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小木的头像

李小木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03/18
分享

传统

又到了几辈人吃团圆饭的日子,每个月这时候,娟子总是有些不好意思,自己一个成年人成年人,奶奶、婆婆、公公每个月都会每人一份的红包给自己,仿佛自己是个长不大的小孩子一样,成了团宠。

娟子是远嫁,老家住在离河北河南山东三省交界的农村,父母都是农民,一个弟弟早早的下了学,只有自己读了大学到天津找了个工作,经同事介绍认识了现在的老公小逸,当初谈对象母亲说什么不同意,一是“离家太远了,你看看那些远嫁的姑娘,有多少不后悔的,你受了委屈怎么办”,也是,好多年前她们村子有个姑娘省内远嫁,结果在孩子几岁的时候,夫妻两个人吵架,姑娘一气之下喝药死了,这件事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村民的阴影,有姑娘的父母多数都不同意远嫁。还有一次,母亲在乡间的路上遇到了一个陌生女人躺在地里嚎啕大哭,忙过去问,那女人披头散发哭的不成样子“我是远嫁,千里之外随他而来,什么都不图,可结婚以后,受不完的委屈,解决不完的婆媳矛盾…一家人拿我当外人,又有孩子,我能去哪里”,母亲也跟着掉泪,自己也是有女儿的人,又有哪个父母愿意看到被自己捧在手心里的宝贝伤心成这样呢?二是“我们家是农村人家,几辈人都是种地,人家家市里独苗,有车有房,父母上班,爷爷奶奶也都是退休,差距太大,以后过起日子问题也多,我们家不攀高枝,找户自己老家的寻常人家过普通日子就行”。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时代早已过去,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无法用这些问题来决定结局,两个孩子谈的挺好,母亲无奈,只得暂时顺从女儿,提出双方家长见个面,娟子母亲当着男方几辈人的面直言道“一、我们是农村人,这一点你们知道,嫌弃的话可以不谈,如果真结婚过起日子来,别叽叽歪歪的各种嫌弃我女儿是农村人,完全没必要;二、两个孩子谈着合适,我们图的是这个人,不是你们家房子车子,所以以后两个人有什么问题别总嘀咕房子我家买的,那个这个我家买的…”“嗯,我们也是怕年轻人压力大,所以全款买的房子…”小逸父母彬彬有礼的说道,并没有想象中的傲慢。“我不关心是全款还是首付,因为那些不是我们在乎的,你们是为了你儿子,再说了,不管跟谁,只要儿子结婚,总该给人个住的地儿吧?”娟子母亲不紧不慢的说着,“还有,我们家普通人家,如果真成了,也没有多少陪嫁,没法和你们家攀比,彩礼我们也不收,权当支持两个年轻人成立新家庭过日子…如果两个孩子自己愿意,遇到困难我们肯定也是尽力帮”娟子母亲心里想着,为了自己女儿,索性打开天窗说亮话,婚前把话说透,免得女儿以后受委屈,即便是现在对方不乐意了,一切都还来得及。

因为两个年轻人谈的来,没多久便结婚了,说句实在话,娟子是个明白事理的人,但是脾气火爆,母亲心里还是有些担心,这直脾气不和婆家处出矛盾就算好的,不久,母亲便发现自己的担心纯属多余了,公公婆婆担心新婚夫妻和他们一起住不自在,也觉得很多婆媳矛盾就是在一起住才出现的,所以一结婚,便让自己唯一的儿子和媳妇去他们自己的新房住,时不时打电话邀请他们过来吃团圆饭,这一点正合娟子的心意,因为本是不同地域的人,很多习惯包括饮食都不一样,临搬出去时,婆婆嘱咐娟子“干活要多支使小逸,他不干你给我说,该训的就要训,该骂的要骂,别惯他臭毛病…”,不管婆婆说的是不是真心话,娟子心里真的是暖暖的。

经常受公公婆婆还有奶奶的嘱托,顺路帮他们带一些生活用品送回去,原本也花不多少钱,娟子也没并不计较那么多,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每次婆婆公公总会在原价的基础上额外多给娟子一些钱,说什么“跑腿费”,第一次娟子说什么也不要,结果婆婆故作生气,说什么“要不然以后不让你帮我买了…”,娟子只好收着,也总是想方设法的给公公婆婆奶奶这些长辈送去一些水果或者别的稀罕东西。更让娟子意想不到的是,婚后不久第一次家庭大聚餐,婆婆打电话说做了一些娟子爱吃的菜,过去吃顿饭,娟子给小逸打过电话,下了班买了些水果直奔婆婆家,吃饭间,婆婆先拿出一个红包,对娟子说“奶奶退休工资发下来了,孙子媳妇和外孙媳妇每人一个红包,不偏不倚,都一样”,一头白色卷发的奶奶笑眯眯的看着娟子,心里别提多欢喜,“妈,我这么大个人了怎么能要奶奶的钱呢?以后该我孝敬你们呢”,“拿着拿着”奶奶慈祥的说,“拿着吧,这是咱们家的‘传统’,而且我和爸爸这个月开了工资,也都给你准备了一份”,话语间,婆婆又掏出两个红包,一并给了娟子,小逸在旁边也帮腔“这是咱家的传统,妈让你收着你就收着”,娟子不明所以,只得拿着放在一边,等饭后再细问婆婆。

