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城有一个叫鼓楼道子地方,那里还有一条小巷子和它交汇。巷子不深,但也幽长幽长,青砖水泥铺就的小道已被来来往往的人踩磨的明明亮亮,遇到雨天,还真有姑娘撑着花雨伞从小巷款款而出,勾起人无限遐想。
写这篇文字,是因为每次经过那个巷子,都能闻到烤饼子的香味,有浓、有淡,或近、或远。
那就是老五家的缸炉烤饼,就在小巷子的深处。
缸炉烤饼,顾名思义就是用炭火烧缸制作的烤饼,这是一种很独特的方法,它利用了缸的光滑、耐火和厚度,烧烤出来的饼子不糊、面光,吃起来香、酥、脆。
老五的缸是特地在外地定制的,壁厚、底大、肚圆,内壁没有斑驳,再用铁皮将其严严实实地包裹住,缸外壁与铁皮中间20公分左右为保温层,塞满了草木灰等防火隔热的材料,只露出三四十公分左右的圆圆的缸口,缸口周围还贴上了白白的磁砖,饼子出炉了就放在那上面,即保温又卫生,一看就非常讲究。
一条老街的巷子里,有那么一缸饼子冒着香气,哪有不吸引人的呢。所以只要他的炉子烧着,前来买饼子的人肯定是里三层的外三层,大人们踮着脚尖,小孩子则是从大人腿缝往里钻,等着饼子出炉。而这就是小县城的市井生活,这就是家乡的味道,而幸福就是这么简单,是一炉冒着热气的缸炉烤饼,是老五小两口年复一年勤耕不辍的日夜黄昏。
老五的饼子,用料非常考究。面就不用说了。葱,只用农家种的小香葱,一青二白,洗净沥干,刀一破皮,清香四溢;肉,只用农家土猪的上好五花肉,三层肥两层廋,红白相间,白里透红;芝麻,只选用上等的白芝麻,粒粒饱满,再洗净晒干;油,只用小磨芝麻油,色泽明亮,香儿不腻;炭,只用硬杂木烧制的银炭,敲着杠杠响,烧起来没有烟子,没有味道,没有污染。你再看那加工好的馅料,有青有红有白,青的是香葱,红的是瘦肉,白的是葱白和肥肉,都切得极为细碎,加上佐料充分搅拌后腌制备用。如果当天没采购到好的材料,第二天他宁肯停工一天,也不会随便买点次品充数。
和面的事是在家里完成的,用的功夫外人是看不见的,大慨在凌晨四五点就要完成,冬天可能还要早些。面盆搬到小巷里,揭开纱布,面团已经白白胖胖的,用刀划开,还能看到很多细小的蜂窝,将饧好的面团用手在案板上揉匀揉透,挤出空气,然后搓成长条状,再揪成大小均匀的小剂子,又将小剂子揉圆摊开,再包上馅料用手压扁,饼子的雏形就出来了。
接下来才是真功夫。
此时,炭火已在缸底熊熊燃烧,把缸内壁映得红彤彤的,炉内的温度达慨在200度左右,待缸烧烫后,只见老五将包好料压扁后的面饼在不贴炉的一面蘸满白芝麻,托于掌心,在生坯的另一面沾少许水,伸长胳臂,迅速探至炉底,“啪”的一声,面饼便被贴于炉壁上。整个过程很快,却很要技术。要求眼要准、心要稳、手要快,要往炉肚子里贴,动作必须麻利,以免被炉火灼伤。要贴得到位,确保完全利用有限的缸壁空间。要贴得结实,以防止松动脱落。
这个时候,温度非常关键。缸里的火忌暴又忌弱,暴了饼子易烤糊,弱了火力不足,饼子会夹生,全凭经验看火候。还有如果炉壁温度低了,饼子会贴不住,掉在炭火里就成了废品。
进了缸里的饼子,一面有缸壁加热,一面直接被炭火烘烤,腹背受热,水份迅速蒸发,芝麻被烤得金黄,饼子迅速成熟,变得鼓鼓胀胀,馅料里的油脂也慢慢浸了出来,释放出芳香气味。那味道,让在场的人又忍不住踮起脚一阵骚动。
刚出炉的饼子最好吃,外焦里嫩,色泽金黄,味道香醇,别有风味。特别是炉口的饼子受热均匀口感最好。长听老年人买饼说“给我挑两炉顶”,就是这个意思,再刷点小磨香油,你能听到芝麻高温受油后开裂的声音,那香味,是让人怀念一辈子的。
其实,老五并不是他的名字,而是在家里排行老五。老五也不老,年龄在40多岁。老五家里原来蛮困难的,但他脚踏实地傍着真诚仰仗着勤劳,现在的生活就像他的饼子一样有滋有味。原来,他一个缸炉一个人一天只卖那几个小时;现在,因为平时还有别的事做,改成在星期五的下午和星期六、星期天的做,由一个人单打独斗变成夫妻唱戏,由一个缸炉发展到三个缸炉。所以想吃他的饼子还是需要看好时间再去心平气和的等待。
制作缸炉烤饼是个苦力活。剁馅几个小时,揉面几个小时,炉子前站几个小时,不是为生计,一般人不会吃这个苦。你看他结实的臂膀,你就知道他花了多少功夫;你看他额头上的汗珠,你就知道他有多累;你看他通红的双手,你就知道他经受了多高的温度。
我经常吃到老五家的烤饼子,是因为父亲隔一段时间都要买几个让我带回十堰给我家闺女吃。每次用不沾锅用微火将饼子慢慢加热后,也是满屋飘香,虽说味道没有现烤的好,但女儿也吃的很满足。这个时候,老五的烤饼也成了父亲传递爱的桥梁,传送亲情的方式。
但实话说,老五家的饼子卖的挺贵的。起步就是六元钱一个,再要求饼子做大点加点料的,就卖到8块、10块,甚至还有20元的。但这仍然是供不应求,要想多买点必须提前预定,因为它每天只加工那么多,每天只在上午卖那两三个小时,没有买到好食材他还会歇业停工,吊足了人们的味口。吃过他饼子的都记住了那个味道,通过口口相传,一传十十传百,现在他做的饼子经常被人几个十几个的捎到北京、武汉、十堰,当然,还有其他的地方。
现在,越是传统的东西越是有人喜欢有人热爱,老五做饼子用的是传统方法,是用心在做,从不偷工减料,这就是他家饼子长盛不衰的原因。实际上,古楼道子里还有几家做饼子的,但都没他卖得好。很多在外地的房县人回来后,瞅空都要去买他的饼子,因为想的是故乡的味道。
过炉的饼子,飘摇的味道,背后的故事都与情感相联系。就算时间和空间带走了人,却永远带不走你的心,手里拿着刚出炉的饼子,有没有感受到一丝温暖,幸福的香味慢慢溢散开来?
每个人都有一份关于家乡的缱绻回忆,那缱绻里,有父母的叮咛,有儿时的玩伴,有心里的那个姑娘,有撒慢屋顶的点点星光,更有厨房里飘荡的缕缕油烟味。
老五的缸炉烤饼,是那些丢不掉的味蕾思念,和寻常人家的淡淡的悲伤、淡淡的欢喜、甜甜的回忆。
2021年5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