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蔡克芹的头像

蔡克芹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12/22
分享

油菜花开

蔡克芹

01

我是农民的孩子,在山里长大。不记得第一次见到油菜花开的年龄。一直到我十九岁,大学快毕业时,老师带我们外出实习,来到了一个叫杨畈的地方。只见满畈的油菜花,一眼望不到边。成群结队的蜂蝶,从一朵花飞到另一朵花,用它尖尖的嘴,探进花房的深处,带着满嘴的粉汁,唱着欢快的嗡嗡之歌。

我仿佛变成了蜂蝶队伍中的一员,紧追着团队的节奏,探寻着油菜花开的奥妙。老师讲了什么,我一句也没有听见。

从此,油菜花开走进了我的生活。春天踏青时,我总是等待油菜花开的日子。田间教学时,我总是选择油菜花开的样本。恋爱浪漫时,我总是带着她走进油菜花开的世界……

还是在油菜花开的光媚风暖日子。

我坐上了黄沙到温泉的班车。临行前,黄沙教育组孟组长交待道:“地区教委要调用你一年,具体做什么,我也不大清楚。”

我坐在临窗的位置上。窗外一幕幕一闪而过的油菜花开,勾起了我一幕幕从教六年的往事。

02

一九八五年的油菜花开。

我被任命为黄沙中学教导主任,主持职高工作。这一年,我二十二岁。黄沙职高对外是独立的职业高中,对内则隶属于黄沙中学,黄沙中学还有初中部。就学生数而言,初中是大头,职高是小头。

黄沙职高虽然只有两个班,在校生还不到一百人,但是,在我手里,却是一个宝贝,足以让我思考、实践和创新。我对教育的肤浅想法和对教学的点滴观点,在我二十二岁的青春血液里,总有一种奔放的动力,推着我奋力前行。

职业教育刚刚兴起,职业高中如何办学,大家都在摸石头过河。职业高中和普通高中的不同,在学校办学的层面上首先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开设什么专业?二是围绕专业开设什么课程?我是学农出身,学校又地处农村,自自然然,学校将开设农字头专业,取什么名字呢?农学、园林、果树等等都在我的脑海一一闪过,后来我选了一个稍宽泛的名字,叫种植。

在课程计划上,除了开设同普通高中一样的,语数英理化五科外,再就是增开了专业课,在课表上叫农业技术,简称为农技。以至于我的学生都叫我农技老师。想不到几十年后,我的一位在电视台工作的记者学生,还念念不忘我的农技老师身份,在我的一篇文章留言道:"教我们农技,写作文,竞如此惊人。"

如何管理学生,对我来说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在我当教导主任前,我还没有过当班主任的体验。我总是比班主任先到班,直接把违纪学生带到办公室,亲力亲管,分不清班主任和教导主任的职责边界。

职高学生调皮难管,今天也是,过去也是。毕竞经过一中和二中的挑选,剩下来的不爱学习当然要多。一个学生不爱学习,就如同一个职场中人,不爱工作一样。他们的身上,缺点自然更多些。

在我四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我仅有的一次打学生的经历就发生在黄沙职高。当时,这个学生早自习总是迟到,我把他叫到办公室,他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激怒了我,我年轻气盛,反手给了他一巴掌。

他捂着自己被打过的脸颊,足足瞪着我好几分钟。看着他瞪着我眼神,我内心也是一阵发怵,担心他的过激反应。师生一旦冲突,不论输赢,老师在伤心的同时,更是伤了自己的面子。

一天后,我再把他叫到办公室跟他谈心时,他跟我说:"如果你在教室打我,我一定会跟你较真。"

三十年后,这一届同学聚会,这位同学特意来给我敬酒:"蔡老师,我还记得那一天早晨,我感谢你给我的一巴掌。"

我还以气象、农事为话题,组织学生深入农村进行社会调查,找父母,找老农,搜集民间流传的预测天气、耕作农事的谚语,汇集到我手中的有四百多条,然后由我归类整理、逐条注释,完成草稿。那个时候学校没有打字机,只有一台油印机。于是,我每个晚上刻一个钢板,连续加班一个月左右,终于弄成一本三十来个页码的小册子《黄沙农民谚语选集》。看着自己编辑的第一本小册子,溢满心间的是满满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可惜的是,没有收藏意识的我,今天又找不到这本小册子了。

03

我一直坚持做的二件事情:一是练字,二是悄悄地写作,悄悄地投稿。

那个时候没有网络,没有百度,获取信息的途径很有限,主要是通过专业杂志,阅读专业文章。那时我月工资58元,我每年要用半个月的工资,自费订阅三本以上的专业杂志。我订杂志是有目的性的,一是与职业有关,二是同专业有关。我看文章更有目的性,一般是当自己确定了某个课题后,开始翻阅与这个课题所有相关文章,罗列其论点,领悟其写作方法,再就是长时间的构思。构思的过程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

那是一九八六年的九月,刚开学不久,我到教育组找孟组长汇报工作,在他的办公桌的桌面上,放着一本杂志一一《职教论坛》创刊号。我拿在手中,眼晴一亮:"这本杂志能给我看看吗?"

