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白利芳的头像

白利芳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402/07
分享

苦行者路遥,平凡世界的篆刻家——读《路遥传》有感

想写这篇读后感,已有些时日,心境颇有些像鲁迅先生当年写《记念刘和珍君》时的犹豫、坚定、笃行,是的,这篇文章实乃必要之作,可我又琐事缠身,确实有些耽搁了,虽迟了时日,但心中喷涌的思想,一直积淀在胸腔,只要时间略有充裕,我便要一吐为快了,不然,我无法释然,更无法摆正今后的人生,所以只要能完成,它就是最好的,以此理由自安吧。

认识路遥是从拜读他的作品《平凡的世界》开始,那时候我上小学,不知道姐姐从哪里借来的这本书,少不更事的我听说是畅销书,便如饥似渴阅读了起来,而我浑然不知的竟是我这个小读者只是路遥万千读者中的一员,当时所有的读者都有这样一种心情:《平凡的世界》教我们走路,教我们生活,教我们如何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也有评论家说《平凡的世界》是沙漠中的甘霖,是美好的精神食粮,给无数普通人带去温暖、带去奋斗与前行的希望。

而小小年纪的我当然毫不例外也被《平凡的世界》这部“茅盾文学奖”作品摄了魂魄,于是白天看、晚上看,夜里别人睡觉我挑灯继续看,为了不影响同在大炕上休息的家人们,我甚至把煤油灯搂在被窝里看,就这样不舍昼夜利用三天时间终把这部全景式反映中国当代城乡社会巨大历史性变迁的史诗小说《平凡的世界》读完了,但那时只觉得这本书为何有如此神奇的力量,能让人读起来欲罢不能,其实藏在《平凡的世界》背后的故事我当时都不甚了解,以致现时读罢《路遥传》,震惊、扼腕、不解、崇拜等诸多情感夹裹其中、不得挣脱,下面我想从苦境中浸透着的路遥一生来抒写我的认识和品评,以达共飨。

路遥的“苦境”。路遥在他走过的短短42年间,经历了童年生活苦、上学拮据苦、感情破裂苦、创作呕心苦、病痛折磨苦、穷困潦倒苦。也许正应了那句话,吃的苦中苦,成为人上人,人生给与路遥的苦难是深入骨髓的,幼时出生农家,家境贫困、破衣啰嗦、遭人嘲讽,7岁时为了上学只能过继到大伯家生活,大伯一家因没有亲生孩子,对路遥也算是疼爱有加,还能让他有学上,但比起同龄人,路遥仍算是比较可怜的那一个,住校只能吃酸菜就着冷糠团子,吃不饱时再喝点涮锅水;为了让路遥去学校能拿上干粮,养母甚至去外村挨门挨户乞讨,就这样路遥挨过了难熬的中学时代;大学时期的路遥因为有了妻子林达的接济,生活稍有改观,直至大学毕业。

路遥的青春年华里,还遭遇过一场足以令他结束生命的“爱情风暴”,别看路遥出生农村,心气颇高的他一心想要找个“北京知青”,就这样符合路遥恋爱标准的林虹走进了他的世界,用《路遥传》作者厚夫的话说,他们的爱情可谓“天昏地暗”,然而福兮,祸之所依,待路遥心甘情愿把本该属于他的宝贵的招工指标让给林虹后,林虹却在进城不久后给他寄来了“绝交信”,仕途的无望和初恋的失败将他逼向了死亡的边缘,最终,在偷吃了老农的一个甜瓜后,他迷途知返,用“戴孝”的方式为这次失败的恋爱经历画上了句号。然而这次恋爱苦果并不是路遥“感情苦难”的终点,更要命的是路遥在和另一个北京知青林达结婚后,婚姻生活一度也不幸福,甚至在路遥病重弥留之际,并没有等来妻子林达的照顾,而是等来一纸离婚协议。实质上他们的婚姻属于“白雪公主下嫁穷小子”模式,且两个人都很有个性,路遥不拘小节,林达细腻浪漫,生活中的“步调不一致”带来的是无休止的争吵和“无爱”婚姻的形成,这也是加速路遥病逝的一个重要因素,路遥拼命地征战在文学创作的荒原中,而讲究生活品质的林达却在追求事业和照顾孩子的中自顾不暇,家庭长期冷战、夫妻间形同陌路,彼此间也没有温暖可言,这是厚夫对路遥婚姻状况的评述,如果说路遥把最好、最大、最本质的一面献给了社会、献给了读者,那么他留给妻子林达的就只有阴影了,可以说恋爱苦果和婚姻苦果路遥这一生都已尝尽。

