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克芹
01
办学校就是办文化。
前不久,学校专题片《进步在路上》要我撰稿。基于这个思考,我在片头写道:"不怕学校底子薄,就怕学校没文化。有文化的学校,有血,有肉,有感情,有向心力,有生命力,有幸福感。"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了我的高中母校,一所革命老区乡镇中学。我在这里读了两年高中,大学毕业后又在这里工作了五年。
母校是一所有文化的学校。
这个命题也不是我说的,我听到了很多从母校走出来的毕业生,都这么说过。
母校的文化是什么?
如果把这个命题放到我一九八九年离开母校时去解,别说是解,我连触碰的勇气都没有。
为师四十年,用我四十年对教育的实践和理解,再来触碰这一命题时,我还是一团乱麻。
我读高中时,不知道学校有没有校训。
我在母校工作时,好象也没有校训。
我打开《2009年母校五十年校庆纪念册》,惊喜地发现了当时的校训:博学、奋进、求实、创新。
我不想求证,这个校训是否为为了校庆的应景之作?还是母校长期秉持的办学理念?
我不是说这个校训不好,从这"八字校训"本身,也挑不出任何的毛病。但是,如果把这个校训与母校的文化实质,与家乡人民的精神实质联系在一起,我总感觉过于宽泛,总感觉过于普通,总感觉缺少了点什么。
02
我的家乡有尊师的民风。
我的出生地,横路蔡,三四十户人家,一二百个人烟。最受尊敬是我的启蒙老师,他是我没出五服的细爷,当了一辈子小学老师,退休后一直在家养老。蔡家人,不论大小,不论辈份,都是一个称谓:"老师。"
他在蔡家当着代言人的角色。
他的族长位置不是选出来的,是自然形成的。
红白喜事,是他主持。
男女开亲,他是媒人。每每走进对方家庭,开门总是一脸笑:"老师来了。"
这种"开门笑",还没开口,就给了你一颗"定心丸″。
邻里纠纷,争得面红耳赤时,理屈一方,如果遇上"词穷",来上一句:"老师说的。"
得理一方,也就算了。
他代表的就是家族文化。
在我的家乡,象蔡家这样,绝对不是个案。
我在母校当老师五年,体会最深的是一年一次的尊师宴。从正月排到二月,争先恐后,比赛着的,就怕请不动。鞭炮接送,行的是最大礼节。全荤席,特色味,拿的是最好的酒菜。我在家乡吃过很多宴请,最令人回味的还是这种尊师宴。
尊师重教,在我的家乡不需要宣传,写经写进了家乡人民的基因,已经融进了家乡人民的民风。
03
家乡人民有送孩子读书不惜一切的精神。
在我的家乡,有一个小湾,叫陈木庄,二十来户人家,百来把人口。很小的时候,我就认识陈木庄的陈会计。他在信用社工作,当时他的职务是会计。每次他来蔡家,喜欢到我家来坐一坐,母亲叫他陈会计。后来,他当上了信用社主任,母亲还是叫他陈会计。他跟我母亲聊得来,聊得最多的话题是孩子的读书。他看到我姐姐,一声叹息:"她读点书就好了。″
临别时总是爱抚地摸一摸我的头:"要好好读书。"
我跟他的大儿子是同班同学,我们考上大学后,一到寒暑假,就到他家聚会。这是我认识陈木庄第一个读书家庭。在陈木庄,还有很多这样的读书家庭。
就是这一个个读书家庭,在小小的陈木庄,掀起了比读书的比赛,自一九七八年恢复高考后,十多年时间,考上大中专近二十人。在这个小湾子,在我的家乡掀起了一年又一年的轰动。
走进这一个个读书家庭,后面都站着,为送孩子读书,宁舍一切的父母。字字,是父母田间辛勤劳作的滴滴汗水。句句,是父母勒紧裤腰带的餐餐饿肚。字字句句,成就了一个个孩子的大学和将来。字字句句,牺牲了一个个父母的健康和生命。
陈木庄的例子,在家乡只是一个缩影。
我们一个个靠读书,走出农村的苦孩子,对此,谁个不是感同身受?谁个没有刻骨铭心的记忆?
