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曹万里的头像

曹万里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105/13
分享

在文学中体现的人民性和地域文化之美

——郑 能 新小说 创

                       曹万里  

内容提要:本文对作家郑能新文学创作中的基本特点和艺术风格进行阐释和解读,对其作品的人民性和现实针对性以及体现的地域文化特色作了深入剖析,重点对其小说创作取得的突出成就与重要价值进行概括和总结,为其创作的理性思考和未来的创作方向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参考。

关键词: 郑能新小说创作概论与研究                                                                                                                                                                                                                            

郑能新,1963年6月出生于湖北英山,大学学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全委委员。曾任英山县文化馆馆长、黄冈市群众艺术馆馆长,现为黄冈市文联副主席、黄冈市作家协会主席。曾获“西班牙华语小说奖”、“孙犁文学奖”、“曹雪芹短篇小说奖” 、“吴伯萧散文奖”、“陶渊明散文奖”、“徐霞客游记文学奖”和全国政协、中国文联、文化部、国家林业局、中国散文学会、中国小说学会等国家或省级奖项50余次。为“湖北省政府专家津贴”获得者,湖北省“十佳青年文艺人才”称号获得者。

1980年开始文学创作,迄今已出版小说集《遥远的山村》、《变奏》、散文集《心旅》《家乡书》《乡愁里的世界》、报告文学集《选择艰难》;主编有大型画册《黄冈名人》及其他书籍、杂志十余种;发表文学作品200余万字,并屡屡获奖。作品见于《人民文学》、《中国作家》、《中国散文家》、《西湖》、《长江文艺》、《小说界》、《朔方》、《北方文学》、《小说界》、《广西文学》、《安徽文学》、《芳草》等百余家报刊杂志,其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短篇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读者》、《青年文摘》、《青年博览》、《散文选刊》等选载。其作品《野渡无人》等入选大、中学教材教辅或作为中考、高考例题。

郑能新是从大别山深处走出来的一位资深作家。他出身于穷乡僻壤的农家,自幼酷爱文艺,熟谙民生疾苦,因而有着丰厚的生活积累和厚重的文化背景。1980年开始文学创作,最初以清新、朴实的歌词、现代诗引人注目,尔后又开始小说、散文创作,他的小说深沉内敛、张弛有度,艺术特色鲜明,乡土气息浓郁而纯净,在题材的广度和深度上不断开拓;其散文更是语言灵动活泼、畅如清泉流水,在民间文化和古典文学中汲取了丰厚的营养,文字清新隽永、富有张力与活性,意境深邃优美,富含深刻的哲理和广泛的社会文化意义。因而,其作品获得了社会不同阶层的广泛读者,在小山城造成了轰动效应,从而进入文化部门工作,后调入文联担任领导职务。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之后,郑能新在小说、散文创作上开始显示了自己的出色才华和艺术个性,如中、短篇小说《变奏》、《一馆之长》、《父亲的烟杆》,散文《地坪河》、《一支钢笔》等发表后,赢得了一片赞誉。特别是在1992年之后,其短篇小说《飘荡的紫云》、《家事三题》、《乡村人物》、《西河》、《小保姆》等相继在《中国作家》、《长江文艺》、《湖北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他的文学创作进入了相对稳定、风格鲜明的成熟期,并真正在鄂东文坛乃至湖北文艺界奠定了坚实的地位。三十多年来,他先后在全国各级报刊、书籍、电台中发表文学作品200余万字,有40多篇作品被全国性选刊、选集选载,在全国或省、市级文学评奖中40余次获奖,其优秀小说曾在《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百花园》、《微型小说选刊》中推出并作了专门介绍,成为全国知名小小说作家,作品被纷纷转载或选入高考试卷、中小学课外辅导教材。

近年,郑能新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创作的《文化局长》、《一馆之长》、《墙外开朵玫瑰花》、《选择艰难》、《西行散记》、《三湘之行札记》、《川行杂记》、《血色黄昏》、《风情遗爱湖》、《梁子湖拾遗》等一批中短篇小说、报告文学、游记散文等作品,以其独特鲜明的语言风格、开阔宽广的视野、深邃丰富的思想内涵尤其让人思索和探讨,并引起了有关专家和广大读者越来越浓厚的兴趣。他是继熊召政、姜天民、刘醒龙、刘耀仑之后,从湖北英山冲向荆楚大地甚至走向全国的又一颗文学新星,其作品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社会内涵,为鄂东“作家县”又增添了一道靓丽的人文风景。

                         

郑能新的家乡位于湖北英山、罗田两县交界的大别山深处,岭峻峰奇,茂林修竹,溪流淙淙,鸟语花香,旖旎多姿的自然风光和淳朴、敦厚的乡风民情,让他陶醉其中。然而,山区的闭塞、经济落后以及封建残余思想的毒害,使山民们在巨大的生活压力和精神桎梏下,演绎了一幕幕人间悲剧,也让这位富有良知、抱有匡时救世志向的文学青年忧心忡忡,充满痛楚和惋惜,并借助一支灵动的笔,奋力鼓与呼。因而,许多真实生动、婉转曲折的山村故事便在他笔下诞生,并闪烁着奇光异彩。

