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蔡志杰的头像

蔡志杰

网站用户

散文
201810/12
分享

原创:寒露

寒露

 

寒凉一定会来的,就像我们极不情愿去考虑的生老病死。它就存在于我们的左右,就躲在时间的某一处,静静地守候,默默地觑视着人们的一举一动,然后,瞅个空,就会与人粘呼。秋分临尽时,儿子猫儿瞅了国庆的节假,带了他娘和自己的媳妇,回我们老家小住。进院的时候,正值刚过晌午。老家那偏西南阳的院里,正是一天中最晒的时候。媳妇急急进了窑洞,儿子却在近门口处,一边解扣,一边说,这地方下午还晒人哩。他说的不错,按理说秋分早过,寒露也就凑近了眉目,天气该到了凉的时候。

秋的脾气古怪,它不仅善变,还居有凉热皆俱的双重性格,却又是那么地极端化。热时,热的让人想立马脱掉衣服。凉时,又让人穿都来不及穿上衣服。特别是一早一晚的时候。

两日后,猫儿母子走了。走的那天,正好就是二十四节气的寒露。

天气所变就变。清早好好的,饭毕就起了风。风大的,让悬在高空中的电线,不光抖动摇摆不已,还不断发出似雨似潮的怪叫。白杨树叶,唦啦啦地有些招架不住,那些成熟了的枣叶,干脆就一堆一堆的飘落下来,瞅那墙角,背风处躲藏着自己。落下来的枣子,让彩钢房顶,砰砰声接二连三,即沉重又响亮。苍黄的村落里,少有人走动,只有这家那家的门帘,在风里头狂舞。呼一声飞了起来,扑一下又甩落下去。空荡荡的村路,没人行走。偶尔有那农妇,蒙了围巾,挎了筐篮,吃力地走向前沟。风停即冻,这是谁都懂得的道理。她们是去抢收,依旧长在地里又怕冻的辣椒,柿子和红豆。

傍黑的时候,圪节老五回来了。他是在二里地外的小镇打工的,因为怕寂寞难受,常常是开门烧上一会儿灶火。然后,就来我这儿看一阵电视,过九点以后才去睡觉的。他穿了一件厚厚的棉袄,还直说冷。说话间,一大滴清鼻涕,就落上了他的鞋头。还将我搬给他的小凳儿,向正燃烧的炉子前凑了凑。然后,在有柴的炉里,又添进去一些柴火。看着他那样儿,我心里笑他,这寒露似乎就裹在他的棉袄里头。

第二日早上,气温降到了零下一度。连最耐寒的萝卜,叶子也变得青乌一片,平铺到了地上。喜欢早上干点活的我,也只能躲进窑洞,单等东山出那日头。

饭后,我坡下邻家那头,不时传来铁器撞击后发出的钝响声。不是嘡一声落到地上,声音短促沉闷。就是当啷一声脆响,声音尖利又拖着长长的尾音。是金属相撞贯有的那种。过不多时,又响起了切割机的声音。㘂㘂的马达声和金属被切割的混成音,响彻了整个村子。他们在做什么呢,弄出这么刺耳的大动静。带着些疑问,我探头向他们那头看了看。原来是在搭那玉米架子。为收割玉米,看来他们即花了钞票,又颇费了些人的力气。因为,在他家院里,横着竖着地堆了不少钢管。在钢管的另一头,是一堆卡那钢管的卡子。看来,那些物件都是刚从小镇那边买回来的。

在我们老家,有养过寒露不怨天一说。那意思是说,不管是那一种植物,早种的晚播的,熟到的,尚待成熟的,一过寒露,就没有再生长的时间。即便没成熟的那些,你也便不要再有等它熟起来的想头。这节气不饶人,就像农家多了位硬掌柜。它即不看人的眼色,也不照顾人的情绪。好赖就那收成了。秋分糜子不能熟,寒露谷子又等不得。所以,在那乡下,寒露一过,人就忙于收秋了。肩挑的,身背的。拉架子车的,开奔奔三轮的,该忙的,悉数都忙了。镰刀不闲置,槤枷不停息。不是掰玉米,就是剪谷穗。黑豆能拔,高粱可割。所以,时间一旦落入这个节口,整一条村子,只有早上的炊烟,夜晚的灯光,证明着这里是多人居住的所在。因为,这时间的村落里,一整天,你不会看到一个人。有的就是死寂般的沉静,以及像凝固了一般的空气。只有在你不着意时,这头或者那头,村前或是庄后,哒哒一阵三轮发动起来的声音响起来,惊醒了你。还不等你看得清楚是谁,一股黑烟升起后,那三轮又嘡嘡嘡顺村路开出了沟岔。

村子还是那个村子,时间还是那个时间,人市还是那个人市,情形却不再是往日的情形。那个穿了一身亮红衣服,捏了只手机,好说爱笑的灯飞媳妇,不再来了。推了童车儿,日日哄了孙子满庄转的樟脑丸娘的不来了。改过娘的,马蛋的妈也不见了。只有两眼浑浊,走路蹒跚的灯宝老汉,吃过了早饭,又走下坡来,坐到了沿路的那段树桩上。呆呆地瞅着人家出沟或者进沟,呆呆地像一尊佛像。跛了脚的麻六,走路叼着管长烟杆,一边吸了烟,一边淌着哈啦子。走近了常来的人市,瞅瞅佛一样的灯宝老汉。似乎找不到要找的情趣。麻六就没停歇,又一跛一跛地走出了村口。

满庄再见不上一个人影儿。亮堂堂的阳光就趁势走进村子,垫满了这山那沟,铺上这家的窑顶,那家的窑面。沉静,极度的沉静,成了时间在此时的主流。

 

 

 

 寒露

 

寒凉一定会来的,就像我们极不情愿去考虑的生老病死。它就存在于我们的左右,就躲在时间的某一处,静静地守候,默默地觑视着人们的一举一动,然后,瞅个空,就会与人粘呼。秋分临尽时,儿子猫儿瞅了国庆的节假,带了他娘和自己的媳妇,回我们老家小住。进院的时候,正值刚过晌午。老家那偏西南阳的院里,正是一天中最晒的时候。媳妇急急进了窑洞,儿子却在近门口处,一边解扣,一边说,这地方下午还晒人哩。他说的不错,按理说秋分早过,寒露也就凑近了眉目,天气该到了凉的时候。

秋的脾气古怪,它不仅善变,还居有凉热皆俱的双重性格,却又是那么地极端化。热时,热的让人想立马脱掉衣服。凉时,又让人穿都来不及穿上衣服。特别是一早一晚的时候。

两日后,猫儿母子走了。走的那天,正好就是二十四节气的寒露。

天气所变就变。清早好好的,饭毕就起了风。风大的,让悬在高空中的电线,不光抖动摇摆不已,还不断发出似雨似潮的怪叫。白杨树叶,唦啦啦地有些招架不住,那些成熟了的枣叶,干脆就一堆一堆的飘落下来,瞅那墙角,背风处躲藏着自己。落下来的枣子,让彩钢房顶,砰砰声接二连三,即沉重又响亮。苍黄的村落里,少有人走动,只有这家那家的门帘,在风里头狂舞。呼一声飞了起来,扑一下又甩落下去。空荡荡的村路,没人行走。偶尔有那农妇,蒙了围巾,挎了筐篮,吃力地走向前沟。风停即冻,这是谁都懂得的道理。她们是去抢收,依旧长在地里又怕冻的辣椒,柿子和红豆。

傍黑的时候,圪节老五回来了。他是在二里地外的小镇打工的,因为怕寂寞难受,常常是开门烧上一会儿灶火。然后,就来我这儿看一阵电视,过九点以后才去睡觉的。他穿了一件厚厚的棉袄,还直说冷。说话间,一大滴清鼻涕,就落上了他的鞋头。还将我搬给他的小凳儿,向正燃烧的炉子前凑了凑。然后,在有柴的炉里,又添进去一些柴火。看着他那样儿,我心里笑他,这寒露似乎就裹在他的棉袄里头。

