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巽之的头像

陈巽之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10/31
分享

坎坷身世 血泪文章 ——写在陈正祥《我的足迹》付印之际

陈正祥先生的回忆录《我的足迹》即将付印,可喜可贺。

在这之前,我曾读到陈正祥先生的一首诗,心生喜欢,便写了一篇读后感发给老先生,希望能读到他更多更好的诗文。老先生读了我写的短文,觉得我对他诗作的解读中肯到位,说到他心里去了,遂引我为知己。随后,老先生把他正在整理的《我的足迹》文稿发来给我,让我帮他提提意见,最好写一篇序。

为别人的作品集写序,要么是德高望重的长者,要么是著作等身的大家,要么是妙笔生花的才子,我何能何德、几斤几两,敢为老先生的回忆录写序?所以,建议老先生请一位有身份地位的人为他的回忆录写序更好。老先生告诉我,他结交了不少作家朋友,也认识一些位高权重的官员,有的人主动提出来要为他写序,但他婉言谢绝了。

我拜读完老先生的回忆录后,才明白老先生的意思。老先生在回忆录中叙述了故乡稻田坝和我们陈氏家族的秘史,他觉得不足为外人道矣。在他的忘年交、我的战友袁佐朝的推荐下,他对我进行了一番了解考察后,决定请我这个本家侄儿来写序。所以,才有了前面的请托。感谢老先生对我的信任和看重。

陈正祥先生身世坎坷,小时候由于家庭出身被迫辍学,青年时期闯社会讨生活,壮年步入政坛忙于事务,晚年转战商场操心劳神,所受教育程度不高,读书的机会也不多。一般人都会认为他写的诗文,只不过是有钱人的附庸风雅,不可能写出好文章来。在没有读到他的回忆录和诗词前,我也落入了这个俗套。

收到老先生发来的文稿,我先选读了“不如牛马的日子”和“地狱人间七十二小时”两章节,读着读着就泪流满面了。我不敢继续读下去,强迫自己关灯入睡。第二天凌晨五点钟我起了个大早,打开电脑一个字一个字地认真品读。老先生的文章让我大为惊叹: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人,居然有如此好的文笔,开头三篇就起笔不凡。叙述稻田坝的山川地貌,自然环境,细致入微,引人入胜;描写故乡的气候条件、果蔬特产,娓娓道来,如数家珍。入口即化的大黄梨,极具经济价值的女贞树,将我这个远方游子,带回故乡、带回童年、带回采梨子摘“虫儿”的热闹现场。

在对后续章节的阅读中,我随着老先生的笔触时而伤感、时而叹息,时而悲愤、时而高兴,情绪一直沉浸在他营造的氛围里。“我的父亲”至“短暂的教师生涯”章节,以饱含深情的笔墨描写了父母双亲的慈爱和老师的和蔼可亲,叙述了稻田坝陈氏家族的由来,诉说了横行的匪患造成的深重苦难,年节风俗的描写动人传神,因家庭出身被迫辍学让人扼腕叹息。“是天灾,还是人祸?”至“求生的风雨历程”章节,叙述了特殊年代的苦难历程,荒唐透顶的政策,不断袭来的政治运动,天灾加人祸造成深重苦难,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外出逃生的风雨路,镣铐加身的牢狱之灾,让人悲愤填膺,欲哭无泪。“海边拾贝”等章节,描写了改革开放后到福建沿海做生意,虽然提心吊胆,但赚到了钱改善了生活,像在大海边拾到五颜六色的贝壳一样令人开心。“从农夫到党委书记”章节写了人生中的重要一次转折,一次化蛹为蝶的蜕变、一次华丽的转身。他主政一方,大力发展经济,促进家乡社会进步,读之令人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祥顺嘉园”及以后章节,书写转换跑道,发挥余热,纵横商海,苦心经营的酸辣苦甜;叙述周游列国、寄情山水的幸福晚年,夕阳向晚秋已深,万事看淡心如水。