他分别发表于《长江文艺》、《女子文学》等刊物上的短篇小说《山子》、《山魂》,均以悲壮惨烈、凄婉动人的笔调描述了山村爱情与婚姻的悲剧。前者塑造了一对热烈追求爱情、敢于反抗没落的封建势力和传统世俗的青年形象,作者以无可辩驳的事实,深刻揭露了经济上的赤贫和封建思想的愚昧,是导致山村青年悲剧发生的根源。后者则巧妙地将两个爱情纠葛的故事串连在一起,反映了穷苦山民爱情的觉醒与人性的崇高,并十分形象地折射出传统美德与纯朴的爱情在社会生活中所显示的巨大力量。

短篇小说《山子》,通过描述大别山深处一对穷困山民的爱恋姻缘,声色俱厉地控诉了封建势力和传统世俗对当代青年身心的摧残和压制。作品的男主人公全福是一位老实、憨厚、富有同情心和责任感的山区青年,他与女主人公灵芝自幼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长大后,随着交往的增加,产生了深厚的恋情,但贫穷、困窘的现实生活,给他当头棒喝,他的美好姻缘在“小才子”天宝的猛烈进攻下毁于一旦,灵芝违心地嫁作他人妇。这一切的悲剧,均源于山民们的贫穷落后及思想的封建愚昧,如果全福与灵芝质朴、纯洁的爱情是有坚实的物质基础作后盾,如果他们懂得依靠法律作武器,维护并悍卫崇高的爱情,那么,他们不会发生婚外情,不会在世俗的白眼和冷酷的现实中,双双殉情而去。作品既写出了复杂微妙、细腻感人的情感场面,又写出了古朴、敦厚的民风,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深厚的同情和深沉的哀婉痛惜,表明了他与底层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血肉联系。

另一篇写爱情与婚姻纠葛的短篇小说《山魂》,则反映了他对山区群众命运的关切与深层次地思考,作品塑造了一个勤劳、勇敢、敢于自我牺牲、舍生取义的高大伟岸的猎人形象。猎人旺安也有过真挚、纯朴的爱情,但因为山村的贫穷、闭塞,他的恋人秀兰被自己的父亲许给了城里的一个科长,毫无疑问,这是一种金钱婚姻。后来,他舍死忘生地救下群狼虎口下的陌生女子,虽然对方在同情、怜悯和报恩心理下,与他同居了,却并未有真挚的爱情,直至一起逃婚出来遇难的钟华找上门来,猎人旺安的婚姻之梦破灭了。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不仅把两个悲壮而惨烈的爱情故事串连在一起,而且还写出了两对恋人对爱情与婚姻截然迥异的态度,特别是凸现了猎人旺安那种临危不惧、舍身救人的侠义之举,以及面对情敌大义凛然的自我牺牲精神。作者反映了中国最底层的农民身上所具有的崇高美德,他们流淌着情和义的诗韵,演绎了一幕幕悲壮、惨烈的人间真情故事……

在这些反映贫困山村人物爱情与命运的作品题材中,熔铸了郑能新同志对农村群众的深厚感情和对农民命运的热情关注以及深沉的探求思索,他既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无情揭露了产生悲剧的社会环境,但又从现实生活的土壤中发掘出不平凡的人性、不平凡的美。他热情关注普通人物的命运及其心灵世界,揭示出人性中的善与真、伟大与崇高。

上世纪九十年代发表于《长江文艺》上的中篇小说《五叔五婶和他们的儿子》,则写出了一个普通山村人家的命运变迁及其心灵历程,显示出不同的时代环境,对人物心灵及生存命运的重大影响。在这篇以自己家族及人生经历为原型的作品中,郑能新以饱含深情的笔墨描述了五叔五婶命运的坎坷及心路历程,作品形象再现了五叔独特的人生经历,他身上既有普通农民勤劳、朴实的一面,又具有山民的骠悍、勇敢、执拗的个性。他不畏强暴,敢于与压迫自己的黑恶势力作斗争,表现了山村农民朴素的革命观念,但他有情有义,以传统的侠义行为挽救了国民党军官的命,结果却在新社会不同时期遭遇了两种不同的人生安排。五婶是一位深明大义、能忍辱负屈的农村妇女,她勤劳、善良、贤慧,对儿子深挚的爱,表现了她对生活的理想追求和人性的崇高之美,她在生活的重压之下,依然显示了坚强的意志力和旺盛蓬勃的朝气。作品塑造了一对患难与共、勇于与命运抗争的勤劳、倔强的山区农民形象,热情讴歌了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给予人强烈的精神震撼以及个人和家庭命运的巨大变化。

                    

挖掘民族传统的精粹,寻找文化的根,为世人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找到人生的坐标,使“寻根文学”风靡一时,名噪天下。同样可算作“西河文化”范畴,郑能新的一批反映西河人生存情状及精神境界的中、短篇小说,如那些脍炙人口的乡村人物系列作品,既写出了传统的文化精髓,又从侧面描述了当代社会思潮对现实生活的巨大冲击和强烈的震撼力。与著名作家刘醒龙所发掘的“西河文化”所不同的是,作家郑能新以生命的个体体验及精神情状来表现其丰富的社会内涵和深刻的历史意义,他通过塑造出一系列栩栩如生、形神丰满的乡村人物形象,来表达他对现实生活的深沉思考和寄予的美好愿望,如《乡村人物》里的熊医生、郑文书、老王,短篇小说《文癖》里的“熊秀才”等等,均承载了特定的文化内涵,折射出现实生活的一个个缩影。

