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同处西部,早上八点,在云南保山算清晨,多数门面还没开张,而在宁夏吴忠,竟然算是晚的,马子牛肉面里已经坐满了吃早茶的人。每张桌子都很丰盛,每样早点都很喜人,餐桌上摆满了蒸笼、碗碟、茶盏,包子馒头、煎饼小菜、各式汤面,外加八宝茶。吃早茶的人们谈着天论着地,马子牛肉面里一派热火朝天的气象。我们没有那么悠闲,今天的计划是从吴忠去中卫,游览沙坡头之后再逛逛中卫市,当天返回。还剩最后一张空餐桌,这张餐桌之所以是空的,是因为这是一张很小的餐桌,只能容下两个人,而来喝早茶的大多是一大家,至少五六口人,因而每张餐桌都洋溢着喜庆和兴旺。
享受了一顿丰盛的伊斯兰早茶后,我们出发了。大道朝天,各走一边!三月底的宁夏,还是早春,道路两旁的树木刚刚开始抽芽,虽然只是那一点点嫩绿,但已在宣告大西北的春天降临了。虽然来得早了点,但是塞上江南的美丽从这“一斑”中而知“全豹”。这是一个周末,同学抛却了工作的束缚,人事的羁绊,驾车驰骋在公路上,悠闲自在。在这双向八车道的大路上,多数时候仅只我们一辆车在行驶,偶尔对面会开过去两三辆车。同学尽情地感慨着:这里是开车者的天堂!同学长期生活在京城,备受限行堵车之累,在如此宽松的交通环境里驾驶,那是一种享受。我不会开车,体会不到同学的感觉,但我想,她的这种感觉,应该是对自由的尊重与崇拜。我们急驶在戈壁滩上,一如当年的游牧民族,策马纵横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无拘无束,自由奔放。我俩是同一本教科书、同一个老师教出来的,走上社会从事同一种职业,于是乎思维方式惊人的相似。在近五十年的人生河流中,我俩一直在固定的轨道上行走,从不逾规,同学比我更老实。久在樊笼中,复得返自然,最值得庆幸的是,脱离樊笼之后,我俩还有飞翔的能力。
天下黄河十八弯,富了宁夏中卫川。中卫素有“天下黄河富宁夏,首富中卫”之说。对于吃货而言,中卫特产有三,首推枸杞。中卫中宁是世界枸杞的发源地和正宗原产地,中宁的土壤和昼夜温差大的气候,以及黄河水和富含各种矿物质的清水河苦水混灌,造就了“中国枸杞之乡”。中宁枸杞有两个特征,一是个头扁平,两头尖,一头有白点,二是个体轻,不易沉,入水后90%浮在水面。我到市场上买枸杞,只认白点,抓一把,一看白点很多就直接买了。来宁夏买枸杞肯定没错,回程时在银川机场看到乘客大包小包拎的都是枸杞。中卫特产之二是硒砂瓜,号称“石头缝里长出来的西瓜”。中卫多戈壁,自然条件原本恶劣,而当地农民摸索出一套旱地压砂种瓜的方法,把经过风化、被山洪冲刷到山沟里淤积的岩石碎片,铺压在灰钙土壤上,起到提高地温、蓄水、保墒的作用,同时砂石里含有锌、硒等微量元素,在这种条件下种出来的西瓜既甘甜如蜜又营养丰富。我来的季节不对,无缘吃到硒砂瓜,只能从同学嘴中听说硒砂瓜如何如何。中卫特产之三是蒿籽面。中卫当地有种野生植物叫蒿草籽,蒿草籽有促消化、健胃、清热的功效,把蒿草籽研磨成粉,做成的面叫蒿籽面,是宁夏省级非物质遗产。蒿籽面从构成上讲,由面粉、蒿面子、精盐和香油混合而成;从工艺上讲,和面水中加了碱精粉,面团揉捏后,擀成直径1米的面张,晾晒之后,按折扇式叠好,用刀切成细丝,煮熟后配上臊子。蒿籽面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蕴含寄托、祈福等寓意。当地人祝寿、新婚、婴儿出生都喜欢吃蒿籽面,分别叫“长寿面”、“喜面”、“吉利面”。硒砂瓜的季节性很强,蒿籽面是一年四季可以吃到的,我们在中卫市区觅食时,很幸运地发现了蒿籽面,一人点了一碗蒿籽面,感受了下这省级非物质遗产。
