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渤海潮》的头像

《渤海潮》

内刊会员

散文
202303/17
分享

父亲的老屋

作者:李中广

老家地处小城北郊,郛堤城桥北侧,据村志记载,于明永乐二年建村,村庄现有三百六十户人家,人口约一千三百人,在周边那一带的村庄里算是不大也不小,按过去的说法,老家距离当时的县城大约十二华里,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现在村庄基本已经与城区隔河相望了,记得小时候整个村子分上下岗儿,上岗儿是老庄子,宅坡大约有一人多高,因地势较高,所以被称之为上岗儿,下岗儿分布在上岗儿周边,地势相对较低,现在的上、下岗儿已被统称作老村了。

在时代的演进中,就如同树木的年轮一样,村庄房屋按建筑年代、结构特点呈带状分布:西侧是最早的村落,也就是村里原有的上、下岗儿,房屋多是土木结构的土坯房;中间地带是村里曾经的新宅区,每户五间、整齐划一的砖木结构砖瓦房;最东侧是二0一一年前后村里集中建起的混凝土结构“新民居”小区。

由于村子坐落于城市近郊,新老205国道之间,交通十分便利,沿国道两侧各类门店林立,加之周边建起的工业园已初具规模,不仅带动了村庄经济的发展,也改变了村民们的生存状态,现在村里四五十岁以下的村民家庭都搬进了楼区居住,留在平房生活的基本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且以居住在新宅区砖瓦房的居多,村子西侧年代最为久远的土坯房已少有人居住了,我家的老屋坐落于老村东侧、新旧宅区结合部的中心位置,房屋虽然已经老旧,但所处的位置还是相当不错,称得上是老宅区中的C位王者了。

老屋存在的历史基本和我的年龄相当,建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当时为了解决两位叔叔接连进入婚配年龄的现实问题,在爷爷奶奶的帮衬下,父亲开始着手盖新房,以便从爷爷奶奶的老屋搬出来,那个时候盖房搭屋是农村一等一的大事儿,当时正处于计划经济时期,物资匮乏,建房用的物料不是靠托门剜窍就是得东挪西借,听父亲说,老屋上梁用的檩条,是他和大伯骑着“大铁驴”,借助亲戚的门路,从二百多里外的山东驮回来的。那时村里盖房搭屋没有建筑队,基本都靠自建,从购置物料到垫土、砸夯、坐碱、脱坯、编笆、垒房、上梁……每一步都得自己亲力亲为,一栋房子盖起来,累不倒也得脱层皮,当然生产队会派队里的壮劳力出工出力,帮着把房盖起来,不管条件如何,每家每户好赖都能有栋自己的房子。我家的老屋是最传统的土坯房,最初建成时是标配的一明两暗三间,后来又经历了四次大的改造:第一次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父亲在三间正房的基础上,又在东侧空基上接了一间,作为杂物间;第二次是“包产到户”后,分到家的骡马没处安置,就又在正房的东南角加盖了两间东偏房,作为牲口棚和柴草间;第三次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重新灰了屋子,在当时就相当于二次装修了;第四次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又重新更换了屋顶的檩条、挂上了瓦,省去了每年泥屋顶的辛苦。靠着老父亲每年驰而不息的修缮和维护,在老宅区一众老土坯房中,老屋已经成了当之无愧的“屋坚强”。

老屋是父亲分家单过后的第一栋房子,作为家中长子的我,在这里度过了最美好的童年和青少年阶段,那也是人生中最无忧无虑的一段时光,很怀念那时东屋点灯西屋亮、一家煮饭满村香的难忘岁月,那时的孩子不像现在,在全家人的护佑下成长,记得还在学龄前,自己就已经开始帮家里放羊、拾柴了,再到后来大些,放牛喂马、下地干活更是成为生活中的常态,那段时光虽然艰苦,但在回忆里却总是灿烂的:那时村里的孩子从小就跟着父母在地里摸爬滚打,忙碌了一天,最期待的就是回家路上,远远地望着村头,老屋由远及近跳入自己的视线。不知多少个夕阳西下,或是三五伙伴赶着羊群、或是坐着父亲赶的大马车,伴着余晖里的袅袅炊烟,和着弥漫在空气中的悠悠饭香,回家成为最令人兴奋的事情,而每每回到家便呼朋唤友,和小伙伴们房前藏猫猫、院内过家家、塘前和泥巴、屋后打尜尜……一番玩耍过后跑进家门,火急火燎地喊声“妈”,嚷嚷着:“熟饭了没?”总能得到最暖心的回应,奈何回不去的曾经,留不住的过往,如今物是人非,斯人已逝,对着老屋再喊声“妈”,回应已经成为难以言说的奢望和念想了。

我家在老屋生活了二十年时间,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村里规划了新宅区,家里便在自己的麦场边的新宅基上盖起了五间新瓦房,一九九五年建成后,便搬进了新房居住,尽管新房住起来宽敞舒适,但当时父亲和我似乎都感觉缺了点什么,如今看来就是少了些所谓的归属感吧,而最让我对新房难生留恋的是住进去没多久,二OOO年那年,母亲不幸离世,那里便成了自己的伤心地,再后来随着新民居交房入住,在我的极力劝说下,父亲一百个不情愿地搬进了村里的新民居小区 ,尽管是一楼,上下很方便,但父亲仅仅住了一年多的时间,就表现出各种不适应,总念叨着要搬回老屋住,终于在那年春季停暖后,父亲便以在楼里住着太冷为由,佯说先下楼睡睡老屋的火炕暖和暖和,没成想这一下来就再也不上去了。