其短篇小说《西河》、《对手》、《地坪河》,都是以大别山腹地的西河为背景,再现了西河特有的文化形态以及人物的生命意志力和各具特色的精神风貌。

《西河》里的典型人物陈进是一位精忠报国的热血青年,他的勇猛、忠诚也来自生养他的大别山所独有的文化熏陶与启示,他在对越自卫反击中所表现的革命英雄主义,也是大别山深处的西河这片红色土地长期孕育的结果。在老山前线,他以无畏的革命气魄,英勇杀敌,立下了战功,自己却留下终生不育的创伤,因而为他的婚姻悲剧埋下了伏笔。因为不育,他的妻子芸芸在世俗的眼光中忍受着精神的煎熬,只得偷偷到医院采取了人工授精方式生育了孩子,却导致了夫妻双方的巨大误解,最后她是以饮恨黄泉作为人生的表白。毫无疑问,这是一个现代版的爱情悲剧,女主人公芸芸比前述作品的山村女性有了更多文明与觉醒的成份,但她以死作结,仍然是陷入了传统的抗争方式。

《对手》通过描述一位身经百战的老将军重游故地凤凰山时独特的心理活动,再现了战争烽火的冷酷无情,表明了新社会美好生活来之不易,作者通过两位不同阶级阵营的对手在新时代狭路相逢的故事,发人深省地提出了一个革命传统如何继承的问题。作者还非常形象、鲜明地阐述了在新时代抓好农村经济建设与发展,是顺应民意的壮举。将军临死前所说的“得民心者得天下”,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含义。

文学是人学。表现人特定的生活情状及心灵世界,是小说独特的文学功能。在文学创作中,如何塑造出一批内涵深邃、形神丰满的人物典型,往往取决于作家在生活的宝库中提炼与加工铸造的过程。

郑能新青少年时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崇山峻岭的大别山深处,那里有他炽热的文学梦,有璀璨迷人的憧憬与向往,他独特的人生经历与丰富的生活阅历,为其文学创作提供了源源不尽的生活源泉。因而,他笔下的人物典型形象、鲜明,打动人心,极易引起读者的感情共鸣。他所塑造的乡村人物系列及上述文学作品,均取材于故乡英山那片古老而神奇、又充满着希望和生机的深山野林,他对勤劳、贫苦的山区农民寄予了深厚的同情,并满怀着巨大的期望。

郑能新不仅热情关注山区普通群众的命运,揭示其心灵世界的美好纯洁,还以过人的胆识与智慧,为那些平凡的各色人生树碑立传。短篇小说《乡村人物》塑造了三个各具典型的乡村人物,既写出了人物的独特个性及精神风貌,又烘托渲染了山区特有的世俗风情与人文环境,表明了不同地域环境产生的独特文化形态。熊医生是一位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医院院长,在小县城赢得了普遍的敬重,没想到却遇到权势的刁难与暗算,最后却成了乡村人物。但他依然豁达、乐观,凭借自己过硬的医术,为山村群众治病救人,不断为山乡的文明进步做好事,因而他得到了在城里无法得到的精神享受。这说明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贫苦的山民们有了是非标准,心目中有了统一的价值判断。作品所塑造的另一个人物典型郑文书,则再现了独特的时代环境中的人物形象。郑文书因为扯旗造国民党的反,而被送上法场“陪斩”,导致精神失常。新政府成立后,他被举荐为政府文书,但因事旧病复发,只得打回原籍享受政策待遇,使他成为令人艳羡、半人半仙的乡村人物。

短篇小说《老王》则反映了社会新时代的崭新事物,以前敌对的台湾国民党军官,由于党的开放政策而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因而在山村生活中掀起了阵阵涟漪,老王在感情和精神上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滋味。这篇小说反映了市场经济所带给山区群众思想心灵的重要变化,找寻到了海外华人深长而硕大的文化之根。

身为农民的后代,郑能新深知民生疾苦,他与山区群众有着深厚的血肉联系。在《家事三题》里,他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娓娓叙写着给予他深挚的爱,给予他成长力量的亲情故事,父亲的一支烟杆,在作者笔下写得那样神奇而充满人生的辛酸,它带着父爱的温暖,带着亲情的伟大力量,伴随着他成长的脚步。而作者心目中的母亲是一位勤劳、聪慧、心地善良的农村妇女,她对子女浓浓的爱以及对生活理想的憧憬,表现了她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自强进取的精神,她身上闪耀着中国几千年来女性的传统美德,给予人巨大的精神力量和智慧启迪。短篇小说《姐姐》则颂扬了当代农村女青年积极进取和自我牺牲精神,它表现了姐弟之爱的纯洁与崇高,姐姐身上的闪光点与母亲一脉相承,相互映衬,使他笔下的女性形象大放光彩。

