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五天,儿子就满月了。偏偏在这个时候,俊巧和婆婆闹了矛盾。俊巧觉得委屈,对着丈夫喜喜诉说。喜喜要是安慰两句,也就没事了,可他偏偏嚷了她两句。俊巧一气之下,扔下吃奶的孩子,回了娘家。
娘家和婆家是同一个村的,两家距离不足二里地。当初,俩亲家母合不来,不想盘亲家,可两个孩子愿意,就让了步。这回,俩人都憋上了劲儿,都想让对方服软。娘对俊巧说:“你就住着吧。我就不信,孩子吃不上奶,他们不着急。你婆婆要是不来叫你,你不能回去!”婆婆对喜喜嚷道:“扔下吃奶的孩子,我就不信,他们能不结记!你丈母要是不往回送她,那就不让她回来了!实在不行,离了!咱再说一个大闺女!放着咱这条件,什么样的闺女说不下!”喜喜心疼儿子没奶吃,试探着跟娘说:“孩子受罪哩,要不,把孩子给俊巧送过去吧。”他娘一听便嚷叫起来:“有我活着,甭想这事儿!”
十天过去了,半月过去了,两家谁也不让步。一开始,有人想说和两家。对婆婆说:“把孩子送过去,就什么事儿也没了。”对俊巧她娘说:“找个人,去把孩子抱过来,就什么事儿也没了。”然而,双方都是女人当家,她俩不服软,谁也没办法。婆婆宁肯吃苦受累喂孩子,也不肯听从他人劝说,把孩子给俊巧送去。她给孩子起名“喂活”,打定主意要自己带了。俊巧早就急得不得了,想回去,可她娘嚷道:“你要是自个儿回去了,那你往后就得受一辈子气。我这老脸还往哪儿放哩?”她见俊巧还是想回,便使出杀手锏:“你要是回去,我就去死了!”俊巧有奶,儿子吃不上,她只能干着急。
人们见劝说无效,谁也懒得管了,两家就这么僵了下来。一年之后,俊巧的哥哥在军队上回来了,叫了一个朋友,找到喜喜,想劝说他和俊巧和好。此时,要是喜喜转个弯儿,顺坡下驴,再找人做他娘的工作,问题便解决了。可喜喜偏偏来了这么一句:“你俩要是说别的,就歇一会儿,要是说这,就马上离开!”
见和好无望,俊巧只好和喜喜办了离婚手续,嫁到了别处。后来,又生了两个儿子、一个闺女。喜喜一直说不上媳妇,心里一天比一天懊悔,但也有苦难言。儿子喂活长大了,到城里上学了,家里只剩他和老娘。有时心烦,他对着老娘发火,老娘知道儿子心里苦,不跟他计较。老娘有时也后悔:“要是当初自个儿服个软,把孩子送过去,儿子这家也散不了,也不会这么孤单。”过了几年,老娘去世了,只剩喜喜一个人过。不到六十,他也死了。
村里人们常常议论喜喜,说他一辈子不舒心。又说:当初,要是两家稍微让让步,也不会闹成这样儿。婚姻这事儿,要是双方都硬,就会闹出悲剧。这过日子啊,该服软时就得服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