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达专的头像

陈达专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207/08
分享

“惆怅”与“朦胧”

法国大诗人保罗.瓦雷里说过:“我的诗,甘愿让一个读者读一千遍,而不愿让一千个读者只读一遍。”

而上世纪三十年代我国诗人辛笛的一首短诗《航》,就属于那种能和瓦雷里所追求一的样,可以让读者反复吟诵多遍的好诗:

(作者:辛笛)

帆起了

帆向落日的去处

明净与古老

风帆吻着暗色的水

有如黑蝶与白蝶

明月照在当头

青色的蛇

弄着银色的明珠

桅上的人语

风吹过来

水手问起雨和星辰

从日到夜

从夜到日

我们航不出这圆圈

后一个圆

前一个圆

一个永恒

而无涯涘的圆圈

将生命的茫茫

脱卸与茫茫的烟水

1934年8月海上

说起这首《航》,正是我国上世纪三十年代吸粉超多的一首短诗,是当时的学生诗人辛笛的成名之作。

此诗写于一九三四年八月,那时的辛笛在清华大学外文系读三年级。他后来谈起过这首诗的创作,是缘起于在暑假里的一次乘航船出海旅行。这样说的话,创作经历竟然和徐志摩写那首经典之作《再别康桥》有点类似。因为徐志摩的那首诗也是在英伦归国的海上航行途中写就的。

首次的航海行程令辛笛激动不已,他在甲板上倚栏观赏,近距离地感受到大海的奔腾辽阔和深不可测。如后来他自己回顾的,当时,虽然那颗年轻的心就像大海一样波涛起伏,但仍然有那么一丝丝接近惊恐的惆怅。

他观看着海上景色,在波澜起伏和惆怅惊恐的心绪交替中,几乎是一蹴而就地写成了这首短诗《航》,没想到会一诗成名。

这首诗于一九三四年发表在《大公报•文艺副刊》上。发表后获得了广大青年读者群体的喜爱和好评。那个年代热爱和崇拜新诗的年轻人,其中更多的是青年学子们,竞相传阅转抄。在一些晚会或典礼上,很多人以上台朗诵这首诗为荣。甚至传说有男女青年因为都喜欢这首诗而相爱。

后来有位旅美诗人叫叶维廉的,就热情地将此诗译成了英文,并刊印在《夏威夷评论》的东、西方专号上。很快,加拿大诗人联盟主席亨利•拜塞尔教授也将此诗翻译成英文,加以发表。于是,这首《航》又长上“翅膀”,得以在海外诗歌爱好者中间流传开来。

更离奇的是几十年后还有人对辛笛的《航》着迷,甚至于仍然将诗人想象为一个青春少年。

那么,时隔八十多年,我们来看看辛笛的这首《航》,凭什么能让读者着魔,一遍又一遍复读,就像品一杯好茶一样,越品越有味道呢?

反复品味,我从中找到了一个突出的特点:惆怅的情调。

同样是身处乱世的惆怅,但辛迪的这种惆怅,又不同于两千年前屈原诗中所表达的“念天地之悠悠,独苍然而泪下”那种幽怨且不得志的惆怅。这时的辛迪,毕竟是如日初升的青春年华,尽管置身于一个战乱年代,但辛迪诗中展现的,更多的是大自然的伟大,和那么一点点人生的渺茫与无奈。

我们航不出这圆圈

后一个圆

前一个圆

一个永恒

而无涯涘的圆圈

在上世纪二十、三十年代,我们的神州大地上,先是军阀混战和外寇入侵竞相上演,而率先觉醒的中国共产党人尚在中外反动势力扼杀之中,苦难的中华民族在三座大山的压榨下,已经是哀鸿遍野,民不聊生!惆怅和愤怒,几乎成了当时忧国忧民的优秀青年诗人一种共同的基调。

我读诗,喜欢横向扫描。于是发现曾经号称“雨巷诗人”的戴望舒,也在一九二七年写出了“太息般的眼光”和“丁香般的惆怅”(《雨巷》)。这种“太息”和“惆怅”,尽管是由对一位梦中情人的思恋而引起,颇有“求之不得,辗转反侧”的古典遗风,但却反射出一个让人抑郁、苦闷的时代背景。

横向扫描中当然少不了徐志摩那首脍炙人口的《再别康桥》。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为什么诗人表现出那么压抑和自卑?我在无数次寻求答案,最后还是要从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来求证。

徐志摩在英国求学的上世纪二十年代,正是英国在一战后以战胜国身份回复元气后的高光岁月。科技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兴盛,让英国声名远播,吸引全球精英学子到剑桥、牛津等一流大学求学。

而反观我们中国,当时却正是民不聊生、水深火热的至暗时代,在全世界的印象就是贫穷落后,满目疮痍!甚至中国领土上的洋租界里还挂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侮辱性极强的木牌,中国人能不压抑,能不自卑么?

