的怜爱,以及心中涌动的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同样勾起了无数人对于德令哈的好奇与向往……
思绪随着夜色中的德令哈的出现而飘远,渐渐,眼前的城市到处是绚丽灯火映照下的现代化建筑,穿城而过的巴音河流光溢彩,气温虽已到了零度,街头仍徜徉着许多穿戴时髦的年轻人,让人温馨地感到今天的德令哈已不再荒凉,且真正成为海子笔下那“美丽的戈壁”。
虽然那天的晚饭是一顿名副其实的“晚”饭,虽然热情的主人灌了我很多酒,但是饭后我还是把所带的衣服都“武装”到身上,到德令哈的街头走了走,拟定的行程决定了我在德令哈只有这一晚,我得努力地想想,德令哈之夜,为什么会令得海子、黄金刚,还有那么多人为它用心去吟唱。
很喜欢诗人叶延滨写德令哈的一段话,就以它作本文的结尾吧:遥远、宽阔而又神秘的德令哈,就这样留在我的生命旅程中,像一首诗,打开时,在我眼前,合上了,在我心中……
八、绝美的高山牧场
从德令哈返回,原计划还走来时的路,即从大水桥向东北翻越橡皮山,涉过黑马河,沿着青海湖南岸的109国道回西宁,同行的一位摄影师好在青海湖边拍一些风光片。谁知司机一不小心,从大水桥上了正东的共茶高速公路,不得已只好向共和走。好在司机是个老青海,他说从共和通往青海湖还有一条路,可以直接到151。司机还说,151 是指从西宁过来的151公里桩,另外,著名的二郎剑、山上的观湖台都在那里,前些年开发青海湖旅游时就把青海湖景区设在了那儿,于是,151就成了青海湖的一个地标,也是青海湖的一处精华。原以为司机只是在宽慰我们,谁知,从共和直插151的这条路,竟是一条让人既感慨又激动的路。
到共和下了高速,转上一条进山的公路,走到一条沟头,发现一座坝,迎面写着“沟后水库”4个大字。我倏然想起前些年发生过一个青海沟后水库垮坝的事故,一问司机,果然就是这座水库。1993年8月27日午夜时分,共和县恰卜恰镇的城乡居民们有的还在看电视,有的已经上床休息,13公里外的沟后水库发生垮坝事故,洪水一个小时左右便呼啸而至,瞬间吞噬了小镇……沟后水库垮坝共造成280多人死亡,40余人失踪,给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后来根据水利部专家组和省政府调查组的调查确认,沟后水库垮坝是由于钢筋混凝士面板漏水和坝体排水不畅造成的,是一起严重的责任事故。教训是无比惨痛的,以至于当我们得知当年失事的沟后水库就在跟前之时,适才人声嘈杂的车内顿时鸦雀无声……逝者已逝,惟愿后人能真正地引为前鉴,万勿让悲剧重演。
汽车沿着盘山公路不知绕了多少个回旋之后,终于上了山顶,蓦地,一个辽阔的高山牧场呈现在眼前。10月的牧场犹如一块金黄的地毯,就着一道道山梁、一片片山坡随意地铺展,黑色的牦牛群像墨汁似地流淌,有的甚至从公路上淌过,白色的羊群、白色的帐篷,像云朵般环抱着山腰,五彩的经幡在远处的山顶上猎猎飘扬。
曾从山北的沿青海湖公路走过,曾从山南的共茶高速走过,每次路过的时候也都曾长久地仰望过这道山,但因为从来没听人说过这道山,也就没有深入想过它,便想当然地以为那是一道无名的荒山。
却没想到这座山上竟有着那么壮阔、奇美的牧场,这么一座风光绝美的山,没有名字吗?
问司机,司机只说7月的时候这座山上更美,但他不知道山名。车上的同行就用能上网的手机查,结果很容易就查了出来,这道山叫青海南山,因居青海湖之南故名,它是青海湖盆地与共和盆地的界山,从青海湖的西北一直伸到湖东南,最宽处45千米左右,最窄处也有20千米,海拔则在3500至5000余米。同行的复述让我目瞪口呆,真没想到,从青海南山两边走过、路过这么多回,居然一而再、再而三错过与之相识的机会。
起伏不平的山顶上,还有一汪汪的小湖泊,那湖再小,水面都是跟天一样的蓝。更令我再也忘不掉的是,在一条流向小湖的小溪旁,我看到了一线乳白色的水流,就像牛奶一样,穿过草棵,缓缓地向小溪里流淌。我惊讶地向更高更远的草坡望去,确有一头头俯首啃草的牦牛……青海湖,你的南山牧场这么丰美,难道真的是牛奶浇灌的么?
晚上,我用近乎颤抖的声音跟西宁的一位文友说起此事,文友只是淡淡地笑了笑,并没有太明显的吃惊,我就思忖了,文友是不相信我的话呢,还是觉得不足为怪呢?
九、俯瞰青海湖
从青海南山美不胜收的高山牧场走过,来到北面陡峭的山沿,山下忽然出现了一幅让人目瞪口呆的景象,大海般辽阔蔚蓝的青海湖,如同一面接天连地的蓝缎子铺在脚下,湖的北岸、西岸皆海天茫茫,一望无际,像是地球的边缘;湖的东岸屹立着日月山的雪峰,同天上的白云若即若离;湖的南岸,就在我们脚下的山根儿,是一片草场,草色已枯黄,却与湖面的湛蓝形成一种强烈的视觉反差,和夏天时的绿草蓝湖相比,这种黄与蓝的反差别有一番美丽,湖边伸出一道天然的坝,斜着向东北方向插去,犹如一把长剑直刺湖心,那或许就是传说与现实中的二郎剑,而山下这片五彩缤纷的建筑,也应该就是司机说的151了吧?
