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班主任多年,免不了要当当“法官”,断断学生的官司。有时候,这官司还真是不好断,因为各说各有理,谁也不承认自己有错。平心而论,他们之间的纠纷还真是难以下一个简单的结论,说出谁是谁非。
你瞧,一场官司来了。课间,班长跑来告诉我:“老师,张猛和王铁虎打架了!”我赶紧跑到班里,他俩还在高声叫骂着,你一拳我一脚地打着。我制止了他们,把他们叫到了办公室。经过一番询问,我知道了事情的原委。
下课时,张猛跑得猛,把王铁虎课桌上的书撞到了地上。王铁虎是个火暴脾气,一见自己的书散落一地,火冒三丈,张口就骂:“你瞎眼啦!”张猛也是一个见火就炸的脾气,哪里受得了这种骂,他转回身,一拳打在王铁虎的胸脯上,吼道:“我让你骂!”王铁虎跳起来,煽了张猛一个耳光,随后,俩人便激战起来。
这么一件事,能简单地说出谁是谁非吗?在学生中,类似的事情是很多的,责任不在一个人身上,要是两眼只盯着对方,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这种事情便很难解决。听完他俩的叙述,我笑着说:“先甭说谁对谁错,就说因为这么一件事,你俩打成这样儿,影响多不好。想想看,有没有别的解决办法?”
因为打了架,他俩做好了挨训的准备,也憋着劲儿准备说出自己的理。见我没有发火,又听我这样问,都有点儿不好意思,低着头,什么话也不说。我接着说:“都反省反省自己,看看有没有做错的地方。张猛,你先说说吧。”
张猛抓抓后脑勺,难为情地说:“我不该慌慌张张地跑,把他的书撞到地上,也不该动手打他。要是我道个歉,帮他把书拾起来,也就不会打起架来了。”
一听张猛这么说,王铁虎也赶紧说道:“我也有错,我不该骂他,也不该和他打。”
有了这样的认识,问题便轻而易举地解决了。事后,我翻来覆去地想:“同学们常有矛盾发生,如果都能自我反省的话,矛盾不就自然而然地化解了吗?如何引导一下他们呢?”正在这时,我读到了这样一则材料:
一位中国留学生到法国留学,有一次,他去法国朋友家做客。吃饭时,朋友8岁的男孩用一小块面包逗小狗玩,狗一下子撞翻了他手中的盘子,盘子碎成几块。男孩对父母说:“你们看见了,是小狗打碎了盘子,不是我的错。”母亲说:“盘子确实是狗撞翻的,可是你有没有错?”男孩父亲过来,叫男孩离开餐桌到他自己的房间里去反省,想想自己究竟有没有错。
十几分钟后,男孩走出房间说:“小狗有错,我也有错,我不该在吃饭时间逗狗,这是你们多次对我说过的。”父亲笑了:“那么今天你就该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收拾餐桌,并拿出零用钱赔这只盘子。”男孩愉快地答应了。
我给同学们讲了这则故事,又告诉大家:“反省是一面镜子,它能把我们的错误清晰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反省是一付融化剂,它能消除我们之间的种种摩擦,让我们的关系更为融洽——让我们学会反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