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巽之的头像

陈巽之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12/30
分享

哪一块云是我的天

文字是有灼伤力的,有些文字一入眼,便会灼伤你的神经,在你的内心烙上疤痕,留下深刻的记印,时不时的刺痛一下,提醒你不能懈怠,要振作起来,为了理想和目标继续前行。

我无异质特长,除却读书无所好,一辈子以书本为伴,以文字为职业。文字温暖了我的心房,照亮了我的前路。许多好书好文字我读过之后记忆深刻,终生难忘。但是能触及灵魂、激活能量的文字,要数钟耘舫题写的成都望江楼长联:

几层楼独撑东面峰,统近水遥山,供张画谱:聚葱岭雪,散白河烟,烘丹景霞,染青衣雾。时而诗人吊古,时而猛士筹边。只可怜花蕊飘零,早埋了春闺宝镜;枇杷寂寞,空留着绿墅香坟。对此茫茫,百感交集。笑憨蝴蝶,总贪迷醉梦乡中。试从绝顶高呼,问问问,这半江月谁家之物?

千年事屡换西川局,尽鸿篇巨制,装演英雄:跃冈上龙,殒坡前凤,卧关下虎,鸣井底蛙。忽然铁马金戈,忽然银笙玉笛。倒不若长歌短赋,抛洒些幽恨闲愁;曲槛回廊,消受得清风好雨,嗟予蹙蹙,四海无归,跳死猢狲,终落在乾坤套里。且向危楼俯首,看看看,哪一块云是我的天?

我年轻的时候,钢笔字写得十分难看,被别人讥讽嘲笑,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便痛下功夫拼命的练习钢笔字。一次从书店买回一本字贴,不仅字写得好,而且里面的内容更好,都是一些名优对联和名言警句,字浅意深、朗朗上口、便于记诵,给人启迪,让人回味无穷。这本以名优对联和名言警句为主要内容的钢笔字贴,让我爱不释手,经常带在身边,有空就练、就读。

一年春节临近,勾起了我的游子心。我收拾好行包怀着急迫的心情,挤上了从太原开往成都的185次列车。这次回老家探亲,没有其他同事同行,只有我一个人千里独行。从山西到贵州有几千里远,要乘好几天的车,为了打发旅途中的无聊时光,我特意在行包里装了几本喜欢的书,其中一本就是这本钢笔字贴。

经过一昼夜的跋涉,列车经过晋中平原,关中平原,行进在秦岭的高山峡谷之间,我仰头欣赏着巍峨的秦岭风光,遥看着从山顶上飞泄而下的瀑布,在心里默涌李白的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脖子仰酸了,眼睛疲惫了,我靠在座位上闭目养了一会神,拿起钢笔字贴读了起来。这本字贴我临习了若干遍,其中的联语警句蕴含着为人处事、修身立德的道理,越品越有味道,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心情下读会读出不同的感受和效果来。

当我重读到“对联圣手”钟耘舫的成都望江楼长联,我的心里仿佛被重锤敲了一下,我的眼睛一直盯在最后这两句:“……试从绝顶高呼:问问问,这半江月谁家之物?”、“……且向危楼附首:看看看,哪一块云是我的天?”我一遍又一遍在心里吟咏,一种怅然若失的苦涩涌上我心头,一时间悲从中来,禁不住泪流满面。钟耘舫写的这幅长联确实匠心独运,上联描绘蜀地山水的景色特点,连用四种颜色词组,十分醒目的突出了山水色彩和自然天象。下联用排比句评议人物,以四种动物比喻形容各类名人,信手拈来,搭配成文,均自然天成。之前读此联只感到意境壮阔,笔触圆熟老练,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今日重读此联,我却读出了别样的滋味,读出了作者的悲愤,读出了身世之慨。