几秒钟的呆愣之后,许巍《旅行》中的一句歌词从脑海里飘了出来:“谁画出这天地,又画出我和你,让我们就这样相爱相遇……”
青海湖最早走进心里,是我孩提时代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天气预报节目里,从那时的天气预报里经常可以听到格尔木、青海湖等地名,当时对这些地方连个大致的概念也没有,只觉得它们都非常遥远,至于何时能去这些地方,连想都没想过。
而今居然可以曲指算算,已经与青海湖相遇过几次了。哦,带上昨天去德令哈从此路过,3次了。
第一次是1991年3月底,由于还要急着往龙羊峡赶,所以那次只到了青海湖的东南角,记得附近有一个渔场,那次我们走到湖边,因为是第一次见到向往已久的青海湖,我还傻乎乎地掬起湖水喝了一口。青海湖是咸水湖,阳历3月的湖边还有冰,那口湖水的滋味可想而知。
第二次已到2005年8月,那次汽车开到了一个景区,应该就是这151了,当时立秋刚过,青海湖畔的草地上还有一种紫色的花,当时只顾着欣赏那蓝湖和紫花了,并没有去注意这地方还有什么名字。
第三次就是昨天了,我们沿着湖边的109国道,一路与壮阔的青海湖并行,一直走到和青海湖分岔的黑马河,向西南奔了橡皮山。
那三次都是先沿着倒淌河,然后走沿湖公路,那几次,也惊喜,也激动,也震撼,但都是来到湖边,差不多与湖面平行,把眼球望破也望不出多远。都不像这次,从共和那边横穿过来,仿佛空降般来到了青海湖边的山上,居高临下俯瞰青海湖。我得承认,这一次,我是被震得七零八落。
虽然是居高临下,但是面对博大、圣洁的青海湖,我不但没有一点居高临下的感觉,反而肃然起敬。
古往今来,人们对青海湖的美喻数不胜数,圣湖、黄河的遗爱、天堂的眼泪,王母娘娘的瑶池……真是极尽了人间最柔美的词汇,可我觉得最贴切的一句,是大自然的恩赐。
在青海,从省城的高官到普通老百姓都会说的一句话是:青海湖不仅是青海人民的,也是全中国人民的,全世界人民的。
看到那各种肤色、各种装束的游人来到青海湖边,看到在他们手中忙碌的相机、画板,看到他们在湖边嬉戏、漫步,看到他们对湖站立着大声呐喊或者沉思……我想,无论他们在干着什么,他们的心灵也会在悄然之间经受了一番沐浴。
因为,青海湖,就是大自然恩赐给全人类的一处心灵浴场。
十、总是这高原
我必须老老实实地承认,这个标题不是我想出来的,而是诗人马丽华一首诗的标题,对这首诗不敢妄评,但这个标题,从20多年前甫一读到我就被其准确击中。
总是这高原,这句话的背后,似有着无尽的阐释和遐想。
为什么总是这高原?它像一个问题,时时在我的心中纠结着。有一天我发现,这个问题不只在我的心中纠结,也纠缠上了我的人生。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因为工作关系我第一次上了青藏高原,上的时候是3月下旬,中原已是桃红柳绿,青藏高原还是一片灰白,灰的是山,是草,白的是远处山头上未化的雪。那次去了塔尔寺,穿着藏民的皮袄在如来八塔前留了个影;那次去了青海湖,去的路上一会儿阳光灿灿,一会儿雪花飘飘,湖边还有大块的冰;那次去了龙羊峡水电站,上二楼的时候忽觉心慌,腿沉;那次去的时候青藏高原还没有这么多的饭馆,不吃羊肉的我不得不捏着鼻子用饭馆里带着浓重羊肉膻味的碗泡方便面……第一次去青藏高原,给我留下的就这么些印记,寒冷、气候多变、空气稀薄、饮食不习惯,等等。
按说,这些印记应该让我躲着青藏高原的,至少也应该敬而远之,可是我却相反,只要有上青藏高原的机会,决不让它流失。
慢慢去得多了,觉得青藏高原并没有什么可怕的。特别是今年5月去青海,在几乎没有安排适应期的情况下上了可可西里,到达了海拔5010米的风火山,之后全身而退。我便悄悄地被一股麻痹思想主导了,当8月再上青藏高原时,光着膀子喝酒、睡觉,结果患上了感冒,之后是发烧,之后是耳聋,鼻子上出满了疱疹,那几天我时常摸着自己的鼻子想,这是鼻子吗?这不是菠萝皮吗?回来后治疗了一个月才渐渐好转。青藏高原,终于让我交了一次“学费”。
想不到,10月中旬,再度接到上青藏高原采访的任务,我不但没有一点胆怯,反而感到一种想像中连续中彩的那般快乐。
这一次,家人、同事、朋友都劝我别去了,一位老友最后幽我一默:“你这是要从哪跌倒从哪爬起来啊?”
可我还真没想那么多,我当时的想法简单至极,就是“又可以上青藏高原了”。
正是这次深秋时节的青藏高原之行,让我见识了许多难忘的地方和景物,唐卡的故乡同仁、高原丹霞坎布拉、诗人的圣城德令哈、青海南山的高山牧场……这趟行旅的见闻,似乎让我对为什么总是这高原的问题悟出了一点点答案。
这时刻,与青藏高原有关联的一些曾令无数人激动过的人和事也浮出心海:有个写歌的王洛宾,他“在那遥远的地方”为我们奉献了无数美妙的歌声;有个写小说的余易木,一篇来自刚察草原的“初恋的回声”曾在无数读者心中飘荡;有个写诗的昌耀,以《慈航》、《命运之书》、《昌耀的诗》等诗作写出了青藏高原的苍凉、高远和雄奇,被誉为“纯正的边塞诗人”、“诗人中的诗人”等;当然还有海子,以一首诗使无数人记住了德令哈,使无数诗人去写德令哈……
为什么总是这高原呢?我一时无法一言以蔽之,但朦胧之中,我感觉这个答案似乎在变得越来越明了。
让人最想去的,让人去了一次就想下一次永远也去不烦的总是这高原,让人一去就沉没于思索和激动之中的总是这高原,让人总想写总怕写不好终于还是忍不住写了的,总是这高原。一、青海黄,黄河青
“青海青,黄河黄,更有那滔滔的金沙江……”这是张明敏近30年前唱过的一首歌。当时听的时候,除了觉得歌曲很大气之外,还为词作者善于用最简短的文字概括事物特征而击节。
然而,当我在这一年的10月中旬来到青海时,我所看到的青海却与张明敏当年唱的几乎反了个个儿。这时节的青海,映入视野最多的,冲击眼球最胀的,并不是青,而是黄,灰黄的戈壁、枯黄的草原,更有那满目金黄的杨树叶子。
刚到西宁的那天中午,在城里吃了一碗牛肉面,就匆匆朝黄南州赶去。东出西宁,目光一下子就被路边的一种树叶吸引,不大不小的叶子,泛耀着亮亮的金黄,密密匝匝地簇拥着公路,排向一望无际的远方。我看着那树像是杨树,但如此明亮壮观的黄叶却跟印象里中原故乡的杨树怎么也联不上。从司机的口中得知那黄叶果然就是杨树叶子的时候,我惊讶得半天没有出声。
中原那边的杨树,到了这个时候,大多还没怎么黄。该要黄的时候,也是先后不一,而且多是从半青半黄一下就变成了枯黄,那先枯黄的又很快随风飘落,叶子就这么黄着落着,不久树上就稀稀拉拉的了。没有哪棵树会像青海这边的杨树,一树的叶子从翠绿整整齐齐地变成金黄,犹如亿万面金黄的小旗子,哗啦啦地迎风摇曳,似是在宣示着青藏高原的不同凡响,在漫长的严冬即将到来的时候,这座高原反而愈加热烈愈加蓬勃。
驶到平安往南,翻过青沙山,来到化隆与尖扎之间的黄河边,金黄的杨树叶子更多了,公路两旁、黄河两岸,山坡上,山沟里,到处都是。真是令人难以想象,普普通通的杨树叶子,在遥远的深秋的青海,居然成为一道如此壮丽的风景。
与杨树的黄叶相映成趣的,是河边果林里的一种红叶——途中下车小憩的时候,我们注意到了那种红叶,形状与枫叶大相径庭,颜色也比枫叶要深沉得多,却一时不知是什么红叶,只是一树一树的紫红,显出一种异样的隆盛。当问了一个农民,得知了这红叶原来是梨树叶子后,我简直有点目瞪口呆了!若按常识,只有红枫、黄栌等树种才会有如此美艳的红叶,可是在青海的化隆,寻常的梨树叶子,竟然成为让人赏心悦目的红叶!