集中表现他艺术匠心及社会思考的短篇小说《组长》、《老邮差》、《周老师》、《文癖》、《老师》等,都是为平凡的乡村人物树碑立传的传世之作,发表后均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他塑造了一批形神兼备、内涵深刻的山村人物形象,如爱护群众、为集体主义英勇献身的老组长老莫,爱岗敬业、勇于奉献与自我牺牲的民办教师周老师,工作兢兢业业,与群众保持渔水情深的老邮差,爱诗如痴、乐于助人的乡村熊秀才;还有爱生如子、毕生心血酿得桃李香的李老师,他们均代表了社会主义农村的文明进步与前进的方向。尽管他们每个人的命运或结局各不相同,或凄惨,或悲壮,或令人扼腕叹息,或让人潸然泪下,悲愤不已,但他们身上仍然闪耀着夺目的精神光彩。

上述乡村人物作品均构思精巧,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注意了场景描写和人物心理的刻画,人物个性鲜明、真实,他把典型人物的精神情状写得淋漓尽致,生动传神,入木三分,让人读后经久难忘,形象挥之不去,永驻心间。对其作品反复咀嚼、品味,往往容易获得新的启示,得到深层次美的享受和情感的陶冶。  

                      

爱情是艺术永恒的主题。从《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到汉乐府《孔雀东南飞》、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无题》、南唐李后主《虞美人》、南宋陆游《钗头凤》、现代诗人徐志摩的《雨巷》,古往今来,无数诗人、作家及艺术家留下了浩卷繁册吟咏这千古生生不息的人间绝唱。如果说郑能新以火热的激情关注底层群众的命运及其心灵世界,从而使其作品具有了坚定的人民性,那么,他还通过追踪普通人的爱情历程而去探索人物心灵嬗变轨迹,找寻其命运变迁的社会意义,而使读者获得智慧启迪和灵魂的洗礼与升华,为社会的历史进步起到了潜移默化的积极推动作用。

其分别发表于《长江文艺》、《贡嘎山》等刊物上的小说《飘荡的紫云》、《错过冬季》,则闪耀着浪漫的理想主义光芒。这两篇描写爱情与人生的小说,其笔触直入人物心灵世界,既写出了爱情的复杂细微、美丽曼妙,又从惊心动魄的矛盾冲突中折射出人物的精神光彩,揭示出现实意义。作品把理想与现实、爱情与生活、社会与人生之间的种种复杂矛盾关系,写得绘声绘色,深刻而形象,让人读后留下一串串沉重的思索。

短篇小说《飘荡的紫云》,开头便以美丽圣洁的神话和奇谲怪异的梦幻铺陈故事,既隐喻了崇高的人生理想和美丽圣洁的爱情在错综复杂的现实矛盾中,必定会结出千形百态的果实,甚至给人展示的只是昙花一现的美丽瞬间,但也预示了美好事物结局无法圆满的痛苦和无奈。作品的男主人公宝生是一位农家子弟,在高考场上突然生病而失利,名落孙山的他只得回乡务农,但他不甘心命运的摆布,坚持勤学和写作,并屡有作品发表,因而到中学当上了代课教师。他与紫云姑娘的相知相识,以致倾情相恋,源于他们执著的事业心和对人生理想的炽热追求与憧憬。仿佛冥冥之中的一种安排,他们的爱纯洁而崇高,作品描述了他们罗曼蒂克的全过程,把爱的委婉幽微、浪漫多彩,刻画得淋漓尽致,生动逼真,让人产生强烈的情绪感染力和精神震撼力。

小说前半部分细致描述了宝生与紫云的爱情产生与发展的具体情节,生动展现了爱情的浪漫甜蜜与人生的灿烂美好,后半部分则通过波澜起伏的故事,述说了他们爱情遭受的挫折和人生不断面临的打击。而这一切,均源于社会现实中矛盾斗争的结果。当宝生所带学生按全县统考成绩完全可以解决户口及转正问题时,却遭人诬告而高“挂”起来;当他与紫云爱意缠绵,正渴望采摘爱情果实的时候,紫云却被上级不明不白地调离现岗,宝生自己也被炒鱿鱼,最终达到了棒打鸳鸯的目的。毫无疑问,小说揭示了社会现实的复杂矛盾,特别是对社会体制中的某些弊病及传统习俗作了无情揭露与批判,也说明了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即使再真挚、崇高的爱情,在权力和阴谋的双重压力下,往往显得苍白无力,不堪一击,这是文明社会的巨大悲哀。这篇小说熔铸了作者浓重的理想主义思想,字里行间贯注了对男女主人公爱情悲剧的深深同情、怜悯和十分沉重的惋惜感慨。

短篇小说《错过冬季》讲述了一个美艳动人、曲折多变的爱情与婚姻的故事,作品借大学毕业生谢钟文与两个女人的爱情纠葛,写出了爱情与生活、社会与人生的辩证关系,揭示了传统习俗和封建忠贞观念为爱情制造的悲剧。