"这是上次我到教委开会,职教科杨科长给我的,我抽屉里还有两期,你都拿去吧。"孟组长边说边打开抽屉,把剩下的两期一并给了我。

我拿到这三本杂志,如获至宝,三言两语向孟组长汇报完工作,马上回到寝室,翻开杂志,开始细读每一篇文章。

职业教育是新生事物,宣传职教,反映职教的专业期刊更是少之有少,《职教论坛》应运而生。其创刊号开辟了《理论研究》、《教学探讨》等栏目。《理论研究》栏目发表的文章,看作者单位有国家教委职教处、中科所等,都是大人物。《教学探讨》栏目这期有四篇文章,从作者单位可知都出自一般教师之手。特别是杂志屝页附加的《征稿启事》,我更是一看再看。

我再把后面两期《教学探讨》栏目的每一篇文章都认真的研读了一遍。

这些文章写的都是教学方法。我想到了在油菜花开的日子,带着学生来到了油菜花开的田间,进行现场教学。于是,还原这次教学过程,模仿他人进行理论加工,六个阶段和几点体会,简单的逻辑思路,《专业课教法的一次探讨》一蹴而就。

完成了初稿,我又进行了多次修改。定稿后,我按要求誉写在稿纸上。对誉写好的稿子又看了多遍,不放过每一个错字,还有标点符号。一直到自己满意后,才悄悄地按照编辑部提供的地址寄了出去。随信不忘附上一页给编辑老师的短信,短信上写的是诸如"拙作、斧正"等以示谦虚的客套话,目的是给不认识自己的编辑一个好的第一印象。

二个月后,学校负责收发的明老师递给我一封信,信底标的是《职教论坛》编辑部。我的心一个蹦跳:"退稿信?"

与原来退稿信不同的是,信很薄,内面一定没装我的原稿。我的心又是一个更急的蹦跳:"难道不是?"

办公室离我的寝室还不到十米远的距离,我的心却在"是"与"不是"的猜测中,蹦跳了一路。当我打开我的寝室门,把信撕开,映入眼帘的是一页打印的《职教论坛》编辑部的录用回函:"经研究,您的文章将在我刊1986年第3期刊用。"

得到了被刊用的消息,我的心反而在蹦跳中平静了下来。这是我发表第一篇专业文章。

一直到一个月后,编辑部寄来样刊以及40元稿酬后,我才把消息公开。

有了这一篇的成功,我的第二篇专业文章《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紧接着在《职教论坛》1986年第4期刊出。

通过《职教论坛》,我知道了全国最有名气的职教期刊还有《教育与职业》、《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研究》这三家。到今日,这四家杂志均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职教响当当的刊物。

我的心中萌动了一个大胆的创作计划。

三个月后,我的第三篇文章,《实例三段式教学方法初探》,跳出《职教论坛》,在《职业技术教育》1987年第3期刊出。相继着,我的多篇文章在《教育与职业》和《职业教育研究》刊出,实现了四家杂志的大满贯。

04

我多篇文章的发表,得到了二位领导的关注:我大学母校徐院长和地区教委职教科赵科长。

认识徐院长是在一九八七年毕业季。我应邀回母校为应届毕业生作报告。这也是我第一次在大型场合作报告。

报告会设在学院大礼堂,台下坐着约五百左右应届毕业生。主席台坐了三个人。主持人是我读大学时教我植物生理的张老师,他现在是学工处处长。除我之外,还有一位教育系的老教师。他首先作了关于毕业生角色转换的专题报告。

一个走向社会,初入职场的人,会遇到什么问题?又如何去应对?他站在毕业生的角度,从理论的层面,普识性的应对策略,一个小时的侃侃而谈,我听后也是受益匪浅。

轮到我时,我是照着稿子念的。作报告不同于站讲台,对口才的要求更高。凭自己五年老师历练的底子,还是达不到应付这种大场合的面子。加上自己瘸脚的普通话,总是影响着自己的临场发挥。有进步的是,胆子练大了,紧张也只是开始时的几秒,更不会满头大汗了。