呵,青海的水土和空气环境里,究竟有什么特别的成分,让普普通通的杨树叶子变得如此金黄、梨树叶子变得如此紫红呢?
而近处就是黄河。可是,黄河在这里已经“严重”地名不副实,宛若青罗带般在灰黄的山岭间飘然来去。碧绿的河水倒映着金黄的杨树叶子、紫红的梨树叶子,真正是毛主席一首诗里写的“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真正是如诗似画,如梦似幻。
还有头顶湛蓝湛蓝的天空呢,还有远处若隐若现的雪山呢,还有山脚下藏族风格的农舍,和翩然走过的戴着鲜艳盖头的撒拉族女子呢。
都说青海美,秋天的青海,更是美得别具风采,美得大气磅礴。
只是那句“青海青,黄河黄”在这时候就显得不合时宜了,因为我眼前的秋天的青海,黄成为了大地的主旋,而黄河反倒是一种纯正得令人屏神凝息的青。所以,我不能不想到一句跟那句歌词相反的话:
青海黄,黄河青。
二、隆务河风情
相比黄河的一些主要支流,隆务河的知名度不是很高。但是,当我们从隆务河入黄处进入隆务峡,开始溯峡而上时,越来越觉得隆务河的知名度与它神奇而独特的魅力很是不符。
20多公里的隆务峡,谷幽水急。行进在这段通往黄南藏族自治州州府同仁县的咽喉要道,峡谷两侧的石壁上一幅幅充满浓郁藏族文化气息的壁画、彩绘不时映入眼帘,已让人感受一阵阵的熏陶。
快要进入同仁县城时,公路两边出现了一片茂密的树林,树林上露出点点白色的建筑。司机说,这些村子都富得很,富的原因是家家都画唐卡。
进入同仁,眼前出现一个繁华的小城,我注意到一个词汇在这个城市多次出现,这就是“热贡”,除了街上见到一些“热贡之乡欢迎您”之类的标语外,我们路过的架在隆务河上的大桥叫热贡大桥,我们居住的宾馆也叫热贡宾馆。
于是就想了解什么是热贡。通过宾馆内的宣传栏和县水保站同志的介绍,约略知道了一些关于热贡的知识。
“热贡”是一句藏语,意为充满希望的金色谷地,指的就是位于隆务河中游的同仁县。隆务河发源于黄南州泽库县多禾茂乡若恰山区,全长140多公里,流经同仁县隆务镇后,始称隆务河。热贡是一种艺术的统称,包括唐卡、堆绣、雕塑等佛教艺术,是藏传佛教艺术的重要流派。热贡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唐卡,将佛教的精深与藏地文化的博大完美结合,将人类手工的精巧与想象的华丽融汇统一,堪称瑰丽绝世。热贡艺术主要分布在隆务河边的吾屯、年都乎、郭玛日、尕沙日等村落,于是就以它的诞生地同仁得名,其内容以佛教本生故事、历史人物和神话传说等为主。如今在隆务河两岸的多个村寨,几乎随便推开一户人家的大门,都会看到正在专心作画的热贡艺人,在这里几乎“家家有画室,人人是画师”,传统艺人和学艺的普通群众共同制作和销售唐卡等热贡艺术品,在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增加了收入。由于藏族民间艺术的巨大吸引力,唐卡艺术品供不应求,据说一幅最好的唐卡能卖到十几万元呢,目前热贡文化产业每年实现销售收入都达数千万元。同仁县也因此享有“藏画之乡”、“唐卡艺术之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地”的美誉,以唐卡为代表的热贡艺术还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穿行于同仁县城,只见民居建筑古朴,布局自然,装饰简朴,且依地形高低而错落有致,表现了隆务河畔非宗教的传统建筑风格。
隆务寺是同仁最著名的名胜古迹,已有700余年的历史。由于上山采访生态造林的关系,我们得以从隆务寺的后山上看到这座藏传佛教寺院的全貌。
隆务寺的建筑颇具有藏族风格,整个寺院背靠西山,面朝隆务河,由于隆务地区藏汉族杂居,建筑物亦多为藏汉合壁式。大大小小的经堂、佛殿星罗棋布,错落有致。俯瞰全寺,飞檐斗拱与堡式红墙融为一体,琉璃瓦与镀金宝瓶饰交相映辉,在夕阳的映照下,一片金光灿灿。
从西山的南坡转到隆务寺前面,有一个宽阔的广场。由于已进入旅游淡季,游人不多,但有三三两两身披绛红色僧袍的僧人手摇经筒,缓步走过,有虔诚的藏族信徒在对着广场正中的金色的三面佛像久久地俯身叩拜,寺门北侧的嘛呢转筒长廊里,亦有人在虔诚地转动经筒……落日的余晖笼罩着隆务寺重重叠叠的建筑群,藏香袅袅,梵音阵阵,一切都沐浴在和谐安祥之中。“叮当,叮当”,一阵晚风吹过,寺院大殿殿角的风铃晃响,那悠远空灵的声音,恍若世外的天籁……
在同仁只待了大半天的时间,但隆务河边那浓郁而独特的藏族风情,却久久地在我的心头弥漫……
三、丹山碧水是尖扎
青海有许多来自藏语或蒙古语的地名,让人听了不解其意,你只有亲身到了那里,问一问当地的人,再结合你的见闻和感受,才会明白那地名的意思,比如尖扎。
离开隆务河,重回黄河的身旁。沿着黄河东岸北上,行约十几公里,看到黄河西岸有一片弧形的半岛,岛上是郁郁葱葱的树林,林间掩映着白色的房舍、金色的塔顶,黄一块、绿一块的田畦,倾斜着伸向镜子般的黄河,还有远处逶迤的雪山,都收在黄河的倒影里,一阵轻风掠过河面,倒影中的雪山、树林、田畦、房舍轻轻地筛晃,一时间如幻如梦。
问司机得知,河对岸就是尖扎,那个世外桃源似的半岛,那方抒情诗般的田园,就是尖扎。
如同我们眼前呈现的,美丽的尖扎,本来就有着许多别称,碧水丹山、高原江南、青海小桂林等,更有人不吝以最美好的词汇来作为尖扎的定语,比如灵秀尖扎、绝色尖扎。
高原江南、青海小桂林,似乎都好理解,为何叫碧水丹山?
