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他真的不知道,爸爸到底离自己的学校有多远,只知道那里是大人们所说的远方,那里有着一座爸爸的山。当然,他也知道那座山只是爸爸工作的地方,那座山是属于矿上的、国家的——这是爸爸告诉他的。可他就是愿意那么叫“爸爸的山”,这么一叫,仿佛远方那座遥远的山,就离自己近了、和自己亲了。
平时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村里和小伙伴在一起时,他的话都很少,似乎他永远都是一个忠实的听众或者观众。只有说起那座他心中虽然遥远、但特别亲切的“爸爸的山”时,才会眉飞色舞、神采飞扬起来。那一刻,他似乎成了早晨打鸣的公鸡一样,极为兴奋,仿佛有什么神奇的力量注入了他的身体——他就好像突然之间变成了另一个人:“我爸爸的山,属于长白山脉!可高了,那山啊,远远看上去就像一个大大的金元宝,要不能叫金元宝煤矿么……那山底下,有老多煤了,一大块、一大块的,就像黑色的金子呢……”也只有这个时候,小伙伴们也才注意到:李大明同学还是挺能说的,声音也是很高的哟。
可是,大家都想不明白,他在课堂上发言的声音,怎么总是那样小呢?这个问题没人问过,可是李大明自己心里清楚,他心底总有一种比别人低了半截感觉——他感觉自己童年,不,就连现在的少年生涯,总是比别人少了一些什么东西似的——别人的爸爸,虽然很大一部分伙伴的爸爸,也都去城里打工了,可是他们的爸爸,总是在农忙的时候回到村里,能陪自己的孩子呆上一段时间。可是自己的爸爸,只有过年的那几天才能回来,有那么两三年连过年的时候也没能回来。就因为没有爸爸的陪伴,李大明走在村里、走在校园,总是感觉抬不起头来,学习的劲头也不如别人的足,上课时偶尔也会想起爸爸,等到老师提问时,也许正赶上他走神,发言也就好像没有底气似的。他的学习成绩也一直是……用村里老蘑菇爷爷常说的那句歇后语“和尚的帽子——平塌塌”了。这样回家面对妈妈期待和疼爱的目光时,也有些心虚,话语自然就少,声音也就没法高昂起来了。
所以,李大明难得地讲一次“爸爸的山”,就是他这个小小乡村少年心中难得的幸福时光了,也是他难得高声大嗓地“豪放”一回。
但就在那个黄昏时刻,他又兴冲冲地和小伙伴们说起“爸爸的山”时,刘红军突然插了一句:“你爸爸的山?你还真敢说啊,你爸爸不过矿上的一个农协工,那座矿山,那可是老大的一座矿山呢,咋能说是你爸爸的呢?”“谁说的?我爸爸是矿工!”李大明脸顿时涨红了。“我表舅就在那个金元宝煤矿,我舅可是国家正式工!我舅说,你爸爸只是农协工。你说,那山咋能是你爸爸的呢……”刘红军的这句话,就一只无形大手突然就扼住了大明的脖子,他满脑子兴奋的话题,似乎突然间找不到突破口了,就那么尴尬地卡在了喉咙里,上下咕噜了几下没能冲出来,随后就无精打采地在肚子里自行消失了。李大明的兴奋劲儿,也好像是一只鼓涨涨的气球,突然被针扎破了似地,迅速瘪了下来。他眨眨很明亮、很无辜的大眼睛,讪讪地笑笑——在别人看来就像哭的模样,然后蔫蔫地走了开去。
好在小伙伴们并没有发出起哄的笑声——毕竟李大明很老实,对所有的小伙伴,几乎是有求必应,人缘还是不错的。大家对刘红军的打岔很是不满,对李大明的这种失落也极为同情,就都冲着他的背影喊着:“大明……”,“大明……”而此时的李大明同学,又恢复了平常沉默寡言的样子,背着大大的双肩背书包,低着头弯着腰匆匆地走着,在灿烂的晚霞中,走成了一个越来越小的问号……