稿子是我精心准备的:"我很感谢母校给我这次机会,让我在五年后,再一次回到既熟悉又陌生的校园。我是一路打听才找到这里。我更感谢台下的各位学弟学妹们,让你们来见证我的成长……"

"讲什么?"我征求母校领导意见时,母校领导说:"随便讲,自由发挥。"

这个自由发挥,母校是希望通过我的切身经验和体会,为广大毕业生提供一个成功的范例。

一方面,是自己做得很不够,达不到这种成功者的高度。另一方面,是自己的演讲和认知水平稚嫩,结果是喊口号多,真体会少。

我自我感觉这是一次不成功的演讲。但是母校领导还是给足我的面子,让我一九八八年再来讲了一次。

作完报告去学校食堂吃饭的路上,迎面遇上一位有领导模样的学者,他中等身材,五十多岁,笑容可掬地站在我的面前。

张老师先打起招呼:"徐院长好!"

说完,又把我介绍给徐院长:"这是小蔡,八二届毕业生。"

我赶忙先伸出双手,与徐院长的伸出的右手相握。徐院长说:"我看了你写的文章,很不错。"

又对着张老师说道:"我不陪你们吃饭了。"

说完,指着路边一幢宿舍楼他家的方位,跟我说:"你饭后到我家来一趟,我有事找你。"

当我饭后找到徐院长的家时,打开门的是他爱人。徐院长见到是我,首先把我介绍给他的爱人:"这是小蔡,我的通山老乡。"

说完,徐院长把我带进了他的书房。书房不大,一个半圈的书架,装满了书。这是我第一次在一个家庭里见到这么多的藏书。

可能受书房空间的限制,书桌却是不协调的小气。我们隔着书桌相对而座。

徐院长说:"还过三年我就要退休了,在退休前,我有一个计划,想写一本教育的书,其中有一个章节,关于劳动技术教育的内容。"

徐院长又说:"劳动技术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联系较紧,我想请你来完成。时间不等人,给你一个月的期限。"

徐院长的讲话,我一直在静静地倾听着,想插话也插不上话。面对一个有思想的长者,作为小辈,也只有通过倾听来学习和领悟。

领到任务后,我开始恶补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回家之前,我先跑到地区新华书店,走到教育专柜,除了高考和中考复习资料铺天盖地之外,象这种教育理论书籍一本也没有找到。一问营业员,她的话更呛人:"这样的书,没人要。"

后来,我虽然找到了一本当时师范院校《教育学》试用教材,翻开一看,除了德智体美等内容外,竞然没有劳动技术教育的内容。

没有可借鉴的东西,加上自己阅历和认知的限制,一个月过后,我是一个字也没有写出来。我不得不打起了退堂鼓。一年后,我收到了一本徐院长主编的新书,打开一看,内面也没有劳动技术教育章节。

谈到教育改革,我们这代人,体会更深。我当学生时,教育即劳动,整个学校活动,唯劳动至上。我初当老师时,教育即智育,整个学校活动,唯智育至上。人们总在这一左一右中摆来摆去,难以找到这种平衡点。就说我国的教育方针,一国的教育指针,改革开放四十年,从德智体到德智体美,再到德智体美劳,一字之差的变化,要求的就是这种矫正,通过矫正达到一种平衡,实现立德树人的全民教育价值观。

现在看来,三十五年前的中国教育背景,徐院长能看到劳动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希望在他的教育专著中,申张自己的教育理想,实足难能可贵。

可惜的是,当年没有完成徐院长的作业,是我的遗憾,也是徐院长的遗憾。

05

地区教委职教科作为全地区职业教育的执行机构,也征订了《职教论坛》、《教育与职业》、《职业技术教育》等在全国有影响的职教杂志。赵科长为了掌握国家政策,制订全地区职教发展方略,也经常翻阅这些杂志。

当他在这些杂志上,第一次看到了一个咸宁人,一个通山人的名字,有一种惊喜。特别是知道我还是他的学生时,惊喜中又多了一份亲切。

于是,我开始频繁地出现在全地区职教教研会议上。有时以黄沙职高负责人的名义,有时是地区教委职教科直接点名。这一时期,我多数时间在外地开会,跑遍了全地区六个县的重点职业高中,学习交流。

在全地区职业教育的1.0时代,农村是大头。很多县的职业高中都建在乡镇。

"如何通过农村职业学校推广农村实用技术?带动农民发家致富?"赵科长在多次教研工作会议上跟我们提出了这一课题。

他总是在我们面前描述着这样一个愿景:"农村职校学生,毕业后,懂得几门实用技术,回到家里,因地制宜,从事立体种养,技术致富,技术发家,做现代农民。这不好吗?这比外出打工差吗?"

