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元帝时期的名将陈汤有句名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从这句名言可看出,汉王朝在强盛时期有多么豪气!
然而,在汉初文帝时期,因为国力尚弱,汉朝统治者继续施行着自汉高祖以来的休养生息政策。就在汉文帝励精图治之时,河北广川有位少年也在寒窗苦读着,他叫董仲舒。因为刻苦读书,他的脚三年内从未踏进紧邻书房的花园半步。 南宋诗人刘黻有诗曰:昔有董仲舒,三载不窥园。
董仲舒很快便成为了学富五车的鸿儒,于是他开始聚众讲学,通过讲解《公羊春秋》,他为汉王朝培养了很多儒学人才,他自己也被汉景帝拜为了博士。
然而直到汉景帝时期,黄老之学仍然在思想上占据统治地位,董仲舒在政治上并无建树。他谨慎地观察着汉初的社会,潜心钻研百家学说,他要构建一个前所未有的能兼容诸子百家的新儒学体系,为了这个新儒学体系,他韬光养晦准备应时而出。
元光元年(前134),汉武帝在窦太后驾崩后掌握朝政,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终于等到了机会。在著名的“天人三策”中,董仲舒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的思想,建议汉武帝抑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北宋司马光有诗云:发策登汉庭,百家始消伏。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在董仲舒君权神授理论的支持下,拉开了大一统的序幕。政治上,他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在军事上派名将卫青、霍去病三次大规模出击匈奴,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经济上采纳桑弘羊的主张,先后六次改革币制,收回了民间铸币权,并施行盐铁官营和均输平准政策。汉王朝终于在武帝时期走向了强盛。
“天人三策”虽然深得汉武帝的赞赏,董仲舒却并未因此得到汉武帝的重用,董仲舒被任命为了江都相。对此,南宋诗人林同在诗中评论道:汉有孝廉举,谁知发自舒。可怜三策罢,却去相江都。
江都(即今扬州)是汉武帝同父异母的兄长刘非封国的国都。刘非素骄好勇,年少时曾自请带兵击败吴楚叛军,因军功被封为了江都王。他在江都大规模修建宫馆,骄奢日甚。当时董仲舒已是六十多岁的老者,他不远千里来到江都,“以礼谊匡正,王敬重焉”。在与江都王刘非的交流中,董仲舒初步形成了关于“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的思想。
在江都为相期间,董仲舒时刻以“兼善天下”为己任,兴学重教,劝课农桑,江都社会安定,物阜民康。
除了辅佐江都王,董仲舒还心忧天下。西汉元光五年(前130年),董仲舒建议刘非上书,趁汉朝国力鼎盛之时发兵出击匈奴。但刘非的上书却招致了汉武帝的怀疑,疑其趁机扩展自己的势力,随即将作为幕后主使的董仲舒废为了中大夫。其实,董仲舒极力鼓动刘非出兵,无非意在利用江都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刘非的雄韬武略。
汉武帝显然是误会了刘非和董仲舒。就刘非而言,他对汉武帝还是有忠心的。他曾进京拜见过汉武帝,那时正值汉武帝在上林苑打猎。宠臣韩嫣乘坐副车急驰,刘非以为是天子出行,于是伏在路旁拜见。韩嫣看不起刘非这样的诸侯王,没有跟他打招呼,这让刘非很愤怒,他哭着对皇太后说,请求归还封国,回宫宿卫,只要能和韩嫣一样。
董仲舒虽然被废相,但他的建议却实际上被采纳了。就在刘非上书的同年,卫青等四位将领开始带兵出击匈奴。
董仲舒被废相后赋闲在长安的家中,当他试图用天人感应理论去解释辽东祖庙和汉高祖陵园失火事件时,被主父偃告密,董仲舒被判死刑。但富有戏剧性的是,正当董仲舒在狱中待死的时候,汉武帝忽然下诏赦免了他。