二
夜已经很深了,可是李大明毫无睡意。
“什么是农协工呢?是煤矿上的农民工?那还不是打工的啊?可是为什么一干就是那么多年呢?”李大明躺在炕上,在深夜里睁大眼睛,望着浓浓的黑暗,苦苦地思索着……“不能吧……”“也许刘红军说的真对,爸爸可能只是在矿上打工吧……”“可能刘红军的舅舅也不懂……”他就这样在内心自问自答着,似乎要找到一个令自己满意的答案。突然,他想到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就像一盏灯,照亮了他幼小的心灵:爸爸可是戴过大红花,当过劳模的,不管爸爸是不是刘红军舅舅说的农协工,但他在矿上工作这肯定是真的,而且还是很优秀的。爸爸能戴大红花和得劳模奖状,就说明矿上对爸爸的工作是特别认可的。每年爸爸都要拿回几张奖状,这两年还捧回来几个奖杯,有水晶的、有金灿灿的,可漂亮了。这些奖状、奖杯证明:那座山的兴旺,有爸爸一份的功劳,那座山还应算是爸爸的山。
想通了这一点,李大明浑身轻松,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梦里,李大明来到了爸爸的那座山。
那山可真高啊,高得好像钻进了云彩里,爸爸常跟他讲的井特别深,深得怎么也看不到底……爸爸温暖的大手,牵着他的小手,就那么踩着云彩一直飞到了矿井里!咦,矿井了怎么也有一轮大太阳呢?不对,好像是爸爸和自己头上矿灯发出的光……不对,还是大太阳!这大太阳,把弯弯溜子道照得通亮通亮的。而他自己呢,穿着和爸爸一样的工作服,带着和爸爸一样的安全帽——当然,那上面有着一盏特别亮的矿灯。那黑油油的煤,好像被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环,他上前抱起一大块镀着金色的煤块,就像抱着一个大大的金元宝,在爸爸那一声浑厚的“升井喽”的呐喊声里,嗖的一声,向着井口飞去……那一刻,他开心极了,咯咯地笑出声来……
“大明……”“大明,你这孩子梦到啥好事了?咋还笑出声了?”嗯,妈妈的声音?妈妈也来矿上了?大明揉揉眼睛,眼前一片雪亮——是灯光,还在整理资料的妈妈,用温柔的目光俯视着自己。
哦,是个梦啊。
妈妈在村委会做妇女主任,一天到头可忙了,每天回来不但要忙家务,还要贪黑整理村里的一些文字资料。
“怎么,大明?做什么梦了啊?这么高兴?”
“啊,妈……我梦到去爸爸的煤矿了……”
“哦,还真是有心灵感应啊,过一段你放暑假,咱们可能真的会去爸爸的矿上呢!”“是吗?”“妈妈能骗你吗?”“咱们为什么去啊?”“你爸爸下午来电话,说你爸爸的矿上评选十佳矿嫂,不知道怎么就把我评上了,要让咱娘俩去领奖呢……”,“真的啊?这回我就能真的看到爸爸的山……” “什么爸爸的山?”妈妈不解地问。“这是秘密……”“你这孩子,还跟妈妈保密啊?好啦,你的秘密我也不问了。你快睡一会吧,离天亮还有好几个小时呢,睡不好,上课都没精神……”“妈,明天星期六……”“哦,这倒没注意,那你也要多睡一会……”
一想到不久后的暑假,就能到爸爸的山上去,李大明同学还能睡得着吗?睡不着怎么办?还能咋办,在心里数日子呗,现在才是5月30日,离暑假还有多少天,数数看啊……数着数着,就迷糊了……再一睁眼,清晨的阳光就爬上了李大明的脸。
三