第二日早上,气温降到了零下一度。连最耐寒的萝卜,叶子也变得青乌一片,平铺到了地上。喜欢早上干点活的我,也只能躲进窑洞,单等东山出那日头。

饭后,我坡下邻家那头,不时传来铁器撞击后发出的钝响声。不是嘡一声落到地上,声音短促沉闷。就是当啷一声脆响,声音尖利又拖着长长的尾音。是金属相撞贯有的那种。过不多时,又响起了切割机的声音。㘂㘂的马达声和金属被切割的混成音,响彻了整个村子。他们在做什么呢,弄出这么刺耳的大动静。带着些疑问,我探头向他们那头看了看。原来是在搭那玉米架子。为收割玉米,看来他们即花了钞票,又颇费了些人的力气。因为,在他家院里,横着竖着地堆了不少钢管。在钢管的另一头,是一堆卡那钢管的卡子。看来,那些物件都是刚从小镇那边买回来的。

在我们老家,有养过寒露不怨天一说。那意思是说,不管是那一种植物,早种的晚播的,熟到的,尚待成熟的,一过寒露,就没有再生长的时间。即便没成熟的那些,你也便不要再有等它熟起来的想头。这节气不饶人,就像农家多了位硬掌柜。它即不看人的眼色,也不照顾人的情绪。好赖就那收成了。秋分糜子不能熟,寒露谷子又等不得。所以,在那乡下,寒露一过,人就忙于收秋了。肩挑的,身背的。拉架子车的,开奔奔三轮的,该忙的,悉数都忙了。镰刀不闲置,槤枷不停息。不是掰玉米,就是剪谷穗。黑豆能拔,高粱可割。所以,时间一旦落入这个节口,整一条村子,只有早上的炊烟,夜晚的灯光,证明着这里是多人居住的所在。因为,这时间的村落里,一整天,你不会看到一个人。有的就是死寂般的沉静,以及像凝固了一般的空气。只有在你不着意时,这头或者那头,村前或是庄后,哒哒一阵三轮发动起来的声音响起来,惊醒了你。还不等你看得清楚是谁,一股黑烟升起后,那三轮又嘡嘡嘡顺村路开出了沟岔。

村子还是那个村子,时间还是那个时间,人市还是那个人市,情形却不再是往日的情形。那个穿了一身亮红衣服,捏了只手机,好说爱笑的灯飞媳妇,不再来了。推了童车儿,日日哄了孙子满庄转的樟脑丸娘的不来了。改过娘的,马蛋的妈也不见了。只有两眼浑浊,走路蹒跚的灯宝老汉,吃过了早饭,又走下坡来,坐到了沿路的那段树桩上。呆呆地瞅着人家出沟或者进沟,呆呆地像一尊佛像。跛了脚的麻六,走路叼着管长烟杆,一边吸了烟,一边淌着哈啦子。走近了常来的人市,瞅瞅佛一样的灯宝老汉。似乎找不到要找的情趣。麻六就没停歇,又一跛一跛地走出了村口。

满庄再见不上一个人影儿。亮堂堂的阳光就趁势走进村子,垫满了这山那沟,铺上这家的窑顶,那家的窑面。沉静,极度的沉静,成了时间在此时的主流。

 

 

 

 寒露

 

寒凉一定会来的,就像我们极不情愿去考虑的生老病死。它就存在于我们的左右,就躲在时间的某一处,静静地守候,默默地觑视着人们的一举一动,然后,瞅个空,就会与人粘呼。秋分临尽时,儿子猫儿瞅了国庆的节假,带了他娘和自己的媳妇,回我们老家小住。进院的时候,正值刚过晌午。老家那偏西南阳的院里,正是一天中最晒的时候。媳妇急急进了窑洞,儿子却在近门口处,一边解扣,一边说,这地方下午还晒人哩。他说的不错,按理说秋分早过,寒露也就凑近了眉目,天气该到了凉的时候。

秋的脾气古怪,它不仅善变,还居有凉热皆俱的双重性格,却又是那么地极端化。热时,热的让人想立马脱掉衣服。凉时,又让人穿都来不及穿上衣服。特别是一早一晚的时候。

两日后,猫儿母子走了。走的那天,正好就是二十四节气的寒露。

天气所变就变。清早好好的,饭毕就起了风。风大的,让悬在高空中的电线,不光抖动摇摆不已,还不断发出似雨似潮的怪叫。白杨树叶,唦啦啦地有些招架不住,那些成熟了的枣叶,干脆就一堆一堆的飘落下来,瞅那墙角,背风处躲藏着自己。落下来的枣子,让彩钢房顶,砰砰声接二连三,即沉重又响亮。苍黄的村落里,少有人走动,只有这家那家的门帘,在风里头狂舞。呼一声飞了起来,扑一下又甩落下去。空荡荡的村路,没人行走。偶尔有那农妇,蒙了围巾,挎了筐篮,吃力地走向前沟。风停即冻,这是谁都懂得的道理。她们是去抢收,依旧长在地里又怕冻的辣椒,柿子和红豆。

傍黑的时候,圪节老五回来了。他是在二里地外的小镇打工的,因为怕寂寞难受,常常是开门烧上一会儿灶火。然后,就来我这儿看一阵电视,过九点以后才去睡觉的。他穿了一件厚厚的棉袄,还直说冷。说话间,一大滴清鼻涕,就落上了他的鞋头。还将我搬给他的小凳儿,向正燃烧的炉子前凑了凑。然后,在有柴的炉里,又添进去一些柴火。看着他那样儿,我心里笑他,这寒露似乎就裹在他的棉袄里头。

第二日早上,气温降到了零下一度。连最耐寒的萝卜,叶子也变得青乌一片,平铺到了地上。喜欢早上干点活的我,也只能躲进窑洞,单等东山出那日头。

饭后,我坡下邻家那头,不时传来铁器撞击后发出的钝响声。不是嘡一声落到地上,声音短促沉闷。就是当啷一声脆响,声音尖利又拖着长长的尾音。是金属相撞贯有的那种。过不多时,又响起了切割机的声音。㘂㘂的马达声和金属被切割的混成音,响彻了整个村子。他们在做什么呢,弄出这么刺耳的大动静。带着些疑问,我探头向他们那头看了看。原来是在搭那玉米架子。为收割玉米,看来他们即花了钞票,又颇费了些人的力气。因为,在他家院里,横着竖着地堆了不少钢管。在钢管的另一头,是一堆卡那钢管的卡子。看来,那些物件都是刚从小镇那边买回来的。

在我们老家,有养过寒露不怨天一说。那意思是说,不管是那一种植物,早种的晚播的,熟到的,尚待成熟的,一过寒露,就没有再生长的时间。即便没成熟的那些,你也便不要再有等它熟起来的想头。这节气不饶人,就像农家多了位硬掌柜。它即不看人的眼色,也不照顾人的情绪。好赖就那收成了。秋分糜子不能熟,寒露谷子又等不得。所以,在那乡下,寒露一过,人就忙于收秋了。肩挑的,身背的。拉架子车的,开奔奔三轮的,该忙的,悉数都忙了。镰刀不闲置,槤枷不停息。不是掰玉米,就是剪谷穗。黑豆能拔,高粱可割。所以,时间一旦落入这个节口,整一条村子,只有早上的炊烟,夜晚的灯光,证明着这里是多人居住的所在。因为,这时间的村落里,一整天,你不会看到一个人。有的就是死寂般的沉静,以及像凝固了一般的空气。只有在你不着意时,这头或者那头,村前或是庄后,哒哒一阵三轮发动起来的声音响起来,惊醒了你。还不等你看得清楚是谁,一股黑烟升起后,那三轮又嘡嘡嘡顺村路开出了沟岔。

村子还是那个村子,时间还是那个时间,人市还是那个人市,情形却不再是往日的情形。那个穿了一身亮红衣服,捏了只手机,好说爱笑的灯飞媳妇,不再来了。推了童车儿,日日哄了孙子满庄转的樟脑丸娘的不来了。改过娘的,马蛋的妈也不见了。只有两眼浑浊,走路蹒跚的灯宝老汉,吃过了早饭,又走下坡来,坐到了沿路的那段树桩上。呆呆地瞅着人家出沟或者进沟,呆呆地像一尊佛像。跛了脚的麻六,走路叼着管长烟杆,一边吸了烟,一边淌着哈啦子。走近了常来的人市,瞅瞅佛一样的灯宝老汉。似乎找不到要找的情趣。麻六就没停歇,又一跛一跛地走出了村口。

满庄再见不上一个人影儿。亮堂堂的阳光就趁势走进村子,垫满了这山那沟,铺上这家的窑顶,那家的窑面。沉静,极度的沉静,成了时间在此时的主流。

 