作品塑造了两个思想性格迥异的当代女青年形象。乡村女子赵慧慧热情奔放,充满青春活力,她性格坦诚、朴实,有着山里女子的野性美。她对谢钟文一见钟情,尔后因工作和生活相处日久,更深一层地相恋相爱,在一个雨夜,他们偷食了禁果而酿成了悲剧。钟文因听信了在回乡途中邂逅相遇、后来成为他妻子雅丽的话,在感情上深深地伤害了正怀着他孩子的慧慧,进而导致这个善良女子婚姻与人生的不幸。但作品仍写出了这个农村女青年的善良、宽容及忍辱负屈、敢于自我牺牲的崇高品性。小说还写出了另一位女青年雅丽思想性格的变化,表现了爱情与婚姻、理想与现实生活的辩证关系,既写了雅丽与钟文恋爱时的浪漫真情,也放大了婚后生活的精彩细节,两相对照,就发觉出雅丽是一个崇尚虚荣、追求物质享受的都市女性,表现出现代都市人群浮躁的一面,这是社会环境变迁的必然产物。而长期生活在偏远乡村的赵慧慧虽然经受人生的巨大打击,历尽命运的坎坷和生活的艰辛,但始终未失做人的本色,表现出坚强的韧性和强烈的生存意志力。小说末尾借谢钟文与慧慧重逢时看到的惨痛悲凉景象,一方面表现了他深深的懊悔和悲痛,另一方面,通过展示其累累伤痕,更衬托出女主人公赵慧慧身上所具有的中国女性传统的美德与坚韧向上的本质。

这两篇描写爱情与婚姻的小说构思缜密、精细,故事安排集中、完整,情节波澜起伏,作品善于通过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再现人物的精神情状,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飘荡的紫云》末尾,“我”与紫云的对话及那如泣如诉的琴声,写出了紫云的善良、软弱和多情,揭示了爱情悲剧的另一种根源,更增添了作品浓重的凄美情调。《错过冬季》的结尾,与小说开头部分相互映照,极力渲染了爱情的浪漫温馨,寄托了作者厚重的理想主义思想。作品对女主人公赵慧慧惟妙惟肖的生动描写,以凄惨、苍凉反衬其坚韧、宽容,彰显了她崇高的思想境界,其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比其前述作品里一批女性形象更有深一层价值,起到了启迪智慧、凝聚精神力量的重要作用。

如果说,《山子》、《山魂》等系列乡土文学作品是通过描述山里人爱情与婚姻的悲剧,进而揭露封建残余势力和落后的传统习俗对山区普通群众命运变迁的制约和束缚,那么,郑能新同志在《飘荡的紫云》、《错过冬季》及近期创作的短篇小说《墙外开朵玫瑰花》、《送你一条金项链》、《大雁飞去又飞回》等作品里,更让一个个爱情故事弥漫着现代商业经济的浓厚气息,从纷纭复杂的社会矛盾中找到了人生的归宿和现代文化丰硕而发达的根系。

《墙外开朵玫瑰花》,描写了一位清纯、善良、聪慧的女孩,她在文化馆长根的眼里如一朵出水芙蓉,不仅在事业上给他带来活力和生机,而且使其精神进入一种激情四射的亢奋状态,让他陡然增添了浪漫幻想,成为挥之不去的圣洁形象。根对玉的感觉与精神状态,不知不觉已进入了婚外恋的边缘,作品借助墙外开的那朵娇艳迷人的玫瑰花警醒全篇:那朵带露的玫瑰,不属于自己。小说的末尾写台灯的情节,则起到了画龙点睛、升华人物形象的作用。这篇小小说写出了现代文化人对生活返朴归真的一种渴望与憧憬。

在《送你一条金项链》中,作者则十分形象地提出了传统的爱情观在现代物质社会所面临的挑战,那种民族文化精神的东西在世俗化的社会里正遭受新的解构与剥离,作者讲述了一个神话般的现代真情故事,为我们展示了传统文化的精粹,重新诠释了新时期之后风靡一时的“寻根文学”的宽泛含义,拓深了其内涵。《大雁飞去又飞回》,通过贞子与打工作家良子的爱情与婚姻的故事,也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传统的道德观念在这个越来越物质化、商品化的社会所应有的主流地位,因为人在对金钱与物质的不懈追求中往往容易迷失心性,忘却本真的东西,作品借助女主人公贞子之口,发抒了一个心声:“一定要象大雁那样,冬去春又回!”作家用艺术化之手,给我们一根在前进路上的助力的拐杖:在大胆打破传统观念和改变落后的习俗的同时,切勿丢掉民族传统中有益的精华与丰厚的营养。如何弘扬民族传统的精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这几篇小说为现代社会的文明进步与长足发展提出了一个古老而年轻的话题。

     

黑格尔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积淀的精神的珍藏。”文学既是传统的民族文化长期孕育而成,又反过来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去反映当代社会文化的各种形态,并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

作家郑能新从民族文化之中汲取了丰厚的营养,又从生活中真切地领悟到社会的各种文化形态,因而他笔下的人物形象往往负载了特定的文化内涵,并条分缕析地抽象出深刻的现实意义。如在他创作的乡村人物系列作品里,既无情地批判了封建文化的糟粕对农村发展的种种制约和束缚,也深刻揭示了传统文化的精粹在社会现实中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他还在其它一些作品中描摹了不同地域环境所产生的独特文化形态,如在短篇小说《西河》里描写了革命英雄主义与封建婚姻观念的畸形结合,《文癖》写出了一个深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封建思想毒害的诗痴老人,《郑文书》里半人半仙地活着的郑文书仍受到尊崇的精神氛围等等。在一批描写世俗化社会众生相的系列市井文学作品里,作家郑能新还以简洁明快、幽默调侃的多彩笔调,反映了当代社会丰富多彩的各种文化形态,揭示其历史与社会现实的根源所在。正因如此,让广大读者潜心阅读、欣赏郑能新的一批厚重而富有艺术特色的文学作品,会为理解当代社会的历史进程提供一种文化参照物与全方位的瞭望平台。