其实对于李大明来讲,暑假总是伴随着一丝丝伤感与淡淡的忧愁。一到暑假,他就特别羡慕小伙伴们——那些小伙伴的爸爸们,总会在暑假里带给他们很多惊喜:不是带着他们去城里玩几天,就是抽空回家干些农活的时候,带他们去田野里抓蝈蝈、逮蚂蚱,让人最眼馋的,是他们每家窗下挂着的、碧绿的蝈蝈笼子。李大明没有蝈蝈,也没有蝈蝈笼子——尤其是那用鲜绿、鲜绿的高粱杆编织而成的蝈蝈笼子。爸爸过年回来时,他也曾磨着爸爸给编个蝈蝈笼子,可在腊月里编蝈蝈笼子,就只能用干的高粱席篾了,不但不鲜亮,而且冬天里也没有蝈蝈可装啊,只能装着李大明对夏天里爸爸回家团圆的渴望,和冬天里无以言说的、少年的淡淡忧伤。
不过,李大明还是很容易知足的:虽然,爸爸不能在夏天回家,可在寒假回来也还是不错的。在漫长的冬夜里,爸爸会给他和妈妈讲矿上的故事,那些故事可是多少蝈蝈笼子都装不下的,也是多少蝈蝈的鸣叫,都不能相提并论的。因为那些故事虽然遥远,但很亲切很精彩啊。
在爸爸的讲述中,巷道、淋水、打眼、装药、放炮、移槽、倒棚、打柱、溜子道、掌子面……一个个陌生的名词,带着大地深处的神秘,不断刷新着李大明单纯的认识。似乎在一瞬间,就丰富了他少年的生命体验;还有冒顶、瓦斯……等等一些带着魔幻和危险的名字,也时刻紧张着李大明的心,磨砺着李大明的神经。
当然,在爸爸的讲述中,总是报喜不报忧的。爸爸不是说,他被提拔当班长了,就是作为劳模代表去省城领奖了,再不就是坐着高铁去北京开劳模会了……而那些关于爸爸工作中、充满光环、让妈妈和他感到无比自豪的故事,还有一些带着惊险色彩的故事,大多都是妈妈讲给他听的……
妈妈曾经到爸爸的矿上去过几次——是和其他矿工家属一起,到矿上讲解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还有一次,是去给爸爸和他的工友们送安全家书的。那次,还是四年前,李大明才上小学一年级,妈妈还让他画了一封安全家书——用蜡笔画的:画面上,一个小孩子站在一座金色的山上,亲手为他的超人爸爸戴上安全帽。旁边还有一行歪歪扭扭的字:爸爸是安全超人!
在李大明的心中,爸爸就是无所不能的“超人”。
妈妈说,爸爸不是超人,但爸爸的工友都说,他是台不知疲倦的"机器人"。
妈妈说,爸爸在大明两岁的时候就进了矿,现在大明都十二了,你说爸爸在矿上干了多少年啊!妈妈说,爸爸刚进矿的时候,对煤矿上的事情一点都不懂,可是爸爸没打怵,在工作中爸爸特别严格地要求自己,虚心地向老师傅们请教各种生产问题,边干边学。
听爸爸说,翻棚、剔棚是个苦活累活,每天都是和三百多斤一根的U型钢打交道……爸爸的肩膀磨破了,他也不叫苦,身上划破了他也不喊累,不管贪多大晚,都要坚持完成当班任务。时间不长,爸爸就掌握了过硬的技术,成为了区队生产骨干,并被任命为班长。
话说,爸爸当上班长以后,干劲更足了。什么活他都冲在前面,扛铁他挑最重的,拉底他挑条件最不好的地点。工友在他的带动下,生产热情高涨。他带领的班组,月月超额完成矿上交给的各项生产任务。
说是有一次啊,是在下班的时间,接班的工友已经到了工作现场。交接时,掌子面突然片帮淌货……按理说,爸爸这个时候应该下班升井了。可是,面对这个突发的事情,要是一走了之,留给接班的职工清理现场,也不是不可以的。可是这样一来,当班的生产任务就无法完成了。爸爸二话没说,抄起铁锹带头往溜子上扒货,在他的带领下,大伙一起动手,清理了这些影响给棚的货……感动得接班的工友,直冲爸爸竖大拇指!