 

 

 寒露

 

寒凉一定会来的,就像我们极不情愿去考虑的生老病死。它就存在于我们的左右,就躲在时间的某一处,静静地守候,默默地觑视着人们的一举一动,然后,瞅个空,就会与人粘呼。秋分临尽时,儿子猫儿瞅了国庆的节假,带了他娘和自己的媳妇,回我们老家小住。进院的时候,正值刚过晌午。老家那偏西南阳的院里,正是一天中最晒的时候。媳妇急急进了窑洞,儿子却在近门口处,一边解扣,一边说,这地方下午还晒人哩。他说的不错,按理说秋分早过,寒露也就凑近了眉目,天气该到了凉的时候。

秋的脾气古怪,它不仅善变,还居有凉热皆俱的双重性格,却又是那么地极端化。热时,热的让人想立马脱掉衣服。凉时,又让人穿都来不及穿上衣服。特别是一早一晚的时候。

两日后,猫儿母子走了。走的那天,正好就是二十四节气的寒露。

天气所变就变。清早好好的,饭毕就起了风。风大的,让悬在高空中的电线,不光抖动摇摆不已,还不断发出似雨似潮的怪叫。白杨树叶,唦啦啦地有些招架不住,那些成熟了的枣叶,干脆就一堆一堆的飘落下来,瞅那墙角,背风处躲藏着自己。落下来的枣子,让彩钢房顶,砰砰声接二连三,即沉重又响亮。苍黄的村落里,少有人走动,只有这家那家的门帘,在风里头狂舞。呼一声飞了起来,扑一下又甩落下去。空荡荡的村路,没人行走。偶尔有那农妇,蒙了围巾,挎了筐篮,吃力地走向前沟。风停即冻,这是谁都懂得的道理。她们是去抢收,依旧长在地里又怕冻的辣椒,柿子和红豆。

傍黑的时候,圪节老五回来了。他是在二里地外的小镇打工的,因为怕寂寞难受,常常是开门烧上一会儿灶火。然后,就来我这儿看一阵电视,过九点以后才去睡觉的。他穿了一件厚厚的棉袄,还直说冷。说话间,一大滴清鼻涕,就落上了他的鞋头。还将我搬给他的小凳儿,向正燃烧的炉子前凑了凑。然后,在有柴的炉里,又添进去一些柴火。看着他那样儿,我心里笑他,这寒露似乎就裹在他的棉袄里头。

第二日早上,气温降到了零下一度。连最耐寒的萝卜,叶子也变得青乌一片,平铺到了地上。喜欢早上干点活的我,也只能躲进窑洞,单等东山出那日头。

饭后,我坡下邻家那头,不时传来铁器撞击后发出的钝响声。不是嘡一声落到地上,声音短促沉闷。就是当啷一声脆响,声音尖利又拖着长长的尾音。是金属相撞贯有的那种。过不多时,又响起了切割机的声音。㘂㘂的马达声和金属被切割的混成音,响彻了整个村子。他们在做什么呢,弄出这么刺耳的大动静。带着些疑问,我探头向他们那头看了看。原来是在搭那玉米架子。为收割玉米,看来他们即花了钞票,又颇费了些人的力气。因为,在他家院里,横着竖着地堆了不少钢管。在钢管的另一头,是一堆卡那钢管的卡子。看来,那些物件都是刚从小镇那边买回来的。

在我们老家,有养过寒露不怨天一说。那意思是说,不管是那一种植物,早种的晚播的,熟到的,尚待成熟的,一过寒露,就没有再生长的时间。即便没成熟的那些,你也便不要再有等它熟起来的想头。这节气不饶人,就像农家多了位硬掌柜。它即不看人的眼色,也不照顾人的情绪。好赖就那收成了。秋分糜子不能熟,寒露谷子又等不得。所以,在那乡下,寒露一过,人就忙于收秋了。肩挑的,身背的。拉架子车的,开奔奔三轮的,该忙的,悉数都忙了。镰刀不闲置,槤枷不停息。不是掰玉米,就是剪谷穗。黑豆能拔,高粱可割。所以,时间一旦落入这个节口,整一条村子,只有早上的炊烟,夜晚的灯光,证明着这里是多人居住的所在。因为,这时间的村落里,一整天,你不会看到一个人。有的就是死寂般的沉静,以及像凝固了一般的空气。只有在你不着意时,这头或者那头,村前或是庄后,哒哒一阵三轮发动起来的声音响起来,惊醒了你。还不等你看得清楚是谁,一股黑烟升起后,那三轮又嘡嘡嘡顺村路开出了沟岔。

村子还是那个村子,时间还是那个时间,人市还是那个人市,情形却不再是往日的情形。那个穿了一身亮红衣服,捏了只手机,好说爱笑的灯飞媳妇,不再来了。推了童车儿,日日哄了孙子满庄转的樟脑丸娘的不来了。改过娘的,马蛋的妈也不见了。只有两眼浑浊,走路蹒跚的灯宝老汉,吃过了早饭,又走下坡来,坐到了沿路的那段树桩上。呆呆地瞅着人家出沟或者进沟,呆呆地像一尊佛像。跛了脚的麻六,走路叼着管长烟杆,一边吸了烟,一边淌着哈啦子。走近了常来的人市,瞅瞅佛一样的灯宝老汉。似乎找不到要找的情趣。麻六就没停歇,又一跛一跛地走出了村口。

满庄再见不上一个人影儿。亮堂堂的阳光就趁势走进村子,垫满了这山那沟,铺上这家的窑顶,那家的窑面。沉静,极度的沉静,成了时间在此时的主流。

 

 

 

 寒露

 

寒凉一定会来的,就像我们极不情愿去考虑的生老病死。它就存在于我们的左右,就躲在时间的某一处,静静地守候,默默地觑视着人们的一举一动,然后,瞅个空,就会与人粘呼。秋分临尽时,儿子猫儿瞅了国庆的节假,带了他娘和自己的媳妇,回我们老家小住。进院的时候,正值刚过晌午。老家那偏西南阳的院里,正是一天中最晒的时候。媳妇急急进了窑洞,儿子却在近门口处,一边解扣,一边说,这地方下午还晒人哩。他说的不错,按理说秋分早过,寒露也就凑近了眉目,天气该到了凉的时候。

秋的脾气古怪,它不仅善变,还居有凉热皆俱的双重性格,却又是那么地极端化。热时,热的让人想立马脱掉衣服。凉时,又让人穿都来不及穿上衣服。特别是一早一晚的时候。

两日后,猫儿母子走了。走的那天,正好就是二十四节气的寒露。

天气所变就变。清早好好的,饭毕就起了风。风大的,让悬在高空中的电线,不光抖动摇摆不已,还不断发出似雨似潮的怪叫。白杨树叶,唦啦啦地有些招架不住,那些成熟了的枣叶,干脆就一堆一堆的飘落下来,瞅那墙角,背风处躲藏着自己。落下来的枣子,让彩钢房顶,砰砰声接二连三,即沉重又响亮。苍黄的村落里,少有人走动,只有这家那家的门帘,在风里头狂舞。呼一声飞了起来,扑一下又甩落下去。空荡荡的村路,没人行走。偶尔有那农妇,蒙了围巾,挎了筐篮,吃力地走向前沟。风停即冻,这是谁都懂得的道理。她们是去抢收,依旧长在地里又怕冻的辣椒,柿子和红豆。

傍黑的时候,圪节老五回来了。他是在二里地外的小镇打工的,因为怕寂寞难受,常常是开门烧上一会儿灶火。然后,就来我这儿看一阵电视,过九点以后才去睡觉的。他穿了一件厚厚的棉袄,还直说冷。说话间,一大滴清鼻涕,就落上了他的鞋头。还将我搬给他的小凳儿,向正燃烧的炉子前凑了凑。然后,在有柴的炉里,又添进去一些柴火。看着他那样儿,我心里笑他,这寒露似乎就裹在他的棉袄里头。

