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曹月清的头像

曹月清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12/11
分享

故乡的火车,我远行的梦

一、益阳小火车的记忆

说到火车,似总有一种莫名的情感。

孩提时在乡下,常怀一种看火车、坐火车的梦想,但除了从课本上或报纸上或乡亲们的描述,从没有真切切的感受过火车是什么滋味。

不过,关于益阳小火车的故事,还是听了不少。

曾听爷辈们说过,益阳早在解放前就有了小火车,那就是益阳板溪至黄沙洲的板黄铁路上的小火车。板黄铁路是梁氏兄弟为运输锑矿而修建的益阳历史上第一条轻便铁路。

对我们这些乡下娃来说,听他们在那个年代就已经看到从崎岖的山沟沟里伸出来的“长龙”,不仅让他们大开眼界,更让我们钦佩羡慕得连眼珠子都快掉下来。

小伙伴们听他们绘声绘色的讲述与这铁路有关的亲身经历,就如同听神话故事一样。

后来,偶然看到一个资料上说,据1928年12月省建设厅地质调查所印行的《经济地质志》“关于湖南益阳板溪锑矿报告”所载:“板溪山路崎岖,运输艰难,乃于民国六年募集公债,修筑自板溪至桃花江七十余里之轻便铁路,阅时两载,始完成板黄一段,计长二十里左右。”

当然,板黄铁路上的火车不是冒着白烟呼啸而过的动力火车,而是人力推车的小火车。

在益阳铁路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动力火车,应该是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小火车了。

听曾经参加过益灰铁路建设的父辈们说过,这条铁路最初是为“大炼钢铁”的需要而修建的。

1958年"大炼钢铁",当时在会龙山旁的龟山的橡胶机办起了钢铁厂。然而,高炉炉火正旺,原材料供应不畅。桃江境内不乏矿石、烟煤和石灰,靠人力肩挑背扛,无法满足奔流的铁水与上级的要求。

1959年6月,国务院副总理罗瑞卿到益阳视察,当时的常德地委和益阳市县领导特别汇报了修建益灰铁路的设想。罗副总理当即表示赞许和支持。不久,项目被列入国家计划,11月1日,益灰铁路全线破土动工。

“益灰路上山歌多,一担石头一担歌,唱了半年唱不尽,通车再用火车拖。”这是父辈们曾吟唱过的筑路民歌。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似一直在我们的耳边回响。

当时修筑铁路异常艰苦,工程全部是肩挑手挖,最大的机械化是"土车子",就是陈毅元帅说过的,淮海战役是老百姓用独轮车推出来的那种很难推稳的车子。

仅用了200天,到1960年5月18日,42公里窄轨全线贯通,命名为“益灰共青铁路”。正在家乡调研的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国家档案局局长曾三听到此消息,兴致勃勃到龙山港站出席了通车典礼,这是益阳铁路史上真正意义上的蒸汽动力机车。

小小的益阳的一条小小的铁路,曾前后惊动了中央两位领导,恐怕在全国也少之又少。

1969年益灰铁路又向前挺进了18公里,到了原属益阳地区的宁乡煤炭坝。至此,“益灰共青铁路”更名为“益阳铁路”,迎来了它的黄金期。据史料,到1978年,货运量突破百万吨大关,客运量年均90万人次。

孩提时坐火车的梦,最终仍只是一个梦。

上世纪60年代末,农村生产队里有一个小伙伴的叔叔在益阳橡胶机工作,他叔叔同意带他去坐火车。他出发前跟我们小朋友打了招呼,说他要去益阳坐火车了,回来跟我们聊坐火车的感受,让我们都羡慕得不得了。

他刚到家,他就在大屋湾的地坪上大喊着他回来了。小伙伴们都跑到他家围着他,要他讲坐火车是什么味。

他开始还卖关子,说没有坐得成气。当我们都失望得不得了时,他眉飞色舞描述起坐火车的感受来。

每一位小朋友都聚精会神的听着,喜欢在一起打打闹闹的我们,静得连她妈的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真真切切,生怕漏掉了一丝一毫的细节,好象自己身临其境,坐在火车上似的。

他还从一个上了锁的精致的小木箱子里拿出一张小纸片在我们面前炫耀,说这是他人生第一次坐火车的证据,要一辈子珍藏起来。

我们都争着要拿在手里传看,但他就是不肯。两手撒开着,一只手拿着车票举到头顶说:“只准看不准摸,等下你们弄坏了,想赔都没得赔。”生怕我们把这小小的车票给弄坏了,我们只好仰着头认真的看着,足足过了好几分钟的眼瘾。他还一边说:“看够了没,看够了没,够了我就要收起来了!”生怕这小小的车票飞走了似的。后来,我们都通过高考跳出了“农门”,各奔东西,几十年也没碰过几次面,不知他这张珍藏的车票是否还健在?