搬进老屋后,父亲闲来无事,在老屋东侧的空基和院里院外圈起了几分地的菜园,算是开辟了一番新天地,菜园里种上了韭菜、大蒜、豆角、油菜、大瓜等各色蔬菜,为老屋平添了新的生机,屋里屋外满满的田园韵味。每当到了饭时,父亲就从自己的小菜园里摘几样小菜、从鸡窝里拿几个土鸡蛋,自给自足,便能做出一桌好饭菜,还真有一种“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的自得与惬意。而每次从老家回来,父亲都会大包小包地给捎上小菜园的各色产出,即便这样,小菜园应季的蔬菜还是吃不完,老爷子就带到城里的早市街边小卖,老有所乐的同时,也算小有收益。

年复一年,寒来暑往,老父亲把维护和打理老屋当成自己的大事、乐事:今天砌砌砖、明天捶捶地,后天泥泥墙、转天盘盘炕,把老屋归整得有模有样,充满乡土农家的烟火气。以前自己还总劝说父亲搬回楼里住,觉得这老屋已经没有了居住价值,再让老人在老屋生活自觉不孝,也怕街坊邻里议论,老父亲倒是过得怡然自得,坚称:“别人爱咋说咋说,又不当吃不当喝,自己住着舒服就行”。而现在的我,每次回到老家,闲来也喜欢在老屋房前屋后转一转,满满的乡愁记忆、田园味道扑面而来,感觉在这个浮躁的世界里,老屋真的是个超治愈的地方,每次走近她,总能找回内心深处的那份纯粹与宁静,于是瞬间理解了父亲搬回老屋的意义,老家、老宅、老屋,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人而言,那里是自己的来处,而老父亲更是把她视作自己的归途了……

眼下老爷子又谋划着老屋改造的大工程,准备把老屋外墙用采钢板包起来,这样便可以抵挡十年的风雨,毕竟父亲年纪大了,自觉以后墙也泥不动了。特别是去年的一场大病,住了两次院,原来还自觉行老虎壮的父亲,经历了这番病痛折腾后,对生老病死看得更开,对老屋的依恋也愈发强烈了,老屋俨然成了他精神的寄托,他的内心冥冥中有一个执念:只要自己在,老屋就不能倒,而老屋在,他心心念念的家就在。这让我越发真切地感觉到:他守护的不仅是自己的栖身之所,更是一家老小共生共有的精神家园。我虽然从小就在外求学,成家后又在小城安家工作,离开老家的时间比待在老家的时间更长,但从心底里老屋还是自己心心念念的家,在那里自己和父母共同生活的时间最长,她记载着一家人最值得怀念的过去。龙应台说:作为被人呵护的儿女时,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和一个人做终身伴侣时,两个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家;一有儿女,儿女在的地方就是家。但时至今日,我仍然觉得城里的家不过是漂泊在外的寄居之所,老屋才是自己无论身体还是灵魂上认可的家。

岁月漫不经心地吹皱了面庞、吹老了时光,当青春散场,自己也进入了一个爱念旧的年纪,老屋无疑成了自己乡情、乡恋的附着:蝴蝶飞不过沧海,记忆逃不过过往,在这里每个犄角旮旯都是回忆,一砖一瓦都有故事,老屋承载了太多自己曾经的快乐时光。然时间如白驹过隙,虽难舍,未停蹄,父亲对于老屋的复杂情感已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了自己,不经意地唤起我对乡村生活的无限向往:待我了无牵挂,远离城市繁华,回归吾乡村下,故园老屋为家,忙时修篱种花,闲时温酒煮茶……是何等的美好。也许正是因为到了这个年纪,经历过人生太多的纷纷扰扰、兜兜转转之后,才终于读懂了老屋、读懂了父亲,现在闲来就想着回趟老家,住住老屋子,陪陪老父亲,也正是每每这个时候,自己才更真切地体味到家人闲坐,灯火可亲,三餐四季,温柔有趣,便是寻常人最真实的快乐;活在当下,眼中景、碗中餐、身边人,才是平凡中抓得住的幸福。

生活就是这样,一半是回忆,一半是继续,老屋走过的这五十年,阅尽了一家人的风雨沧桑,在这里有些人已成怀念, 有些事只能收藏。父亲依恋老屋,我想是因为这里住着他的青春、家庭与奋斗,老屋对于他是回忆、是岁月,更是人生,如今经历过人生的百转千回、已近暮年的父亲和饱受风雨侵蚀、走向衰败的老屋,就如同相互扶持的伙伴,彼此呵护、相互依恋……老屋俨然就是父亲的影子,是他牵肠挂肚、难以割舍的根,毕竟这里有他剪不断的血脉传承,有他放不下的患难与共,更有他离不开的赤子深情。

今年过年,在老父亲的召集下,一家老小又回到了这个家曾经的原点,在老屋里陪着老父亲过了一个最传统的春节,不可想象,过去一大家人在老屋是怎么过来的,现在人一多,老屋明显有些局促了,不过就这样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在一起、挤在一起,仿佛又找回了儿时过年该有的样子,欣欣然感觉:老屋虽小,却装得下一家人的快乐……!

发表于《渤海潮》2023年第1期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