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曹明法的头像

曹明法

网站用户

散文
201812/02
分享

散文三篇

你在第一排桌

 

上高中时,姜芬老师教了我一个学期的化学,我对她的印象不算好。公正地讲,她很敬业,也很认真,但她的某些言谈,某些行为,惹得同学们极为反感。

那时候,同学们小,免不了做些出格的事,或者作业完成得不好。姜老师到了讲堂上,严肃地训斥大家,常用的话语便是“你们班”,而别的老师则说“咱们班”。如此一来,她便拉远了和同学们的距离,大家从心里不舒服。她上课时,总把化学定理之类的东西抄在黑板上,让大家抄在笔记本上,大伙儿一看,书上有,谁也不抄。见此情景,她大发雷霆:“怎么不抄?书上有?书上有,这也是经过我加工抄在黑板上哩!必须抄下来!”见老师发了火,大家只好憋着一肚子不满抄起来。

课后,大家议论纷纷,说啥的也有。这个说:“加工什么了?跟书上的一模一样,一个字也不差!”那个说:“她把书上的原原本本抄在备课本上,又照着本子上的抄在黑板上,这就是加工吗?这种加工我也会!”还有一个同学模仿她的语调高声说道:“你们班,就是不听话!”他模仿得很像,大家“轰”地笑起来。好长一段时间,大家忘不了她的“加工”,也免不了调侃一番。

对姜老师的印象不好,除了上述原因外,还因为她的继任者是赵秀芳老师。高一第二学期,赵老师担任化学课。她个子很高,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非常好听,态度很和蔼,从未见她发火,大家一下子喜欢上了她。据说,她是山东人,是北师大的助教,因为跟平山人结了婚,这才离开大学,到了古月中学。大家不知道“助教”是干什么的,但一听说“大学助教”,便认为很伟大,便对赵老师崇拜得五体投地。此外,她的课确实上得好,这就更叫大家崇拜了。赵老师太优秀了,这便显得姜老师更加不优秀了。于是,大家对姜老师的印象更加不好了,似乎姜老师真的一无是处。

高中毕业后,我回乡参加劳动。恢复高考后,我考上师范学校,也成了老师,但我一直没有见过姜老师。有一年,我到县城办事,正匆匆忙忙在大街上走,忽听有人喊我的名字,抬头一看,正是姜老师。我激动异常,握着她的手,说:“姜老师,二十多年了,您还记得我的名字?”

姜老师也很高兴,说:“记得,记得。那时候,你在第一排桌,你和赵建国是同桌,他挨着墙根儿,你挨着他。你们班,数你俩成绩好。这么多年,咱们虽然没见过面,可你的情况我知道。你钻研劲儿可大哩,当老师的就得下功夫钻研!”

聊了一阵后,我知道了她的情况:退休后,又到私立学校干了几年,这回彻底休息了。她还说:“你是我教的第一届学生,那时候,我什么经验也没有,教得不好。”

我激动地说:“姜老师,别的不说,光是您的敬业精神,就值得我学习一辈子,尊敬一辈子。”

分手之后,我仍然沉浸在激动中。我想:“二十多年不见了,姜老师还记得我的名字,还记得我在第一排桌,还记得我的同桌是谁,仅凭这一点,她就是一位优秀的老师,是一位让我感动的老师,值得我尊敬一辈子的老师。”

想想我自己,教过的学生有那么多,可我还记得几个呢?这几年,每接一个新班后,好长时间记不住同学的姓名,经常闹出张冠李戴的笑话。我越想越汗颜。

自打见了姜老师那面后,我就不断地提醒自己:记住同学的姓名,赶紧!

“饿死不能偷

 

我七八岁那年,一个晚上,到村里的小商店去。身上一分钱也没有,根本不打算买东西,就是见那儿人多,跑去玩。没有电灯,煤油灯发着昏暗的光。小商店里挤满了人,有的买东西,有的就是凑热闹,聊闲话。店主有时拿东西,算账,更多的时候是跟人们说闲话。没有人发现我的到来,我挤进去,悄悄地挨近货架子。

货架子上有一个盆子,里面有好多水果糖。我来过多次,老想吃糖,就是无钱买。人们一个劲儿地说笑,谁也没有注意到我。我屏声静气,努力抑制着咚咚乱跳的心,把手伸向了水果糖,轻轻地抓了一把,又悄悄地退了出来。走出小商店,使劲儿地攥住那把糖,飞一般地跑回家中。