直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我也没有机会体验过在益阳历史上曾辉煌过的小火车,留下了终生的遗憾。那些年常去岳父家,妻子常带我们到邓石桥去散步,看她孩提时感到自豪骄傲的益阳铁路,但只余下长满杂草的路基,生锈的窄窄的铁轨,渐渐腐蚀的枕木。再后来,铁轨、枕木都不见了,那些高高隆起的路基也被挖掘一空。那个时代永远的逝去了,只留下了心中那久远的历史和曾经自豪骄傲的记忆。

二、第一次坐火车的经历

在益阳历史上,名符其实的出境益阳的客运列车,最早也只能追溯到1997年了,这时已经进入内燃机火车时代。

如果把铁路作为一个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风向标”,相对于长株潭、衡阳、郴州、吉首等地州市来说,益阳的铁路来得有点儿晚。

以前出境益阳,主要靠坐汽车。要坐火车外出,一般要坐汽车转道去长沙。

在我的记忆里,第一次坐火车的经历,应该是1983年的冬季的事了,那时乘坐的还是蒸汽火车。

那年学校放寒假,我们益阳籍的同学大多都没有坐过火车,于是都兴致勃勃的商量着,先从吉首乘火车到长沙,再在长沙乘汽车回益阳,真正体验一下第一次乘火车的味道。

那时,从吉首到长沙并无直达车,必须到怀化火车站中转。

那天,天下着鹅毛大雪,但我们的心情都是暖融融的。

对于当今的青年一代来说,蒸汽机火车的记忆,也只有在电影电视的镜头下或纪念馆看到这种最原始最古老的火车了,而我却可以离得那么近,第一次真真切切的见到了蒸汽火车,好奇心有些按耐不住。

哐当哐当哐当……轰轰声清脆入耳,粗犷的汽笛声贯穿长空,伴随着白雾蒸腾,火车呼啸而至,将我带到了蒸汽机火车的那个年代。据说,最好的蒸汽火车都是由中国人生产出来的,这让坐过蒸汽机火车的我感到很自豪。

从吉首到怀化的路途感觉很不错。我们是白天上的车,又都购买到了座位票。在奔驰的列车上一边看了沿途的美景,一边聊着天,不知不觉就到了怀化。在车上,虽然我们大多的时间都把位子让给那些坐短途车的老人和带孩子的妇人们,但都不觉得累,也不觉得冷。

到了怀化火车站,我们购买到了换乘到长沙的列车票,但没有座位,还要在侯车室等几个小时。

那个年代,农村读书的孩子,家境并不好,主要靠学校发放的助学金维持自己的生活,衣服穿得很单薄。

那时火车站连生暖气的炉子都没有,更不用上有现在的暖气空调了。我们在怀化火车站中转侯车时,真正体会到了饥寒交迫的滋味。为保持体能,又不能蹦蹦跳跳,我们只好几个人一组抱团取暖。

上了从怀化到长沙的火车,车上人满为患,连坐下的地方都没有,夜已深,又没有座位,那种困倦的感觉真使人难受。我站着,两眼皮老打架,打着瞌睡,人差点倒在了别人身上。

让我印象十分深刻的是,我站着的旁边座位上,一位穿着苗族服饰的老奶奶见我这似睡非睡的样子,和蔼可亲的说:“孩子,你困了就坐在我的位子上睡一会吧。”说话间,老人就站起身来让位。

“奶奶,不行不行,您年纪大了,还是您坐吧。”我激动的说。

“孩子,要不我们挤一挤吧!”她侧了一下身子,把屁股向座位前移出来一些,伸手就把我拉到位子上坐下来。

我当时感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奶奶,不好意思,挤着您了!”