赵科长,站在全地区职教发展的高度,不光在计划,也在行动。

到了地区教委后,赵科长跟我进一步细说了地区教委领导的指示、要求和我的任务:"全地区职业学校要贯彻落实国家燎原计划,为广大农村培养中初级科技人才,大力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

"要在全地区职业学校,还要利用好普通中学劳技课阵地,大力推广农村实用技术。"

"要出一本全地区的地方教材,专门介绍农村实用技术。"

"这本教材要做到三个着眼:一是着眼于落实国家教委"燎原计划";二是着眼于农民技术致富;三是着眼于鄂南农村实际。"

"你的任务就是把这本教材弄出来,力争在明年春完成。"

"你先在教委旁边的招待所住着,在教委食堂就餐,平常不用来办公室报到,一心一意住在招待所写书。"

赵科长布置工作式的谈话,我想插话也不敢插话。在赵科长停顿的当口,我机械地重复着一个字:"是。"

最后,赵科长放下一直严肃着的面容,微微一笑:"有困难不?"

赵科长不容我表态,又说道:"我相信你。″

06

编写教材,我是头一次。

想到了去年母校徐院长交给我的任务。我甚至动过去拜访徐院长,向徐院长讨教的念头。一想到我没有完成的结果,带给我的胆怯又让我不敢前去。

我反复地咀嚼着的赵科长的"三个着眼"。

我到职教科去翻阅国家教委"燎原计划"相关文件,希望从中找到头绪。

我又跑到书店,搬回了一大抱有关农村实用技术的书籍。不忘捎带了几期《知音》和《故事会》,毕竞一个人的长夜,还需要这些通俗性的文章来打发,来催眠。

我一头扎进这一大堆杂志书籍里,一本一本的看,一期一期的翻。边看边作标记,边看边写笔记,边看边理思路。

"家庭,致富,技术,推广,实用,科学,选择……"一个个字符,不断地跳跃着我思维,搅动着我的脑细胞。

"天下文章一般抄。"编写教材,创作的要求并不高,做的也是"抄"的功夫。

这种"抄"不等同于抄袭,也不等同于照搬。总结起来也就是两个字:"一是选,二是编。"

选是基础。要在众多的书籍堆里去搜寻,要在浩瀚的技术堆里去筛选。如何选?把握好"两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科学性是真与伪的辨别,我的知识面,我的阅历和能力,又怎能做到?更不谈用实践去验证。怎么办?只有控制源头。也就是我看的书和杂志,必须有名气,必须有地位。让他们来解决技术的科学性问题。实用性,那就只能是自己的理解了。好在,我是农家子弟,对农村,对农民,还算熟悉。具体就是,以种养为主线,跳出传统模式,增加家庭小工业,注意特色作坊,把握新项目,突出"短、平、快"。

选好了,再在选择的技术中去发现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理出逻辑主线。依据这条逻辑主线,编起来就不难了。

在内容的呈现上,只讲技术,不讲理论;只讲方法,不讲原理。力争措施具体,操作性强,语言通俗易懂。

有了这些想法,我的心中就有计划了。

几个月很快过去。这本书的雏形逐渐露了出来。

赵科长看到我的成果,非常的高兴。跟我一样,有一种"一块悬着石头终于落地"的轻松和愉悦。我知道,赵科长背负的压力不比我小。毕竞,人是他请来的,任务没有完成,推荐人的脸也不好挂。

"你这半年干得很不错,眼看着将要出书,我也很高兴。"

"现在正式书号不好弄,只能搞一个内部书号。"

"书名叫什么好?我看了目录,就暂定为《农村实用技术》。"

"这本书要有一个序言。你先写一个序言的草稿。我计划请教委一把手范主任作序。"

"我们找到了印刷厂,地点在蒲圻,叫蒲圻教育印刷厂。"

"这些天,你再把初稿一篇一篇地细看,进一步修改打磨,把问题想全,尽量少出错误。"

"过些天,我们一起到蒲圻,到时候,你就长住蒲圻,负责把这本书印出来。"

赵科长一个人在说,我一直在听。我听着听着,不知不觉忘记了习惯上的紧张。没有了紧张,自信又走在了我的脸上。

赵科长送我到了蒲圻。蒲圻对我来也不陌生。那是一九八二年的油菜花开日子,我在蒲圻农科所实习,我在赵李桥农技站锻炼,我到蒲纺去看美女,我站上赤壁,看诸葛亮摆三国擂台,听"二乔"弹唱"滚滚长江东逝水"……

