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曹矞的头像

曹矞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5/30
分享

徘徊于汨罗江畔


汨罗一弯江水,迤逦蜿蜒,在中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已流淌了两千多年。

汨罗江本是一条普通的江,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屈原。在人们的想象中,汨罗江是诗家的圣地,文人敬仰之处。

余光中先生有挥之不去的屈原情结,曾写下“那浅浅的一弯汨罗江水,灌溉这天下诗人的骄傲”的佳句。他的诗句“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再一次被人广泛传诵。余老先生一直梦萦汨罗江,追慕诗人之祖。他以诗为屈原招魂,写道“有水的地方就有人想家,有岸的地方就有楚歌四起,你在歌里、风里、水里”。

其实,在中国有屈原情结者,何止余先生?如余先生,如我者敬仰屈原,不在少数,可谓成千上万,甚或几亿之多也未可知。瞧眼前,于汨罗江畔徘徊,彳亍,寻觅,凭吊之人甚众。或踽踽独行,或三五成群,如蚁如粟,一粒粒,散落在江边。

徘徊于汨罗江畔,缕缕清风拂面,眺望两岸风景,我一遍遍地背诵屈原的《离骚》《涉江》,心湖荡漾不已,便慢慢地洇染上粼粼殷红的微波。此刻,天色仿佛笼上了一层悲戚的忧郁色彩,诗中那神奇瑰丽的想象,还有那汨罗江畔孤傲清高的形象,深深地攫住了我的心。

屈原,是你吗?就在你曾经徘徊过的汨罗江边,我仿佛看见你孤高清瘦的身影。你披散着头发,沿着江边,一面疾步行走,一面痛哭吟哦。面对苍茫天地,你正在昂首指天发问,怒发冲冠。

此刻,我仿佛听到你姗姗向我走来的跫音,听到你旁若无人、声情并茂地诵读《离骚》。你手握书卷,摇头晃脑,时而慷慨陈词,时而低沉哽咽,时而大声斥责,时而如泣如诉……

楚怀王驾崩之后,长子顷襄王继位,以其弟子兰为令尹。当时,楚国人都责怪子兰劝怀王入秦的过错,所以你得到了广泛同情。但子兰非但不思己过,反而唆使上官大夫向顷襄王告御状,诽谤陷害于你。昏庸的顷襄王不问青红皂白,竟然在一怒之下,再次把你流放到江南。此后,“百姓震愆”,“民离散而相失”。你只得去故乡而就远,辗转流离于沅、湘一带。当时,你既不能回楚都,又不能远游。您圣君贤相的“美政”理想无从实施,无奈只能整日“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你曾热烈地颂扬诸如尧、舜、禹、汤、后稷、文王、齐桓、晋文等圣君,热烈赞扬如伊尹、傅说、吕望、周公、介子、伯夷、伍胥之类古代贤臣。你竟使用对比手法讲一些如桀、纣、羿、寒浞之流非圣之君,试图通过鲜明的对比来说明圣君贤相的重要性,同时借以说明无圣君贤相的危险性。“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你一贯主张用人唯贤,反对用人唯亲,敢于坚持真理,绝不向邪恶势力低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是古代贤臣“忠”的美德在你身上得到了最充分的表现,可是昏君怎会体察得到呢?你只有长太息一声:“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你请灵氛占卜、巫咸降神,询问出路,反映了你去国自疏和怀恋故土的思想矛盾,而在升腾远游之中,“忽临睨夫旧乡”。你在“美政”之向往完全落空,楚国坍塌破灭之际,终于不忍离开祖国,最后写了《怀沙》赋,怀抱石头,举身投汨罗江而死。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清风中传来了一个声音,不知何人在江边吟诵。

或许有人会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何必“举身赴清池”?他们怎会了解你的品性呢?你深知“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然而,你是绝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你坚决地说,“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你当然知道古代圣贤“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之道,但是,对于你来说,“独善其身”最好的办法便是以身殉国。

仔细想来,每个时代都不乏同流合污、助纣为虐者。瞧如今世上,“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者犹有多少人乎?由此可知,自古至今,你的高洁品性之难得之可贵,你的精神之崇高之伟大!这也是你永远被后人尊敬仰慕的缘由啊!

毅然决然以死殉国,投身于汨罗江,是你唯一的选择。你可知晓,你那痛苦无奈地纵身一跃,却是另一种光华万丈、异常美丽的永垂不朽,在中国历史的又是文学的江海湖泊中,激起了一层又一层晶莹剔透、令人惊叹的浪花,碎玉流银似的。

悲哉,纵身一跃的无奈!

壮哉,九死未悔的一生!

伟哉,上下求索的精神!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