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鸿俊的头像

王鸿俊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11/14
分享

小学时光

我的小学时光,是在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的1998-2005那七年。小学原来就五年级,为何上了七年呢?那是因为碰上了教育改革,增加了六年级。而且在一年级又留级一年,所以累计上了七年。虽然小学时光已然过去了将近二十年,可有些事情仍然历历在目。最美是青春年华,最开心最快乐的当属童年时光。

我的小学是一所村级小学,那个时候上学都是上本村的小学,那个时候没有私立学校,全是公办小学。小学名字叫观音小学,上学的都是行政村几个村里的小孩子,所以小学同学也都算得上一起长大的小伙伴。学校大院开始只有四排青砖青瓦房,五个年级。每排四所房子,两个年级四个班。大门朝北,从南边开始,第一排西边是一(1)班一(2班),东边是二(1)二(2)班,第二排是三(1)三(2)班,四(1)四(2)班,最后一排西边是五(1)五(2)班,东边是老师办公室和半年级。后来改革,增加了六年级,又在南边增盖了一排房子,新盖了老师办公室。印象最深的是钉在三年级东侧墙上的铁铃铛,铃铛钉在墙顶,一根长长的铃绳垂下来。每到上下课就有老师来拉铃,调皮的孩子也没少拉铃铛。现在这种铃铛早已不见了,学校铃声逐渐换成了电铃铛,现在又都更换成了音响广播。可惜,曾经的母校,现在也已经拆了,原址上修建了村民文化广场和一所私立幼儿园。曾经的模样,也只能活在我们这些80、90后的回忆里了。

当时,上学都比较晚。小伙伴们上学的时候基本都七八岁了,五六岁的也有,只是比较少。那个时候没有幼儿园,所以七八岁的直接上一年级,小点的一年级不收,只有上半年级。由于,当时已经七岁了,只能直接上一年级。第一年上学,纯属闹着玩,学习都是倒数,考试也就考2/30分,试卷都不敢让爸妈知道,都是偷偷放进抽屉里,可最后还是被发现,免不了一顿骂。由于时间久远,有记忆的事也就几件。当时数学不会,大于小于号都不会。就让同村的年龄稍大的留级生,帮我做作业。放学回到家,父亲一看作业本,就知道不是我的字体,问是谁帮我做的作业。在父亲的严厉询问下,我说是同村的小伙伴帮我做的,要是别人,可能当时一巴掌就打下来了,父亲教育我和妹妹,从来不打都是讲道理,说服教育。然后,父亲就领着我,拿着作业本去他家,谢谢他的好意,告诉他不过以后别再这样做了,又让他当场再教我一遍怎么做。回来后,父亲语重心长的说:“你的作业让别人帮你做,就像你吃馍,先让别人给你嚼嚼再让你吃,你吃着还有味吗?”我低着头说“没有。”“学不会咱不怕,一遍不会就再学一遍,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没有苦哪有甜啊?现在让别人帮你写作业,知识是人家学会了,你呢?拿着学费让别人学习?咱不是亏了吗?自己的事要自己干,知识只有学到自己脑子,谁也夺不走。以后可别再这样了。”当时听这些话,体会不深,也就能听明白馍只有自己嚼自己吃才有味道。后来才慢慢明白,父亲的谆谆教诲,就是为人处世的道理,就是家风。

再有就是升级的事,当时升级不是全都升级。而是老师按着考试成绩从第一名挨着叫,叫到谁,谁搬着桌子板凳进去新年级。由于当时成绩都是倒数,没有排到升级的名单里。没有叫到名字的我们几个人,只有自己搬着课桌凳子往二年级班里进。刚到门口,一个高个子同学,拦着不让进,说“班里已经满了,你们还回一年级吧。”(后来我们又成了同班同学,当然,这是一年后的事了。)没办法。我们又都灰溜溜的回到了一年级,当了留级生。由于都着急升级,就你挤我扛,当时穿着拖鞋也被踩坏了。生平第一次感到受侮辱,放学路上,一路伤心一路哭。回到家,给父亲说自己没有升级,留级了。父亲没有吵我,更没有打我。而是好言安慰“留级就留级吧,别哭了,本来你的基础就没有打好,再学一年吧,把基础打牢,往上学习才容易。不然一直都是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到上面也学不好。名额是靠成绩说话的,抢是抢不来的。接下来,好好学习就是了。”

