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胡秋玲的头像

胡秋玲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1904/25
分享

古代家训——一个国家的精神传承

家风家训,不仅是家运昌盛之命脉国富民强之基石,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好的家风家训,会成为一个人一生的航标。今天,我想跟大家一起来学习这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瑰宝,在以后的人生大海上不会迷失,走得更远。

诸葛亮教导澹泊和宁静的《诫子书》

古代家训,大都浓缩了作者毕生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学术思想等方面内容,不仅他的子孙从中获益颇多,就是今人读来也大有可借鉴之处。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被后人誉为“智慧之化身”,他的《诫子书》也可谓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是古代家训中的名作。在《诫子书》中,诸葛亮教育儿子,要“澹泊”自守,“宁静”自处,鼓励儿子勤学励志,从澹泊和宁静的自身修养上狠下功夫。不但讲明修身养性的途径和方法,也指明了立志与学习的关系;在书信的后半部分,他则以慈父的口吻谆谆教导儿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话看起来不过是老生常谈罢了,但它是慈父教诲儿子的,字字句句是心中真话,是他人生的总结,因而格外令人珍惜。

包拯教子廉洁奉公的《包拯家训》

“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宋代大清官包拯,清廉有声,可谓妇孺皆知给子孙留下的这篇《包拯家训》虽然只有短短37字,却是掷地有声,振聋发聩。家训中,包公告诫子孙后代有做官的,必须恪守清廉家风,不得贪污受贿,如有这种情况出现,就不承认他是包家的后代,活着不允许进包家门,死后也不得归葬于包氏家族墓中。让包氏后裔以此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到廉洁奉公。

这一严厉的家训,传承900多年,成为了世人瞩目的金科玉律。体现了包公的高尚情操,既是他规范子孙后代的诫条,也是他自己一生的行动准则,让人无不肃然起敬。

司马光行节俭、戒奢侈的《训俭示康》

宋朝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虽官高权重,但严于教子,很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立意识。他写了篇传诵至今的《训俭示康》,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一文中,紧紧围绕着“成由俭,败由奢”这个古训,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总结了历史上许多达官显贵之子,因受祖上荫庇不能自强自立而颓废没落的教训,旁征博引许多典型事例,对儿子进行了耐心细致、深入浅出的教诲,用种种实例教育儿子要务行节俭,力戒奢侈。

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从“欲行忍让之道,先须从小事做起”到“勿言宅舍小,知足身亦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著名人物的家教智慧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它们往往代表了一个时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智慧和人生哲学,唤起了人们对一个家庭精神传承的思考,对一个国家价值追求的审视,触动了越来越多国人的内心。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