为文学创作呕心沥血用来形容路遥一点也不为过,路遥短暂的一生作品虽不多,但每完成一部都可称得上精品,《人生》《平凡的世界》《早晨从中午开始》《惊心动魄的一幕》等,都取得了非同凡响的社会影响力,但路遥在创作每部作品时花费的心血却似在磨短他的生命。创作《人生》历时三年,期间思想和艺术考量备受折磨,在构思《人生》最艰苦的阶段,路遥每天工作十八个小时,分不清白天和夜晚,浑身如同燃起大火,五官溃烂,大小便不通畅,胳膊被磨的红肿,精神高度集中时会深更半夜起来转圈圈,搞得招待所负责人以为路遥“神经了”;创作《平凡的世界》用时6年,路遥专赴陕北毛乌素大沙漠为创作誓师,并高强度地阅读大量长篇小说,历时一年查阅各类资料,煞费苦心构思小说框架,苦恼一个冬天设想最优开头方案……路遥甚至为了这部作品已做好了承受青春和整个生命失败的准备。创作期间,路遥选择了铜川矿务局医院的一间会议室作为工作间,工作间实际上成了牢房,他将每天的创作任务作了规定,且饭后只允许自己“防风”半小时,夜间,唯一能与路遥作伴的只有老鼠。

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路遥忍受着身体健康状况的每况愈下,硬是完成了三卷一百万字《平凡的世界》,而此刻的路遥肝病已不轻,甚至上楼都带喘。自此开始,路遥的身体每况愈下,就在病重住院期间,路遥仍坚持创作了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直到生命的尽头,路遥最惦念不忘的,还是他的文学创作,试想如果说没有字字泣血的创作,或许路遥的生命远不会如此短暂!

1992年的早春,路遥的病情再次加重,病痛发作时,大有肝胆俱裂的痛苦,靠吃药维持到这一年的8月份,这期间路遥还在不间断地为文学事业奔波操劳,直到8月12日这一天,路遥终究是扛不住了,在朋友的帮助下住进了延安人民医院,这时的路遥肚胀、脚肿,情感也变得异常脆弱,他自己也预感到这一次病得不轻,甚至开始担心自己快不行了。入院的前16天中,有7天是路遥处于失眠状态,病情恶化时肚子疼的满床打滚,在转院到西京医院后,查出路遥的肝硬化已进入晚期,病痛无时无刻不在侵蚀着路遥的生命,身体瘦的明显,满脸焦黑,整个人在病床上蜷曲着,维持他生命的只是皮管里滴着的血浆和白蛋白,后来输液输的都找不到毛细血管,只得从手指上找血管。11月17日,是路遥生命进入倒计时的最后时段,弟弟王天笑在给路遥揉肚子时,发现肚子里面全是血,不一会儿路遥彻底进入昏迷状态……这一天的9时35分,路遥的生命之弦彻底绷断,病痛耗尽了他身体内最后的一点残力,带着对生命最大的眷恋,路遥就这样在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病痛后离开了这平凡的世界,此乃路遥遭遇的病痛之苦。

路遥这一生还在遭遇着“穷困潦倒苦”,“缺钱”基本涵盖了他每一个生命阶段,年轻时家贫、上大学时用妻子林达的钱过活、步入社会后用钱地方更多,读罢《路遥传》,能感到路遥的钱似乎永远不够用,曾几何时,他抽的烟还需要弟弟王天乐来接济。路遥的“贫”有诸多方面的原因,一是家庭底子穷,没有过多能力帮衬他;另一个是成年后的他生活爱追求“高档产品”,价格不菲的烟和咖啡花掉了他收入的很大一部分,再加上周围许多亲戚等着他接济,家里也用钱处很多,他的收入可以说是补丁太小捂不住窟窿;还有就是靠文学创收,等于是低入高出,那个时期稿费也给的不多,这也造成了路遥的经济拮据,有段时间,路遥甚至想到要去卖牛仔裤以增加收入。直到生命的尽头处,路遥躺在病床上,仍需借债送女儿去北京上学。读罢此书,我有一种判断,路遥从发现自己患病到久拖不治,很大一部原因也是考虑到“囊中羞涩”,能不花大价钱看病尽量不花,以至于他的病拖到病入膏肓的地步,由此可见,路遥承受的“穷困潦倒苦”也并不少,只是他很少表露。

厚夫在写完《路遥传》后,引用了一段话作了总结:“终于完成了,它可能不好,但是完成了。只要能完成,它也就是好的。”

是的,就像路遥先生的一生,虽短暂的完成,但却辉煌地创造了有声有色的生命高质量,人生命的长度或长或短,但只要创造了永恒的价值,那生命的长度就会变得绵延。无疑,路遥的一生是对那一写作时代的生动注释,更是对写作精神的拓展和延伸,路遥在文学史上贡献,会让人们永久的怀念,不曾忘却!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