“孩子,人出门在外,总有为难的时候,相互间体谅体谅关心关心就好了。”老人语重心长的说。

哐当哐当哐当……我不知什么时候睡着了。当我睁开眼,竟然发现自己倒在奶奶的怀里,身上还盖着一件苗族人穿的外套。老人正用慈祥的目光看着我,对我微笑着。

此时,我感觉自己像个没长大的孩子,不知说什么好,不好意思的红着脸。

老人用手抚摸着我的脸说:“看你睡得很香,睡一会人就精神了。”

老人告诉我,她是去北京和儿子一家团聚的。因儿子工作忙,今年不能回老家陪她一起过春节,在儿媳的强烈邀请下,她就只好北上了。而我们是学校放寒假,奔着回家过节的。

到长沙站,我就跟老人道别了。

下火车时还是凌晨,雪下得更猛了,这个时点还没有公交车。那时,我叔叔还在省军区工作,我当时建议说,同学们都到我叔叔家去避寒取暖,充充饥吧。同学们都不同意,说这么多人大半夜的去打扰长辈不太好。

于是,我们就冒着凛冽的寒风,顶着大雪,步行去长沙汽车站,去换乘长沙到益阳的汽车。那时鞋子都被雪水湿透了。

随着内燃机的推出,这些曾经推动了历史前进的蒸汽火车于80年代中期开始逐渐在我国退出了铁路运输的舞台。

1988年中国停止蒸汽机车的生产,就此结束了蒸汽火车在中国运营120多年的历史。听说2016年1月新疆哈密地区三道岭煤矿中国最后一批6台蒸汽火车退役。

蒸汽火车最终成了我心中永远也抹不去的历史记忆,她们功成名就,淡然离去!

三、第一列火车终于来了

熟话说:要致富,先修路。

在老百姓的心里,铁路承载着进步,铁路承载着发展,铁路承载着未来。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在吉首读书,每到学校放寒暑假,回家往返总觉得是一个很麻烦的事。坐火车转道长沙回益阳,必须在怀化中转换乘到长沙的火车。

当时,有火车的地州市的同学跟我开玩笑说:“你们益阳太落后了,离省城那么近,连火车都没有。”我那时的感觉并不是没有面子,自己也觉得确实太落后了,如果有火车该有多好。

那时宁乡县同学就站出来得意的说:“我们终于不受没有火车的窝囊气了。”

因为宁乡县原属于益阳地区管辖,1983年高考录取到吉首读书时还是以益阳地区的户籍生源过去的,但就是这年晚一点的时候,宁乡就划归长沙市辖,让宁乡的学生们脱离了苦海,有了得意的资格。

在我们那时学生的眼里,铁路代表着一个城市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心理指标。没有铁路的益阳学生说起话来确实没有底气。就如一个穷人家的人不可能打肿脸充胖子一样。

故乡的铁路承载着我久远的梦。

1985年6月回到生我养我的益阳参加了工作。

因工作关系,经常要出差,出行的交通工具是一个头痛的事。那时经常想,要是有火车该有多好!

益阳市区距省城不足100公里,那个年代到长沙就一条319国道,路况差得要命,不塞车就不是319,真正的铁路连个影子都没有。

每次到省城去办事,就算单位专车也要早上5点钟出发,要是晚一点,到了宁乡就会塞在那里,一等就是几个小时。特别是要到省主管部门办审批、到省行办贷款等事项要是这样折腾就泡了汤。因为领导们不可能在那里专等着跟你办一件事,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了,只能下次再约。时常感受到交通落后给工作带来的被动。

与老同事们聊起益阳的交通,他们说这都是益阳人自找的苦。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国家的“三线建设”,国家给了益阳不少机会,但每次都自己主动放弃了。包括后来建设在十堰市的中国二汽,据说益阳的领导们坚决不同意。我当时想,白给的馍都不要,实在不可思议,此传说应该不太靠谱吧。

1986年我有幸来到位于十堰市的中国二汽出差。这次是到二汽的研发中心商讨并结算试制费的问题,因为厂里正在跟二汽合作为其研发汽车变速箱。

研发中心的领导们很客气,开着专车带我们到二汽的几个主机厂去参观,还不时给我们作讲解。在厂区内,我一路上看到的都是纵横交错的铁路专线和现代化企业的风彩。

主任介绍说,这些铁路专线都是和国家的外线铁路网连在一起的,按流程都可编组调度上线。我当时感觉,真是太牛了。他还带我们参观了汽车总装厂。总装厂的每道工序都是计算机控制的,每五分钟就有一台总装好的汽车下线,直接输送到火车车皮上,发往全国各地。我被现代化的工业生产水平所震憾,要是我们厂能够达到这水平该有多好。

他的助手还跟我们开玩笑说:“要是我们厂建在益阳,还用得着你们来结一点试制费吗?益阳的发展速度肯定要超过省城长沙了。”

我当时在想,也是啊,一个二汽就成就了一个十堰市,要是在益阳该有多好啊,那种强劲的发展后劲和优势一定能让益阳古城再度辉煌。何愁没有一条象样的铁路呢?