碧水,指的就是黄河。黄河从巴颜喀拉山北麓汇聚众多溪流,一路奔腾而下,进入尖扎境内,骤然变得温驯、安详,李家峡、直岗拉卡、康杨水电站犹如一颗颗璀璨的珍珠,镶嵌在玉带般的黄河上,长河成了一弯连一弯的长湖,水色变得格外碧绿、明丽。
丹山,是指坎布拉国家地质公园,尖扎境内的坎布拉,是北方尤其是青藏高原少见的丹霞地貌,以方山、尖峰、峭壁、洞穴为主要特征,还有宫殿、帷幕、窗棂式地貌及蜂窝状地貌,山色赤丹,宛若朝霞,丹霞地貌之名正由此而来。当天朗气清、阳光明媚之日,丹霞山地愈显壮观夺目。尤其李家峡电站建成之后,高峡平湖,浓妆淡抹,将坎布拉出落得更加美艳动人。
热情的司机把我们拉到了坎布拉,汽车时而绕行在高拔险峻的盘山公路上,时而徜徉在倒影红山的水库岸边,让人深深地感到,碧水丹山,确实是尖扎大地最醒目的标志和招牌。而海拔4800多米的申宝杂日峰,则像一位魁伟的武士,终日镇守着这片宁静的人间仙境。
有个真实的故事似乎可以从一个侧面证明尖扎的美丽。一位年过半百的旅者,已徒步行走了17年,几乎走遍了中国的山山水水,他有一个铁律,不管到了任何地方,无论这个地方有多么美,最多只待3天。他的道理是:地球太大了,不这样坚决的话,有生之年就无法看到更多的美景。但当他到了青海的尖扎,严守了17年的铁律却被他自己打破,在尖扎足足待了11天!
谁嫌尖扎的别称多吗?尖扎还有一个更具穿透力的别称呢:神箭故乡。
尖扎是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发祥地。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尖扎人民一直坚守和传承着一个民族传统,这就是射箭文化。
在尖扎,村与村之间时常举行射箭比赛,比赛前的祭箭、请箭、迎箭仪式和祭祀神灵活动,寄托着藏民对取得胜利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尖扎几乎每个男人都会射箭,而且大都会亲手制作工艺精湛的箭,流传至今,已成为安多藏区独一无二的手工绝活。可以说,箭已经融入尖扎当地藏民的生产、生活和信仰中,甚至神化为地域性的箭崇拜。看山顶那高高的箭垛上插着的五彩神箭,就象征着尖扎人对于平安、幸福和吉祥的祈求。
回到文章开头的话题,“尖扎”就来自于藏语,意为“天堂”。这神话般清幽、空灵的碧水丹山,不正是天堂里才有的景色吗?
四、雪山
不知道为什么,在所有的景物里,雪山是最容易令我为之激动的。1993年5月中旬去四川松潘的黄龙,看见横空出世的雪宝顶,雪宝顶是岷山主峰,就是毛主席《七律·长征》中“更喜岷山千里雪”那个岷山,那是我第一次看见雪山,又是毛主席写过的山,当时就激动得双手合十,对着威严肃穆的雪宝顶祷告了片刻。1997年9月下旬去山西五台山,看见山顶上居然已有一片片的白雪,又好好激动了一回。近年来跑了几次青海,去的时候大多在8月间,虽说每次都能看到雪山,但都距离很远,有时甚至只能看到远山的连绵起伏的顶部有一层亮亮的雪线,也能在心里激动上一会儿——又看见雪山啦!由于对雪山的迷恋,我的电脑桌面,一般都选择雪山。
没想到,今年一年,我就看到了3次雪山。
第一次是5月,还记得那天是5月11日,我们进可可西里,上午到昆仑山口时,晴空万里,阳光普照;下午返回的时候,昆仑山已是漫山大雪,银装素裹,我特意下车在风雪弥漫的山口站了一会儿,认真地领略领略昆仑雪,要知道,昆仑山可是有着万山之祖之称的名山啊,第一次上昆仑山就看到了大雪,我在心中把那看成是一种福分。第二次是8月下旬,在去青海贵德的路上翻越拉脊山,在拉脊山口,看到前方众多的山峰都披上了雪装,在阳光的照射下犹如银色的铠甲,放出迷人的光芒,许多过往车辆都停了下来,人们拿着相机走到路边对着雪山狂拍,的确,在8月,在距离西宁只有六七十公里的地方,能够看到如此壮丽而庄严的雪山,人们的惊喜是有足够的理由的,而我涌动在内心的惊喜更是有着长久的心理基础的。
第三次就是这次,10月中旬,我们去海西州,先过日月山。日月山是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分界线,所以也有人把它叫做青藏高原的东大门。先前几次去青海,不论是去玛多还是去唐乃亥水文站,不论是去龙羊峡水电站还是去青海湖,都要翻越日月山,对日月山已不算生分。只是数次过日月山,都没有碰上雪,于是曾自以为是地认为日月山之所以叫日月山,就是因为它没有积雪。没想到,这次出了西宁一路都是天色阴郁,过了湟源,透过车窗又远远地望见日月山上一片银白,心中便一动,这次日月山有雪吗?及至汽车轰鸣着爬上日月山,见到群峰白雪皑皑,内心深处那一刻欢呼起来,终于看到日月山的雪了!