其分别发表于《贡嘎山》、《西湖》等刊物上的中篇小说《文道》、《一馆之长》,就是反映当代文化人生活形态的出色作品,既写出了优良的传统文化已深深植根于生活的土壤,又写出了市场经济形势下的当代社会文化所发生的演变与推进过程,作家郑能新以宽广的视角热情地追踪了社会历史前进的轨迹。

小说《文道》描写了一批生活在小山城的文化人之间所发生的既精彩绝伦又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热情讴歌了优良的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融合,对历史的巨大推动作用。作品塑造的一批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让人读后如呼之欲出,仿佛就在眼前,印象极为深刻。作者不是脸谱化地描摹人物,他笔下的每个人物形貌、气质、精神均各具特色,绝无雷同之感,作家以其幽默谐趣的笔触写出了他们复杂而矛盾的精神情状,再现了生活丰富多彩的本来面目。作品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按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叙写出了几个文化人之间既相映成趣,又充满甜酸苦辣的生活。他们是一群推动着山区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精英人物,但自身也面临着社会环境与生活现实的各种矛盾,因而生发出一连串令人且歌且叹、可钦可羡的精彩故事。

这部小说的成功之处在于非常细致、逼真地描摹了一批文化人的生活情状,表现了作者熟练驾驭重大题材的能力,在人物典型的塑造上显示了非凡的功力。虽然涉及的人物众多,内容丰富、深邃,但作者叙述有条不紊,舒缓有致,故事铺排极有章法,大故事串起了小故事,环环相扣,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波澜起伏,使整体气势恢宏壮阔,描摹了新时代生活的壮丽画卷。该小说表面上文笔看似闲散、淡雅,如一位老者娓娓而谈,由远道来,实则是前后互相照应,表现了前因后果,处处为后文埋下了伏笔,全文结构严谨而疏朗,脉络分明,故事完整而集中。小说末尾部分以画家宇宙离婚的闹剧将故事推向高潮,结果却导致他老婆喝农药以死相抗,在真情和良知的感召下,宇宙竟然发出了石破天惊的呼喊:“不——我不离了!”作品从讽刺与批判的人物身上,写出了人性的善与真,因而具有了显著的喜剧效果。

这部作品再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形象,把一批个性鲜明、形象迥异的文化人之间那种复杂微妙的关系展露无遗,让人一目了然。作品既写出了他们龉龃卑琐的心理,这源于他们在文艺事业上的激烈竞争,但又写出了他们之间唇齿相依、甘苦与共的深情厚谊,他们通过各自的勤苦努力和互相帮助,成为了代表山城文艺创作水准的台柱子,是推动山城历史前进的力量,尽管每个人的人格气质与精神境界不尽相同,甚至性格也大相径庭。作品善于运用白描手法,状写人物外貌、动态,把传统章回小说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等给人取绰号、简括个性的方法运用自如,使几个人物典型跃然纸上。如白脸刘洪,破棉鞋陈立水,“女作者”龚立志,豹头环眼、鸭公嗓子的江河,嗜酒如命、浪漫风流的印象派画家宇宙,每个人物均有独立成篇的故事,或者是一段野史轶闻,它们都掺和在一起,并酿成了一波高过一波的精彩故事。作品一方面写出了这批文化人善良、美好的心灵和奋发自强、执著进取的精神,另一方面也无情地揭露了他们人性的弱点,甚至是劣根性,如陈立水的邋遢穷酸及连篇笑话,写出了现代文化人的迂腐可悲。总之,这部小说在人物典型的塑造上,作者匠心独运,表现了人物个性与共性的辩证统一。

郑能新在新千年创作的中篇小说《一馆之长》,是当代文化人艰难而苦涩生活的真实写照,作品塑造了一位知难而进、忍屈负重的文化馆长古进,他正直、率真,心地善良,为人大度、宽容,办事坚决而果敢,在事业上勇于开拓创新,大胆打破因循守旧的模式,把文化馆的一团死水搅活起来,使山城文化事业蓬蓬勃勃,一派欣欣向荣。为此,古进和他的同事们付出了一串串辛勤的汗水和丝丝缕缕的心血,却弄得身心疲惫,甚至伤痕累累,在社会现实的各种矛盾中,他们显得万般无奈和怅惘。作品写出了当代文化事业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如逆水行舟的艰难历程。作者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深刻地揭露了社会体制的各种弊病,如干部考核与管理中的官僚主义倾向,普遍存在的地方上乱收费、乱摊派问题,人事上的不正之风问题等等。作品以无可置辨的艺术语言,无情地讽刺与批判了阻碍社会历史前进的绊脚石。

