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曹锦军的头像

曹锦军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4/02
分享

孔垄地名故事拾趣

       

     远古时代,黄梅并非平原,是彭蠡泽的一部分,寻阳江和大雷水历经千年冲积,逐渐裸露出一个个沙洲,人类开始在此繁衍生息。距今约一万年至四万年之间的张山旧石器时代遗址是鄂东史前原始文化的源头。距今有六千多年的“焦墩卵石摆塑龙”,被称为“长江流域第一龙”。2100多年前,黄梅县境内第一个县治——寻阳县治就位于今蔡山镇聂福俊村的梅家城墩。

昔日黄梅的城、孔、小三大镇中的孔垄镇是因南宋末年有孔氏一家逃荒至此,结庐定居,垦地围田,因名孔家垄,后称为孔垅镇、孔垄镇。孔垄镇属平原地区。东、西港应是古长江的一部分,东港建有水码头,通湖入江,成为古代通衢要驿。东港德化桥连通江西德化、湖北黄梅二县,曾为两省重要的商埠口岸,故东港有鄂东“秦淮河”之称。

德化桥,孔垄老棉花采购站附近。《德化县志》记载:顺治十七年立有界碑,封郭洲东止清江镇、南止大江,北止汤湖口,西止套口。文中所谓的汤湖口即今孔垄镇东港对岸德化街,此地原为汤湖,汤湖口和孔垄镇有桥相通,旧名汤湖桥,俗名德化桥。现在人称为滩湖桥。清顺治七年(1650)始建,同治元年(1862)重建。“正宜消夏一桥横,画舫转浮月满轮,银抹栏杆风拍水,几多幽韵出波纹。”孔垄八景之一的“滩湖映月”就在这里。

 东港边,每天清晨天蒙蒙亮,黄豆场附近的人们就陆陆续续到港边担水洗菜。日复一日,小街的青石板路常常被湿漉漉的水渍映过,油光水滑。黄豆场街,明洪武年间建,是过去黄梅县下乡黄豆集散之地。这条小街东西走向,东起孔垄镇西街(老地名叫塆上)人民餐厅和粮管所,西抵黄梅县第一机械厂东侧沟边,全长326米。在明洪武年间,孔垄设“孔垅巡检”署,署址就在黄豆场。

筷子街,以前是黄梅有名的竹器业集中区。全长130多米的筷子街南北走向,南起东正街百货商店,北抵孔垄镇小后的邢大墩。那时候,这条街道都是青石板路,细而窄,如同一根细长的筷子,因此得名。这里水运方便,西面是祭塘,可以经东港到江西九江、安徽华阳等地,是黄金水道。当地人把山区的竹子从鼓角运到这里来,多以做篾匠为生,以制作竹筷子、竹篮子而出名。

     祭塘,南穿猪坝头桥,直通东港,北穿谷坝头桥与邢港相连,最大水深5米。此河得名有两种,一是说,该塘系邢家祭产管辖,惯称祭塘。二是说,清咸丰年间,太平军丞相罗大纲、英王陈玉成、翼王石达开先后率军在孔垄战斗和驻军。曾在孔垄这口塘边的集镇上进行过大规模争夺战,双方死亡上万人,血流成河,于是就有了“祭塘”之说。祭塘,两岸楼阁高耸,岸边垂柳排排,两头拱桥相对,塘水静、清、绿。白天街道倒映水中,晚上星月楼阁互相映衬,把孔垄点缀得与画一般,亦称祭塘星影。

     孔垄镇在明代有驿站,马坊口是官府养马的地方。当年这里是黄梅重要的一处交通驿站、军事重地。最多时,有马70匹,马夫35名,兽医1名。如今这里人以种植蔬菜为主。

     孔垄历史悠久,行政村、自然墩地名来历也有意思。周碾村,因周姓始居,村东部有一石碾,故名。詹家埠,位于邢圩村东南部,明洪武元年(1368),蕲春籍詹季武之曾孙华隆、华琥,致仕黄梅县,落籍孔垄,置高埠定居,后为族人打渔泊船之埠,得名詹家埠。蒋营村,明洪武五年,明军在此安营扎寨,军队内有一蒋姓军官卸甲归农,在此落户居住。洪铺村,洪姓始居,早期此地为交通要道,来往人多,设有酒、茶、饭铺,因此得名洪铺村。蒋油榨村,是因古代这里有蒋姓在此开油榨坊,人们就称这里为蒋油榨。邓渡村,是邓姓祖先于明万历年间自江西迁入,后建起一渡口,故名。吴河,是吴姓当时住在西港(西河)边。

    孔垄也是个传奇故事颇多的地方,在孔垄洪铺村北部有个金狗凉亭。传说,从前有个人在此地乘凉,临走时忘记带走随身的一袋金银,走出一里路后回来寻找时见一狗覆在上面,失物完存。后此人非常感谢,在此修一凉亭,命名“金狗凉亭”。

透过孔垄这些生动有趣的地名故事,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孔垄的人文气息,还能跨越时空,感知历史的沧桑变化,更加热爱这片生养我们的这片土地。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