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川北河的头像

川北河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11/15
分享

金秋香山叶更红

上午八点五十从小区出来,骑青桔单车到大井地铁,十四号线到西局站倒十号巴沟站换乘西郊线到香山,十点二十分左右,香山站到。

秋天哪里好,秋天来看香山。

霜降之后,立冬之前,香山最美。

自从西郊线开通,来香山就更为便捷的了。每年一进入秋天,香山的游客总是络绎不绝,尤其红叶观赏期。

今天是一个阴天,一早还偶尔零星的下着小雨,不见秋高气爽之蓝天白云,天空朦朦胧胧中夹杂点秋色无边的浪漫的潮润,尽管如此,仍然抵挡不住热情的游客,他们大多从城市的四面八方赶来,西郊线轻轨边相邻的马路上,从颐和园西门路过开始,一路停放着直达香山的各类旅游大巴,有外地来京的旅行社车队。

香山车站周边得到较大的整修,红枫路,香山路,一棵松路,杰王府路,三角地带小广场,新建的香山革命纪念馆等都增添了不少新的美好色彩。

喜欢站前上来右侧不远的通香山公园北门的一条一大块一大块红褐色板石铺设的碧云寺路(现叫煤厂街路),金秋的微雨后,一帘秋光静谧的倾泻在石板路上,光影斑驳中,漫步其间,清丽而坚实之感让人足迹安泰,心生祥和,稳而知趣,康健喜悦。

香山的美或许并不在顶峰鬼见愁上能够眺望朗朗碧空天下一览壮阔的京城风光,它在路上,在远观中这万象新天里的那满山满坡的金秋之红。

香山二十八号大院墙上红藤披垂,那悬挂的一枚枚红叶,虽不见阳光照射着,但依然给人红棕棕之感,大宅院门是一扇朱红漆的大铁门,正好吻合一墙之红叶,几位年轻的染着金发的姑娘们正摆着姿势在此留念合影。

今天不准备观景,只走路,登山,不着笔墨过多记录,原本这样打算着。

十点五十到公园北门口,一条“2019香山红叶观赏期31届”巨幅横幅相伴在门楣上。

红叶妆点着香山,香山妆点着世界,世界妆点着美梦,美梦让红叶情怀更妖娆。

登山常常给人感悟。

红叶传情,不是源于今朝。多年前,还在塞北的时候,每年秋天,营区的树叶早早泛黄泛红,军旅一年年就在深秋的落叶之中度过,不久皑皑白雪铺满了兵营的操场,我们开始换上厚厚的冬装,大棉袄,大头鞋,大棉帽,穿的整整齐齐,将领花、帽徽也整了整,来到旅部办公楼前的一大片早已银装素裹的林地里,俯身卧雪,和战友几人合照留念,在这之后日子,老兵也该返程,告别军旅,荣归故乡。军校毕业的当年秋天,去城区中心广场边的一家商厦购物,认识柜台一位女孩子,她的名字其中两字就叫“红叶”,那算是军旅中的一段情,见到她的那天,心是那样的砰然跳跃,送给了她一条初冬的红围巾,我们还没来得及更好的认识,不久部队面临裁减,动员、协调、分流在紧张井然有序中不知不觉就离开了古城,人生如果不逢大事,心田也少有的能留下一抹抹记忆,前途、道路、命运也该是另一番天地的了吧。

只是人生,多少过去,必将过去。过了今日世界再无今日,有,那也只是历史,只是记忆和虚幻。世界最为真实的也只有今天,而明天还不确切。所以,世界每一天都是新的,生命也是如此。每一个人每天有大量的细胞脱落,也该有大量的细胞再生,世界是一个渐趋完新的世界,而你永远也是一个渐趋完新的你。

人理该远离虚假,注重真实,善良和完美。

“等等马老师”一群小学生在身边经过,有小孩子在招呼同学,“见到红叶了吗”带队的女老师问道,孩子们答到“见到了满山遍野的红叶”。孩子们都穿着红坎肩,一个只顾低头登石阶的孩子在拽我的后衣角,他把我误当成他们队伍中的一员了,抬头我俩四目相对的瞬间,他才发现认错了人,默不作声的无比的羞涩之态,一转身跨到一个高大的男老师跟前去了,乖巧可爱的孩子,今天我跟他们着装有点相似,也是一件红色风雨外套,红色休闲绒裤,走着走着大家就一前一后自发的走到一起了,在红叶密布的坡峰里,彼此一时不易察觉。

西山晴雨,日煦风和。

红叶年年有,今朝叶更红。路边山林间地喇叭播放,香山红叶历史悠久,从金代开始就一直盛行,有三角枫,五角枫,鸡爪枫等品种枫树。

慢慢悠悠顺着一堵山墙根边也刚好是缆车行进的山坡上铺设的两千多个石阶而上,下午一点多登到香炉峰。到香炉峰《重阳阁》“福屋”东面一株用于悬挂红色福牌福条的祈福松树前留驻片刻,这成千上万的“祈福心愿”红色牌子和绸带,势必承载人世无数温馨和幸福的吧。

登香山多次,这次对香炉峰之名由来才有所了解。“登高之处,你没见古代人家皇帝,什么时节登什么山”拍照间,有人边看简介边说。山顶上一块铁制平面图上印着“香炉峰海拔575米,形似香鼎,阳光照耀时山谷中云真蒸霞蔚,宛如香烟升腾,故此得名。又因地势陡峭,攀登艰难而俗称鬼见愁。清代为乾隆皇帝重阳节登高之所,称重阳亭,乾隆皇帝曾六度于重阳节登香山赋诗。现峰顶主体建筑重阳阁建于1983年,是眺望京城的绝佳之处”。

第一次途经《梅》石,一整块常年风雨洗礼的裸露在山野中的高高大大的黑褐色的巨石,它位于香炉峰下便民小吃店正中间那条石阶下去不远的左手方不足百米处的一小段山腰上。1922年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在香山雨香馆居住期间,曾与几位好友游览到香山,据说梅先生即兴在巨石上写下“梅”字,高1.95米,宽1.9米,并署名“蘭芳”,右下侧携刻“壬戊三月二十有四日,萧紫亭、齐如山、梅蘭芳、王幼卿、李释堪同来,蘭芳写梅,释堪题记。香山游者虽多,未必遂登此石,亦足以自豪矣。齐如山监刻”,人称“五君子刻石”,亦称“梅”石。

自古梅花香自苦寒,今目睹香山“梅”石,唯念“梅花”不畏严寒耐忍艰辛之品性早已深入香山石髓,兰芳等学艺之人,先初是历经一番苦和磨砺的。

金秋香山叶更红,“梅”石佐证着万千红叶。

五点半下山来,从东门出。

这次走红叶观赏区,山上有几条小道,在红叶的山岭中走走停停没想到路牌指示这是穿行在香山古道上,这条古道一直联通到西山那边的八大处。

2019年11月3日 香山途中记述 11月15日 京 夏家胡同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