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送高三毕业班,有两个学生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我一直忘不了她俩,也多次思考她俩的事。
一个叫李佳佳,一个叫赵子玉,她俩是同桌,在第一排。李佳佳脑子灵,成绩好,但不刻苦,要是对她稍微放松,便会偷懒。赵子玉脑子不灵,成绩差一些,但特别刻苦,就是一个劲儿地学,似乎没有疲倦的时候。
据李佳佳的妈妈说,佳佳自小聪明伶俐,但就是懒。读小学时,她不做作业,老师批评她,让她做,她振振有词地说:“不用做,我都会。”老师告诉了她妈妈,妈妈嚷嚷她,她恼火了,嚷道:“我都会,不用费那事!我保证考试在前三名!”的确,不管大考小考,她的成绩不是第一就是第二。既然如此,老师也不再强迫她写作业,妈妈也不再管她。看来,她确实聪明。
上高三后,我担任李佳佳的语文老师,时间不长,就发现她偷懒的毛病。我要求学生每周写两篇札记,检查时总会发现,她有时只写一个题目,没有正文。按大家商量好的惩戒办法,缺一篇札记,抄一篇指定的课文。批评她偷懒,她也不恼,笑嘻嘻地说:“我抄课文,抄课文。”她把抄的的课文交给我,我仔细一看,又发现问题:中间缺了一部分。批评她,她笑嘻嘻地说:“我抄丢了,真不是故意的。我赶紧补上。”过了些日子,又发现她缺了札记……
赵子玉则和她截然不同,凡是老师要求做到的,她半点折扣也不打,是个典型的好学生。要求背诵的课文,她一遍又一遍地背,非背过才罢休。我拿赵子玉和李佳佳对比,让她学学赵子玉:“你呀,光想偷懒,你要是像赵子玉那样刻苦,你的成绩会更上一层楼。”她仍然笑嘻嘻,说:“一个人有一个人的特点嘛,不能要求每个人都一样。”
高考之后,李佳佳考入南开大学,既是211,又是985,还是热门专业。赵子玉考入一所名不见经传的“本三”院校。我非常看好李佳佳的发展,以为她将来必然考上研究生,还可能读博。我还想当然地推断赵子玉的发展:毕业后,能找个工作就不错了。殊不料,她俩的发展让我大跌眼镜。
李佳佳没有考上研究生,考公务员落榜,考事业编也败北,找工作吧,高不成低不就,一直闭门不出啃老。在众人劝说下,又复习考研,偏偏再次名落孙山。我不看好的赵子玉,竟然考入南开大学读研,后来又保送读博。谁能想到会这样呢?
一次,我在微信上和赵子玉聊了好长一段时间。听了她的述说,我这才知道原因。上“本三”后,她一直憋着劲儿,要考研,还要考211、985的研。她说:“俺知道,这‘本三’学历,将来是很难找到工作的。甚至,连投简历的机会也没有。双休日,节假日,俺也不敢休息。放了寒暑假,俺在家里住上几天,又赶紧返回学校,一边打工,一边学习。英语不过关,俺就天天记单词,读课文,直到把课文读得滚瓜烂熟,几乎可以背下来,还阅读课外的英文原著。一本《英汉大辞典》被俺翻破了。硬是凭着下苦功,俺过了英语六级。俺知道,俺不聪明,就得拼命学习,这才能有出息。”
我和李佳佳在微信上聊天,问她考研落榜的原因。我说:“凭你的实力,不该这样啊!你能考上南开大学,素质远远高于赵子玉,为啥没有她发展得好呢?我觉得,你就是吃了偷懒的亏。”她哈哈一笑,说:“老师,还是您了解我,就是这样呢。”她说了上大学四年的情况:得知她考上南开大学,亲友们都高兴,纷纷说,就凭南开大学的牌子,毕业后肯定找个好工作。听了这话,她乐滋滋的,觉得也是这么回事儿。大学四年,她一到双休日,便和同学们结伴儿旅游,把天津的名胜古迹游遍了,还到其他地方游览。后来,有个富二代追她,她也乐意,整天沉浸在所谓的幸福之中。父母多次嘱咐她好好学习,做好考研的准备,她嘴上答应,可就是没有落实到行动上。到了大三,连英语四级也没有过。赶紧突击,到了大四,总算过了四级,可六级连边也没有挨着。考研的日子到了,她仓促上阵,结果可想而知。男友的父母嫌她是外地人,坚决不同意他们的事,男友只好和她分手。就这样,研没有考上,对象也没有谈成,白白地浪费了时间。她长叹一声,说:“老师,我真是后悔死了!我真是羡慕赵子玉!”我赶紧安慰她,鼓励她。
此后,每接一届学生,我都隐去李佳佳的姓名,讲她俩的故事。临了,我总是以这样的话结尾:“华罗庚说得好,‘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光有聪明是不顶用的,还得刻苦刻苦再刻苦。刻苦,可以弥补不聪明,赵子玉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