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合河和的头像

合河和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8/23
分享

壮观的驼队

走近敦煌鸣沙山,觉得其最吸引人的地方,不是沙山的高大,也不是沙子会发出鸣响,而是那一面面沙坡、一道道沙梁上,载着来自天南地北穿戴五颜六色的游客,在驼铃的叮咚声里缓缓跋涉的一队队骆驼。在蓝色的天空下,构成了一幕别样的风景。

了解一点丝绸之路的历史就会知道,对于鸣沙山来说,驼队并不算特别稀奇。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出的丝绸之路,就从鸣沙山下逶迤西去,从那时起,丝绸之路上就有了一支支来来往往的驼队,于是也有人说,丝绸之路,就是在驼背上建立起来的。西安沙坡村出土的西汉骆驼,似也可以作为骆驼与丝绸之路渊源的印证。

丝绸之路大部分路段穿越沙漠戈壁,路途艰险,气候多变,在汉唐时代交通工具还十分简陋的条件下,大牲畜就成了货运运输的主力,可是其他大牲畜又适应不了丝绸之路的漫长和严酷,骆驼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骆驼是一种神奇的动物,特有的身体构造和机能,不但使得骆驼能够在环境极其恶劣的沙漠里存活,超强的体力,持久的耐力,还使得骆驼能够长途负重行走,一只骆驼可以驮着三四百斤的货物,以每天百里的速度,连续行走三四天。而一只没有驮货物的骆驼,每小时可以跑三十里,且连续奔跑个小时以上。此外,骆驼有着极敏锐的嗅觉,可以寻找到四十里以外的水源。据说,骆驼的方向感更强,在浩瀚的沙海中,头驼可以带领驼队往返于一两千里从不迷失方向。正是这些独步天下的技能,为骆驼带来了“沙漠之舟”的美誉,也使骆驼成为丝绸之路的象征。

人们甚至从沙漠的角度来表达对骆驼的仰赖,汉代时就有“乃非驼难入之漠”的语句,来形容丝绸之路上的沙漠戈壁。

当然,作为为人服务的交通工具,骆驼并不是单独在沙漠里行走,而是有人牵行,牵骆驼的人在古时被称为“骆驼客”,到今天,随着时代的发展,使用“骆驼客”这个称呼的人越来越少了,但只要骆驼存在,“骆驼客”这个行当就不会消失,像此刻鸣沙山上的驼队,每一支驼队,都会有“骆驼客”,随着驼队的大小,“骆驼客”也有多有少。

“骆驼客”的主要职责不光是牵骆驼,更主要是使唤骆驼伏下或站起,保证骆驼平稳行走,为游客上驼、骑驼提供服务,同时还会承担一些向导的职责,为游客介绍一些鸣沙山、月牙泉的知识或者传说。

随着时代的发展,“骆驼客”也渐渐成为一个巾帼不让须眉的行当,那些女“骆驼客”们,或披着纱巾,或戴着凉帽,或戴着厚厚的护臂、手套,在骄阳的照射下,高一脚,低一脚地行走在驼队的旁边,成为驼队的美丽背景。

据当地一位新闻同行介绍,鸣沙山的“骆驼客”里,有许多都是附近月牙泉村的村民。早在二十多年前,月牙泉的村民就看到了骆驼在鸣沙山旅游中蕴含的商机。于是,他们从附近的沙漠、草原上买来骆驼,为游客提供乘坐骆驼攀登鸣沙山的服务。由于这一项目契合了远方游客体验大漠风情的心理,生意越来越火爆,目前月牙泉村的骆驼已经发展到了一千多只,每户村民每年光是牵骆驼载客的收入就达数万元,月牙泉村也凭借这个项目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全村现已建成高标准小康住宅一百多户,占全村农户百分之六十以上,买汽车的农户就更多了,电话、有线数字电视及自来水的入户率均达百分之百,月牙泉村也被人誉为“鸣沙山下的小康村”。

除了月牙泉村,周边的乡村也加入了鸣沙山的驼队服务项目。我们去的那天还不算是鸣沙山旅游的旺季,但从山下到山腰到山顶,分布着数不清的驼队,目估骆驼至少有一千只以上。而在从鸣沙山下,还有一个偌大的场地,集结的待组队上山的骆驼还要多得多,据说,鸣沙山的骆驼总数已达六千只以上。

怪不得,那位新闻同行以自豪的口气说:“我们鸣沙山的驼队是亚洲最壮观的驼队哦!”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