第二日早上,气温降到了零下一度。连最耐寒的萝卜,叶子也变得青乌一片,平铺到了地上。喜欢早上干点活的我,也只能躲进窑洞,单等东山出那日头。

饭后,我坡下邻家那头,不时传来铁器撞击后发出的钝响声。不是嘡一声落到地上,声音短促沉闷。就是当啷一声脆响,声音尖利又拖着长长的尾音。是金属相撞贯有的那种。过不多时,又响起了切割机的声音。㘂㘂的马达声和金属被切割的混成音,响彻了整个村子。他们在做什么呢,弄出这么刺耳的大动静。带着些疑问,我探头向他们那头看了看。原来是在搭那玉米架子。为收割玉米,看来他们即花了钞票,又颇费了些人的力气。因为,在他家院里,横着竖着地堆了不少钢管。在钢管的另一头,是一堆卡那钢管的卡子。看来,那些物件都是刚从小镇那边买回来的。

在我们老家,有养过寒露不怨天一说。那意思是说,不管是那一种植物,早种的晚播的,熟到的,尚待成熟的,一过寒露,就没有再生长的时间。即便没成熟的那些,你也便不要再有等它熟起来的想头。这节气不饶人,就像农家多了位硬掌柜。它即不看人的眼色,也不照顾人的情绪。好赖就那收成了。秋分糜子不能熟,寒露谷子又等不得。所以,在那乡下,寒露一过,人就忙于收秋了。肩挑的,身背的。拉架子车的,开奔奔三轮的,该忙的,悉数都忙了。镰刀不闲置,槤枷不停息。不是掰玉米,就是剪谷穗。黑豆能拔,高粱可割。所以,时间一旦落入这个节口,整一条村子,只有早上的炊烟,夜晚的灯光,证明着这里是多人居住的所在。因为,这时间的村落里,一整天,你不会看到一个人。有的就是死寂般的沉静,以及像凝固了一般的空气。只有在你不着意时,这头或者那头,村前或是庄后,哒哒一阵三轮发动起来的声音响起来,惊醒了你。还不等你看得清楚是谁,一股黑烟升起后,那三轮又嘡嘡嘡顺村路开出了沟岔。

村子还是那个村子,时间还是那个时间,人市还是那个人市,情形却不再是往日的情形。那个穿了一身亮红衣服,捏了只手机,好说爱笑的灯飞媳妇,不再来了。推了童车儿,日日哄了孙子满庄转的樟脑丸娘的不来了。改过娘的,马蛋的妈也不见了。只有两眼浑浊,走路蹒跚的灯宝老汉,吃过了早饭,又走下坡来,坐到了沿路的那段树桩上。呆呆地瞅着人家出沟或者进沟,呆呆地像一尊佛像。跛了脚的麻六,走路叼着管长烟杆,一边吸了烟,一边淌着哈啦子。走近了常来的人市,瞅瞅佛一样的灯宝老汉。似乎找不到要找的情趣。麻六就没停歇,又一跛一跛地走出了村口。

满庄再见不上一个人影儿。亮堂堂的阳光就趁势走进村子,垫满了这山那沟,铺上这家的窑顶,那家的窑面。沉静,极度的沉静,成了时间在此时的主流。

 

 

 

 寒露

 

寒凉一定会来的,就像我们极不情愿去考虑的生老病死。它就存在于我们的左右,就躲在时间的某一处,静静地守候,默默地觑视着人们的一举一动,然后,瞅个空,就会与人粘呼。秋分临尽时,儿子猫儿瞅了国庆的节假,带了他娘和自己的媳妇,回我们老家小住。进院的时候,正值刚过晌午。老家那偏西南阳的院里,正是一天中最晒的时候。媳妇急急进了窑洞,儿子却在近门口处,一边解扣,一边说,这地方下午还晒人哩。他说的不错,按理说秋分早过,寒露也就凑近了眉目,天气该到了凉的时候。

秋的脾气古怪,它不仅善变,还居有凉热皆俱的双重性格,却又是那么地极端化。热时,热的让人想立马脱掉衣服。凉时,又让人穿都来不及穿上衣服。特别是一早一晚的时候。

两日后,猫儿母子走了。走的那天,正好就是二十四节气的寒露。

天气所变就变。清早好好的,饭毕就起了风。风大的,让悬在高空中的电线,不光抖动摇摆不已,还不断发出似雨似潮的怪叫。白杨树叶,唦啦啦地有些招架不住,那些成熟了的枣叶,干脆就一堆一堆的飘落下来,瞅那墙角,背风处躲藏着自己。落下来的枣子,让彩钢房顶,砰砰声接二连三,即沉重又响亮。苍黄的村落里,少有人走动,只有这家那家的门帘,在风里头狂舞。呼一声飞了起来,扑一下又甩落下去。空荡荡的村路,没人行走。偶尔有那农妇,蒙了围巾,挎了筐篮,吃力地走向前沟。风停即冻,这是谁都懂得的道理。她们是去抢收,依旧长在地里又怕冻的辣椒,柿子和红豆。

傍黑的时候,圪节老五回来了。他是在二里地外的小镇打工的,因为怕寂寞难受,常常是开门烧上一会儿灶火。然后,就来我这儿看一阵电视,过九点以后才去睡觉的。他穿了一件厚厚的棉袄,还直说冷。说话间,一大滴清鼻涕,就落上了他的鞋头。还将我搬给他的小凳儿,向正燃烧的炉子前凑了凑。然后,在有柴的炉里,又添进去一些柴火。看着他那样儿,我心里笑他,这寒露似乎就裹在他的棉袄里头。

第二日早上,气温降到了零下一度。连最耐寒的萝卜,叶子也变得青乌一片,平铺到了地上。喜欢早上干点活的我,也只能躲进窑洞,单等东山出那日头。

饭后,我坡下邻家那头,不时传来铁器撞击后发出的钝响声。不是嘡一声落到地上,声音短促沉闷。就是当啷一声脆响,声音尖利又拖着长长的尾音。是金属相撞贯有的那种。过不多时,又响起了切割机的声音。㘂㘂的马达声和金属被切割的混成音,响彻了整个村子。他们在做什么呢,弄出这么刺耳的大动静。带着些疑问,我探头向他们那头看了看。原来是在搭那玉米架子。为收割玉米,看来他们即花了钞票,又颇费了些人的力气。因为,在他家院里,横着竖着地堆了不少钢管。在钢管的另一头,是一堆卡那钢管的卡子。看来,那些物件都是刚从小镇那边买回来的。

在我们老家,有养过寒露不怨天一说。那意思是说,不管是那一种植物,早种的晚播的,熟到的,尚待成熟的,一过寒露,就没有再生长的时间。即便没成熟的那些,你也便不要再有等它熟起来的想头。这节气不饶人,就像农家多了位硬掌柜。它即不看人的眼色,也不照顾人的情绪。好赖就那收成了。秋分糜子不能熟,寒露谷子又等不得。所以,在那乡下,寒露一过,人就忙于收秋了。肩挑的,身背的。拉架子车的,开奔奔三轮的,该忙的,悉数都忙了。镰刀不闲置,槤枷不停息。不是掰玉米,就是剪谷穗。黑豆能拔,高粱可割。所以,时间一旦落入这个节口,整一条村子,只有早上的炊烟,夜晚的灯光,证明着这里是多人居住的所在。因为,这时间的村落里,一整天,你不会看到一个人。有的就是死寂般的沉静,以及像凝固了一般的空气。只有在你不着意时,这头或者那头,村前或是庄后,哒哒一阵三轮发动起来的声音响起来,惊醒了你。还不等你看得清楚是谁,一股黑烟升起后,那三轮又嘡嘡嘡顺村路开出了沟岔。

村子还是那个村子,时间还是那个时间,人市还是那个人市,情形却不再是往日的情形。那个穿了一身亮红衣服,捏了只手机,好说爱笑的灯飞媳妇,不再来了。推了童车儿,日日哄了孙子满庄转的樟脑丸娘的不来了。改过娘的,马蛋的妈也不见了。只有两眼浑浊,走路蹒跚的灯宝老汉,吃过了早饭,又走下坡来,坐到了沿路的那段树桩上。呆呆地瞅着人家出沟或者进沟,呆呆地像一尊佛像。跛了脚的麻六,走路叼着管长烟杆,一边吸了烟,一边淌着哈啦子。走近了常来的人市,瞅瞅佛一样的灯宝老汉。似乎找不到要找的情趣。麻六就没停歇,又一跛一跛地走出了村口。

满庄再见不上一个人影儿。亮堂堂的阳光就趁势走进村子,垫满了这山那沟,铺上这家的窑顶,那家的窑面。沉静,极度的沉静,成了时间在此时的主流。

 