蒲圻教委职教科宋科长带我们来到了蒲圻教育印刷厂,找到相关领导,进行完任务对接,就到了吃中饭时间。

吃完中饭,赵科长就回去了。宋科长带着我,边走边说:"前几天,赵科长给我电话后,我就跟你找这住的地方。离印刷厂要近,又不能太贵,还要解决你吃的问题,我找了好几处,才选了这家旅馆,虽然是私人的,卫生条件还可以。"

宋科长把我送到住处,跟老板娘作交待:"他是地区来的,时间三个月左右,吃住挂帐,最后我来结。"

临别时,宋科长跟我道:"你先住一段再说,如不满意,我们再来换。"

"这条件就很不错了,宋科长,费心了。"我说这话也不是客套,这住宿条件比我在温泉要好很多。特别是有一台14′彩色电视机,让我高兴不已。

编者和作者,都是成天跟文字打交道,但是,编者和作者又有很大的不同。作者可以随心所欲,把文字变成想象中的男人和女人,想象中的故事和感动,想象中的爱情和甜蜜。作者可以活在他的文字里,跟他的主人公一起笑,一起哭。大作家路遥写《平凡的世界》,写到不吃饭,写到不睡觉,写到病,最后写到了死。路遥写《平凡的世界》,也活在了《平凡的世界》。

我编的这一篇篇文章,码的一个个文字,对我而言,就是一个个冰冷冷的符号,没有温度。体会不了这种创作过程的喜怒哀乐,每每到晚上,就是无尽的寂寞。

一个人在酒肉饭饱后,最怕就是寂寞。

在寂寞时,这黑夜就好比加上了时间的发条,越发的漫长。我不喜欢逛街,不爱运动,不善于结交新朋友,面对寂寞,更多的时候,是把自己关在一个人的空间里,用寂寞战胜寂寞。我的枕头底下总是压着《知音》、《故事会》,现在又有了这台电视机。

心想着,有了这台电视台,就有了一个打发时间的伙伴。岂料,看完《新闻联播》,等了一大通广告后,等来的又是自己不喜欢看的电视剧。还是早不早的就躺到了床上。

习惯上打开了最近一期的《知音》,希望通过《知音》,欣赏别人觅知音的故事,沉浸在他人的美好中入眠。

07

蒲圻教育印刷厂是一个小厂。

还在铅印时代。

第一次走进印刷车间,第一次看到不同型号铅制的字模,第一次熟悉铅印流程:捡字、打模、第一次印校稿、第一次校对、第一次改模、第二次印校稿、第二次校对、第二次改模、第三次印校稿、第三次校对、定模、批印、装订、成书。这就是所谓的"三校"。

在这些环节中,最难的,最化时间的,就是捡字,打模。对着原稿,定好字号,在一排排铅字库里去捡字,再放在特定的版型里,一个个的码字,制成模块。

负责我这本书打模的是一个姓傅的女孩,二十来岁,年轻阳光。厂长说她是本厂最熟炼的员工,她每天也只能打四个模。

我在她的指导下,做了一次尝试。一个上午,也没有制成一个模。用小镊子到铅字库里去捡字,捡到最后,这铅字库里的字,在我眼里,已分不出上与下,分不出一和二了。

我的工作是校对。校对相对于打模,要轻松许多。每次校对,想到捡字打模的不易,我就特别的认真,标点、字符、字体、字号,不放过每一个细节。我作为编者,做校对工作,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边校边改,让错误更少。可能从这个时候开始,我对文字的要求更加的苛刻,逐步形成了自己行文简洁朴实的风格。

住地→印刷厂,两点一线。打模→校对→改模,日复一日。《农村实用技术》终于杀青。我拿到样书这一刻,我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如同我小时候,背着一捆超过我力气的柴,终于回到了家门口。

后来,《农村实用技术》经过多次改版,作为全地区中小学劳动技术课和职业学校地方教材使用多年。

08

又是一年油菜花开的日子。我坐上了由温泉回黄沙的班车。我从怀中拿出崭新的《农村实用技术》,一页一页地翻看着。我看到的不再是一个个字符,而是一幕幕的油菜花开。小小油菜花,见证了我七年专业成长。

从此,只要我坐上班车,那怕不在春天,那怕是夏天、秋天、冬天,那怕不是油菜花开的日子,不是油菜花开的窗外,浮现在我眼前还是一幕幕、一闪一闪的油菜花开......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