陈正祥先生的《我的足迹》由回忆录、诗词集和诗图集三部分组成。三部分是一个整体,回忆录是主干,诗词集和诗图集是支撑和注脚,缺少一部分就不完整了。诗词是他的心灵史,一首首诗词如春蚕吐丝,吐出来的是他的愁闷、悲愤、欢欣……或直抒胸臆,或委婉含蓄,或忧时伤世,或借古讽今,或题赠亲朋,或情寄山水,题材多样,感情真挚。“久旱地冒烟,禾死农心寒。生计无觅处,举步日艰难。高朋难结交,贫友无力挽。顿足呼无道,抬眼瞪苍天。”这是他最穷困的时候写的诗,本来就劳作一年饥半年,偏偏又遇到旱灾,眼看田地里的庄稼旱死了,他忧心如焚,捶胸頓足,向苍天发出悲愤的呼号。这首诗比李绅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还要椎心泣血。“黑云遮青天,青天瞎了眼。六月降霜雪,数九闪雷电。小三称霸王,院士扫牛圈。不分红与黑,人间总是怨!”是他外出逃亡途中对“十年浩劫”的控诉,满怀忧愤如火山爆发,读这首诗让人想起了关汉卿笔下的《窦娥怨》。“雪夜探路把家归,无声推门心意恢,俯视孩儿梦里笑,双手忙擦辛酸泪。千般愁绪言难尽,万种哀情诉与谁?何朝母子周全日,恳盼冥君早回归。”这是他为了糊口,偷偷外出做生意,为了躲避抓捕,他只好夜深人静时偷偷回家,看看娃娃,放下点小钱,马上逃走。多像杜甫写的《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从政知己晚,呕心遂民愿。创新求温饱,兴学治愚顽。规划新集镇,调整产业链。扪心无愧意,管他升与贬。”是他出任中水镇党委书记时的从政感言,他当政时拉电网、修水利、兴学校、建集镇,为家乡的发展呕心沥血,做到了问心无愧。“改造城中村,高楼耸入云。建设新天地,配套清官亭。蓬户换新居,商圈铸核心。众望今有归,壮志慰平生。”这首诗抒发了开发昭通清官亭新天地楼盘,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楼房封顶大功告成时的喜悦心情。“冬青开岩峦,馨香塞满川。洁净白雪羞,骨傲梅花惭。花姑拆卖昜,园主移栽难。随风搖落尽,冷眼度百年。”这首诗《咏冬青花》,突显冬青花色比雪白、品赛梅贞、长在岩峦,香满山川的个性,这是他托物言志、用花自况的一首诗,纵观老先生的一生,不就是一株冬青花吗?“生不逢时愧偷生,追风逐日奋蹄勤。搏浪深知夕阳晚,岂敢坐叹慕闲云?”这是他七十岁时的自勉诗,让人读出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壮怀激烈。“丽江好风景,古城多古韵。家家傍绿水,户户藏柳荫。鉴赏象形字,究习贝叶经。依依相惜别,何时再重行?”这是他众多旅游诗词中的一首,写得明白如话、通俗易懂,把丽江这座小城呈现在读书者眼前,读了他的诗恨不得马上就去游玩一次。“草原如丝毯,牛羊撒满山。鸥逐白云飞,船随浪花远。日出千山翠,雨霁碧连天。苍天挥笔墨,人间如画卷。”这首诗是他到新西兰观光时,用轻快的笔调写就的小诗,新西兰是一个经济发展,风景秀丽的国度,置身佳山秀水之中,怎能不心情愉快、诗兴大发?“风雨七十载,岂能生倦怠?感恩天地广,包容春长在。家藏万卷书,胜似千贯財。居安常思危,借势下台阶。”这首《甲午春节古滇示儿孙》,是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悟透人生的智者,对儿孙后辈的教诲和告诫。“八十幽梦尚未醒,如烟往事已钩沉。昔日顽梗悔己晚,祸及严慈恨终身。赶海莫畏黑浪湧,逐梦不顾秋已深。白发依稀归故里,一杯清茶品人生。”这首诗是老先生八十一岁生日的感怀。酒助诗兴,老先生过生日的时候,肯定喝了几杯酒,回想自己的八十一岁,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地走过来,搏击了多少激流险滩,经过了多少风吹浪打……时过境迁,一切都成了过往。心轻万事如鸿毛,一杯清茶品人生。何等通透、何等洒脱,这才是人生的大境界。

如果说诗词是他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图片则是他外在形象的瞬间定格。诗图集中的照片,有的是工作记录,有的是生活小照、有的游历留影,不论是平凡的工作照,还是精彩的风景照,都是他最真实的人生记录。一张照片只记录了人生中的一瞬间,许多张照片加起来就是整个人生。最难得的是他还用诗词对照片加注和说明,让读者通过加注的诗词读懂照片的内容。文字是抽象的,给人留下无穷的想象空间,照片是直观的,长处是形象立体易读易记。图文并茂、诗文互证是《我的足迹》的一大显著特点。

人生如逆旅,几十年的光阴就是漫漫人生路上的长途跋涉。陈正祥先生经历曲折,一生坎坷,但他砥砺前行,一路风雨兼程,凭着自强不息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勇气,在逆境中求生,在夹缝中求活,硬是把泥泞小路走成了康庄大道,《我的足迹》就是他人生路上留下了一串串坚实脚记。书籍和人一样是讲究缘分的,能读到《我的足迹》的人,都是和陈正祥先生有缘分的人,我能先睹为快,这是何等殊胜的缘分!

愿你也是有缘分的人!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