这部小说写得气势恢宏,意境开阔,人物语言简洁、活泼,极富个性特点,字里行间均渗进了作者爱憎分明的浓厚感情。小说对失窃案、筹集房屋维修资金、主办卡拉OK大奖赛等情节皆是浓墨重彩地铺排叙写,小说对环境的渲染描写达到了状物传神的目的,突现了人物的精神情状,增添了作品的丰富内涵。

他曾获得《小说选刊》中篇小说一等奖的作品《文化局长》,用生活化的语言非常形象真实地描述了一批兢兢业业、忘我奉公的文化干部,这些血肉丰满、个性鲜明、境界高尚的人物形象,不仅给读者以强烈的精神震撼和深刻警醒,还让人们看到了民族的尊严和希望。我们从作品主人公某地级市文化局长明亮身上读到了文化的真实含义,他是一位勤政清廉、正直无私、勇于担当、无比热爱文化事业的人民公仆,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新鲜事物层出不穷、社会发展时不待我,为了发展和壮大H市的文化事业、明亮不仅保持着传统文人的克勤克俭、执着求索、锲而不舍、九死不悔的精神风范,而且还能够与时俱进的跟随时代潮流,激流勇进,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环境和严酷的官场生态中奋力拼杀、左冲右突,矢志不移追求文化的发展繁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物欲横流、拜金主义盛行的世俗中表现出孑然独立的傲骨,在灯红酒绿、奢靡诱惑中保持一份清醒,甘于寂寞、清贫,却始终保持锐意进取、蓬勃向上的敬业奉献精神。他有着传统文化人的良知和美德,也不乏当代公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把弘扬传统文化与发展当代红色文化、社会先进文化紧密结合,相得益彰,并驾齐驱,为促进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与文明和谐可谓鞠躬尽瘁、死而无悔!

如果说郑能新因为熟谙农村生活而使其乡土文学绽开了一枝枝艳丽迷人的花朵,让清新醉人的芳香飘过大江南北,远播山外的辽阔世界;那么,他因为出色的才干而从穷乡僻壤的山村走向锦绣山城,甚至迈进了更加繁华而热闹的城市,逐渐拓宽的生活空间,为其创作提供了更为有利的优越环境。因而,他在描写世俗化的市井文学上酿出了一壶浓醇的美酒,为广大读者馈赠了更多的玉液琼浆。

在《城乡纪事》系列文学作品里,他以辛辣的讽刺笔调描述了世俗化的社会众生相,热情讴歌了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涌现出的社会主义新人新事。作品塑造了几个独具特色、闪耀着奇异的精神光芒的人物典型,如《生日》、《小保姆》、《五叔》、《后花园的老支书》、《街头》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等,他们均负载了特定的时代内涵。

小小说《生日》叙写了从村支书位子上退下来的来福所经受的落寞和世态炎凉,他与招财几十年的和好友情竟然毁于双方儿子当兵的争执上,因而产生了深深的仇怨,他想趁生日祝寿的机会,悄悄消解、融合,谁知却进一步增加了对他的误解与冤屈,最后,精神崩溃的他在酗酒之后走向了另一个世界。作品写出了时代的变迁对人物心灵的巨大影响力,故事写得短小精悍,却有丰厚的容量,结尾揭开来福五叔执意让儿子参军的谜底,起到了画龙点睛、升华人物形象的作用,来福大公无私、精忠报国的高大形象巍然屹立,激人肃然起敬。

获奖小说《小保姆》塑造了一位纯朴善良的农村女孩形象,作品写她家贫辍学而到城里打工当保姆,遭受了雇主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热情颂扬了她纯洁美好的心灵。毫无疑问,这篇小说是对城市人群越来越世俗化、人情淡漠的一种批驳与委婉嘲讽。

在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如何打破传统的旧观念,带领群众走致富之路,后花园的老支书为此殚精竭智,孜孜以求。在熬尽毕生的心血之后,他仍然以行使大集体时代的权力方式,带领村民们吃苦耐劳地种植茶、桑、油桐、板栗等经济作物,尽管受到少数村民的咒骂与怨恨,但却收获了累累硕果,最后在心身交瘁之时意外地中风了,他觉得自己过不了换届选举这一关。谁知,代表民心的投票结果却是对他一生为民谋利益的最高褒奖。作品塑造了一位公而忘私、鞠躬尽瘁的基层干部形象。

小说《派饭》主要写了大集体时期工作人员的派饭问题在农村的新变化。作品表面上是写县委组织部冯部长因肝炎在农村吃饭时遇到的尴尬,实际上是暗示多年来党与群众的密切关系不因应社会的发展变化而抛弃一旁,党的传统的优良作风仍应成为农村工作的主旋律。作品描述了世俗人情的细微变化,也赞扬了普通劳动群众对党的信任和质朴、纯洁的感情。

小说《五叔》则描写了朴实、憨厚的山村农民五叔在城市生活的精彩片断,揭示了城乡的巨大差异对人物的心理影响,作品借五叔这个人物形象,热情地呼吁经济高速发展的城市应对穷苦农村的反哺。

《街头》里那位漂亮、热情而坦诚的售书姑娘,有着泾渭分明的是非观念,她对生活与爱情有热切的憧憬与向往,她钟情于一位戴着眼镜的文学青年,在她遇到小流氓袭击时,得到了心上人的及时救助,他们燃烧的爱情之火照亮了山区广阔的前景。