于是,就开始了唯一一次的留级生生涯。不知道是因为年龄大了,知道学了?还是受留级刺激了?第二年学习感觉一下顺畅多了,学习的都会。而且,父亲比第一年对我更严格了。每天放学回家,先把新学的数学法则公式背一遍,默写一遍。把新学的拼音生字默写一遍,不背会不能吃晚饭。所以,每次数学考试基本都是满分,记得只有三次差一两分不是满分。语文也都是90分以上,还有一次满分,次次考试都是第一名。当期末考试拿回家第一张奖状时,高兴得手舞足蹈,但是感觉父亲比我更高兴。等到再次升级的时候,老师第一个叫的我的名字。而且新班主任亲自领着我给安排到第二排中间的位置。真正感受到了父亲说的话“名额要靠成绩说话的。”

自从一年级留级后,小学的成绩一直都是名列前茅。真是基础打的牢,往上学才容易。二年级的时候,成绩一直很稳定。反倒是妹妹上了半年级接着上一年级,二年级也勉强升级了,可是成绩却不理想。二年级的时候,记忆最深的就是得了三张奖状。那个时候只有期末考试才发奖状,一年只有两张。没想到二年级的时候,学校举办了期中考试比赛,每班前五名得奖状,而且每人又发五个盖奖章的作业本。表彰大会的时候,在全校师生面前,校长亲自给颁发奖状和奖品。表彰大会的情形仍然历历在目。那天,校长在大会讲台上挨个喊名字,喊着谁,谁上去领奖。喊到自己的时候,紧张的不行,跑着去领奖的。那是第一次跟校长近距离接触,后来就接触多了。后来两年,连续当了我两届数学老师,一直到六年级毕业还记得我。当时,领了奖下去,同村小伙伴还让我把奖状和作业本让他看看。当时,自豪感油然而生。感觉学习好的待遇真不错。还有段时间,学校让买红领巾,也是只让学习好的买。每个班只有前几名才能戴。还记得,当时是班主任亲自给戴上的,感觉光荣的很。

刚上学前几年,也是最调皮的时候。当时学校里种了很多老槐树,其中二年级门前,有一颗是长歪的,一直歪到南边的院墙上。一到下课,树上爬的全是男生。有胆大的,不是爬,而是直接一路跑到树上,在树上嬉戏吵闹。有时这边打上课铃,老师都进班了,这边还没有从树上下来,后来班主任知道了,就让爬树的全都站起,其中就有我。那时也是学习好,老师也没有罚,就是吵一顿,告诫大家别再爬树了。谁再爬树,就让谁一直在树上别下来。学校南墙外面是大坑,有调皮的孩子,跳墙去河里洗澡摸鱼的。当时,学校老师一直强调别下河洗澡,有被逮着的,请家长。当时也不会游泳,而且也算是听话,就没跳过墙。不过和同学追逐打闹是常有的,还是一年级的时候,有次跟同学在班里追着玩,一不小心绊倒了,额头磕到了课桌腿上。当时的课桌都是三角铁焊的,头上立马起了一个大包。把追我的那同学也吓得不轻,后来有同学去叫堂哥过来,虽然他比我高两级,但也是孩子,也不是那赖孩子,也就没说啥,更没有打那个同学。当时,那些赖孩子总是以打架解决问题。后来,让我回家去看看,我就自己背着书包回家了。到家母亲带我去诊所让医生给涂了点碘酒。当时父亲并没有在家。在家的话,可能会说我一顿。他常说“如果在学校跟人打架了,别管谁对谁错,回来都是你的错。在学校就好好学习,别跟人打架。”在父亲的教导下,上学这么多年,也从来没有跟人打过架。跟我追逐打闹那同学,更是调皮,爬树爬墙是常有的事,不但调皮也胆大,就是因为这,后来上三四年级的时候,听说他因为爬树从树上摔了下来,摔成了残疾,退了学。也是很久以后,每次上学路上碰到他,都是拄着拐杖,一瘸一拐的,人生就这样断送了,后来上了初中,就再也没有见过他了。真是挺可惜的。当时除了他,学校还有一个也是摔成了残疾,从此不离双拐。唉,世事无常。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教育孩子,安全第一,真是没错。没有健康的身体,一切理想都将是泡影。

