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句号和逗号是两兄弟,句号是哥哥,逗号是弟弟。他们长得很像,都胖乎乎的,但逗号有个长尾巴。
早上,兄弟俩一同来上学。一进教室,逗号就一屁股坐在空位上。句号只好找到另一位置坐下。旁边的同学见了,轻声说:“逗号,你坐错位置了。这个位置是句号的。”逗号放下书包,瞥了同学一眼,没好气地说:“关你啥事?”同学讨个没趣,只好举手报告老师。
同学说:“逗号又坐错位置了。”这时,全班同学发出笑声。老师严肃地看着逗号。逗号只好站起来,拎着书包和句号换回了座位。
二
课间餐吃苹果。逗号吃完苹果,夹着尾巴,又挤到生活委员那里冒充句号,领了一个。句号再去领,生活委员一愣,说:“你不是领过了吗?”句号很委屈,说:“没有啊。”生活委员转头看逗号,只见逗号大口大口咬着苹果,一脸得意的样子。生活委员摇摇头,只好给句号一个苹果,说:“我的一份给你吧。”
三
上体育课站队,逗号站中间,句号站末尾。一直都是这样的队形。但逗号不乐意,偷偷地对句号说:“哥哥,凭什么不让我们站在队伍的最前面?我不服气。”句号说:“那你试试吧。”逗号一溜烟地跑到队伍的排头站着。他抬头挺胸,拖着长长的尾巴,很神气的样子。同学们见了,都你看我、我看你,觉得很惊讶。句号和逗号从来都不能站在排头的,今天这是怎么了?
老师走到逗号面前,笑着问:“很想站第一个是吗?”逗号点点头。老师说:“为什么?”逗号涨红着脸,说:“我和哥哥从来没有站过第一个位置,我也想尝试一下,看什么感觉。”同学们哄堂大笑。老师压压手,示意大家安静。逗号委屈得要流眼泪了。老师摸摸逗号的脑袋,很理解逗号的心情。老师说:“你和句号都有自己应该有的位置,你一直站在队伍中间,句号站在末尾。你俩是大家的好朋友,同学们都离不开你们。如果你站在最前面的位置,同学们就不知如何排列这个队伍了。”
逗号低下了头,默默退出来,站到队伍中间。这时,同学们鼓起掌来,表示欢迎。
从此,逗号和句号很注意自己的位置,逗号也不冒充句号违反纪律。后来,句号和逗号都评上了遵守纪律的好学生。
四
课外活动,同学们打篮球。同学们嘻嘻哈哈地玩得很开心。可是有人说:“一个篮球太少了,要有两个球才好玩。”大家互相看了一眼,觉得有道理。但要到体育老师那里领篮球,有些麻烦。
这时逗号说:“我来当篮球吧,你们把我投上篮板。我保证进去。”
说得大家哈哈大笑。
“可是你有个长尾巴。”有同学说。
“那我来做篮球。”句号说。
大家觉得可以试试。于是,把句号抱起来,往篮板上丢。太像篮球了。句号飞起来,直奔篮球框。句号欢快地叫一声:“真好玩!”他从篮框里穿过,标准的空心球。全场一片欢呼。句号落在地上,也像篮球样弹跳着。同学们都欢呼雀跃地上前抢夺。
句号很配合大家,只要有人投球,他都进框。即使投偏了,他也飞进去。
五
语文老师布置写观察日记。句号和逗号回到家里,从厨房里抓了把黄豆,放在玻璃瓶里,倒入清水。根据老师的说法,黄豆会发芽、生长的,不过每天只长一点点。一个星期后,就长成长尾巴的豆芽。从浸泡豆芽起,每天记录豆芽的成长过程。要观察这么多天,而且黄豆变化不大,怎么写?两兄弟有些发愁。写作文吧,最好一气呵成,那才过瘾。
逗号脑筋一转,说:“哥哥,我有个好办法,今天就可以一次把作文写完。”
句号一脸疑惑。
只见逗号往玻璃瓶里一跳,缩着尾巴,变成一粒黄豆,然后慢慢张开身体,动一动脑袋,伸出一点点尾巴,慢慢地、慢慢地长出了“豆芽”。
句号明白了,喊一声:“弟弟,慢点啊,我来记录。”说着,连忙拿出作文本,飞快地记录“豆芽”的成长过程。句号记录得非常详细、生动,芽根怎么微微伸张,叶片怎么颤动裂开都写得很细致,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如芽根像蚯蚓样试探空间,叶片像婴儿的嘴唇张开。
不一会,作文写完了。逗号伸出脑袋深深吸了口气,逗号跳出玻璃瓶,然后,自己也写作文。他写得更绝了,把自己刚才成长的心理记录下来。作为一粒黄豆,它热爱生命,向往阳光,所以要不停地吸收水分,让自己成长。那种成长的快乐和艰辛、那种身体涨裂的幸福和痛楚,都写出来了。
第二天,作文交给老师,老师给他们都是五星的评价。棒极了!两兄弟很开心。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