来宁夏必来中卫,倒不是为了枸杞、硒砂瓜和蒿籽面,因为在现今的交通条件下,这些特产可以快捷便利地输送到任何地方。我来中卫是为了一句诗,但凡读过书的中国人,应该都知道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句诗从意境而言,广袤的沙漠、孤寂的烽火、蜿蜒的黄河、西下的夕阳,一幅塞外风景荡漾在人的脑海,画外又能体会到诗人落寞的情绪,正如苏轼所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句诗在用辞上,《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学诗时,做了极妙点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闭门读书的时代,单知道总结诗句的思想性,单知道领悟字词的艺术性,从未想过抛下书本,去游历名山大川,也从没想过文人墨客的这些诗词佳句是在游历之后,对自然景物的提炼,揉进了自己的几分思绪。而今,我就站在王维的这两句诗之中,感慨万千。
生平第一次看到沙漠,心潮颇为澎湃,一首歌不由自主地在心底升起,“前世的乡愁铺展在眼前,啊……一疋黄沙万丈的布。”这首歌名为《沙漠》,由台湾作家三毛作词,台湾歌手齐豫演唱。生长在六七十年代的人应该很熟悉这两位才女,尤其是三毛,她那撒哈拉沙漠的传奇经历曾引无数少女折腰,而由齐豫清纯空灵嗓音唱出的《沙漠》一直牵引着我对沙漠的向往,等了将近二十年,终于看见这金涛起伏、浩瀚无垠的沙漠。弯下腰去,抓了一把黄沙,干净细腻,正如我所把玩过的海滩细沙,只不过多了几分干燥。想来这沙子聚集在海边叫沙滩,堆集在内陆就改叫沙漠了。由于是淡季,景区大门处几乎没有人,象是我一个人包场的节奏。在沙漠区起步时,身边还有一些游客,一两辆载客越野车风驰电掣般从身边驶去,在沙漠里徒步比较困难,我自己也走得比较慢,身边的游客走了一段距离之后便折回了,先前驶过身边的载客越野车估计到了终点又风驰电掣般驶回来,迎面而来的最后一批游客是东北人,拄着拐杖的阿姨给我打气道:“快到了!加油!”。现在四下真的就我一个人了,越野车留下的车辙很快被风吹来的黄沙覆盖了,周遭都是漫天的黄沙,这是一片纯洁干净的世界,刻意摆放的两块石头和人工种植的一棵小树,在波浪般的沙漠里显得极其别致,从没想过这简简单单的三件摆设也能构成一座园林,沙漠里的园林。艰难徒步,终于到了景区尽头,几辆推土机在施工,几匹骆驼百无聊赖地等着游客。憩息是惬意的,尤其是在沙漠里跋涉之后,没有长条凳,也没有遮阳伞,所谓的憩息也就是原地站立,不再跋涉。站立片刻之后,开始补充能量,但只要张开嘴,沙子就无孔不入,转了一个圈,寻找背风向,即使背对着风,沙子也是美食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吃完东西,开始返回,其实还在核心景区里,但是因为只有我一个人,恐惧莫名而来,我从越野车道上树着的标志杆辨认着回去的道路,也不管旅游鞋里是否灌进了黄沙,不知多久,终于看见了沙漠里的第一个人,心里一阵狂喜,看来,在这沙漠里最快乐的一件事,是看见人的喜悦。慢慢地,我走进了人群,步伐也放慢了,虽然无人的沙漠有着一种纯粹的美,经历了之后才知道被人群弄得乱七八糟的沙漠给人以踏实感。
穿过栈道,向黄河区进发。腾格里沙漠在沙坡头遇到九曲黄河,嘎然而止,形成了一道长长的沙漠瀑布。站在沙漠瀑布的上方,眺望前方,黄河在此处拐了个大弯,又奔腾向前,远方山脉纵横,在漫天黄沙中增添了几分绿色。稍驻片刻,浮想联翩:一千多年前,王维奉旨出塞慰问边塞将士,轻装简行一路兼程,行走到黄河对岸,此时天色已晚,夕阳将落,眼前黄河蜿蜒,沙漠浩瀚,孤烟升起,给诗人留下极深的印象。诗人在写《使至塞上》时,便留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佳句。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即使再有感慨再有流连,终有分别的时候。离开沙坡头,我们向中卫市区驶去,中卫市比吴忠市要繁华热闹,与其他的地级市无异。中卫高庙位于中卫城北,是一座三教合一的寺庙。高庙内有个罗汉殿,里面号称有八百罗汉,与其他寺庙不同的是还有个十八层地狱,我们看完罗汉殿,也到了寺庙关门的时间。庙外是个公园,由于周末,公园内游人很多。在中卫吃了蒿子面后,我们折返吴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