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与喜 ——读苏轼的《赤壁赋》
悲与喜
——读苏轼的《赤壁赋》
王金山
回望曾经,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想珍惜的没能留住,想放弃的没能放下,想争取的没能把握机会,在权钱的影子里匍匐的人都在挣扎着,攀比着,却不能自拔于悲的泥沼中,向上看不清星月之辉,向下看不懂世间喜乐,向内弄不明白自我的优点和不足,在当下不知取舍,不得明悟,怎知自我?此乃悲之源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乃众人之状态也。
安于天地间,走好每一步,感受风霜雪雨赠予的真情实感,领悟日月星辰带来的光明和温暖,清除堆积在身心之中的污垢与杂念,向死而生,向心而行,清明心智,永恒即一瞬,一瞬即永恒。此乃喜之源也。可惜,多少人能达此境界?
众生都在得失之间徘徊惆怅,在曹孟德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慨叹中醉生梦死;在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感怀中壮志未酬身先死;在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境遇中诠释孤独。多少人能悟出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内涵?多少人明悟释迦牟尼的“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之内蕴?多少人能做到“得失从缘,心无增减”的坦然大度,心怀宽广?若在苏子的举杯换盏间从“造物者之无尽藏”里感受无限幸福也是一件莫大的幸事啊!
苏轼携友人泛舟游赤壁之下,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举杯对饮,扣舷而歌,洞箫而和,观景感怀。人生不就是这样一次游览圣境吗?与其观人悲而悲,视己忧则伤,还不如赏世间之存在,让点滴美好变为无限,这是为己,更是为天下苍生的大德大爱也!
山川海壑静卧于天地,卧于低谷如蜉蝣,立于山巅如一粒雪花,目之所及静美心安,心怀苍生万事皆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