早年的日月山口,在快到山顶处的两座亭子中间。后来有关部门开发日月山景区,封住了通往原来日月山口的公路,在东南方修建了一条新的翻越日月山的公路。行驶在新公路上,回望雪中的日月山景区,斑斓的亭子,白色的文成公主雕像,在雪光的映照下显得愈加秀美、清新。
激动过后陡生担心,到海西州还有400余公里,若都是雪路可不好赶啦。谁料下了日月山,路上也没雪了,天也晴了,那股担心顷刻间化为乌有,于是又回头望了望刚刚过去的日月雪山,重又沉浸在雪山带来的愉悦中。
一年之中看到了3次雪山,且都不再是远远地眺望,而是跟雪山近距离甚至零距离接触,对于我这个雪山迷来说,不但实实在在地过了一把雪山瘾,更对青藏高原为什么又叫做雪域高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五、戈壁两朵“兰”
戈壁就是柴达木盆地东部那片浩渺的荒原;两朵“兰”不是两朵兰花,也不是两个名字中带“兰”的女子,而是两个县,一个都兰,一个乌兰,两县相距约200公里,都在海西州的东部。
不论去都兰还是去乌兰,一般都要先路过茶卡镇。“茶卡”是藏语,盐池的意思,也就是一个盐湖,面积为100多平方千米,虽然在柴达木盆地的诸多盐湖中面积最小,开采却也最早。此外,其他的盐湖都坐落在戈壁上,唯有茶卡盐湖镶嵌在雪山草地间,又是固液并存的卤水湖,湖内既有层层碧波,又有片片白盐,既有雪山相映,又有草地相拥,形成了独特的自然风光,形状各异的盐花也属于稀有的景观。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采、制盐工艺流程的逐步改进,茶卡盐湖已发展成为生态游与工业游并举的新型景区,列为国家AAA级。在茶卡镇上有一个旅游指示牌,标明向南4公里就是茶卡盐湖景区。
茶卡镇也是一个三岔路口,从西宁到这里后,沿109国道向西南通往都兰,沿315国道向西北通往乌兰。我今年5月第一次过茶卡镇,是去格尔木,途中路过都兰。
过了茶卡镇后,就从荒漠草原进入了大戈壁,中间翻越了一座旺尕秀山,又是平坦而荒凉的戈壁,就这样一路向西南行驶了约两个小时,先前只有些稀拉拉荒草的戈壁上出现了绿树,也出现了亮晶晶的小河。我自言自语地说,这是一块绿洲啊。曾在这条路上跑过多次的司机接道,不错,到都兰了,都兰就是一片“戈壁绿洲”。
不久,我们驶进一个树林环绕的小城,城区多为两三层的小楼,有的建筑带有清新的蒙古族风格,街道宽阔而整洁,这就是都兰县城。
“都兰”来自于蒙古语,为“温暖”之意,可能寓指一个气候温和的绿洲之地。都兰南望苍莽的布尔汗布达山,西眺辽远的柴达木盆地,是一个旅游元素非常集中的地方,集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丰富的景观和众多的文物遗址于一县,这里有高耸的雪山、壮美的冰川、浩瀚的沙漠、广袤的草原、幽静的湖泊,有沧桑之变遗留下来的贝壳堤、海虾山,还有奇异的大漠海市蜃楼,成就了都兰超凡脱俗的美景。众多的文化遗址中,尤以唐代吐蕃古墓葬群 最为壮观,墓群从县东部的夏日哈镇一直到西部的诺木洪乡,绵延200多公里,公路旁不时可见某座墓葬的指示牌,据说全县已查明的古墓已近千座。
行驶在都兰的大地上,始终目不转睛地望着车窗外,一分一秒都不愿放过品味这座古老、美丽的戈壁小城的机会。
今年10月第二次过茶卡镇,这次是向西北,去乌兰,依然要走很长的戈壁滩。当乌兰城蓦然出现在眼前的时候,那欣喜犹如发现了一泓清泉。
乌兰位于柴达木盆地东部,境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草原辽阔、气候宜人,更有牧草资源、地下水资源、矿产资源、风能资源、太阳能资源等等,是一个资源富集、得天独厚的好地方。
虽然周边的地理环境不太一样,但乌兰县城和都兰县城倒差不多,非常整洁,时而可见蒙古族格调的建筑。县境内也有许多美景,比较著名的除了东南的茶卡盐湖之外,在县城西南约80公里处,还有一个阿东木拉古湖,“阿东木拉古”是蒙古语,汉语叫金子海。金子海面积不大,只相当于六七个足球场。但由于地处瀚海深处,没有污染,湖水非常清澈,加上四周被草地、芦苇滩、新月型沙丘所环绕,景色幽雅而别致。特别是西侧的湖底,生有许多水下植物,从沙岸向下望去,犹如史前世纪的原始森林,十分奇特。近来年,金子海的名声越来越大,成为自驾游爱好者趋之若鹜的目标。
都兰和乌兰,我总觉得它们就是两朵兰花,盛开在柴达木戈壁上,也芬芳在我的记忆中。
六、柴达木的明眸
到德令哈的那天下午,采访过后,当地的同志建议我们去看看褡裢湖,虽然时间紧了点,但还来得及。
没想到,路上汽车出了点岔子,耽误了不少时间,赶到褡裢湖时,已是暮色苍茫。当地的同志介绍,褡裢湖其实是两个湖,一个是可鲁克湖,一个是托素湖,由于它们相距不远,又有一条河道相连,人们就习惯于把它们连在一起叫褡裢湖。我们来到的这个湖是距德令哈较近的可鲁克湖。
暮色之中,已看不清湖面的远方,但在湖边有几条不知是渔船还是游船停泊,船上有人影晃动,有一群群的水鸟鸣叫着起落,或钻入不远的芦苇丛中。
据介绍,可鲁克湖距离德令哈30多公里,“可鲁克”来自蒙古语,意为“水草丰美的地方”,实际上,可鲁克湖所处的这片草原叫怀头他拉草原,确是柴达木盆地里一片最美丽的草原,此湖是个淡水湖,面积小一些,只有五六十平方千米;在可鲁克湖的南面,与其相距只有六七公里的托素湖是个咸水湖,“托素”在蒙古语中是“酥油”的意思,已不知此名得来的因由,它的面积大约是可鲁克湖的3倍,周围是茫茫的戈壁滩。奇怪的是,两湖相距这么近,又有水道相通,却像恪守着什么君子协定似的,你淡你的,我咸我的,互不管对方的咸淡事。
后来还是地质专家们破解了这个谜。原来,发源于祁连山哈尔拜峰的巴音河,自东向西注入可鲁克湖,又经连通两湖的河道流入托素湖,可鲁克湖有入水口,也有出水口,不断流淌活动,所以水是淡的;而托素湖只有入水口,没有出水口,形成了一潭死水,加之柴达木盆地气候干燥,蒸发量比降水量高出十几倍至几十倍,托素湖里的矿物质浓度不断增加,就变成了一个咸水湖。
水质和面积的不同,造成两个湖风姿上的差别,可鲁克湖镶嵌在草原中央,水色清澈,湖面平静,芦苇茂密,景色清幽;托素湖则坐落在戈壁滩上,属典型的内陆咸水湖,水生或浮游动植物很少,湖水湛蓝,湖面辽阔,水天一色,一俟风起,则白浪汹涌,惊涛拍岸。
如果把两个湖当成一个湖看,那么褡裢湖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姿,或许正是它的魅力所在。
而褡裢湖最吸引外界的地方,是它旁边的外星人遗址。