可怜站在康桥之上的华夏青年精英徐志摩,也许将中英当时的现状做了一个比较,也许满腔愤怒甚至还有嫉妒和自卑,剩下的,当然就只有强作潇洒挥挥衣袖,“悄悄地来,又悄悄地走”了。

无论是戴望舒的压抑和苦闷,还是徐志摩的压抑和自卑,到了诗中,都化成了一种淡淡的、隐隐约约的惆怅的情调。

惆怅,是辛迪的成名之作《航》的主基调,也是二十、三十年代许多优秀的中国新诗的主基调。而处于那种黑暗的时代,惆怅的主基调正好也迎合了千千万万读者的审美需求和情绪宣泄的倾向。

“文似看山不喜平。”读那些一眼就看到底的诗,还不如喝杯白开水!这里面,许许多多读者喜欢反复诵读辛迪的《航》,以及那个时代的许多优秀诗作,不仅仅是被诗中惆怅的情调所吸引,还有就是诗中留下的空白能让人思考和引申。用今天的话来说,这些优秀的诗作都有一种勾引读者的“朦胧”的味道。

说到这里,又让我联想到了我国新时期之初曾经轰动一时的“朦胧诗”。因为处在文革十年后百废待兴、拨乱反正的那个特殊年代,“朦胧诗”也会透着一股惆怅和愤怒的味儿。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北岛《回答》节选)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顾城《黑眼睛》)

“朦胧诗派”是一九八零年在我国诗坛出现的一个新的诗歌现象或新的诗派。代表诗人有:食指、北岛、杨炼、舒婷、芒克、顾城、江河、梁小斌、王小妮、傅天琳、林莽、田晓青等人,也有人提到了严力、根子、黄翔、方含、哑默、多多等人。

这些诗人以不约而同的艺术追求和引起读者共鸣的诗作,在我国新时期前期迅速“崛起”。如诗歌刊物《今天》创办人北岛的代表作《陌生的海滩》、《在天涯》、《午夜歌手》、《开锁》;号称中国女诗人舒婷的《双桅船》、《致橡树》;有当代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和“童话诗人”标签的顾城的《生命幻想曲》、《黑眼睛》等,赢得一波又一波的争鸣与喝彩。

雾打湿了我的双翼,

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

岸啊,心爱的岸,

昨天刚刚和你告别,

今天你又在这里。

明天我们将在,

另一个纬度相遇。

是一场风暴,一盏灯,

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

使我们再分东西。不怕天涯海角,

岂在朝朝夕夕。

你在我的航程上,

我在你的视线里。

(舒婷《双桅船》)

记得当时国内一所著名高校的中国当代文学教材给予“朦胧诗派”这样三个层面的定义:一是揭露黑暗和进行社会批判,二是以浓厚的英雄主义色彩在黑暗中寻反思与探求以图“寻找光明”,三是在“文学即人学”和广义人道主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人”的特别关注。

我想,“朦胧诗派”的崛起,更应该和一个特定的年轮挂钩,即十年动乱结束后,我国文学终于告别那个“口号即诗”的狂热而又浅薄的历程,进入一个回归诗歌应有的美学魅力的新时代。

在这个新的时代,诗人们更加注重诗歌内涵的深度与广度,更加让诗歌能够走入读者的心灵去引起时代的共鸣,也更加吸引人们去反复玩味和吟哦。

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辛迪、戴望舒、徐志摩们的“惆怅情调”,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北岛、顾城、舒婷们的“朦胧诗派”,再到本世纪的今天,百年变迁中,很多新诗人、新流派的冲击,为中国新诗书写出一部多么波澜壮阔,多么丰富多彩的诗歌美学发展史!

话又说回来,百余年来的诗歌美学,绝对不是我这样一篇短短的随笔可以说得透彻的、说得明白的。但我愿意先在“惆怅”和“朦胧”这个切点,哪怕只是浅尝遏止地大胆探索,再神奇也要尝到点味儿,才能自有所获。现在把这点“味儿”表达出来,也许能抛砖引玉,引来更多关注和更深入的研究。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