 

 

 寒露

 

寒凉一定会来的,就像我们极不情愿去考虑的生老病死。它就存在于我们的左右,就躲在时间的某一处,静静地守候,默默地觑视着人们的一举一动,然后,瞅个空,就会与人粘呼。秋分临尽时,儿子猫儿瞅了国庆的节假,带了他娘和自己的媳妇,回我们老家小住。进院的时候,正值刚过晌午。老家那偏西南阳的院里,正是一天中最晒的时候。媳妇急急进了窑洞,儿子却在近门口处,一边解扣,一边说,这地方下午还晒人哩。他说的不错,按理说秋分早过,寒露也就凑近了眉目,天气该到了凉的时候。

秋的脾气古怪,它不仅善变,还居有凉热皆俱的双重性格,却又是那么地极端化。热时,热的让人想立马脱掉衣服。凉时,又让人穿都来不及穿上衣服。特别是一早一晚的时候。

两日后,猫儿母子走了。走的那天,正好就是二十四节气的寒露。

天气所变就变。清早好好的,饭毕就起了风。风大的,让悬在高空中的电线,不光抖动摇摆不已,还不断发出似雨似潮的怪叫。白杨树叶,唦啦啦地有些招架不住,那些成熟了的枣叶,干脆就一堆一堆的飘落下来,瞅那墙角,背风处躲藏着自己。落下来的枣子,让彩钢房顶,砰砰声接二连三,即沉重又响亮。苍黄的村落里,少有人走动,只有这家那家的门帘,在风里头狂舞。呼一声飞了起来,扑一下又甩落下去。空荡荡的村路,没人行走。偶尔有那农妇,蒙了围巾,挎了筐篮,吃力地走向前沟。风停即冻,这是谁都懂得的道理。她们是去抢收,依旧长在地里又怕冻的辣椒,柿子和红豆。

傍黑的时候,圪节老五回来了。他是在二里地外的小镇打工的,因为怕寂寞难受,常常是开门烧上一会儿灶火。然后,就来我这儿看一阵电视,过九点以后才去睡觉的。他穿了一件厚厚的棉袄,还直说冷。说话间,一大滴清鼻涕,就落上了他的鞋头。还将我搬给他的小凳儿,向正燃烧的炉子前凑了凑。然后,在有柴的炉里,又添进去一些柴火。看着他那样儿,我心里笑他,这寒露似乎就裹在他的棉袄里头。

第二日早上,气温降到了零下一度。连最耐寒的萝卜,叶子也变得青乌一片,平铺到了地上。喜欢早上干点活的我,也只能躲进窑洞,单等东山出那日头。

饭后,我坡下邻家那头,不时传来铁器撞击后发出的钝响声。不是嘡一声落到地上,声音短促沉闷。就是当啷一声脆响,声音尖利又拖着长长的尾音。是金属相撞贯有的那种。过不多时,又响起了切割机的声音。㘂㘂的马达声和金属被切割的混成音,响彻了整个村子。他们在做什么呢,弄出这么刺耳的大动静。带着些疑问,我探头向他们那头看了看。原来是在搭那玉米架子。为收割玉米,看来他们即花了钞票,又颇费了些人的力气。因为,在他家院里,横着竖着地堆了不少钢管。在钢管的另一头,是一堆卡那钢管的卡子。看来,那些物件都是刚从小镇那边买回来的。

在我们老家,有养过寒露不怨天一说。那意思是说,不管是那一种植物,早种的晚播的,熟到的,尚待成熟的,一过寒露,就没有再生长的时间。即便没成熟的那些,你也便不要再有等它熟起来的想头。这节气不饶人,就像农家多了位硬掌柜。它即不看人的眼色,也不照顾人的情绪。好赖就那收成了。秋分糜子不能熟,寒露谷子又等不得。所以,在那乡下,寒露一过,人就忙于收秋了。肩挑的,身背的。拉架子车的,开奔奔三轮的,该忙的,悉数都忙了。镰刀不闲置,槤枷不停息。不是掰玉米,就是剪谷穗。黑豆能拔,高粱可割。所以,时间一旦落入这个节口,整一条村子,只有早上的炊烟,夜晚的灯光,证明着这里是多人居住的所在。因为,这时间的村落里,一整天,你不会看到一个人。有的就是死寂般的沉静,以及像凝固了一般的空气。只有在你不着意时,这头或者那头,村前或是庄后,哒哒一阵三轮发动起来的声音响起来,惊醒了你。还不等你看得清楚是谁,一股黑烟升起后,那三轮又嘡嘡嘡顺村路开出了沟岔。

村子还是那个村子,时间还是那个时间,人市还是那个人市,情形却不再是往日的情形。那个穿了一身亮红衣服,捏了只手机,好说爱笑的灯飞媳妇,不再来了。推了童车儿,日日哄了孙子满庄转的樟脑丸娘的不来了。改过娘的,马蛋的妈也不见了。只有两眼浑浊,走路蹒跚的灯宝老汉,吃过了早饭,又走下坡来,坐到了沿路的那段树桩上。呆呆地瞅着人家出沟或者进沟,呆呆地像一尊佛像。跛了脚的麻六,走路叼着管长烟杆,一边吸了烟,一边淌着哈啦子。走近了常来的人市,瞅瞅佛一样的灯宝老汉。似乎找不到要找的情趣。麻六就没停歇,又一跛一跛地走出了村口。

满庄再见不上一个人影儿。亮堂堂的阳光就趁势走进村子,垫满了这山那沟,铺上这家的窑顶,那家的窑面。沉静,极度的沉静,成了时间在此时的主流。

 

 

 

 寒露

 

寒凉一定会来的,就像我们极不情愿去考虑的生老病死。它就存在于我们的左右,就躲在时间的某一处,静静地守候,默默地觑视着人们的一举一动,然后,瞅个空,就会与人粘呼。秋分临尽时,儿子猫儿瞅了国庆的节假,带了他娘和自己的媳妇,回我们老家小住。进院的时候,正值刚过晌午。老家那偏西南阳的院里,正是一天中最晒的时候。媳妇急急进了窑洞,儿子却在近门口处,一边解扣,一边说,这地方下午还晒人哩。他说的不错,按理说秋分早过,寒露也就凑近了眉目,天气该到了凉的时候。

秋的脾气古怪,它不仅善变,还居有凉热皆俱的双重性格,却又是那么地极端化。热时,热的让人想立马脱掉衣服。凉时,又让人穿都来不及穿上衣服。特别是一早一晚的时候。

两日后,猫儿母子走了。走的那天,正好就是二十四节气的寒露。

天气所变就变。清早好好的,饭毕就起了风。风大的,让悬在高空中的电线,不光抖动摇摆不已,还不断发出似雨似潮的怪叫。白杨树叶,唦啦啦地有些招架不住,那些成熟了的枣叶,干脆就一堆一堆的飘落下来,瞅那墙角,背风处躲藏着自己。落下来的枣子,让彩钢房顶,砰砰声接二连三,即沉重又响亮。苍黄的村落里,少有人走动,只有这家那家的门帘,在风里头狂舞。呼一声飞了起来,扑一下又甩落下去。空荡荡的村路,没人行走。偶尔有那农妇,蒙了围巾,挎了筐篮,吃力地走向前沟。风停即冻,这是谁都懂得的道理。她们是去抢收,依旧长在地里又怕冻的辣椒,柿子和红豆。

傍黑的时候,圪节老五回来了。他是在二里地外的小镇打工的,因为怕寂寞难受,常常是开门烧上一会儿灶火。然后,就来我这儿看一阵电视,过九点以后才去睡觉的。他穿了一件厚厚的棉袄,还直说冷。说话间,一大滴清鼻涕,就落上了他的鞋头。还将我搬给他的小凳儿,向正燃烧的炉子前凑了凑。然后,在有柴的炉里,又添进去一些柴火。看着他那样儿,我心里笑他,这寒露似乎就裹在他的棉袄里头。

