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始终是人学,文字是载体,是激励人斗志,前进,不断奋发有为的一种印刷于纸张、或展示于手机显示屏等媒介上的一类精神产物。
好的文学,给人启迪,给人鼓舞和力量,从字迹里似乎能读到古今辉映、时空常新的东西。
读书,其实,是在学习、借鉴、与写书、出书人留在文章中的洞悉洞见进行默默的沟通、认知和交流。
我们一生不可能走遍千山万水,走遍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那么,有字的史书也好,游记散文也好,恰恰就能帮我们解决这一问题。有些地点,有些事物我们需要躬亲,但不是天下所有风景风光我们都要亲身去看一眼看到我们才甘心。
事实上,是很少有可能的。这个世界,很少有绝对存在的真理,真理也都是有限的。宇宙再浩大,它也应该是有边的吧。要不,就成了自圆说、混沌说、静态说、恒久说。
上午起床,简单的规整了一下铺面,从书架上寻摸出一本不厚不薄的书,书皮封面一角小字标明《中国现代文学名著文库》,一本许地山的文集。
许地山,这个名字陌生又不陌生,小时候记得有篇课文叫《落花生》,大概就是许老师写的吧,这里也就不去细究了。
浅浅淡淡的翻了翻,里面有曾翻看留下的铅笔痕迹,这书是什么时候看过,大概也就是近十年左右的某一天、某一刻认真细致的研读过。散文不同于高等数学、化学和物理,阅读起来不必太花费心思和开动脑筋,自然而然跟随作者的思路和场景、优美的文字描述和当时的处境、心境走。阅读是对内心快乐的一种弥补、嘉奖,是对生命感知、认知、人生、人格自然修养的及时肯定。
阅读同时也是制造快乐、创造快乐、与书中古人、今人、现实中不曾谋面的人的共同探讨和共同分享喜乐智慧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细流、小溪,内心相对不必于大的波澜起伏下进行,因为阅读,它让人养成内心独立,更为平静平凡的一份柔柔又实是的心态,在几多关键的时期,外界再多再大的喧嚣、芜杂、纷繁似乎都难以迷失自己的心境和双眼,渗透进内心,心和眼只能是愈来愈更加敞亮和明亮。
这就是读书、文字和知识、智慧的功劳和功德的吧。
《忆卢沟桥》是书中收集的一篇游记,写作年代大概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前夕,内容大概就千多字。感兴趣的是,许先生当年从二环的广安门出来,一路徒步到达大井村时,他参观和瞻仰了从文字中可以看出是一座不大的破落的庙宇,里面供奉一尊说是铜铸的千手观音塑像“参拜了义井庵底千手观音,就在大悲阁外少憩。那菩萨像有三丈多高,是金铜铸成底,体相还好,不过屋宇倾颓,香烟零落”从文字中看出,当年大井这地有一个叫义井庵的庙宇,古建格局中,抑或庙宇的院落里还有一处叫大悲阁的庙房。先生在此休息之后,继续一路西行“出了大井村,在官道上,巍然立着一座牌坊,是乾隆四十年建底。坊东面额书’经环同轨‘,西面是’荡平归极‘”来到了宛平城,然后上到了卢沟桥上。
这几个地方现在我相对还是比较熟悉的。这二十来年,我一直生活居住在这一带。十来年前,这里还不通14号线大井地铁站,尤其最近几年没疫情的时候,这座高三丈的千手观音像,还是有许多慕名而来的人,在这里供奉着香火、水果、鲜花,他是如今丰台的一处市级还是区级的文物古迹,只是庙宇楼阁早已不存在,铜塑的千手观音成为一座露天景致。书中的乾隆牌坊听都没听说过,转眼,书中描述的景象过去快上百年的历史了,这一百年来,祖国的大地上,角角落落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有些文物古迹毁灭于战火,有些毁灭于人祸、天灾等,该留下的、不该留下的,也许只能从史料、史书中寻得一丝足迹的了吧。
书籍是一种穿越时空的古老载体,它是人类文明最经久的结晶。有了文字,就有了历史,就有了记忆,就有了鉴别幸福的根源。
从中可以看到许多古人的足迹,他们曾经活着在这个世界上与我们一样有一些对人世间、世界和宇宙的看法、认知、发现、归纳、小结;一样的对一些不能明辨的看不清的事物的困惑、迷茫和糊涂。
故,古人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充分从一个角度和侧面说明了,人的聪敏和智慧最终是一天天成长进步累积而成的,如果说一个小孩子,天生聪颖过人,也许,他应该是沾了和遗传了他父辈血统和细胞里流淌的光芒。
川北河 2022年9月11日星期日 于家 偶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