在回德令哈的路上,曾去过外星人遗址的司机告诉我们,外星人遗址在托素湖的东南岸边,那里有一座山势不高,通体灰黄的山叫白公山,在临湖一面的峭壁上,有3个奇异的岩洞,洞中有神秘的锈迹斑斑的铁管状的东西,有人曾将这里的部分管状物拿到冶炼厂化验室化验,竟发现铁管中有7%至8%的不明化学元素,这更增加了管状物的神秘化,于是有人就推测这是外星人的遗址。在洞口对着的湖滩上,也有大片铁管的遗迹,不过比洞中的铁管要细得多。此外,湖滩上无数的石头中,竟也大多是直立着的。
问司机我们能否去一趟,司机摇了摇头说,不好去啊,主要是有十几公里没有路,都是湖边的沼泽地,不要说一辆车根本不敢进去,就是有结伴的车,还要带上必要的设备,比如钢索、木板等。他们那次听说外星人遗址离德令哈只有五六十公里就去了,开始以为有两三个小时来回就足够了,谁知竟用了七八个小时。
我只好打消了念头,转念一想也对,如果真是外星人的遗址,不可能弄在城市里面,或是别的我们想去抬脚就能到的地方,外星人来造访地球,肯定不是多想让地球人知道。越这样想,倒越觉得这处外星人遗址可能是真的了。
就是假的又如何,可鲁克湖和托素湖的魅力还不够吗?它们如同柴达木的一双明眸,向世界流盼出挡不住的风情。
七、德令哈,德令哈
从褡裢湖回德令哈的时候,夜幕已完全拉了下来。望着车窗外黑糊糊的戈壁,倏然想起了两件与德令哈的夜晚有关的文艺作品,那是两首同名的诗和歌曲,《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诗的作者是海子,歌曲的作者叫黄金刚。可能由于诗和歌曲的意境都很契合德令哈那苍凉的环境,因而都有一批固定的喜爱者,我算是其一。
德令哈,如今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州府,早先是漫漫荒原上的一个驿站,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发展为一个城市,仍长期脱不了与荒凉的干系。1988年夏天,年轻的诗人海子途经德令哈,写下了《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这首充满孤独与温情的诗作,成为文坛不朽的经典,诗中那句“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和诗人在写完这首诗8个月后的猝然离去,使无数人记住了德令哈,也由此,海子同德令哈这座城市产生了恒久的联系。
2012年7月30日清晨,在濛濛细雨中,2012中国(青海·德令哈)首届海子青年诗歌节在德令哈的母亲河巴音河畔举行开幕式暨海子诗歌陈列馆开馆仪式,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诗人和诗歌爱好者云集这一蒙古语中“金色的世界”,共同享受诗歌的荣光与快乐。
著名诗人,青海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吉狄马加在致辞中说,诗人虽已故去,但他隽永飘逸的诗、纯真质朴的情,永远眷留在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上。今天,多情的人民、多情的城市没有忘记这位诗人。吉狄马加还专门写了一首《致海子》,诗的最后两句是:“那一夜你只为一个人而思念,但今天你的诗却属于人类。”
北京大学教授、著名文艺评论家谢冕致辞说,20多年前,—位诗人来到这座城市,多情的城市记住了他,在他离开人世20多年后,这座城市以诗人的名义举办诗歌节,四面八方的人们经过长途跋涉来到这里怀念他。
相较起来,黄金刚那首歌曲的知名度可能略低一点,但并不黯淡多少,黄金刚用他那略显粗糙的词曲,唱出了一个游子到德令哈后对这个曾经荒凉的小城的怜爱,以及心中涌动的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同样勾起了无数人对于德令哈的好奇与向往……
思绪随着夜色中的德令哈的出现而飘远,渐渐,眼前的城市到处是绚丽灯火映照下的现代化建筑,穿城而过的巴音河流光溢彩,气温虽已到了零度,街头仍徜徉着许多穿戴时髦的年轻人,让人温馨地感到今天的德令哈已不再荒凉,且真正成为海子笔下那“美丽的戈壁”。
虽然那天的晚饭是一顿名副其实的“晚”饭,虽然热情的主人灌了我很多酒,但是饭后我还是把所带的衣服都“武装”到身上,到德令哈的街头走了走,拟定的行程决定了我在德令哈只有这一晚,我得努力地想想,德令哈之夜,为什么会令得海子、黄金刚,还有那么多人为它用心去吟唱。
很喜欢诗人叶延滨写德令哈的一段话,就以它作本文的结尾吧:遥远、宽阔而又神秘的德令哈,就这样留在我的生命旅程中,像一首诗,打开时,在我眼前,合上了,在我心中……
八、绝美的高山牧场
从德令哈返回,原计划还走来时的路,即从大水桥向东北翻越橡皮山,涉过黑马河,沿着青海湖南岸的109国道回西宁,同行的一位摄影师好在青海湖边拍一些风光片。谁知司机一不小心,从大水桥上了正东的共茶高速公路,不得已只好向共和走。好在司机是个老青海,他说从共和通往青海湖还有一条路,可以直接到151。司机还说,151 是指从西宁过来的151公里桩,另外,著名的二郎剑、山上的观湖台都在那里,前些年开发青海湖旅游时就把青海湖景区设在了那儿,于是,151就成了青海湖的一个地标,也是青海湖的一处精华。原以为司机只是在宽慰我们,谁知,从共和直插151的这条路,竟是一条让人既感慨又激动的路。
到共和下了高速,转上一条进山的公路,走到一条沟头,发现一座坝,迎面写着“沟后水库”4个大字。我倏然想起前些年发生过一个青海沟后水库垮坝的事故,一问司机,果然就是这座水库。1993年8月27日午夜时分,共和县恰卜恰镇的城乡居民们有的还在看电视,有的已经上床休息,13公里外的沟后水库发生垮坝事故,洪水一个小时左右便呼啸而至,瞬间吞噬了小镇……沟后水库垮坝共造成280多人死亡,40余人失踪,给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后来根据水利部专家组和省政府调查组的调查确认,沟后水库垮坝是由于钢筋混凝士面板漏水和坝体排水不畅造成的,是一起严重的责任事故。教训是无比惨痛的,以至于当我们得知当年失事的沟后水库就在跟前之时,适才人声嘈杂的车内顿时鸦雀无声……逝者已逝,惟愿后人能真正地引为前鉴,万勿让悲剧重演。
汽车沿着盘山公路不知绕了多少个回旋之后,终于上了山顶,蓦地,一个辽阔的高山牧场呈现在眼前。10月的牧场犹如一块金黄的地毯,就着一道道山梁、一片片山坡随意地铺展,黑色的牦牛群像墨汁似地流淌,有的甚至从公路上淌过,白色的羊群、白色的帐篷,像云朵般环抱着山腰,五彩的经幡在远处的山顶上猎猎飘扬。
曾从山北的沿青海湖公路走过,曾从山南的共茶高速走过,每次路过的时候也都曾长久地仰望过这道山,但因为从来没听人说过这道山,也就没有深入想过它,便想当然地以为那是一道无名的荒山。
却没想到这座山上竟有着那么壮阔、奇美的牧场,这么一座风光绝美的山,没有名字吗?