说起安全啊,妈妈关于爸爸的故事就更多了。
有一次,上三班时,爸爸发现工人给了一架不达标的棚子,就立即责令推倒重给。一位工友说:“三班没人检查,就这一次,下架一定达标”。爸爸却说:“不行,一架也不行,一次也不能对付,工程质量坚决不能糊弄事儿”。
还有一回,有名工友只顾低头干活儿,没发现身旁的单体柱漏液,失去支撑力的柱子,眼看就要倒下……在这万分危急时刻,说时迟那时快!妈妈在讲述这段故事时,还用上了评书的语言——爸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步抢上前,用力扶稳柱子,并手脚麻利地将坏柱换掉,把棚架好。而那名工友呢,被眼前的一切吓呆了……半天才醒过神来:“哎呀,老李大哥,可真得谢谢你啊!你救了我一命啊!” 黝黑的脸庞上,分不清是汗水、还是泪水留下的痕迹……爸爸则故作轻松地说:“咱们大家伙都是家里的顶梁柱,可不能倒下啊!咱们每天都能平平安安升井,比啥都强啊!”
四
可是……可是,爸爸真能称得上是家里的顶梁柱吗?家里事情,爸爸又管过多少呢?
从学前班到现在,李大明的也算是上了六七年学了,可爸爸一次没给他开过家长会。李大明的几个班主任,哪个老师都没见过爸爸的面。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李大明小学二年级的班主任,竟然自己胡乱猜测李大明是单亲家庭,还告诉好几名同学对李大明进行帮助,甚至还在妈妈开家长会时,要给妈妈介绍男朋友——想想这事就可笑。当然,造成这一切的,不能只是怪那个老师热情得有些八卦,要是爸爸在学校露几次面,哪怕就是露一次面,也不至于出现这样的笑话啊。
当然,在李大明看来,这些都是小事。
可是在家里发生大事的时候,爸爸又在哪儿呢?答案不用问:肯定是矿上啊!
那是大前年的秋天吧,冷空气来得比上一年来得早了好多天,没等秋收完呢,就下了雪。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奶奶的气管炎又犯了,妈妈一边照顾奶奶,一边还要收庄稼,村上的一些事,也还得跟着操心,累得也感冒了,但抽不出时间去打针,整天靠吃药顶着。奶奶瞒着妈妈,托人给爸爸打电话——想让爸爸请几天假回来收秋。
奶奶的这个电话,让爸爸可做了难——当时,爸爸所在的队里,正是新工作面搬家的关键时刻。回家收秋吧,工作面搬家他是主力,一旦离开,很多工作没人能顶;不回家吧,家里那么多农活,就全扔给整天咳嗽气喘的奶奶和也已经感冒了的妈妈……后来,听爸爸的工友说,爸爸当时流着眼泪朝家的方向看了看,转身迈着沉着的脚步,走向了入井口……
后来,后来的事情,李大明当然都知道啊——那年秋天的天气特别反常,一场早来的雪后,又是连天阴雨,家里那六亩地的玉米啊,都泡在地里,发出了芽……大半年的辛苦,就这样打了水漂。奶奶和妈妈都着急上火病倒了,还是邻居王大婶抽时间,帮着请了医生,给奶奶和妈妈治病……
五
一说起家里的日子,爸爸每次回家时,奶奶总是说爸爸:“咱家这日子,有你没你都一样……”可是,妈妈总说爸爸是个会过日子的人。
听到妈妈的话,奶奶就会撇撇她老人家那干瘪的嘴巴:“他呀,那是会过矿上的日子。你,也就是向着他说……”
爸爸的确是会过日子,但真像奶奶说的那样“是会过矿上的日子”。
