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回老家之前,母亲在微信上说她在家做了榆钱馍,还拍给我们看。乖看到了说:“妈,你把榆钱留点,俺也想吃榆钱馍了,等回去了你给俺做吧?”母亲说:“想吃还不容易啊,下午我再去够点,放冰箱里冻着,等你们回来给你们做。”于是,乖一直盼望着回家,终于等到休息了。
到家后,母亲说:“这次你们走的时候给你们蒸点馒头带着,地锅蒸的馍好吃。”第二天一大早,我和乖去县城办点事,给母亲说让她发面蒸馍的时候,做几个榆钱馍,别做太多。下午蒸馍的时候,母亲做了六个榆钱馍,本来母亲蒸好馍时间还早,我说不饿。过了一会儿我说有一点饿了,吃饭吧。乖捣了蒜泥,榆钱馍夹蒜泥,我一口气吃了三个,母亲说乖捣的蒜泥调的味道好吃,好久没有吃榆钱馍了,感觉太美味了。母亲还说做少了,感觉我没有吃好,知道多做几个了。
吃了晚饭,天还早,我说咱们去东地割柴火吧。昨天傍晚和乖去散步的时候,发现东地树林里地上长的都是小树条,砍了烧锅正好。当时乖还说叫咱妈来割柴火吧,这都是柴火,我说太晚了,不割了。乖还给母亲说“昨天就说来割,他说不割。”于是,拿着镰刀去东地割树条了。我用镰刀割,乖到处找哪里有干的直接折断,母亲负责捆。割树条的时候,突然想到陶渊明的诗“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真有一种做农夫的感觉。不过我感觉改成“久在樊笼里,暂得返自然”更贴切,毕竟在家休息两天又要回去上班了。
小时候,总是想逃离乡村,向往大城市。总是说“我好好上学,以后考上大学去大城市,再也不种地了。”父母也总说:“好好上学,考上大学,以后上班坐办公室,热不着冻不着,就再也不用下地干活了。”曾几何时,考上大学了;如今,也上班了,实现了小时候的理想。可偏偏又时常怀念小时候田园的生活。感觉小时候不喜欢吃的槐花、榆钱,现在倒成了难得的美食。城镇化不断提高,乡村的人口都往城镇流动,今年城镇常住人口已经超过了乡村常住人口。生活水平是越来越好了,但是幸福感却没有以前高了。不愁吃不愁穿,还不如以前缺吃少穿的时候幸福。小时候向往的很难吃到的食物,现在可以轻易吃到,却不如以前美味。办公室坐久了,向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田园生活,看来一千多年前陶渊明的想法与现在人的想法不谋而合,古人诚不欺我。
小时候,家家户户院里种的都有树,其中以槐树、榆树居多。当时家里就种了四颗大槐树,堂屋门口一棵、院门口南边羊道嘴那一棵、堂屋东边一棵、院子西南角一棵。现在想想不大的院子里种了四棵大槐树,挺占地方的,不过当时觉得虽然有四棵树,但是院子还蛮大的。现在一棵大树也没有了,院子倒显得小了。这些槐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种的,反正在我出生时,就已经很粗了,也许这就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吧。夏天的时候都会在堂屋门口的槐树下乘凉,从小不会走路的时候就在下面乘凉了。母亲总爱说起以前的事,说小时候家里困难,父亲常年外出打工,我和妹妹没人照顾。当时我才一岁多,妹妹才几个月,中午母亲在灶火里做饭,妹妹躺在槐树下的小车里哭,我在旁边扶着小车栏杆哭。每当说起这些事,母亲都要流泪,母亲总说也不知道当时的日子是怎么过的,如今,再苦再难的日子都过来了。每年槐花开的时候,整个村里、自家院里全是槐花的香味,甜甜的,这个时候会找根竹竿,头上绑上一个铁钩,够点蒸蒸吃,当时觉得槐花太甜不好吃。够得时候,也会放嘴里几朵,那个味道现在还能回味起来,确实不太好吃。
以前种这些槐树、榆树主要是为了做家具或者盖房时做大梁。现在都是钢筋混凝土的楼房,家家户户院里不再种这些树了,最多种一颗葡萄树或者其他果树。现在家里只种了一棵葡萄树,2020年曾写过关于葡萄树的文章。如今,槐花和榆钱反倒成了稀罕物了,整个村子,也就村外有几棵槐树和榆树。这次回老家,母亲蒸了榆钱馍,乖跟大梅还炫耀炫耀。大梅说让回去的时候给她带点,于是割完柴火后,又去东地够点榆钱,把镰刀绑到竹竿上,一会儿就够了一堆榆钱。够的时候,主家还站在远处看着,生怕把他家的树折断太多了。我够的时候都是割掉小枝,乖在旁边看着也想上手够,于是把竹竿给她,她专挑大枝子割。我说别够这么大的,人家看着呢,不太好。够了一会儿就回家择榆钱了,从白天择到天黑,最后择了一馍筐。
记得上次吃榆钱馍,还是2020年疫情的时候。当时疫情,父母去北京去的晚。走之前榆钱就开了,父亲在村南边够了一些榆钱,母亲蒸蒸拌点蒜泥,吃着很美味。近几年,每年榆钱开的时候,都不在老家,安徽这边也没见有榆树,就没有吃上榆钱。这次吃上榆钱馍,感觉很美味,不仅仅是因为很久没吃过了,也因为是母亲做的。只要孩子想吃什么,父母总是尽最大努力去做到,父母爱子,舐犊情深。乖说:“你回去买的排骨太少了,咱妈都不舍得吃,都让你吃了,下次回去多买点。过年的时候,做的肉夹馍比较多,咱爸妈才舍得吃。”是啊,父母总是舍不得吃,舍不得喝,都想留着给子女。母亲说:“看你们吃了,比我自己吃了还高兴。”
去割柴火,看着遍地的油菜花,闻着烟囱里冒出的炊烟,乖和母亲在身旁,感觉此情此景恬静美好。“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每次回到老家,心情就非常放松舒畅,走在油菜花间的小道上,仿佛又回到小时候无忧无虑的样子,一切是这么熟悉。油菜花开,炊烟袅袅,榆钱馍香,这是家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