钟耘舫一生怀才不遇,人生道路坎坷,曾因文字切中时弊,揭发贪官污吏而入狱。他“性情真挚,一生不作欺人语”,“为人豪爽倜傥,性刚简而不能谀”,“一副傲骨直刺贪官酷吏、秽气邪风”,“与人多直言不讳”。他最喜欢编撰联语,尤擅长联,他的整个生命,与对联结下了不解之缘,毕生创作了1850余副对联,无不脍炙人口,但最闻名遐迩还数这幅成都望江楼长联。他的联笔锐不可当,尽扫绮丽粉饰之风,构思卓然不群,不愧为奇横盖世之作,其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无不与对联息息相关,他因联而扬名,因联而落第,因联而结百年之好,因联而罹祸。他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文采斐然,却终生布衣没有功名,只好当塾师养家糊口,因为得罪官府,远走成都避祸,一次他来到望江楼,满腔悲愤,无以言说,只好诉诸笔端,向大地发问:这半江月谁家之物?向苍天发问:哪一块云是我的天?

我读钟耘舫这幅长联的时候,刚步入社会不久,满脑子想法和热望,心事可以上天拿云,本事却不能搏兔缚鸡。理想和现实的差距,给我造成了许多郁闷和痛苦。试想:一个从乌蒙山深处走出来的傻小子,学识浅浅、智力平平,离开家乡的初心,就是闯世界,长见识,改变命运。可是我想法很多,办法却无多,什么都想做,什么也做不了。曾想凭借手中之笔写出一片灿烂前程来,但是,我写出的文章却让人不忍卒读。想上大学系统学习知识,但我却多次高考落榜。眼看着身边的战友同事,有的到大学进修升造去了,有的提了干部改变身份了……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既有“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壁窄,更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急迫。

为什么会是这样?我向自己提出了一个问题。我没有怨天尤人,因为怨天,我怨不着,尤人,我没有实力。我只能反求诸己,我问自己:你有什么,你凭什么?想想也是:我除了满脑子不切实际的想法,什么也没有,什么也不能凭借。虽然脱了军装穿上工装,有了一份正当的职业,捧上了村里人羡慕的“铁饭碗”,但这是命运的眷顾,不是我奋斗的结果。除了这份幸运,我还有什么呢?知识、本领、资历、社会地位,我一无所有。在单位我处在最底层,几乎小组长以上的人都可以把我踩在脚下,我感到无能、无助、无可奈何。我还是一只令人讨厌的毛毛虫,没有化蛹为蝶飞舞在高空让人仰视。除了怀一腔忧愤,流两行清泪之外,我什么都做不到。

自打这以后,“这半江月谁家之物?哪一块云是我的天?”这两个问题,像两把尖刀插在我心上,逼迫我用行动做出回答。生而为人,作为一个男子汉,我必须流十二分的汗水、出十二分的力气,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感谢“这两把尖刀”,它让我保持着痛感,逼迫我义无反顾向前进发,不至于活成一具行尸走肉……

多年以来,我一直怀着一个心愿,想到成都望江楼去登临揽胜,腼怀“对联圣手”钟耘舫,亲眼看一看携刻在崇丽阁的长联。2018年 2月,我终于来到成都望江楼,我在崇丽阁前对着魏传统将军补书的望江楼长联,毕躬毕敬的行了三鞠躬礼,然后高声颂读了三遍。虽然没有像年轻时那样泪流满面,但依然感慨万端,好的文字你读一百遍、一千遍都会打动你的心。

我来到濯锦楼的门楼前,匾额上一行流畅秀美的大字映入眼底:月色江声共一楼。我沿着台阶登上楼顶,举目远望,锦江景色尽收眼底,一时胸襟大开。一阵清风从江面吹来,顿感神清气爽、云淡风清。苏东坡的散文名篇《前赤壁赋》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还是东坡先生看得通透,活得智慧。

人生要经历不同的阶段,解决不同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年轻时看重并想方设法争取的东西,到了一定的年龄就看轻看淡了。到我老的那一天,我希望我能吟颂着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作别人世:

……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