第二日早上,气温降到了零下一度。连最耐寒的萝卜,叶子也变得青乌一片,平铺到了地上。喜欢早上干点活的我,也只能躲进窑洞,单等东山出那日头。

饭后,我坡下邻家那头,不时传来铁器撞击后发出的钝响声。不是嘡一声落到地上,声音短促沉闷。就是当啷一声脆响,声音尖利又拖着长长的尾音。是金属相撞贯有的那种。过不多时,又响起了切割机的声音。㘂㘂的马达声和金属被切割的混成音,响彻了整个村子。他们在做什么呢,弄出这么刺耳的大动静。带着些疑问,我探头向他们那头看了看。原来是在搭那玉米架子。为收割玉米,看来他们即花了钞票,又颇费了些人的力气。因为,在他家院里,横着竖着地堆了不少钢管。在钢管的另一头,是一堆卡那钢管的卡子。看来,那些物件都是刚从小镇那边买回来的。

在我们老家,有养过寒露不怨天一说。那意思是说,不管是那一种植物,早种的晚播的,熟到的,尚待成熟的,一过寒露,就没有再生长的时间。即便没成熟的那些,你也便不要再有等它熟起来的想头。这节气不饶人,就像农家多了位硬掌柜。它即不看人的眼色,也不照顾人的情绪。好赖就那收成了。秋分糜子不能熟,寒露谷子又等不得。所以,在那乡下,寒露一过,人就忙于收秋了。肩挑的,身背的。拉架子车的,开奔奔三轮的,该忙的,悉数都忙了。镰刀不闲置,槤枷不停息。不是掰玉米,就是剪谷穗。黑豆能拔,高粱可割。所以,时间一旦落入这个节口,整一条村子,只有早上的炊烟,夜晚的灯光,证明着这里是多人居住的所在。因为,这时间的村落里,一整天,你不会看到一个人。有的就是死寂般的沉静,以及像凝固了一般的空气。只有在你不着意时,这头或者那头,村前或是庄后,哒哒一阵三轮发动起来的声音响起来,惊醒了你。还不等你看得清楚是谁,一股黑烟升起后,那三轮又嘡嘡嘡顺村路开出了沟岔。

村子还是那个村子,时间还是那个时间,人市还是那个人市,情形却不再是往日的情形。那个穿了一身亮红衣服,捏了只手机,好说爱笑的灯飞媳妇,不再来了。推了童车儿,日日哄了孙子满庄转的樟脑丸娘的不来了。改过娘的,马蛋的妈也不见了。只有两眼浑浊,走路蹒跚的灯宝老汉,吃过了早饭,又走下坡来,坐到了沿路的那段树桩上。呆呆地瞅着人家出沟或者进沟,呆呆地像一尊佛像。跛了脚的麻六,走路叼着管长烟杆,一边吸了烟,一边淌着哈啦子。走近了常来的人市,瞅瞅佛一样的灯宝老汉。似乎找不到要找的情趣。麻六就没停歇,又一跛一跛地走出了村口。

满庄再见不上一个人影儿。亮堂堂的阳光就趁势走进村子,垫满了这山那沟,铺上这家的窑顶,那家的窑面。沉静,极度的沉静,成了时间在此时的主流。

 

 

 

 寒露

 

寒凉一定会来的,就像我们极不情愿去考虑的生老病死。它就存在于我们的左右,就躲在时间的某一处,静静地守候,默默地觑视着人们的一举一动,然后,瞅个空,就会与人粘呼。秋分临尽时,儿子猫儿瞅了国庆的节假,带了他娘和自己的媳妇,回我们老家小住。进院的时候,正值刚过晌午。老家那偏西南阳的院里,正是一天中最晒的时候。媳妇急急进了窑洞,儿子却在近门口处,一边解扣,一边说,这地方下午还晒人哩。他说的不错,按理说秋分早过,寒露也就凑近了眉目,天气该到了凉的时候。

秋的脾气古怪,它不仅善变,还居有凉热皆俱的双重性格,却又是那么地极端化。热时,热的让人想立马脱掉衣服。凉时,又让人穿都来不及穿上衣服。特别是一早一晚的时候。

两日后,猫儿母子走了。走的那天,正好就是二十四节气的寒露。

天气所变就变。清早好好的,饭毕就起了风。风大的,让悬在高空中的电线,不光抖动摇摆不已,还不断发出似雨似潮的怪叫。白杨树叶,唦啦啦地有些招架不住,那些成熟了的枣叶,干脆就一堆一堆的飘落下来,瞅那墙角,背风处躲藏着自己。落下来的枣子,让彩钢房顶,砰砰声接二连三,即沉重又响亮。苍黄的村落里,少有人走动,只有这家那家的门帘,在风里头狂舞。呼一声飞了起来,扑一下又甩落下去。空荡荡的村路,没人行走。偶尔有那农妇,蒙了围巾,挎了筐篮,吃力地走向前沟。风停即冻,这是谁都懂得的道理。她们是去抢收,依旧长在地里又怕冻的辣椒,柿子和红豆。

傍黑的时候,圪节老五回来了。他是在二里地外的小镇打工的,因为怕寂寞难受,常常是开门烧上一会儿灶火。然后,就来我这儿看一阵电视,过九点以后才去睡觉的。他穿了一件厚厚的棉袄,还直说冷。说话间,一大滴清鼻涕,就落上了他的鞋头。还将我搬给他的小凳儿,向正燃烧的炉子前凑了凑。然后,在有柴的炉里,又添进去一些柴火。看着他那样儿,我心里笑他,这寒露似乎就裹在他的棉袄里头。

第二日早上,气温降到了零下一度。连最耐寒的萝卜,叶子也变得青乌一片,平铺到了地上。喜欢早上干点活的我,也只能躲进窑洞,单等东山出那日头。

饭后,我坡下邻家那头,不时传来铁器撞击后发出的钝响声。不是嘡一声落到地上,声音短促沉闷。就是当啷一声脆响,声音尖利又拖着长长的尾音。是金属相撞贯有的那种。过不多时,又响起了切割机的声音。㘂㘂的马达声和金属被切割的混成音,响彻了整个村子。他们在做什么呢,弄出这么刺耳的大动静。带着些疑问,我探头向他们那头看了看。原来是在搭那玉米架子。为收割玉米,看来他们即花了钞票,又颇费了些人的力气。因为,在他家院里,横着竖着地堆了不少钢管。在钢管的另一头,是一堆卡那钢管的卡子。看来,那些物件都是刚从小镇那边买回来的。

在我们老家,有养过寒露不怨天一说。那意思是说,不管是那一种植物,早种的晚播的,熟到的,尚待成熟的,一过寒露,就没有再生长的时间。即便没成熟的那些,你也便不要再有等它熟起来的想头。这节气不饶人,就像农家多了位硬掌柜。它即不看人的眼色,也不照顾人的情绪。好赖就那收成了。秋分糜子不能熟,寒露谷子又等不得。所以,在那乡下,寒露一过,人就忙于收秋了。肩挑的,身背的。拉架子车的,开奔奔三轮的,该忙的,悉数都忙了。镰刀不闲置,槤枷不停息。不是掰玉米,就是剪谷穗。黑豆能拔,高粱可割。所以,时间一旦落入这个节口,整一条村子,只有早上的炊烟,夜晚的灯光,证明着这里是多人居住的所在。因为,这时间的村落里,一整天,你不会看到一个人。有的就是死寂般的沉静,以及像凝固了一般的空气。只有在你不着意时,这头或者那头,村前或是庄后,哒哒一阵三轮发动起来的声音响起来,惊醒了你。还不等你看得清楚是谁,一股黑烟升起后,那三轮又嘡嘡嘡顺村路开出了沟岔。

村子还是那个村子,时间还是那个时间,人市还是那个人市,情形却不再是往日的情形。那个穿了一身亮红衣服,捏了只手机,好说爱笑的灯飞媳妇,不再来了。推了童车儿,日日哄了孙子满庄转的樟脑丸娘的不来了。改过娘的,马蛋的妈也不见了。只有两眼浑浊,走路蹒跚的灯宝老汉,吃过了早饭,又走下坡来,坐到了沿路的那段树桩上。呆呆地瞅着人家出沟或者进沟,呆呆地像一尊佛像。跛了脚的麻六,走路叼着管长烟杆,一边吸了烟,一边淌着哈啦子。走近了常来的人市,瞅瞅佛一样的灯宝老汉。似乎找不到要找的情趣。麻六就没停歇,又一跛一跛地走出了村口。

满庄再见不上一个人影儿。亮堂堂的阳光就趁势走进村子,垫满了这山那沟,铺上这家的窑顶,那家的窑面。沉静,极度的沉静,成了时间在此时的主流。

 

