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曹明法的头像

曹明法

网站用户

散文
201812/16
分享

父亲的惊人之举

小时候,家里人多劳力少,每到年终决算,总要欠生产队里一百多元钱。这一百多元可非同小可,那时,村里穷,一个壮劳力辛苦一天的工值仅仅三角钱多一点儿!为了还清欠款,为了应付一家人的开销,每到冬季,父亲便推上架楼车到山西省盂县推大块儿炭。推回来之后,卖给大灰窑上,一斤4分钱。推一趟走4天,除去各种开销,能挣十几元。父亲的惊人之举便跟这推炭有关。

父亲是个铁匠,会修自行车、土车、架楼车。每次推炭,都带着气管儿,带着扳子、锉、胶水等修车用具,车子出了毛病,随时可修,村里人们都愿意和他结伴儿推炭。有的年轻人第一次推炭,父母不放心,找到父亲,让他路上照顾一下,父亲满口答应。推炭途中,有个叫柏柏岭的地方,坡陡路窄,从岭上走到谷底,足足5路地。有一次,父亲受人之托,带着一个小伙子去推炭。下柏柏岭时,父亲在头里走,一行人紧跟在他的后边。下到沟底时,不见小伙子下来,父亲返回去接他,一直返到岭上,才看见小伙子。原来,小伙子虽然人高马大,身强力壮,可他胆小,看着那陡坡,竟然不敢动弹。父亲二话不说,推起小伙子的车便下起岭来。这一上一下,又是10地。父亲本来疲惫不堪,再加上这额外的负担,自然是雪上加霜了。有人看不惯这事儿,指责那小伙子,父亲呵呵一笑,说:“什么也甭说了,人家大人托付给咱,平平安安带回去比什么也强。”

有一次,父亲傍晚推炭回来,已是劳累至极。按照常规,要休息几天,等歇过劲儿来,再去推下一趟。可他刚到家,便有一伙人来找他,一个劲儿地撺掇他紧接着去推。父亲推托不了,又让母亲准备了干粮,第二天凌晨,带着大伙儿上了路。据父亲说,这次再去,真觉出累了。往回返时,大伙儿停下来歇息,父亲趴在车子上睡着了。大伙儿说:“他实在太累了,让他迷糊一会儿吧。”就这样,一直等到他睡醒后才动身。

刚开始推炭时,父亲所用的架楼车是弟兄四个伙着的。推了几趟后,父亲手里宽余了一些,决定打一辆新架楼车。买来木料后,父亲告诉木匠:“打得虎势点儿。”新车打了出来,车架子大,车把粗,一看就比别的车虎势。别人的车,装得满满当当,超不过500斤,父亲的车,看着不怎么满,可早已超过500斤。当时,父亲三十多岁,正是年轻力壮的时候。他推着新车,高兴至极,浑身是劲儿。每次推炭,总在500斤往上,比别人多推一二百斤,即便如此,那车把竟然一点儿不颤。有一次,父亲突发奇想:人使足劲儿,车子使足劲儿,看看能推多少。他满满装了一车炭,乍一看,一座小山似的。走到路上,见的人都议论这车炭,估摸有多少斤。半路上,父亲一行人歇了下来,有个小伙子想推推父亲的车试试。他憋足劲儿,试了几次,也没有推起来,只憋得脸红脖子粗,气喘呼呼。推到大灰窑上。一秤一秤地过完,足足700斤!过秤的人傻了眼,以为称错了,又重新过了一遍,就是700斤!在场的人纷纷惊叹,说:“从来没见过推这么多的!顶一辆排子车了!”这个消息不胫而走,村里人知道了,十里八乡的人也知道了。父亲凭着这车炭,成就了他一生的惊人之举。据父亲说,只有这车炭,才让车子把颤起来。此后,父亲再也没推这么多。

父亲力气大,也舍得出力,不管推炭,还是干别的活儿,人们都愿意和他搭档。父亲常说一句话:“不管跟谁共事,咱能着背点儿伤,不去沾别人的光。能让别人想咱,不让咱想别人。”父亲这种观念深深影响了我,与人共事,总是不肯沾别人的光,否则,要不安好多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