问司机,司机只说7月的时候这座山上更美,但他不知道山名。车上的同行就用能上网的手机查,结果很容易就查了出来,这道山叫青海南山,因居青海湖之南故名,它是青海湖盆地与共和盆地的界山,从青海湖的西北一直伸到湖东南,最宽处45千米左右,最窄处也有20千米,海拔则在3500至5000余米。同行的复述让我目瞪口呆,真没想到,从青海南山两边走过、路过这么多回,居然一而再、再而三错过与之相识的机会。
起伏不平的山顶上,还有一汪汪的小湖泊,那湖再小,水面都是跟天一样的蓝。更令我再也忘不掉的是,在一条流向小湖的小溪旁,我看到了一线乳白色的水流,就像牛奶一样,穿过草棵,缓缓地向小溪里流淌。我惊讶地向更高更远的草坡望去,确有一头头俯首啃草的牦牛……青海湖,你的南山牧场这么丰美,难道真的是牛奶浇灌的么?
晚上,我用近乎颤抖的声音跟西宁的一位文友说起此事,文友只是淡淡地笑了笑,并没有太明显的吃惊,我就思忖了,文友是不相信我的话呢,还是觉得不足为怪呢?
九、俯瞰青海湖
从青海南山美不胜收的高山牧场走过,来到北面陡峭的山沿,山下忽然出现了一幅让人目瞪口呆的景象,大海般辽阔蔚蓝的青海湖,如同一面接天连地的蓝缎子铺在脚下,湖的北岸、西岸皆海天茫茫,一望无际,像是地球的边缘;湖的东岸屹立着日月山的雪峰,同天上的白云若即若离;湖的南岸,就在我们脚下的山根儿,是一片草场,草色已枯黄,却与湖面的湛蓝形成一种强烈的视觉反差,和夏天时的绿草蓝湖相比,这种黄与蓝的反差别有一番美丽,湖边伸出一道天然的坝,斜着向东北方向插去,犹如一把长剑直刺湖心,那或许就是传说与现实中的二郎剑,而山下这片五彩缤纷的建筑,也应该就是司机说的151了吧?
几秒钟的呆愣之后,许巍《旅行》中的一句歌词从脑海里飘了出来:“谁画出这天地,又画出我和你,让我们就这样相爱相遇……”
青海湖最早走进心里,是我孩提时代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天气预报节目里,从那时的天气预报里经常可以听到格尔木、青海湖等地名,当时对这些地方连个大致的概念也没有,只觉得它们都非常遥远,至于何时能去这些地方,连想都没想过。
而今居然可以曲指算算,已经与青海湖相遇过几次了。哦,带上昨天去德令哈从此路过,3次了。
第一次是1991年3月底,由于还要急着往龙羊峡赶,所以那次只到了青海湖的东南角,记得附近有一个渔场,那次我们走到湖边,因为是第一次见到向往已久的青海湖,我还傻乎乎地掬起湖水喝了一口。青海湖是咸水湖,阳历3月的湖边还有冰,那口湖水的滋味可想而知。
第二次已到2005年8月,那次汽车开到了一个景区,应该就是这151了,当时立秋刚过,青海湖畔的草地上还有一种紫色的花,当时只顾着欣赏那蓝湖和紫花了,并没有去注意这地方还有什么名字。
第三次就是昨天了,我们沿着湖边的109国道,一路与壮阔的青海湖并行,一直走到和青海湖分岔的黑马河,向西南奔了橡皮山。
那三次都是先沿着倒淌河,然后走沿湖公路,那几次,也惊喜,也激动,也震撼,但都是来到湖边,差不多与湖面平行,把眼球望破也望不出多远。都不像这次,从共和那边横穿过来,仿佛空降般来到了青海湖边的山上,居高临下俯瞰青海湖。我得承认,这一次,我是被震得七零八落。
虽然是居高临下,但是面对博大、圣洁的青海湖,我不但没有一点居高临下的感觉,反而肃然起敬。
古往今来,人们对青海湖的美喻数不胜数,圣湖、黄河的遗爱、天堂的眼泪,王母娘娘的瑶池……真是极尽了人间最柔美的词汇,可我觉得最贴切的一句,是大自然的恩赐。
在青海,从省城的高官到普通老百姓都会说的一句话是:青海湖不仅是青海人民的,也是全中国人民的,全世界人民的。
看到那各种肤色、各种装束的游人来到青海湖边,看到在他们手中忙碌的相机、画板,看到他们在湖边嬉戏、漫步,看到他们对湖站立着大声呐喊或者沉思……我想,无论他们在干着什么,他们的心灵也会在悄然之间经受了一番沐浴。
因为,青海湖,就是大自然恩赐给全人类的一处心灵浴场。
十、总是这高原
我必须老老实实地承认,这个标题不是我想出来的,而是诗人马丽华一首诗的标题,对这首诗不敢妄评,但这个标题,从20多年前甫一读到我就被其准确击中。
总是这高原,这句话的背后,似有着无尽的阐释和遐想。
为什么总是这高原?它像一个问题,时时在我的心中纠结着。有一天我发现,这个问题不只在我的心中纠结,也纠缠上了我的人生。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因为工作关系我第一次上了青藏高原,上的时候是3月下旬,中原已是桃红柳绿,青藏高原还是一片灰白,灰的是山,是草,白的是远处山头上未化的雪。那次去了塔尔寺,穿着藏民的皮袄在如来八塔前留了个影;那次去了青海湖,去的路上一会儿阳光灿灿,一会儿雪花飘飘,湖边还有大块的冰;那次去了龙羊峡水电站,上二楼的时候忽觉心慌,腿沉;那次去的时候青藏高原还没有这么多的饭馆,不吃羊肉的我不得不捏着鼻子用饭馆里带着浓重羊肉膻味的碗泡方便面……第一次去青藏高原,给我留下的就这么些印记,寒冷、气候多变、空气稀薄、饮食不习惯,等等。
按说,这些印记应该让我躲着青藏高原的,至少也应该敬而远之,可是我却相反,只要有上青藏高原的机会,决不让它流失。
慢慢去得多了,觉得青藏高原并没有什么可怕的。特别是今年5月去青海,在几乎没有安排适应期的情况下上了可可西里,到达了海拔5010米的风火山,之后全身而退。我便悄悄地被一股麻痹思想主导了,当8月再上青藏高原时,光着膀子喝酒、睡觉,结果患上了感冒,之后是发烧,之后是耳聋,鼻子上出满了疱疹,那几天我时常摸着自己的鼻子想,这是鼻子吗?这不是菠萝皮吗?回来后治疗了一个月才渐渐好转。青藏高原,终于让我交了一次“学费”。
想不到,10月中旬,再度接到上青藏高原采访的任务,我不但没有一点胆怯,反而感到一种想像中连续中彩的那般快乐。
这一次,家人、同事、朋友都劝我别去了,一位老友最后幽我一默:“你这是要从哪跌倒从哪爬起来啊?”