 

 

 寒露

 

寒凉一定会来的,就像我们极不情愿去考虑的生老病死。它就存在于我们的左右,就躲在时间的某一处,静静地守候,默默地觑视着人们的一举一动,然后,瞅个空,就会与人粘呼。秋分临尽时,儿子猫儿瞅了国庆的节假,带了他娘和自己的媳妇,回我们老家小住。进院的时候,正值刚过晌午。老家那偏西南阳的院里,正是一天中最晒的时候。媳妇急急进了窑洞,儿子却在近门口处,一边解扣,一边说,这地方下午还晒人哩。他说的不错,按理说秋分早过,寒露也就凑近了眉目,天气该到了凉的时候。

秋的脾气古怪,它不仅善变,还居有凉热皆俱的双重性格,却又是那么地极端化。热时,热的让人想立马脱掉衣服。凉时,又让人穿都来不及穿上衣服。特别是一早一晚的时候。

两日后,猫儿母子走了。走的那天,正好就是二十四节气的寒露。

天气所变就变。清早好好的,饭毕就起了风。风大的,让悬在高空中的电线,不光抖动摇摆不已,还不断发出似雨似潮的怪叫。白杨树叶,唦啦啦地有些招架不住,那些成熟了的枣叶,干脆就一堆一堆的飘落下来,瞅那墙角,背风处躲藏着自己。落下来的枣子,让彩钢房顶,砰砰声接二连三,即沉重又响亮。苍黄的村落里,少有人走动,只有这家那家的门帘,在风里头狂舞。呼一声飞了起来,扑一下又甩落下去。空荡荡的村路,没人行走。偶尔有那农妇,蒙了围巾,挎了筐篮,吃力地走向前沟。风停即冻,这是谁都懂得的道理。她们是去抢收,依旧长在地里又怕冻的辣椒,柿子和红豆。

傍黑的时候,圪节老五回来了。他是在二里地外的小镇打工的,因为怕寂寞难受,常常是开门烧上一会儿灶火。然后,就来我这儿看一阵电视,过九点以后才去睡觉的。他穿了一件厚厚的棉袄,还直说冷。说话间,一大滴清鼻涕,就落上了他的鞋头。还将我搬给他的小凳儿,向正燃烧的炉子前凑了凑。然后,在有柴的炉里,又添进去一些柴火。看着他那样儿,我心里笑他,这寒露似乎就裹在他的棉袄里头。

第二日早上,气温降到了零下一度。连最耐寒的萝卜,叶子也变得青乌一片,平铺到了地上。喜欢早上干点活的我,也只能躲进窑洞,单等东山出那日头。

饭后,我坡下邻家那头,不时传来铁器撞击后发出的钝响声。不是嘡一声落到地上,声音短促沉闷。就是当啷一声脆响,声音尖利又拖着长长的尾音。是金属相撞贯有的那种。过不多时,又响起了切割机的声音。㘂㘂的马达声和金属被切割的混成音,响彻了整个村子。他们在做什么呢,弄出这么刺耳的大动静。带着些疑问,我探头向他们那头看了看。原来是在搭那玉米架子。为收割玉米,看来他们即花了钞票,又颇费了些人的力气。因为,在他家院里,横着竖着地堆了不少钢管。在钢管的另一头,是一堆卡那钢管的卡子。看来,那些物件都是刚从小镇那边买回来的。

在我们老家,有养过寒露不怨天一说。那意思是说,不管是那一种植物,早种的晚播的,熟到的,尚待成熟的,一过寒露,就没有再生长的时间。即便没成熟的那些,你也便不要再有等它熟起来的想头。这节气不饶人,就像农家多了位硬掌柜。它即不看人的眼色,也不照顾人的情绪。好赖就那收成了。秋分糜子不能熟,寒露谷子又等不得。所以,在那乡下,寒露一过,人就忙于收秋了。肩挑的,身背的。拉架子车的,开奔奔三轮的,该忙的,悉数都忙了。镰刀不闲置,槤枷不停息。不是掰玉米,就是剪谷穗。黑豆能拔,高粱可割。所以,时间一旦落入这个节口,整一条村子,只有早上的炊烟,夜晚的灯光,证明着这里是多人居住的所在。因为,这时间的村落里,一整天,你不会看到一个人。有的就是死寂般的沉静,以及像凝固了一般的空气。只有在你不着意时,这头或者那头,村前或是庄后,哒哒一阵三轮发动起来的声音响起来,惊醒了你。还不等你看得清楚是谁,一股黑烟升起后,那三轮又嘡嘡嘡顺村路开出了沟岔。

村子还是那个村子,时间还是那个时间,人市还是那个人市,情形却不再是往日的情形。那个穿了一身亮红衣服,捏了只手机,好说爱笑的灯飞媳妇,不再来了。推了童车儿,日日哄了孙子满庄转的樟脑丸娘的不来了。改过娘的,马蛋的妈也不见了。只有两眼浑浊,走路蹒跚的灯宝老汉,吃过了早饭,又走下坡来,坐到了沿路的那段树桩上。呆呆地瞅着人家出沟或者进沟,呆呆地像一尊佛像。跛了脚的麻六,走路叼着管长烟杆,一边吸了烟,一边淌着哈啦子。走近了常来的人市,瞅瞅佛一样的灯宝老汉。似乎找不到要找的情趣。麻六就没停歇,又一跛一跛地走出了村口。

满庄再见不上一个人影儿。亮堂堂的阳光就趁势走进村子,垫满了这山那沟,铺上这家的窑顶,那家的窑面。沉静,极度的沉静,成了时间在此时的主流。

 

 

 

 寒露

 

寒凉一定会来的,就像我们极不情愿去考虑的生老病死。它就存在于我们的左右,就躲在时间的某一处,静静地守候,默默地觑视着人们的一举一动,然后,瞅个空,就会与人粘呼。秋分临尽时,儿子猫儿瞅了国庆的节假,带了他娘和自己的媳妇,回我们老家小住。进院的时候,正值刚过晌午。老家那偏西南阳的院里,正是一天中最晒的时候。媳妇急急进了窑洞,儿子却在近门口处,一边解扣,一边说,这地方下午还晒人哩。他说的不错,按理说秋分早过,寒露也就凑近了眉目,天气该到了凉的时候。

秋的脾气古怪,它不仅善变,还居有凉热皆俱的双重性格,却又是那么地极端化。热时,热的让人想立马脱掉衣服。凉时,又让人穿都来不及穿上衣服。特别是一早一晚的时候。

两日后,猫儿母子走了。走的那天,正好就是二十四节气的寒露。

天气所变就变。清早好好的,饭毕就起了风。风大的,让悬在高空中的电线,不光抖动摇摆不已,还不断发出似雨似潮的怪叫。白杨树叶,唦啦啦地有些招架不住,那些成熟了的枣叶,干脆就一堆一堆的飘落下来,瞅那墙角,背风处躲藏着自己。落下来的枣子,让彩钢房顶,砰砰声接二连三,即沉重又响亮。苍黄的村落里,少有人走动,只有这家那家的门帘,在风里头狂舞。呼一声飞了起来,扑一下又甩落下去。空荡荡的村路,没人行走。偶尔有那农妇,蒙了围巾,挎了筐篮,吃力地走向前沟。风停即冻,这是谁都懂得的道理。她们是去抢收,依旧长在地里又怕冻的辣椒,柿子和红豆。

傍黑的时候,圪节老五回来了。他是在二里地外的小镇打工的,因为怕寂寞难受,常常是开门烧上一会儿灶火。然后,就来我这儿看一阵电视,过九点以后才去睡觉的。他穿了一件厚厚的棉袄,还直说冷。说话间,一大滴清鼻涕,就落上了他的鞋头。还将我搬给他的小凳儿,向正燃烧的炉子前凑了凑。然后,在有柴的炉里,又添进去一些柴火。看着他那样儿,我心里笑他,这寒露似乎就裹在他的棉袄里头。