三年级和四年级的时候,数学老师是我们校长,对我挺不错。三年级上学期的时候,期中考试那天正好是堂叔结婚,要我去压车,所以没法参加考试。事情过去后,父亲带着我去学校,特意去找校长说说事情原委。他也理解,然后就让我自己在他办公室进行考试,他去上课,后来成绩还不错。这件事,记忆犹新。一转眼二十一年过去了,当时还是给人压车的小屁孩,如今自己也成家立业了。真是光阴荏苒,岁月如梭。当时也是第一次压车,而且新娘离得还挺远。当天是凌晨两三点出发的,七点多太阳都出来了,才到地方,当时还碰到学生开始去上学,看到东边一轮红日刚刚升起。去之前,大人都安排到那边,人家拉你下车,钱不给够,可别下车。到地方还挺紧张,做好了准备。可谁知,人家规矩不一样,就来一个人,把红包给我就走了也没有拉我,真是哭笑不得,挺尴尬的。那也是长这么大,第一次出这远的门。后来长大才知道,其实也就是出个市,到临市这么远。

四年级的时候,上学期期末考试竟然没有得奖状。都说当时骄傲了,学习退步了,就没有得奖状。当时,领通知书回去,手里就一张通知书,到家脸臊的慌。当时临过年,父亲也从外打工回来,在家跟人家帮忙做木工。到家,一看我手里没有奖状。也没有吵我,也没打我。只说“骄傲了吧?尾巴翘到天上去了吧?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以后别再骄傲了。”当时,过年走亲戚七大姑八大姨都问今年得奖状了吗?往年墙上都贴一张新奖状。今年却没有。酒桌上,父亲说“你看哎,骄傲了,今年没得奖状。”当时,臊得我光想找个地缝钻进去。父亲教育我们,从来都是这样,不打不骂,要么道理说服,要么通过事情让你自己体会。每到农忙的时候,跟着下地干活,就问“是上学好啊?还是干农活好啊?好好上学,等上了大学,上了班,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吹着空调冬暖夏凉,上出来了是你自己的,享福谁也抢不走。”当时体会还不太深,自从上了班,更加深有体会。父母疼爱孩子,当然考虑孩子前途。当时父亲常说的还有“万般处于学问。”俗话说,知耻而后勇。后来就再也没有骄傲过,下学期就又得了一张奖状。

五六年级感觉过得挺快,一眨眼就过去了。当时看着年长的同村小伙伴,天天骑着自行车去上中学。就想着什么时候也能上初中啊?到时也可以天天骑着自行车去上学了。一眨眼,终于也到了准备上中学的时候了。六年级毕业后,暑假正在家,当时也打算跟着年长的小伙伴去镇里上中学了。刚放暑假没几天,校长骑着自行车到我家门口喊我呢。当时母亲也跟父亲去北京打工了。那天只听到门口有人喊我的名字,我就出去看。一看是校长,我说“郭老师,你咋来了?”校长说“县里新办的新一中,要招生了,我来通知你去考试。过两天去学校集合,让你们班主任带着你们去考试。”“好的,郭老师。”几天后,班主任雇了两辆80摩托车,还有(2)班的班主任,拉了两车一共有十几个人吧。后来,同村去的三四个人,只有一个没考上。等通知书下来,说学费1980元。在当时看来,这个学费确实太贵了,后来也都没有去。后来,同村五个小伙伴,由家长带着,就去县里挨个找学校。那个时候,公办学校已经不收费了,但是公办学校人太多,条件又差。当时个子小,父母又怕我在学校被人欺负。就打算让我去私立学校上学。然后,对比几家,就选中了其中一所,一学期700元学费,学校不大,条件也可以。这个价格相比较新一中,还能让人接受。于是就选了这所中学。

小学的时候,学校经常参加抽考,就是全镇小学各抽一部分学习好的学生,在一起比赛考试。比较自豪的是,每次抽考都有我。当时抽考,都是去其他行政村学校考试,离得还挺远。学校都是找两辆拖拉机拉着车斗,带着我们去考试。记得有次抽考是印度洋海啸那年,也就是2004年,为什么记那么清呢?因为当时的语文材料有关于印度洋海啸的,而且当时考试的教室里还有因下雨而存的积水,考试的时候,脚下就是水。考试去的头天晚上,三爷去家里看电视,听说我要去参加抽考,就给了我五毛钱。那个时候感觉五毛钱是一大笔钱。后来就花了两毛钱,还剩三毛带了回来。小学的时候,三爷经常去家里看电视,他在他们那代人里学问是比较高的了,上了五年级,当过生产队的会计。所以,当时我写了作文,母亲总让我给三爷念念,让他给评价一下。每次听了我写的作文,三爷总是给出很高的评价。可是,在上高中的时候,三爷去世了,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已然不在了。

