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守护青石的头像

守护青石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3/06
分享

面条

     守护青石

    常年漂泊在外,思乡之情每每泛起,这时倘若能吃到一碗面条,立刻心满意足,仿佛家乡的味道,全都融入其中,一碗面下肚,乡愁立解。

小时候,面条中我最爱吃的是油泼面。改革开放初期,关中地区生活条件仍然非常艰苦,百姓三餐离不开面条,油泼面是面条中的奢侈品。老家富平一带的油泼面,叫做“油泼棍棍面”。每隔几日,母亲把和好的面醒好,在案板上揉搓滑顺,切成细条,然后搓成细长的棍棍状,沸水中煮熟。出锅后,撒上葱花、辣椒粉、盐、花椒粉、青菜,“滋...”,一勺滚烫的菜籽油浇上去,再拌上酱油和醋,一阵迷人的香味扑鼻而来,立刻牵动了味蕾,口水瞬间流了下来。甩开筷子,大块朵颐,一碗面下肚,浑身3600个毛孔没有一个不舒坦。每逢这时,我的固定任务便是拉风箱烧火,经年累月中,竟然无师自通,学会了地道的关中油泼面,每每一碗油泼面出锅,家人都赞不绝口。细长细长的面条,小时候,面条的一头是妈妈温暖的双手,而今,面条的这一头洋溢着亲人的喜悦。

走出家乡的大门,惊异地发现,面条在大江南北竟繁衍出众多姊妹,有油泼面、凉面、哨子面、卤面、焖面、刀削面、热干面、拉面、担担面、biangbiang面等等。仅油泼面一种,又有油泼扯面、油泼棍棍面、油泼拉条子、油泼饸饹面等。可谓品种繁多,各具特色,吃一个月都不带重样的。面条或宽、或细、或长、或短、或硬、或软,有筋道的、炖烂的,有菠菜的、荞麦的,有烩的、炒的、拌的、煎的,有汤的、干的。精湛的制作工艺充分体现中国人心灵手巧、创造力非凡,彰显出中华民族热爱生活、充满智慧。形形色色的面条遍布中华大地,吃面条的人们五湖四海。一张餐桌上,前一刻还陌生的人们,一碗面上桌,你一言、我一语,场面立马热闹起来,时不时会“吃”出个老乡来。毛主席在到陕北吴起县铁边城镇时,一口气连吃了三碗荞面;习大大设家宴款待连战夫妇,餐桌上主打面条就是“biang biang面”。亲爱的朋友们,倘若来访,桌上必有我亲手制作的油泼面

面条做法简单,容易煮熟,既可以做正餐,也能当点心吃。大家你一碗、我一碗,吃着、谝着,生发出诸多有关面条的文化习俗。在中国,过寿吃长寿面。脸即面,那"面长即脸长",脸长则寓意着长寿,于是人们就借用长长的面条来祝福长寿。渐渐地,这种做法又演化为生日(节日)吃面条的习惯。面条们耐不住寂寞,飘洋过海,韩国在婚礼当天的宴席上要有面条,意寓“白头偕老、天长地久”。泰国在传统欢庆日里吃面条,为的是“喜事不绝”。日本人流行在七月初七那天吃素面,以祈愿“好运连连”。

面条简单、便捷、营养、筋道,吃面条的人则直接、豪爽、善良、厚道。面条已经融入中国北方人的灵魂,一天没面条就不舒坦,三天没面条就仿佛丢了魂似的。距今7000多年前的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了中国最早的粟麦,记录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早在甲骨文中已经有了“麦”字,中国的五谷是指粟、豆 、麻、麦、稻。诗经《鄘风·载驰》记载“我行其野,芃芃其麦”,而《诗经》、《书经》等里面,只有“百谷”,还没有说“五谷”的,说明从百谷到五谷,再从五谷到小麦,经历了农人们长期的培育和筛选。在历史长河中,对面食的诉求镶嵌在了国人基因序列中,烙印在了灵魂深处,连接着亲情、友情。

粉身碎骨聚砧板,千锤百炼化银丝;劝君更食一簋粟,天下此物最解思。思索间,一碗色香味俱全的面条端上桌来,三分为美食、三分溯历史、三分显性格,热气蒸腾着,散发出一丝抹不去的乡愁。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