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阳光的头像

阳光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3/30
分享

一份特殊的家珍

 年末,我和老公带着孩子回老家过年。那天艳阳高照,这在湿冷的冬天显得特别稀少。左邻右舍的老人集聚在墙根避风处晒太阳,小孩子们则呼朋引伴地从村头疯到村尾。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伴着屋顶袅袅的炊烟一起向着旷野,向着蔚蓝的天空,述说着亲人团聚的喜悦。

 在家大扫除的公婆听到我们与乡亲的说话声,从屋里笑盈盈地迎出门来。公公放下手中的活抱起儿子高兴原地打转,逗得儿子咯咯地笑,不愿下来。我和老公把带回的年货搬进屋里后,开始打扫整理房间。整理完后,我又帮着公婆洗洗涮涮,这一忙,就忙到午时快一点才吃午饭。

 饭后,一家人坐在门口边晒着太阳边拉家常。说话的功夫公公忽然从椅子上站起来,叫着我的名字说:“有一样东西要交给你。”我正疑惑时,公公已经去里屋拿出一个沾满灰尘的蛇皮袋。袋口扎得紧紧的,看起来很沉。在我和老公诧异的目光中,公公笑呵呵地边解袋口边对我说:“这都是春华小时候看的小人书。我一直都保存着,每年都要拿出来晒一晒。你妈几次说要当废品给卖了,我不同意。”

“就你把那还当宝贝留着,现在有钱哪里买不到新的,留着这些个旧书么用?”坐在一旁的婆婆很是不屑地说。

 “你又不懂!这都是伢们小时候爱看的书,留着也是个念想。”公公白了一眼婆婆后,把袋子递给了我:“你看看觉得有用就留着。”

 我接过袋子打开一看,里面全是我儿时可望不可求的一些小人书。有《霍元甲》《林海雪原》《张三丰》《白蛇传》《三国演义》——这些已经有些泛黄的小人书有的封面封底全无,有的卷角缺页,有的因时间长而被书虫啃食得残缺不全。可见这些书在老公儿时也曾被无数次地翻阅,还记载着他童年的美好时光。我一边往外拿书,一边笑着说:“这也是宝贝,留着!”

 然后我一边分门别类地一字排开、晾晒,小心翼翼地抚平卷角,一边对老公说:“看来你也是博览群书的公子哥哈!这么多的书可是我小时候梦寐以求的。”

 公公在一旁忙说:“这都是我那时挑桐油换桐子买来的,他喜欢就给买了,爱看书是好事。”

 “那就更应该收藏了!这些书现在想买还买不到呢。”我笑着回答说,“正好也可以给宝宝看看,让他也了解我们小时候的课外读物。”

 小人书,又叫连环画,是上个世纪六十到八十年代的主要儿童读物,其内容一般都是经典的神话故事、革命英雄事迹和历史故事,是大多数中年人儿时的最爱。那时候小人书虽然便宜,一毛至两毛钱一本,可对于一般家庭来说,小人书还是一种奢侈品。在那个物资极度贫乏的年代,刚刚分田到户,家家生活都很拮据。能买上一本小人书,就如获至宝一样,千般爱护,万般珍惜。而那时“读书无用论”在农村还是根深蒂固的,教书匠被称为“臭老九”。可以想见公公在当时思想还是很超前的。这要放在一般的家庭,在连生活都捉襟见肘的情况下,是不舍得花钱给孩子买书的。而他却在繁重的农活之余,一刻也不松懈,挑着一担箩筐走村串乡。透过这些小人书我仿佛看到他一筐装着一坛桐油,一筐是挨家挨户收集的桐子,用瘦弱的肩膀担着生活的重担。走在崎岖蜿蜒的小路上来回穿行,艰难跋涉的身影单薄而又坚定。可公公宁愿自己历尽艰辛,省吃俭用,也要从牙缝里节省出钱来为老公买回一本本小巧玲珑、装帧结实、朴素大方的小人书。那是一份默默无言的父爱,一份高瞻远瞩、寄予厚望的期盼。

 看着这些花花绿绿的小人书,仿佛看到老公儿时手不释卷、专心致志看书的模样。这些小人书在那个单调乏味的岁月里曾给无数人雕刻了一段段丰盈而又快乐的记忆。那是贫瘠生活中求知若渴时的一捧甘泉;是物资匮乏中的一份厚重的礼物;是一份特殊的家珍,值得我为老公好好地收藏!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