作家郑能新对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丑恶现象及陈腐落后的世俗也作了无情地揭露与批判。小说《大黄》借胡林对邻居养狗成癖的观察打探,触目惊心地揭露了官场的腐败现象,作品用短小的篇幅、千余字的语言,运用调侃逗趣、抖包袱的方式,写出了有权有势者家犬的传奇,从侧面对受贿的贪官作了无情揭露与深刻地讽刺。小小说《微笑》也揭露了企业招考过程中的形式主义与官本位的利己主义思想。题目名之“微笑”,实际上讽喻了表面上招贤纳才的汽配厂徐厂长的卑鄙嘴脸和险恶用心,有真才实学的文涛出人意外地落选,说明了徐厂长是一个不学无术、嫉贤妒能的庸人,这是山区社会不公正的一个缩影。小说《荒山》也描述了一个有胆有识、富有创业精神的回乡知青所遭遇的挫折与打击。大林回乡后主动承包荒山栽种板栗,却受到讽刺与非议,当他感觉丰收在望时,村民们的“红眼病”让他的好梦搁浅了,但随后一哄而上的集体栽种的荒山并未出现硕果满枝头的喜人景象,相反却导致水土流失、荒山依旧。作者以辛辣的语言,无情揭露了落后的世俗观念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桎梏,表明社会的长足发展必须依靠集体的智慧与力量。

因为渴望着社会的进步,群众生活的丰裕与思想的觉醒,郑能新时刻关注着社会的巨大变迁与历史的推进。他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深邃的社会洞察力,从纷纭复杂的社会思潮中,采撷几朵喧腾的雪浪花,折射出时代耀眼的光芒。在他先后创作的短篇小说《心态》、《魔传》、《一斤茶叶》、《青天》、《路灯》等反映市井生活的文学作品里,他描述了新的社会环境中的世态众生相,对汹涌而至的各种社会新现象作了深刻剖析,如《魔传》里众人疯狂参与传销的病态心理,《心态》描述了企业改革过程中工人出现的恐慌、冷漠的心态,《青天》反映的官场上存在的世俗人情问题等等,均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心态》写出了企业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过去厂领导找人谈话往往意味着职位的提升或是树为先进典型,而今却是下岗失业的危险信号,因而人人恐惧自危。作品的主人公刘二是一位技术过硬,为人厚道、正派的老钳工,尽管厂长找他谈话是为了给工人创业找出路,但平日是老好人的他竟然与厂长产生抵触、怨恨情绪,表现出畸形心态。作者从这个波澜起伏的小故事里,也委婉嘲讽了企业改革中的偏颇做法和不正之风,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对人物心灵的巨大影响。作品《魔传》也描述了在经济社会人群中所出现的疯狂病态心理,明明知道传销是国家明令禁止的违法行为,不论是普通市民还是企业干部、退休老干部等等均掉进了这个漩涡而不能自拔,人人都做着发财的美梦,从而成为被人欺骗也欺骗别人的赚钱工具。作者十分生动、细致地描述了这一丑恶的社会病态现象,以极其悲痛、愤懑的心情控诉了传销象魔法一样对人精神的摧残、经济上的掠夺。

短篇小说《青天》,塑造了一位清正廉洁、以身作则的领导干部形象。宗县长在考察选拔干部的过程中,不辞辛苦地下乡调研,深入实际物色人选,结果两个工作作风、性格悬殊较大的乡镇干部进入视野,但最后选定提拔的干部还是善于做表面文章、阿谀奉迎的西河镇镇长倪政,作品写出了官场上世俗人情的微妙作用。作品题目为“青天”,起到了意在言外的妙处,连一贯清廉公正的青天县长也难免抵制世俗人情的影响力,那么,世风日下与官场腐败岂无牵连?

与《青天》写世俗人情在官场上的微妙作用有所不同,郑能新获奖的小说《一斤茶叶》却直接描写了官场上的贿赂风波。原在医院上班的六斤因适时地巴结、贿赂了一家单位的主任而调动了工作,以后在给主任送贵重的茶叶以求提升时,却误送了便宜的大路茶,引出了茶叶风波,闹出了笑话。作者以精悍、夸张的语调辛辣地嘲讽了官场上的腐败与不正之风。原载《长江文艺》,近期被《小说选刊》选载的短篇小说《路灯》,也以精炼活泼的语言、艺术化的多彩笔调揭示了围绕一盏路灯众说纷纭的世俗形态,发人深省地暴露了社会的丑恶现象。从这些可以看出,作者十分渴望社会风气的纯正好转,他对不正之风与官场腐败深恶痛绝,进一步表明他的艺术作品具有坚定的人民性;他丰硕的创作成果,作品涉猎的题材广泛与内涵的丰富深邃,均源于作家长期丰厚的生活积累与辛勤探索的结果。

综上所述,郑能新是一位卓有成就的人民文学家,一位无比热爱党、热爱祖国的文艺工作者。他以一名知识分子的良知与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把真情和智慧写进了璀璨多彩的华章里,为历史的岁月作好人生的注脚。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