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里实行了封闭管理,进出小区需要门卡。壮壮两生日零五个多月时,因为多次跟着大人进出小区,知道了门卡的作用和用法,迷上了用门卡开门。我利用他对门卡的兴趣,引导他读了《积极向上》等绘本。
有一段时间,他天天把门卡拿在手中,处处想用一下。卧室的门是开着的,他跑过去关上,举起门卡,放在锁孔处,嘴里“吱”地叫一声,再把门打开。进屋之后,把门关上,再用门卡去开。这个门开得不稀罕了,叫着“去开妈妈屋”,又去开另一扇门。这么一件简单无聊的事,他玩得特别投入,而且兴趣持久,乐此不疲。只要领着他外出,他便要求:“拿爷爷的门卡。”为了防止丢失,我的门卡和钥匙连在一起,用一条细绳儿拴在裤环上,摘下来栓上去挺麻烦的。家中有一个备用门卡,哄着他拿这个,可他不肯,一个劲儿地叫:“拿爷爷的门卡!”拿上门卡,到了小区门口,抱起他来,他举着门卡,放在识别处,门上发出“吱”的一声叫,门开了,他特别兴奋。出了门,他还是拿着门卡,要等着回来时用。有时,不打算外出,可他玩这玩那,玩得不稀罕了,便缠着我:“拿上门卡,去开门。”不管怎么哄,他仍是这个主意,只好领着他去小区门口开门。举起门卡开了门,刚走出去,他又要返回来开门;刚进了门,走不了多远,他又返回去开门,如此反复,不知疲倦。遇上有人进出,他便等在一旁,门关上后,又要去开。看见年老的妇女用门卡开门,他特别自豪地说:“奶奶有门卡,宝宝也有门卡。”
因为长时间等在小区门口,免不了碰到有人求助的事。有个快递小哥,开着电动车到了小区门口,看见壮壮手中有门卡,便问我:“大叔,能不能帮忙开下门?”我答应一声,领着壮壮开了门。不一会儿,又有一位姑娘要出门,也向我求助,我再次领着壮壮开门。壮壮特别兴奋,特别自豪,乐滋滋地说:“我给快递叔叔开了门!我给阿姨开了门!”回家之后,兴奋劲儿还未过去,又向奶奶说了此事。
天黑了,可他还想拿上门卡开门。奶奶想了一个办法,说:“壮壮,你拿上门卡,咱们到窗台边看着,有人过来时,咱们在上边给他开门。”我们住的是12楼,床紧挨着窗台,壮壮站在窗台边,便可以清清楚楚地看见有人进出小区的门。壮壮来了兴趣,跟着奶奶到了窗台边。他举着门卡,聚精会神地看着下边,看见有人进出,便把门卡抵在玻璃上,叫一声:“吱——”随后喊道:“出去了!出去了!”或“进来了!进来了!”在大人看来,这实在无聊至极,可他就是玩得津津有味。
有一次,我拿着绘本《勇敢一点》给壮壮讲。此书是“做最好的自己”系列丛书中的一本。这套丛书共四本:《积极向上》《自信满满》《勇敢一点》和《打起精神来》。我翻着《勇敢一点》,一页一页地给他讲。讲完之后,翻到书尾,看到编者对这套丛书的介绍。编者用整整一页的篇幅,介绍了这套丛书的内容,展示了四本书的封面,还各用一句话揭示书的主旨。我指着图画,给壮壮说这四本书的书名。当说到《自信满满》时,他伸手抓了一下那幅封面画,说:“拿起《自信满满》。”我说:“这是印在纸上的一幅画,你只能看,拿不起来。”当时,我和他坐在儿子床上,他说:“《自信满满》在妈妈屋里。”边说边爬下床,向门口走去。刚走到门口,又返回来,说:“《自信满满》在爸爸屋里。”他爬上床,打开紧挨着床尾的书橱,从里边拿出一本和《勇敢一点》同样大小、薄厚的书递给我。我接过一看,正是《自信满满》这本书。大约,儿子他们从前给他讲过这本书,他记住了,当我说起时,他便想起来,便要给我找。他不仅记得这本书,还记得放在何处。
一天,他拿着门卡,又要缠着我出去开门,可我不想去,便哄他说:“壮壮,你拿上门卡,咱们去看看《自信满满》。你把门卡放在书上,‘吱’地一声,书便打开了。”他来了兴趣,跟着我到了爬爬垫上。我拿来《自信满满》,给他做了一个示范,随后便开始了用门卡读书。他拿着门卡,往书的右下角儿一摁,“吱——”地叫一声。等他拿起门卡后,我翻开书,讲起书中的内容来。讲完第一页,我让他再用门卡开书,他便重复前边的动作。当翻到下一页之后,他最先关注的是“3”,我说:“这是‘3’,‘2’在哪儿呢?”他用手一指:“这是‘2’!”我又说:“‘2’说什么呢?”我给他讲起第2页的内容,接着又讲第3页的内容。我用这个办法,给他讲完了《自信满满》,后来还讲了《积极向上》等绘本。我把速度放得极慢,一边介绍画面内容,一边读文字说明。有时,也让他跟着我读。如果“说明”中有他认识的字,如“人”、“手”、“上”、“下”等,我指着那字,问他念什么。当他念出后,我用鼓掌、点赞和口头表扬等方式来鼓励他,他便更有兴致了。
我想,在不造成孩子负担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孩子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引导他看一些东西,读一些东西,这对发展他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有极大的帮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