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的“他”,叫王金宝,是我的一个学生,一个极度散漫、令我头疼的学生!在相处的一年中,我对他半点办法也没有了!
那年,我担任理科复读班老班,他从县一中来这里复读,我俩走到了一起,一开始,他乖乖的,但不过半月,问题便出来了:经常迟到,作业很少完成,没有请假的意识,经常一声不吭地跑到宿舍里睡觉,说是“头疼”。“头疼”是可以的,休息一下也行,但你得请个假呀!我批评他,他也不恼,还咧嘴笑,说:“我以后注意。”我问:“你在一中上学时,就是这个样儿啊?”他不好意思地说:“班主任好赖不管我,愿意怎么着就怎么着。”我开导他,让他遵守纪律,好好复习一年,争取考上大学。他一脸感动,点点头,说:“我一定换个样子!”
然而,不过三天,他又成了老样子。自习课上,我去班里检查,又不见他了,后来得知,他跑出去买东西了。我生气至极,让他写出反省,并当众做检讨。他乖乖地写出反省,也做了检讨,一切都按我的要求做了,态度特别好。我拍打着他的肩膀说:“金宝啊,咱俩的战争就算开始了,我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他“嘿嘿”一乐,丝毫不觉得难为情。
照理,写了反省,当众做了检讨,也保证不再犯类似的错误,应该换个样子了吧,殊不料,一周之后,突然不见他了。问他的同桌,得知他回家了。我火冒三丈,但也无可奈何,只能耐心地等着他返校。那时,电话不像现在这么普及,是没法跟家长联系的。两天后,他来了,我责问他:“为什么不请假?”他也知道这么做不对,低着头不吭声。我让他回去请家长来,否则,就别在这儿学习了。他见我动了真格的,着急了,说:“俺爸俺妈都在石家庄做买卖,没时间来,别叫他们了。”我说:“没时间来也行,那就给我写封信,说明知道这事儿了。”不管他怎么哀求,我就是不答应。我想,一定要让家长知道,让他的脑袋发发热,以后再也不敢这样儿,否则,还怎么管他呢?
他回去了,第二天下午返校,带来一封长达三页的信。信中表示知道了孩子的问题,对我表示感谢,让我以后继续严格教育。信中还告诉我:因为常年在外边做买卖,金宝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从小没有养成好习惯。在别处读书时,老师见他自由散漫,屡教不改,懒得管他了。过了两天,他妈妈来学校找我。我跟她详细地说了金宝的情况,又叫来金宝,三方约定:再有类似现象,家长把他领回去。
此后,再也没有出现不请假回家的情况,但自由散漫的样子总是改不了,迟到是家常便饭,说一次,迟到少一点儿,过不了几天,又是老样子。我暗自感叹:习惯的力量真是强大,一个人,养成了自由散漫的习惯,改起来真难!有时,我也想,别管他了,随他的便吧,但责任心又不让我如此。于是,我俩的战争又继续下去。我的底线是,只要他不出现私自回家的情况,我就放他一马。
转眼,一年到头了,他该参加高考了。在这一年中,我俩的战争持续不断,他一次又一次地迟到,偶尔还逃课,我一次又一次地批评他,开导他。他嘴上答应得很好,可行动上还是老样子,我真的拿他没辙了。
高考落榜是意料之中的事,父母托了关系,又让他回一中复读。高考再次来临,我带着学生到一中参考,刚进一中的大门,金宝恰好看见了我,老远地向我跑来,格外亲热。说了一番话之后,他感慨道:“老师,还是您好!这里的班主任,一开始还管我,后来,好赖不管我了。”
他再次落榜,那时,考个大学是很难的。后来,他打工去了,曾经给我来过一封信,其中有这样一句话:“老师,我永远感激您!”
我和他的战争进行了一年,最终,我失败了,没有改掉他自由散漫的毛病。
我跟其他老师谈起王金宝的事儿,大家一致认为:孩子的好习惯要从小培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好习惯的培养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孩子,一旦养成了坏习惯,老师要想改变是极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