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渤海潮》的头像

《渤海潮》

内刊会员

文学评论
202104/30
分享

照亮古老的光墙

/惠敏

天下有缘,《诗经》里的缘分从3000年前延续到今天,面子不断被穿上新外套,里子因为面子持续浮翠流丹的反衬,从来不会暗淡,反而更加耀眼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需要这样的挖掘和反衬,需要后人创造性的转化,需要把它一次次漂洗,一次次上色,一次次裁成华服,一次次以珍品的姿势走上T台展示给观众。《<诗经>是一本故事书》秉承了这样的使命来到人间。作者努力在做一个虔诚布道者,于平常之中,细说教育之礼,于段落之间,纵横人间主旨。

王福利是传承道路上的拓宽人,他把《诗经》“土得掉渣”的核重新揉捏,捻出一根根线,淬火锻造后,形成坚实而美丽的悬丝,上面挂着道德、高尚、成长、爱情、情趣和奇幻。

《诗经》之所以“土得掉渣”,是因为它太古老了,起初大部分来自乡野,劳动大众才是创造者,他们运用的古语土字,让我们纵然把互联网技术使唤得溜溜转,也不一定能把它破解和诠释到如数家珍,这真是件不太容易的事。而王福利几乎做到了,他从故纸堆里把那些闪着萤光的卡片一一收入囊中,一下子聚起一道道刺眼的光墙。墙上的字大众又鲜活,以小说的框架立体呈现,更加清晰明艳,花枝招展地就把远古经典带入到一个个当代故事中,看的人既了解了周礼所处的社会样貌,又悟透了周礼蕴含的立言立行标准。这样的写作当然是有意义的,传统文化赓续需要别开生面的路径,轻松阅读是时代的需要,愉悦易懂的经典文化才能走到更多的灵魂里去,这样才会加大大众接受并传承的可能性。

我也是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也做过一些浅薄的研究,对于《诗经》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它无愧中华文脉的起源,孔子费尽心血编纂的三百多首诗歌,自然遵循儒家的道德要求,是要留给后人看的。看什么?看礼仪、仁爱、秩序从生活的一点一滴中流出来。民以食为天,王福利直接从吃说开去,《伐木》《鱼丽》《楚茨》《鹿鸣》一盘盘可口的下饭菜被一一端上来了,搁在冒着浓浓亲情的大桌上,摆出的造型足以代表着家族的核心秩序。治大国如烹小鲜,祭祀祖宗这一环节的原材料要讲究,必须是时令菜,不能是反季节的,否则味道不纯正。

古往今来的文化中人,无不是把诗歌的背景还原成生活的本来,或悲或喜,这些附着鲜明生活印记的表达,都来自心灵。

《载芟》用犁锨唤醒大地,一语道破炎黄文化的根脉,中国人是染着土地颜色成长起来的,我们的民歌必须踩着大地的节拍,流经被养育的每一个人心田。

《猗嗟》是古人走入社会的第一次大考,是骡子是马拉出来试试,知识技能是入世的法器,没有人能躲得过,唯有在千锤百炼中走向成熟。

《采菽》的人辛苦付出,遵从职业操守,当然得到领导的青睐,大周的管理制度已经生出科学的丫杈,赏罚分明的梢头,飘荡着示范论功行赏的经幡。

《野有死麇》告诉你,我们的爱只因一次靠近而充满传奇。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爱的欢颜下,爱上谁,谁才能得到小鹿,成为猎物的主人。收到礼物的女孩,像是收到一句郑重的承诺。钟鼓乐之走进婚姻的殿堂,《斯干》蛊惑,要生娃才能当爹娘,男孩女孩各有各的好,社会分工不同,教育方式岂敢雷同。阴阳有别,天地合一,才好循循道法自然。岁月有痕,我们应当记录些什么,别样美人,屌丝逆袭,娱乐精神,榜样力量,感恩的心,身边的贵人……这种布局坦白又高明,把内心潜藏罗列排序,正向引领于不觉中,回甘后恍然,果然高手自有后来人,孔子只怕也难以想象,最懂自己的人竟然居于互联网时代,孔子若有知,只怕要跳出黄土和作者来一番清谈了。

通读之后,几分揣摩,我仿佛悟出其中的胆识,道德与秩序,良知与获取,美学与趣味在相生相长中次第开花,给我未来的写作和鉴赏补上了一课。

《诗经是一本故事书》,它意在诗外建立一座城池,为城内一些人远逝的文化骨骼追加上现代的血肉,我想这应该是作者的一份执念。这执念源自对传统文化的倾情和完成道德启蒙的使命。同样,作者在打造这座城时,我们会处处窥见其才华、智慧、热爱和守正。

当下时代,需要这样的作家带领读者一同去回望和拓展。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