我母亲出身地主,过了一辈子苦日子。小时读到了"金馆",成为当时极其稀缺的识字女性。增广贤文,烂熟于心,崇尚"读书至上"。我大哥是我湾子第一个初中生,我和弟弟也相继考上大学。我们金榜题名,光鲜的背后,是弯了腰的父亲,白了头的母亲。我的父母更是用健康买单,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我一直心存愧疚。这种愧疚鞭打着我,完成了《我的母亲》。
我倾注了我全部感情的系列散文《我的母亲》,老婆和孩子都说:"是我写得最好的。"
我的儿子把《我的母亲》发给他的大学同学,她从晚上十一点读到了转钟二点。作为一个九五后的陌生女孩,能让她一口气坚持读完的,是什么呢?是一位母亲,是在这位母亲身上,表现出来的这种宁舍一切的精神,打动着她,吸引着她。
陈木庄人,家乡人民的这种为送孩子读书,宁舍一切的精神,转化成的一股民气,谱写了一曲曲催人上进的时代赞歌。
04
母校有一代接一代的严师。
我问过一位八零后同事,对我的印象:"严师。"
后又补充道:"一本正经。"
一本正经,差不多。严师,我还够不着。我的记忆里,有一个严师的样板。他的为师之道,为我画了一幅的肖像,一幅严师的肖像。
他就是特级教师,我的高中班主任,赵老师。
说他是严师的,不只我一人。在他众多的学生中,说起赵老师,都是一个字,严。
二0一八年,七八届高中同学会,为把同学会贴上文化标签,自己出了本《同学文集》。《同学文集》收录了不少回忆文章。有一位同学写的《黑脸》,让一个黑脸赵老师,跃然纸上。我摘录如下:
我在母校高中毕业,已经整整四十年了。记忆的星星点点,散落在往昔的剧本上,零零碎碎,历历在目。老师,同学,教室后面的池塘,池塘边的无花果树,校园后的菜园,上边的松树林……过往的人物事件,校园故事,在我脑海中象放电影似的,一幕幕地回放。
然而,画面最清晰的还是赵老师的黑脸。
那是一个秋日的上午。上课铃响后,教室还沉浸在课间的嬉闹中。只见一位中等身材,瘦健精悍的老师,快步走上讲台。他那如炯的目光,一扫全班,特别是他黑黑的脸庞上,透着一种说不出的严厉,大家顿时安静下来。
一向尊敬老师,又不怕老师的我,心里也咯噔了一下。我悄悄地问同桌:"他是谁?"
同桌不敢看我,面朝黑板低声说道:"带物理的赵老师。"
一节课下来,我脑海中一直想着的就是一个问题:"他不会笑吗?"
我傻坐着,一个字也没听进去,一个定律也没弄懂,记住了的就是赵老师的黑脸。
不知是在赵老师黑脸下,那锐利的目光对我无言的警示;还是一个爱笑的女孩对黑脸有着不尽的兴趣。
不知是物理课特有的气质打开了一个多愁善感女孩又一扇大门;还是赵老师的讲课深入浅出,循循善诱,让我如云如雾,茅塞顿开。
总之,我对物理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喜欢上了物理课。高一整个学期,我的物理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被同学戏称为"物理学家"。
我不知道赵老师,对一个物理成绩好的女孩,是一个什么样的看法,但是,我读到的还是赵老师一如既往的黑脸。不过,不同的是,黑脸下的眼神,严厉中多了赞许和期待。
转眼到了高二,赵老师成了我们的班主任。自此,我的感觉,赵老师的脸更黑了。
生性自由散漫的我,上课也有开小差、想入非非的时候。有一次,我和同学讲话丢纸条,被赵老师发现后,狠狠地批评了一节课。我哭了。我透过泪眼,第一次看到了老师失望的眼神,我更加的羞愧万分。事后赵老师利用休息时间,把我们叫进他的办公室,也是他的寝室。赵老师坐在仅有的一把椅子上,苦口婆心地教育我们,告诉我们学习的重要性,虽然赵老师的脸依然是黑着的,但这次在他的黑脸上,我又读到了关爱和希望。
赵老师不但对学生关怀备至,也非常乐于助人,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帮助村民修理农具和拖拉机。记得在高二,有一次期中考试作文,我写了我看到赵老师,修拖拉机这件事,这篇作文被语文老师刘老师,评为年级最佳作文,这是我读高中时最得意的一件事。赵老师的人格品行永远珍藏在我的记忆深处。
时间如白驹过隙。突然有一天,上了高中的儿子对我说:"您的赵老师也是我的老师了,他整天黑着脸,特别的严厉,经常提问,回答错了就要站一节课”。
从此以后,从不温习课本的儿子,也知道复习了,学习也认真了很多。高二那年暑假,儿子想找赵老师补课,工作繁忙的赵老师满口答应了。整整二个月时间,连起码的补课费,赵老师也不肯收一分。儿子能顺利地考上大学,得益于赵老师的谆谆教诲。在这里,我和我儿子,二代人共同说一声:"赵老师,谢谢您!″
赵老师,下次遇到您,我要告诉您一个一直藏在心底的秘密:"虽然你总是板着一付黑黑的脸,但我从来没有怕过您。"
写完这篇短文,我特地问了问身旁的儿子:"你怕赵老师吗?”