说到写作文,上三年级第一次写作文,题目是《我的家庭》,当时也不知道怎么写,是父亲耐心地给我讲解该怎么怎么写,该怎么分段,循循善诱,让我一开始就喜欢上了写作文。上这么多年学,写文章还不错,那是因为父亲给我开了一个好头,所以每次语文考试,作文总是能得个不错的分数。就算高一的时候其他科的成绩都有所下降,唯独语文一直没变。直到现在,还是喜欢写作,这么多年的爱好没改,这个爱好会伴随一生。同时,也收到它的影响,因为写作,也收获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

学校的地势比较高,正对大门是一条宽宽的道路直通官路上。这条路两边就是洼地。小时候,每到夏季,经常下暴雨,每到雨季都是坑满河流的,学校大门口两边的洼地里全是水,最深处可达近一米深。这些积水,也成了皮孩子的天堂。最爱的就是蹚水。记得有年冬天,也下了好多雨,校门口的洼地也全是水。几个小伙伴就穿着胶鞋一起蹚水,到最深处,水直接灌进了胶鞋里,棉裤全湿了。晚上回到家,也不敢吭声。直到晚上睡觉时,母亲一摸裤腿湿乎乎的,用手一拧全是水。不用问,一定是蹚水了。就逮着吵一顿,说“这全是水,不冷吗?冷还是小事,万一掉水里淹死了咋办?”在母亲的一顿骂下,也安生了好长一段时间。

小时候冬天经常下大雪,甚至是暴雪。路上积雪特别深,路沟里全是雪。当时下雪是很少打伞的,都是戴着带耳朵的棉帽子,俗称火车头帽子,把帽耳朵拉下来一系,戴着毛线织的手套,背着书包就去上学了,路上可是有的玩了。当时穿的都是母亲纳的泡沫底的棉靴,为何是泡沫底呢?因为千层底不能踩雪,一踩雪一化,靴就湿了。泡沫底不湿,但是特别滑。上学路上,是滑着雪去的。一个呲溜滑能滑好远,摔倒是不可避免的。戴着毛线织的手套,戴着火车头帽子,穿着棉靴,走到学校不但不冷,还能出一身汗。那几年,冬天的时候还流行出疹子,一出疹子就发烧好久。五年级的时候,记得同桌就因为出疹子请了好长时间假。请假回来,还不敢受凉,在教室里还捂得结结实实的。记得四年级的时候,流行红眼病,只要看一眼对方就能传染上。当时没少滴眼药,放学回家就得滴眼药,也没多大伤害,就是眼珠红红的,有点难受。“非典”那年听说很厉害,但是没有传到下面。可能当时还小,也没有觉得有啥影响,不像如今的疫情。

小学记忆犹新的还有大扫除。平常轮到哪组打扫卫生,这组的学生就从家里带笤帚过来打扫卫生。学校只给每个班发一把大笤帚,用来扫班门口的卫生,班里的卫生只有用从家带的笤帚扫。所以每天上学路上,都会有带着笤帚的同学。当时学校有六百多人,所以每天路上的学生还不少。每学期开学的第一天,必修课就是大扫除。经过一个假期的时间,校园里杂草丛生,灰尘满天。开学头一天,拔草扫地,干得不亦乐乎。男生负责班门口一大片空地的卫生,女生负责班里的卫生。当时感觉在门口打扫卫生,比坐班里上课自由。经过一通大扫除,学校恢复如初,干净整洁。

当时,夏天的时候。买冰糕吃的还是少数的。毕竟家里条件都不是太好,有零花钱的同学还是少数的。开始学校是没有自来水的,天热容易渴,那怎么办呢?一人找个酒瓶子在家带一瓶水来。有的买上一毛钱的糖精,一瓶水里放上一颗糖精,甜蜜蜜的。也不是所有人都带水的,这个时候,卖水应运而生,一张作业本纸喝一口水。现在想想挺搞笑的,一张纸现在看来不值一提,但是,那个时候买个作业本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啊。开始的时候,也没有带水,而是去学校对面的村里喝水。跟着本村的同学跑到人家家里,对着压井古墩古墩喝一肚子。有次去一家人家喝水,回家给父亲说。父亲还说那家人还连带着有点亲戚,当时挺惊讶的。感觉那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挺近的。

小学,是一切美好理想萌芽的地方,是承载童年与青春交际的地方。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学校当时的风光慢慢的不再,如今学校也荡然无存了。童年太多美好的记忆也只有随着学校的消逝,定格在我们这代人的回忆里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