元光六年(前129年)江都王刘非病故,其子刘建继位。汉武帝令董仲舒复出为江都相。
刘建荒淫无度、凶残成性,对此,汉武帝是有耳闻的,他考虑到董仲舒熟悉江都的国情,因此决定让董仲舒复出,意在对刘建有所制约和匡正。董仲舒复任后一方面整饬百官,一方面多方劝谏刘建。但刘建根本不听,他还暗中积蓄力量,欲配合淮南王刘安谋反叛乱。
元朔四年(前125年),汉武帝任命公孙弘为丞相。当时胶西王刘端骄横纵恣,朝廷派往胶西国的官员多被其陷害。心怀叵测的公孙弘举荐董仲舒为胶西相,董仲舒因而从江都转任胶西。
胶西王敬重董仲舒的为人和学识,对他关怀备至,但董仲舒却如履薄冰。胶西王对董仲舒曾言“桓公决疑于管仲,寡人决疑于君” ,其僭逆谋叛之心昭然若揭。对此,董仲舒委婉地以春秋时期的霸主勾践为例,详细阐述了他的“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急其功”的义利观。至此,董仲舒的“正谊明道”思想正式形成。
元狩二年(前121年),董仲舒辞职回到长安家中,不问世事只是埋头著书写作,但朝廷每有大事,经常派人到他家请教。就在董仲舒从胶西辞职的同年,江都王刘建谋叛事败自杀,江都国被废除,改置广陵郡。
太初元年(前104年),董仲舒在家中病逝,汉武帝赐其葬于下马陵,长安、广陵和他的家乡广川等地都建了董子祠来祭祀他。元代进士张以宁曾拜谒广陵董子祠,赋诗曰:董子天人策,寥寥四百年。临风一怀古,此地昔生贤。
元末广陵董子祠毁于战火。今扬州现存的董子祠建于明代弘治年间,位于古城北柳巷小学内,祠内供奉的董仲舒像朱袍象笏、冕旒俨然,让人称奇的是大殿里有一根八米长的楠木过梁,直径粗达一米,极为罕见。
董子祠原位于两淮盐运司衙署后堂即董仲舒故宅内,为明宣德九年(1434年)盐运使何士英所建,正德年间盐运使毕玺将其移至弘治年间毕亨所建位于现址的正谊书院内。
董子祠作为纪念儒家重要人物的圣地,历来被文人所看重。明代书法家文征明曾经拜谒过董子祠,赋诗曰:一痕春草绿含滋,满目风波听竹枝。多少两京贤相业,江都独有仲舒祠。万历年间布衣诗人沈明臣诗曰:落日城隅下,萧条董相门。乾坤一策壮,淮海一祠存。
清初泰州诗人邓汉仪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以年老授中书舍人归,曾寓居董子祠,执业就问,车马塞市。在董子祠的附近聚集了很多文人,诗人孙枝蔚曾居住在附近的“溉堂”。清代著名词人朱彝尊在董子祠写道:汉日江都相,荒祠旧水滨。玉杯存俎豆,青简重天人。夕鸟窥园下,秋花裛露新。凄凉不遇赋,千载一沾巾。
在董子祠的原址即董仲舒故宅的院中有口井曰董井,明代盐运使何士英曾在井上建亭,名曰董亭。但董子故宅和董子祠很快便被荒废了,翰林程敏政有诗云:故宅碑全毁,荒园井未湮。但董井作为扬州人心目中的圣迹,其甘泉滋润了扬州历代绵延不绝的文风。弘治七年(1494年)毕亨出任两淮盐运使,鉴于董子祠已荒废,遂于运司西建正谊书院,以兴教办学为要务。
清初之时,董井被圈进了满清的骑兵大营。布衣诗人吴嘉纪有诗云:“一泓汉家水,苔深汲者寡。当时供大儒,今日饮战马。”诗人委婉地抒发了对儒家圣迹被践踏的不满。
清康熙帝第五次南巡(1705年)期间驻跸扬州,为表彰董仲舒在扬州的教化之功,曾专门为董子祠题写了“正谊明道”四字匾额。董井可能是在那时候被恢复为儒家圣迹的。清代同治年间,两淮盐运使方濬颐在董井旁筑室,名曰董轩。但到了民国时期,因为战争的破坏,董井的位置已无处可寻,扬州名流董逸沧在《芜城怀旧录》里说:“两淮运司署本为董子故宅,相传旧有井曰董井。”
除了董子祠和董井,扬州与董仲舒有关的地名还有正谊巷和大儒坊。史料记载在瓜洲还曾建有五贤书院和五贤祠,将董仲舒与南宋时期的文天祥等人并称“五贤”。清代江都县衙署前面曾有牌楼两座,东曰“绩传董相”,西曰“邑肇荆王”,是纪念在广陵立国的荆王刘贾和江都相董仲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