第二日早上,气温降到了零下一度。连最耐寒的萝卜,叶子也变得青乌一片,平铺到了地上。喜欢早上干点活的我,也只能躲进窑洞,单等东山出那日头。

饭后,我坡下邻家那头,不时传来铁器撞击后发出的钝响声。不是嘡一声落到地上,声音短促沉闷。就是当啷一声脆响,声音尖利又拖着长长的尾音。是金属相撞贯有的那种。过不多时,又响起了切割机的声音。㘂㘂的马达声和金属被切割的混成音,响彻了整个村子。他们在做什么呢,弄出这么刺耳的大动静。带着些疑问,我探头向他们那头看了看。原来是在搭那玉米架子。为收割玉米,看来他们即花了钞票,又颇费了些人的力气。因为,在他家院里,横着竖着地堆了不少钢管。在钢管的另一头,是一堆卡那钢管的卡子。看来,那些物件都是刚从小镇那边买回来的。

在我们老家,有养过寒露不怨天一说。那意思是说,不管是那一种植物,早种的晚播的,熟到的,尚待成熟的,一过寒露,就没有再生长的时间。即便没成熟的那些,你也便不要再有等它熟起来的想头。这节气不饶人,就像农家多了位硬掌柜。它即不看人的眼色,也不照顾人的情绪。好赖就那收成了。秋分糜子不能熟,寒露谷子又等不得。所以,在那乡下,寒露一过,人就忙于收秋了。肩挑的,身背的。拉架子车的,开奔奔三轮的,该忙的,悉数都忙了。镰刀不闲置,槤枷不停息。不是掰玉米,就是剪谷穗。黑豆能拔,高粱可割。所以,时间一旦落入这个节口,整一条村子,只有早上的炊烟,夜晚的灯光,证明着这里是多人居住的所在。因为,这时间的村落里,一整天,你不会看到一个人。有的就是死寂般的沉静,以及像凝固了一般的空气。只有在你不着意时,这头或者那头,村前或是庄后,哒哒一阵三轮发动起来的声音响起来,惊醒了你。还不等你看得清楚是谁,一股黑烟升起后,那三轮又嘡嘡嘡顺村路开出了沟岔。

村子还是那个村子,时间还是那个时间,人市还是那个人市,情形却不再是往日的情形。那个穿了一身亮红衣服,捏了只手机,好说爱笑的灯飞媳妇,不再来了。推了童车儿,日日哄了孙子满庄转的樟脑丸娘的不来了。改过娘的,马蛋的妈也不见了。只有两眼浑浊,走路蹒跚的灯宝老汉,吃过了早饭,又走下坡来,坐到了沿路的那段树桩上。呆呆地瞅着人家出沟或者进沟,呆呆地像一尊佛像。跛了脚的麻六,走路叼着管长烟杆,一边吸了烟,一边淌着哈啦子。走近了常来的人市,瞅瞅佛一样的灯宝老汉。似乎找不到要找的情趣。麻六就没停歇,又一跛一跛地走出了村口。

满庄再见不上一个人影儿。亮堂堂的阳光就趁势走进村子,垫满了这山那沟,铺上这家的窑顶,那家的窑面。沉静,极度的沉静,成了时间在此时的主流。

 

 

 

 

 

寒凉一定会来的,就像我们极不情愿去考虑的生老病死。它就存在于我们的左右,就躲在时间的某一处,静静地守候,默默地觑视着人们的一举一动,然后,瞅个空,就会与人粘呼。秋分临尽时,儿子猫儿瞅了国庆的节假,带了他娘和自己的媳妇,回我们老家小住。进院的时候,正值刚过晌午。老家那偏西南阳的院里,正是一天中最晒的时候。媳妇急急进了窑洞,儿子却在近门口处,一边解扣,一边说,这地方下午还晒人哩。他说的不错,按理说秋分早过,寒露也就凑近了眉目,天气该到了凉的时候。

秋的脾气古怪,它不仅善变,还居有凉热皆俱的双重性格,却又是那么地极端化。热时,热的让人想立马脱掉衣服。凉时,又让人穿都来不及穿上衣服。特别是一早一晚的时候。

两日后,猫儿母子走了。走的那天,正好就是二十四节气的寒露。

天气所变就变。清早好好的,饭毕就起了风。风大的,让悬在高空中的电线,不光抖动摇摆不已,还不断发出似雨似潮的怪叫。白杨树叶,唦啦啦地有些招架不住,那些成熟了的枣叶,干脆就一堆一堆的飘落下来,瞅那墙角,背风处躲藏着自己。落下来的枣子,让彩钢房顶,砰砰声接二连三,即沉重又响亮。苍黄的村落里,少有人走动,只有这家那家的门帘,在风里头狂舞。呼一声飞了起来,扑一下又甩落下去。空荡荡的村路,没人行走。偶尔有那农妇,蒙了围巾,挎了筐篮,吃力地走向前沟。风停即冻,这是谁都懂得的道理。她们是去抢收,依旧长在地里又怕冻的辣椒,柿子和红豆。

傍黑的时候,圪节老五回来了。他是在二里地外的小镇打工的,因为怕寂寞难受,常常是开门烧上一会儿灶火。然后,就来我这儿看一阵电视,过九点以后才去睡觉的。他穿了一件厚厚的棉袄,还直说冷。说话间,一大滴清鼻涕,就落上了他的鞋头。还将我搬给他的小凳儿,向正燃烧的炉子前凑了凑。然后,在有柴的炉里,又添进去一些柴火。看着他那样儿,我心里笑他,这寒露似乎就裹在他的棉袄里头。

第二日早上,气温降到了零下一度。连最耐寒的萝卜,叶子也变得青乌一片,平铺到了地上。喜欢早上干点活的我,也只能躲进窑洞,单等东山出那日头。

饭后,我坡下邻家那头,不时传来铁器撞击后发出的钝响声。不是嘡一声落到地上,声音短促沉闷。就是当啷一声脆响,声音尖利又拖着长长的尾音。是金属相撞贯有的那种。过不多时,又响起了切割机的声音。㘂㘂的马达声和金属被切割的混成音,响彻了整个村子。他们在做什么呢,弄出这么刺耳的大动静。带着些疑问,我探头向他们那头看了看。原来是在搭那玉米架子。为收割玉米,看来他们即花了钞票,又颇费了些人的力气。因为,在他家院里,横着竖着地堆了不少钢管。在钢管的另一头,是一堆卡那钢管的卡子。看来,那些物件都是刚从小镇那边买回来的。

在我们老家,有养过寒露不怨天一说。那意思是说,不管是那一种植物,早种的晚播的,熟到的,尚待成熟的,一过寒露,就没有再生长的时间。即便没成熟的那些,你也便不要再有等它熟起来的想头。这节气不饶人,就像农家多了位硬掌柜。它即不看人的眼色,也不照顾人的情绪。好赖就那收成了。秋分糜子不能熟,寒露谷子又等不得。所以,在那乡下,寒露一过,人就忙于收秋了。肩挑的,身背的。拉架子车的,开奔奔三轮的,该忙的,悉数都忙了。镰刀不闲置,槤枷不停息。不是掰玉米,就是剪谷穗。黑豆能拔,高粱可割。所以,时间一旦落入这个节口,整一条村子,只有早上的炊烟,夜晚的灯光,证明着这里是多人居住的所在。因为,这时间的村落里,一整天,你不会看到一个人。有的就是死寂般的沉静,以及像凝固了一般的空气。只有在你不着意时,这头或者那头,村前或是庄后,哒哒一阵三轮发动起来的声音响起来,惊醒了你。还不等你看得清楚是谁,一股黑烟升起后,那三轮又嘡嘡嘡顺村路开出了沟岔。

村子还是那个村子,时间还是那个时间,人市还是那个人市,情形却不再是往日的情形。那个穿了一身亮红衣服,捏了只手机,好说爱笑的灯飞媳妇,不再来了。推了童车儿,日日哄了孙子满庄转的樟脑丸娘的不来了。改过娘的,马蛋的妈也不见了。只有两眼浑浊,走路蹒跚的灯宝老汉,吃过了早饭,又走下坡来,坐到了沿路的那段树桩上。呆呆地瞅着人家出沟或者进沟,呆呆地像一尊佛像。跛了脚的麻六,走路叼着管长烟杆,一边吸了烟,一边淌着哈啦子。走近了常来的人市,瞅瞅佛一样的灯宝老汉。似乎找不到要找的情趣。麻六就没停歇,又一跛一跛地走出了村口。

满庄再见不上一个人影儿。亮堂堂的阳光就趁势走进村子,垫满了这山那沟,铺上这家的窑顶,那家的窑面。沉静,极度的沉静,成了时间在此时的主流。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