只有母亲在家,我兴奋异常地伸出手,让母亲看那把糖。母亲格外惊讶,问:“从哪儿弄的?”我喘着气,说了事情的经过。母亲愣住了,好一会儿才说道:“以后可不敢这样儿了!这是当小偷哩!”一说“偷”字,我也羞愧了,低下了头,满心的喜悦荡然无存。正在这时,父亲回来了。看见我手中的糖,觉得蹊跷,高声问道:“怎么回事儿?在哪儿闹的?”我不敢说话,母亲也无语。父亲是火爆脾气,孩子们犯了错,他不是打就是骂,家里谁也怕他。

到底怎么回事儿?说!父亲怒吼起来。

我吓得浑身哆嗦,说不出半句话。母亲犹豫着,无可奈何地说出实情。紧接着又哀求父亲:“我说他了,他以后再也不敢这样儿了。这回,就饶了孩子吧?”

糊涂!父亲朝着母亲怒吼。随后,一巴掌向我打来,又震天震地吼叫:怎么生出你这样儿的东西!这是当贼哩!”

父亲那巴掌不知用了多大的劲儿,我即刻摔倒在地,但手中仍然攥着那把糖,紧紧的。

起来!父亲朝我吼道。我一股碌爬起来,浑身哆嗦着站在那儿,不知道父亲如何处置我。

走!把糖还给人家!给我记住,饿死不能偷!别人的东西不能拿!

母亲不敢求情,我不敢不听。父亲在前头走,我紧紧跟着。来到小商店,父亲向店主说明原由,又让我交出那把水果糖。随后,父亲说道:“孩子没有教育好,做出这么丢人的事,让你笑话了!”店主笑着安慰父亲:“孩子家,哪有不犯错的?犯错不要紧,改了就是好孩子。你也别太当回事儿,孩子就是急着吃糖哩。”

父亲犹豫了一阵,从身上掏出一枚5分的硬币,买了5块水果糖。回到家,父亲把糖全给了我,又嘱咐说:“以后记着,饿死不能偷,别人的东西不能拿。”

几十年过去了,我仍然记着这句话。我曾经把这个故事讲给儿子听,还让他记住那句话。将来有了孙子,我还要讲这个故事,让他也记住这句话。

饿死不能偷,别人的东西不能拿。这就是我家的家风。

要顺其自然

 

小时候,我很自卑,并且,在数年时间内,我始终走不出自卑的阴影。

刚入幼儿班,自卑便缠上了我。我的书包受到小伙伴儿的嘲笑——别人的书包都是买来的,一个个都很漂亮,唯独我的书包是母亲用方格布缝制的。别的小伙伴儿能歌善舞,而我,歌,一张嘴就跑调,大伙儿笑话:“跑调跑到了姥姥家!”歌不行,舞也一塌糊涂,大伙儿笑我:“跳得像企鹅一样笨拙!”我觉得处处不如别人,也总是拿别人的长处来比自己的短处,这就更加自卑了。我无处倾诉自己的苦恼,只能默默地忍受。

直到上了五年级,我的一篇作文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并且,老师当众宣读了我的作文,号召同学们向我学习。我的写作兴趣被一下子激发起来,我发疯般地爱上了作文,也爱上了读书。此后,我的作文一次次被表扬,各科成绩也有了前所未有的进步,终于,我的成绩跃居年级第一。至此,我找到了自信,自卑也烟消云散。我知道了自己有不如别人的地方,但我也有他人比不上的地方。

后来,我上了中学,又上了大学,再后来,我当了中学语文老师。论才艺,琴棋书画,我样样不通。唱歌,依然跑调;跳舞,连小时候的水平也没有了。但我没有为此自卑,我知道,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自己,有比不上他人的地方,也有他人比不上的地方。

从教30多年,我常常碰到像我小时候一样自卑的学生。他们觉得处处比不上他人,再努力也比不上。每逢这样的学生,我便开导他们:“要顺其自然,做一个快乐的、独特的自己。成不了巍峨高山,就做一粒小石子儿;成不了参天大树,就做一棵碧绿的小草;成不了汹涌江河,就做一条缓缓流淌的小溪。美丽的大自然,需要巍峨高山,需要参天大树,需要汹涌江河,难道不需要小石子儿吗?不需要小草吗?不需要小溪吗?我们,为何非要比得上他人呢?我们有不如他人的地方,但肯定也有他人比不上的地方。我们就做自己!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