1997年益阳火车站终于迎来了出入境外的第一列火车。

这一列火车,比长沙晚了85年,比株洲晚了93年,比岳阳晚了83年,比郴州晚了61年,比衡阳晚了59年,比湘谭晚了39年,比吉首晚了19年......如果铁路是国家发展规划的风向标,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那么,益阳的火车确实来得太晚了。不过,这种晚不能抱怨益阳没有区位优势,不能怪国家战略布局和重大项目没有给益阳机遇,如果那些传言都是真实的,那就只能怪益阳人自身的战略短视让自己陷入了困境,失去了飞速发展的机遇期。

也许亡羊补牢,犹未为晚,新的发展机遇正在驰骋的火车上。

益阳火车站通车的那一天,我的好几个同事跟我请假要去看火车。我当然理解他们的心情,干脆让他们都去了。

到益阳火车站,他们看见一伙小学生,不约而同的匍伏下身子,耳朵紧紧贴着地面,像电影铁道游击队员一样,倾听远处火车隆隆驶来的声音。哦,不,他们应该是在倾听大地的心跳。然后,他们大喊着:“火车来了,火车来了!”他们在为益阳第一列火车的到来欣喜若狂,看他们的眼光追随着飞驰而去的火车,也追随着他们童年的梦想。

铁路把城市和乡镇连接起来,这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线路的串联。铁路网络的延伸,就意味着谁在网络的支点上谁就是未来经济发展和未来生活进步取得主动权的一份子。没有铁路,城镇和乡村就是散落的粒粒珍珠,有了铁路,城镇和乡村就是项链上的灿烂的明珠。铁路的开通,不仅意味着人们出行方式的变革,更是沿线发展命运的质变。

四、火车的D和G时代

“益阳终于通动车了!”益阳籍的同事兴奋的对我说。

是啊,终于通动车了。这是益阳铁路在运行20年后,铁路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通过对原有铁路线路的升级改造,2017年9月21日8时53分,D7578次列车缓缓驶入益阳火车站,标志着益阳正式步入D时代。

我们都迫不及待的想去体验D时代的火车带给我们的不同寻常的视觉冲击和美好的感受。

十分宽敞舒适的车厢环境,宽宽的过道,座位下方便乘客充电的插座,每节车厢配有电视屏......整车的服务设施比普通火车更加人性化,更加舒适、快速、安全,干净、平稳,价格也实惠。

益阳到长沙动车票价是26元,而坐从益阳东站至长沙汽车西站的大巴要30元,相对来说动车还便宜些,后来我们更多地选择动车出行。

在旅途中,或观赏沿途美丽的风景,或看一本心仪的书,或看一张喜欢的报纸,或品茗一杯自己喜欢茶或咖啡,或几个人聊聊多彩的人生......享受着铁路现代化提供的科技创新成果,在不知不觉中就到达了自己的目的地。

开往故乡的火车,承载着不同的故事,承载着久远的梦想,承载着美好的祝愿,一路前行!

自从2008年8月1日第一条高铁——京津城际高铁通车运营至今已经11年了。

如今,高铁已经在祖国广柔的大地上不停穿梭,展现其无穷的魅力。

火车发展到高铁时代,无论速度还是外观等各方面都已经不同于往昔。

高铁因其具有缩小地域和版图的力量,使得谁在这个网络空间里,谁就能享受到未来高铁经济的巨大实惠。

高铁无疑是益阳人一直期盼的目标。

2017年12月设计时速350公里的常益长高铁正式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

让高铁通过自己的家门口,是一种博弈也是一种魄力。益阳人民千呼万唤,终于真正迎来高铁的建设时代了!

这条高铁的批复对益阳人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标志着益阳迈进高铁时代又近了一步。

益阳新的高铁站——益阳南站,就位于益阳市高新区凤栖湖北侧,距既有益阳站直线距离约2.7KM。

益阳高铁的出现将大大方便益阳人民的出行,为益阳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契机,给周边的商业经济得到迅速的提升,带动益阳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大美新益阳的崭新形象,将更好的展现在人们眼前!

这几年,我作为一个小市民,出于对益阳高铁发展的深度关注,已多次到益阳南站的建设现场转悠,感受一下正式启动建设的益阳南站是否具有高铁一样的建设速度。建设者们高兴的告诉我:“到今年年底,你们益阳人就可以坐高铁去长沙啦,到2022年长益常高铁全线开通。”我真的为这惊人的建设速度而兴奋不已。

大的规划一定要有大的胸怀和大的眼光。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高铁经济时代就如同它迅猛的前行速度一样,带着希冀向我们驶来,又带着梦想奔向远方。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