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有风景,处处是风景;心里若无风景,走到哪里都是荒芜。
——题记
贯穿小街的青石板路曲里拐弯一直延伸到东港边,每天清晨天蒙蒙亮,黄豆场附近的人儿就陆陆续续到港边担水洗菜。日复一日,小街的青石板路常常被湿漉漉的水渍映过,油光水滑。路两边是紧密相连的青砖黛瓦列架屋,这些房子每家都是前后几重,中间还有天井,临港的房子家家都有个木板或者石板搭成的粜。人们可以在家后院洗衣服、洗菜,小孩子夏天还可以坐在粜上搓澡,或在附近扎猛子。
幽长的小街就像一位多情的诗人,在细雨斜飞的时候,暮色苍苍,雨声淅沥,烟雨朦胧中,能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起戴望舒的《雨巷》。在夕阳西斜的时候,余辉把树的影子拉得好长好长,顿时,小街显得更加朦胧和静谧。
黄豆场街,明洪武年间建,是过去湖北省黄梅县下乡黄豆集散之地。这条小街东西走向,东起孔垅镇西街(老地名叫塆上)人民餐厅和粮管所,西抵黄梅县第一机械厂东侧沟边,全长326米。在明洪武年间,孔垅设“孔垅巡检”署,署址就在黄豆场。1949年—1987年,孔垅镇政府办公地点就在这条街道上,现在原址已改建为万年台社区。可想当年这里,虽不能说天天是人山人海,但熙熙攘攘也不为过。
来这儿办事的人多,做生意的也多,几百年来,许多人到这里买卖大米,交易生猪,经营黄豆等农作物的商贩都是用吱呀作响的线车,把货从100多米外的猪坝头码头上拉来或者拉去,有时,是三三两两的线车慢悠悠地晃,而有时候,是几十辆线车,排成长龙行进,阵势颇为壮观。青石板上,那些尖厉高亢的声音交织汇合在一起,似乎是人们用车轮声述说着自己的喜怒哀乐。
黄豆场以前的生活场景或许是这样的:夜不关门,路不拾遗。每家每户的门随时都是敞开着,到了做饭时间,街道两边总闻到各家饭菜味的飘香。要是谁家做了好吃的,关系好的邻居就会到桌上夹几口菜,说些有油盐的话儿来。下雨天,如遇谁家忘记收回晾晒的衣物,总有邻居帮忙收,然后将叠摞整齐的衣物奉还,主家也只是笑笑算是答谢。夏日里的傍晚,沿街各家都把竹榻奈搬出屋来用清水抹洗,摆在屋门口乘凉。大人挥舞着蒲扇给孩童驱赶着蚊虫,大姑娘小媳妇则坐拢一起小声说说家常……每天放学后,孩童们做完作业,就在青石板路上滚蛋珠子,在街沿边用粉笔画线跳房子,还有的在滚铁环,跳橡皮筋,其乐融融。
第一次到黄豆场,应该是1981年的国庆。那次我是到镇上的粮管所打油,当年买米买油都是凭票供应。孔垅粮管所位于黄豆场北侧,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有加工米厂。年可加工大米2000万斤,油脂10万斤。那天吃过中饭,我就在爸爸的安排下,拎着5斤的塑料油壶去了那。去的时间有点早,粮管所的人没有来,大门紧锁。我就沿着粮管所门口的小街走进了黄豆场。这儿与其说是街,倒不如说是一条弄。越往里走,路越窄,中间还有一处拐弯。或许是中午,街道里很静,家家户户的木门都敞开着,但没什么人走动,偶然躺着一只狗,也决不会对你汪汪地狂叫。在这里,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的足音。这个年代的孔垅街道是东街和西街热闹,筷子街、黄豆场街就已经开始慢慢退出市场大潮的舞台,西厢大道那时候叫西厢路,还是土坯路。
在人民餐厅和粮管所门口,一边是繁华的商业区,而一边是幽静的小弄。在人海的汹涌中,小弄,是一道避风塘;在城市的喧嚣里,小弄,是一处小洞天。喜欢热闹的就可以到商业中心西街去,喜欢宁静淡泊,沉思默想的,可到这深深的小弄来。
随着岁月的流逝,曾经的粮管所开发成了孔垅商业街,靠近黄豆场这边全是高楼林立,这里已改变了模样,昔日的繁华和喧闹躲进了历史的风尘。去年十月,我和从武汉回来的发小等人一起行走在黄豆场,几乎很难遇到熟面孔,弯弯曲曲的巷子幽深窄长,人也越来越少,昔日的石板路早被水泥路代替,几间低矮的老房子,斑驳的墙体留有岁月眷顾的痕迹,瓦楞上长出的青翠小草,见证着时代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