可我还真没想那么多,我当时的想法简单至极,就是“又可以上青藏高原了”。
正是这次深秋时节的青藏高原之行,让我见识了许多难忘的地方和景物,唐卡的故乡同仁、高原丹霞坎布拉、诗人的圣城德令哈、青海南山的高山牧场……这趟行旅的见闻,似乎让我对为什么总是这高原的问题悟出了一点点答案。
这时刻,与青藏高原有关联的一些曾令无数人激动过的人和事也浮出心海:有个写歌的王洛宾,他“在那遥远的地方”为我们奉献了无数美妙的歌声;有个写小说的余易木,一篇来自刚察草原的“初恋的回声”曾在无数读者心中飘荡;有个写诗的昌耀,以《慈航》、《命运之书》、《昌耀的诗》等诗作写出了青藏高原的苍凉、高远和雄奇,被誉为“纯正的边塞诗人”、“诗人中的诗人”等;当然还有海子,以一首诗使无数人记住了德令哈,使无数诗人去写德令哈……
为什么总是这高原呢?我一时无法一言以蔽之,但朦胧之中,我感觉这个答案似乎在变得越来越明了。
让人最想去的,让人去了一次就想下一次永远也去不烦的总是这高原,让人一去就沉没于思索和激动之中的总是这高原,让人总想写总怕写不好终于还是忍不住写了的,总是这高原。一、青海黄,黄河青
“青海青,黄河黄,更有那滔滔的金沙江……”这是张明敏近30年前唱过的一首歌。当时听的时候,除了觉得歌曲很大气之外,还为词作者善于用最简短的文字概括事物特征而击节。
然而,当我在这一年的10月中旬来到青海时,我所看到的青海却与张明敏当年唱的几乎反了个个儿。这时节的青海,映入视野最多的,冲击眼球最胀的,并不是青,而是黄,灰黄的戈壁、枯黄的草原,更有那满目金黄的杨树叶子。
刚到西宁的那天中午,在城里吃了一碗牛肉面,就匆匆朝黄南州赶去。东出西宁,目光一下子就被路边的一种树叶吸引,不大不小的叶子,泛耀着亮亮的金黄,密密匝匝地簇拥着公路,排向一望无际的远方。我看着那树像是杨树,但如此明亮壮观的黄叶却跟印象里中原故乡的杨树怎么也联不上。从司机的口中得知那黄叶果然就是杨树叶子的时候,我惊讶得半天没有出声。
中原那边的杨树,到了这个时候,大多还没怎么黄。该要黄的时候,也是先后不一,而且多是从半青半黄一下就变成了枯黄,那先枯黄的又很快随风飘落,叶子就这么黄着落着,不久树上就稀稀拉拉的了。没有哪棵树会像青海这边的杨树,一树的叶子从翠绿整整齐齐地变成金黄,犹如亿万面金黄的小旗子,哗啦啦地迎风摇曳,似是在宣示着青藏高原的不同凡响,在漫长的严冬即将到来的时候,这座高原反而愈加热烈愈加蓬勃。
驶到平安往南,翻过青沙山,来到化隆与尖扎之间的黄河边,金黄的杨树叶子更多了,公路两旁、黄河两岸,山坡上,山沟里,到处都是。真是令人难以想象,普普通通的杨树叶子,在遥远的深秋的青海,居然成为一道如此壮丽的风景。
与杨树的黄叶相映成趣的,是河边果林里的一种红叶——途中下车小憩的时候,我们注意到了那种红叶,形状与枫叶大相径庭,颜色也比枫叶要深沉得多,却一时不知是什么红叶,只是一树一树的紫红,显出一种异样的隆盛。当问了一个农民,得知了这红叶原来是梨树叶子后,我简直有点目瞪口呆了!若按常识,只有红枫、黄栌等树种才会有如此美艳的红叶,可是在青海的化隆,寻常的梨树叶子,竟然成为让人赏心悦目的红叶!
呵,青海的水土和空气环境里,究竟有什么特别的成分,让普普通通的杨树叶子变得如此金黄、梨树叶子变得如此紫红呢?
而近处就是黄河。可是,黄河在这里已经“严重”地名不副实,宛若青罗带般在灰黄的山岭间飘然来去。碧绿的河水倒映着金黄的杨树叶子、紫红的梨树叶子,真正是毛主席一首诗里写的“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真正是如诗似画,如梦似幻。
还有头顶湛蓝湛蓝的天空呢,还有远处若隐若现的雪山呢,还有山脚下藏族风格的农舍,和翩然走过的戴着鲜艳盖头的撒拉族女子呢。
都说青海美,秋天的青海,更是美得别具风采,美得大气磅礴。
只是那句“青海青,黄河黄”在这时候就显得不合时宜了,因为我眼前的秋天的青海,黄成为了大地的主旋,而黄河反倒是一种纯正得令人屏神凝息的青。所以,我不能不想到一句跟那句歌词相反的话:
青海黄,黄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