饭后,奶奶回房间休息,公公和小逸在厨房刷锅洗碗,婆婆好像知道娟子有疑问一样,让娟子挨着她坐下,娘俩儿吃着水果聊天,“娟子,奶奶和爸爸妈妈给的红包,你放心的收着”“妈…”“你听妈说,我们家有这个传统,妈刚结婚的时候,奶奶就这样包给妈,还有你姑父,我们一人一份,奶奶从不瞒着谁,奶奶说‘所有进入这个家庭的外姓人,都要被高看,这样才有利于咱们这个家庭的团结’,我刚嫁进来时,奶奶也给我包红包,后来生了小逸,奶奶就给小逸,现在有了你,自然就给你了”“可是,妈,奶奶岁数大了,只有那些退休金,我怎么能要她的钱呢?”“娟子,我们都特别赞同奶奶的做法,所以我们也继承下来这个传统,奶奶说过:‘钱,什么时候才叫够?想挣的没数,能花的有数,最后多出来的,还不知道是福是祸’,她手里还存的有些钱以备不时之需,多余的都散给孙男娣女,一家人在一起高高兴兴最重要,再说,现在的年轻人不似以前,原来在家种地的盖个房子,上班的分配住房,现在多数人要自己奋斗买房买车,赶上家里老人生病,又要顾老又要管小”婆婆语重心长的对娟子说着,娟子心里说不出的感动。再后来,娟子每个月都会收到这个家庭的“传统”,身边的朋友知道了,都羡慕的不行“这种家庭,多少女人们的天花板,如果多一些这样明事理的家庭,我不怕结婚更不怕生孩子,别说真给我包红包,就是说句温暖的话暖暖人心也是好的”“和我们家简直是天上地下,我们既要自己奋斗买房买车,又要自己照顾孩子,还要时不时的给婆婆公公‘孝敬钱’,人家从五十岁就开始什么不做养老,一个不顺心就给我扣一定‘不孝顺’的帽子,我都不知道结婚生孩子的意义是什么…”,“就是呀,家里有这样的老人,无论你做什么,哪怕是小两口之间吵个架,你连过分的话都说不出来,说话之前先考虑‘我这样讲话对不对的起家里这些对我好的长辈’,哪怕老公犯了错误,还得考虑我去哪里找那么好的公公婆婆?”,娟子突然有一些明白,为什么身边的大龄青年特别多,很多人不愿意结婚…

说起生孩子,娟子结婚这么久还没孩子,婆婆也并没有着急催生,总是平常心对待,娟子准备好好调理一下,为这个幸福的家庭开枝散叶,当婆婆知道后,第一反应是“娟子,真有了孩子,没个三年五年的,你哪里都去不了,咱俩都请几天假,要孩子之前妈先带你去旅旅游,让爸爸在家照顾奶奶吧”,老公故作苦恼的说“娟子的地位比我高出太多了,以后被欺负我只能找我丈母娘了”…

定好了旅游的时间,娟子和小逸决定先去看看姥姥,帮姥姥收拾收拾家务,姥姥看到小逸和外孙媳妇来了,乐的合不拢嘴,两个人简单的帮姥姥收拾了家务,姥姥掏出一个红包“我包半年的‘保洁’服务,常过来和我说说话就行,顺便收拾家务…”,娟子知道姥姥又在开玩笑,不过是希望他们能常过来聊聊天而已。收拾完家务姥姥拉着娟子的手说“妈妈能带着去出去旅游,也算明白事,你们家幸亏有个明事理的奶奶,这一点太让我佩服了,当初你妈嫁过去,我也是感到庆幸”,“奶奶,我朋友们都羡慕我,好多问小逸有没有兄弟,好像高门大户和电视上才这样”,“你看一家有个明智的女人,会影响几辈人呢,奶奶是个明白人,钱攥在手里没啥用,两眼一闭撇下一堆钱,没准孩子们还因为钱反目成仇,还不如散出去,教给孩子们怎么经营好一个家庭,再者,奶奶对儿子女儿一家都是一样,一碗水端平,不藏着掖着,孩子们哪里有那么多的比较怨恨?据说爷爷生病的时候,谁过去伺候,奶奶也不亏谁,给人按工资补上,看似奶奶一直在往外给予,但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奶奶收获最大,满满的人气儿,人情味儿,子孙绕膝,天伦之乐可不是那么轻易得到的,我在她身上学到了很多,你妈妈可能也有不足,但她也在尽力”,“奶奶,我都知道,我妈比我娘家妈对我还好,我还有什么不知足呢”,“好,如果每户人家能把自己的小家庭经营好,那中国这么多户小家庭,会是什么样子呢?”

娟子想着这个家庭,思考着自己也该做些什么,绝对不是把这种“传统”简单的传承下去,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老人们上了年纪,金钱物质已不是特别重要,在买些小玩意哄他们开心的同时,再多一些的陪伴吧。母亲看着女儿在这个家庭倍受宠爱,也加倍的对女婿好,一转眼儿子也要结婚了,母亲想着,虽然论家庭条件自己比不上女儿亲家,也不可能去借钱效仿人家对媳妇好,但总归自己有多大力气使多大力气,而且一碗水端平,媳妇女儿一样待遇,甚至,对媳妇要比对女儿还要好,这个家庭才会更和谐。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