“省下一分钱,就增一份利”。这是爸爸的口头禅。听奶奶讲,在井下工作中,有人常常把一些机器设备零件,比如螺丝、变形的卡子杆等用不上小零件,随手丢在一边,而爸爸总是把别人丢下的废旧零件捡好,送到工具库。在他的这个会过日子好习惯带动下,这种丢废旧零件的现象逐渐消失了。
还有,井下弯曲变形的锚杆,一旦弯曲后就无法使用,而爸爸在发现这个问题后,就把这些锚杆收集起来,全部带着升井。然后,把这些废旧锚杆送到动力科,做成开关架等有用的设备。这样不但避免了材料浪费,还节约了材料成本。听说,爸爸还被评为了矿上的节能标兵呢。还听说,在修旧利废方面,爸爸每年都能给为矿上节约一万多元钱呢。
可就是这么会过矿上日子的爸爸,却总是不顾上家里的日子。
去年奶奶病危时,连着半个月,都是妈妈在照顾,爸爸一次也没回来——电话里总是说忙。直到奶奶去世了,爸爸才匆忙赶回来——但只待了两天,奶奶下葬后,就戴着孝、抹着眼泪回矿上了。奶奶头七,还是妈妈领着大明去烧的纸。
六
暑假,在李大明的千盼万盼中终于到来了。
而他和妈妈去矿上的日子,也一天天走近了——终于也来了。
他和妈妈坐了整整一夜的火车,他以为下火车就能见到爸爸的那座山了。
谁知道一下火车,来接站的爸爸告诉他,这里离矿上还有将近一百华里路呢。这里,只是矿务局的所在地。听到爸爸的话,大明有些失望。随后爸爸的话,又让他兴奋起来:因为这是要表彰妈妈这么多年照料奶奶、没有耽误村里的工作,同时还积极支持爸爸工作等突出表现,要让家属参观一下爸爸他们工作生活的地方,并且还要在爸爸工作的地方,补拍一些颁奖典礼时用的镜头。
当然,今天还不能出发,还要等其他三位和妈妈一起当选的好矿嫂,以及他们的孩子。他们分别从不同的地方,坐着不同车次的火车来的。整个队伍都汇齐之后,才能向矿上出发,那要等到明天早上呢。
这一夜,对于李大明同学来说,这又是被兴奋光芒照亮的一个不眠之夜。可第二天一早坐着矿上安排的面包车,和爸爸同事、还有他同事的爱人孩子一起出发时,李大明同学还是相当精神的,并且还大着胆子向司机叔叔提了一个要求: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
司机笑眯眯地问他为什么?他调皮地一笑:“这是秘密。”这是他第一次和陌生人用这样近乎撒娇和玩笑的语气说话,可他一点都没有感觉不好意思——他和这些人,虽然是刚刚接触,但从内心感到无比亲切,因为他们是爸爸的同事。
其实,李大明的这个秘密,爸爸妈妈不一定知道,但刘红军他们那些小伙伴一定会知道的——他是要好好看看“爸爸的那座山”……尽管,刘红军对他说的“爸爸的山”不以为然,但这个秘密他肯定也知道。
是的,李大明心中的想法,的确如此!
他坐在副驾驶的位置,就是想要好好看看“爸爸的山”。他也一定要弄清楚,到底这座山是爸爸的山呢,还是爸爸属于这座山?也许爸爸就像这座山,或者就是这座山的一部分……然后,李大明回去就可以向小伙伴们好好讲一讲这座神奇的山,讲一讲爸爸在矿上的样子,好好眼馋一下刘红军他们。
李大明回去如何向小伙伴讲述这座山的故事呢?
用李大明的话来说:这也是一个秘密!
(发表于2019年《短篇小说》第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