儿子笑着回答:"不怕。"
原来,您的学生都知道,那张严厉的黑脸后面藏着的是满满的爱!
我摘录《黑脸》,没有采用复制粘贴的便捷方式,而是对着《同学文集》,在手机屏幕上,运用手写格式,一个字一个字地抄。这种方式虽然费时,但有利于我边抄,边琢磨,边领悟。
我读过多次《黑脸》。第一次读时,为一个学生对一个严师感动。为一个气得"哭鼻子",四十年后还是"满满的爱",这种严的教育影响感动。为一个两代人对严的共同理解,一句共同感谢感动。
今天,我在抄录《黑脸》时,咀嚼着赵老师一个个"黑脸"的细节,我的角色地位一下子由学生回到了老师。我站在一个教育者的角度,思考着这种黑脸下,严的教育。
我又有了不一样的感悟。
严有两面,正面是爱,背面是恨。严而有度,适度是爱,过度生恨。严要讲法,得法是爱,乱法生恨。
在母校,有一代接一代的严师。赵老师只是一个代表。他们都是严师,只是严的形式不同,有的唱黑脸,有的唱白脸,他们都在为母校写着,一代传一代的,严的教育,严的文化。
05
"笨鸟先飞"——家乡人。
每到毕业季,学校大门要挂一幅标语:"今天,你以母校为荣。明天,母校以你为傲。″
我很欣赏这幅标语的背面,隐含着的,学校与毕业生的,这种千丝万缕的文化牵连。
我再一次打开了《2009年母校五十年校庆纪念册》。
母校虽不是百年老校,但也有六十多年的办学历史。历经了普通初中、完全中学、单设普高、完全中学、普通初中+职业高中、重点初中等六次规模变迁。
我仔细地翻阅着一页页校友录,观察着一个个名字,希望通过一个个熟悉和不熟悉的名字中,找到这种文化的牵连。
我的关注点集中到了从七三届开始到八九届结束的高中校友上。十七届1895名高中毕业生,最年轻的也到了五十多岁,事业定型,一个很好的研究样本。
这些高中毕业生中,有省厅级以上高干,一百多人担任县、科局级领导岗位。
我的关注点还有一批专业技术人员。我想到了国外名校的教授同学、首都北京的专家同学、作家校友、诗人老乡、商界名流......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
我的关注点更有一大批外出打工的以及扎根乡土的家乡人。
我希望,通过这些人士,挖掘他们身上一些精神上的共性东西,那怕是点滴,那怕不是实质。
我更是希望,通过他们的精神,找到学校文化与毕业生发展的这种关联,这种影响。
这个题目太大。
这个题目太难。
我自不量力。
我做一个铺路石。
我想到了一个词。
我想到了一个教育故事。
这是我在《高二(1)班往事》一文中讲到的一个故事:"笨鸟先飞"的教育。
"笨"时起步,低调中开始。"笨"的自我定位,才懂得勤能补拙,才会不甘落后,敢为人先,"笨″鸟先飞早入林。一只"笨"鸟,在奋飞的路上,只能靠坚持,再坚持,只能靠更多的付出和奋斗,才能到达胜利的终点。
今天,我把这个教育故事,进行一次新的加工,进行一次大的转换:"笨鸟先飞"——家乡人。
这种以小见大,由特殊到一般的定位,不知道能否得到众多家乡人的共鸣。
我还是这句话:"我是一个铺路者。"
06
凭我一个土生土长的家乡人,对家乡、家乡人和家乡教育的熟悉和理解,构画了这样一条逻辑主线:尊师→宁舍一切→严师→笨鸟先飞。探求"民风→民气→教育→人的发展→地方进步"这种文化牵拌,试图发现教育在这种文化牵拌中的影响,来回答本文开始提出的问题:母校的文化是什么?
可能是这个题目太大,可能是我知识积累还不够深厚,可能是我为师四十岁对教育的领悟还不够深刻,母校的文化是什么?这种隐性的,这种精神层面的课题,我还是一团乱麻,我还是不能回答。
如果非要我说点什么,如果让我重回母校,如果让我当上母校校长,我会在校门口高悬教育惩戒的尺子,塑造新时代严的教育,严的文化。我会在校园高挂"笨鸟先飞"的画像,告诉我的一代代走出校门的学生,你是一只"笨"鸟,你要学会先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