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骆驼(成都)的头像

骆驼(成都)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2005/27
分享

骆驼:顺民心者荣

强有力的背景

我不止一次站在书房墙上的地图前,寻找我要去的地方。

这是我从事新闻、文学创作工作20余年来所养成的习惯,前往一个地方采访,我都会提前从地图上看看采访对象所处的位置,同时,多渠道提前备课,了解和掌握与他们有关的第一手资料。

这次的采访对象,是四川省第五届“十佳五老”田顺荣,他在巴中市巴州区水宁寺镇关工委任执行主任。巴中我并不陌生,他与我的老家广元市比邻,甚至,我老家那个县的一个乡镇,与巴中的一个乡镇紧紧相依。

资料显示:巴州区位于四川省东北部,米仓山南麓。东接通江、平昌,南邻仪陇,西连恩阳,北界南江。秦属巴郡,汉属益州巴郡宕渠县,东汉和帝永元间置汉昌县,北魏延昌三年置巴州。其后,州、郡更迭,至民国二年(1913)改州为县。1993年7月21日,撤县建市(县级市)。2000年11月28日,撤市设区。巴州区人民政府驻地——巴城,素为川北重镇,交通要冲。自东汉以来为历代州、郡、县治地。1933~1935年,川陕省党、政、军机关曾先后迁驻巴城,成为川陕革命根据地中心。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川北地下党以巴城为中心,组织开展革命斗争。1993年7月,巴中地区建立,行署机关驻巴城,巴城成为通(江)、南(江)、巴(州)、平(昌)、恩(阳)三县两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

我一直有这种认为,凡是红色文化厚重的地方,人们都有着固有的憨厚、勤劳、苦干、任劳任怨的一面。我想,田顺荣老人,一定是有着这些特点的。

2017年11月3日,中共四川省委原副书记、省长,省关工委执行主任张中伟在《奋力谱写无愧于新时代的关爱篇章》讲话中指出:“对谁用情,如何用心,在哪用力。”十九大报告中凝结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指明着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方向。对广大五老而言,这份初心,就是铸就“忠诚敬业、关爱后代、务实创新、无私奉献”的“五老精神”;这个方向,就是始终坚持服务青少年的正确方向。连续五年,省关工委联合相关部门,共同评选表彰了100余位“十佳五老”和提名奖获得者。他们是全省123万五老志愿者中的“最美群像”,是老少牵手共筑中国梦进程中的“最美乐章”。

第五届“十佳五老”,是在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际推出的先进典型,他们以平凡之举托举大爱情怀,绘就出一幅老少牵手的时代画卷。这其中,展现着韩万斋用激昂国歌,为下一代凝心铸魂的风采;飘扬着马全烈“只有退休干部,没有退休党员”的信念;传颂着孟康兰穿梭英雄名城,写就关爱新篇的故事;交织着夏俊林倾情竭力,助力孩子成长成才的坚守;抒发着曾和陶守望高墙内外,以心暖心的情怀;记录着谢吉钊抓铁留痕,攻坚克难的“倔强”;倾注着杜克荣情系老少,让爱在家校间传递的温情;闪烁着周农民“老手”带“新手”,为新型职业农民引路的智慧;汇聚着田顺荣助力脱贫攻坚,精准助孤帮困的力量;承载着母培生这颗“关爱不老松”,为山区孩子做点好事实事的夙愿……

“十佳五老”,时代楷模。他们充分展现了新时期五老队伍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是我们在关爱征程上砥砺前行的宝贵财富和强大力量。我们要以“十佳五老”为榜样,掀起学习宣传“十佳五老”和践行“五老精神”的热潮,团结动员更多的老同志在时代的舞台上老有所为、发光发热。

“汇聚着田顺荣助力脱贫攻坚,精准助孤帮困的力量”,这是老领导张中伟代表省关工委对四川省第五届“十佳五老”、巴中市巴州区水宁寺镇关工委任执行主任田顺荣的评价。

“用满腔的热情与恒心,促成政府发文救助困境儿童,田顺荣获得了“政策达人”的美誉!45条政策自上而下全覆盖,精准帮扶到位,磨炼的是日日功夫;桥梁纽带、参谋助手、综合协调,检验的是基层关工委作用的发挥!您常说,不把帮扶对象的情况弄清楚,把事办好,饭都吃不下去!朴实的话语里,对生活的热爱,对事业的热爱,都在其中了!”这是第五届四川省“十佳五老”颁奖大会上对田顺荣先生的颁奖词。

带着这些强有力的背景资料,2018年6月6日,我们开始了对田顺荣的深入采访。

强有力的支撑

我们到达水宁寺镇时,阳光正好。意料之外,田顺荣先生颠覆了我心目中关工委老干部的形象,怎么看,他也不像年过花甲的老人,他身上洋溢着一种稳健、执着、刚毅、果断的气质。同行的巴州区关工委办公室主任陈思邑告诉我,在关心下一代的道路上,田老不是第一个出发的五老,却是脚踏实地,走得最认真的五老之一。他吃透了每一个关爱帮扶的政策,他协调相关部门帮扶青少年5000多人次,落实救助金480余万元。他是群众心目中的人老心不老的老干部,他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田爷爷”,他是广大五老心中的“政策达人”。

陈思邑介绍,田老今年已经65岁了,他任过5年民办教师,13年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26年片区和乡镇计生办主任,2008年至2013年任水宁寺镇纪委副书记兼计生办主任,2013年10月退休。

田老说,你们可能会问我,为什么来干关工委工作?其实,我退休后,也应该与很多退休人员一样,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但镇党委、政府领导亲自找到我和我的儿女们,要推荐我担任水宁寺镇关工委执行主任,请我们家人理解和支持党委的工作。儿女们开始不同意,说我工作40多年了,现在退休了就该好好享福了,没有必要再去干其他工作。照顾一下上学的孙子上学放学,没事就去打打麻将、出外旅游,有什么不好?我思来想去,对儿女们说,我是共产党员,既然领导相信我、看重我、关工委工作需要我,我就应该不顾一切挑起这个担子,我虽然60岁了,但我的身体还很棒,还可以再干很多年工作。孩子们也不好多说什么,同意了。

就这样,田老毅然接受了党委、政府交给他的任务。

到任后,田老怀着满腔热情和对下一代成长的关爱之情,仍然按照他常用的“三个的”(即听懂上头的、学好别人的、干好自己的)工作方法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从中央到地方党委、政府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文件精神。

走出去学习,是田老上任后的首个决策。田老认为,无论干什么工作,都要学习和借鉴别人成功的先进经验,逐步摸索和总结,才能得出适合自己地方发展的方式和方法。他先后组织两位常务副主任前往巴州区的枣林镇、玉堂街道,恩阳区的下八庙镇、渔溪镇,南江县的赶场镇,平昌县的同州街道等十多个乡镇学习。

在听了上头的,学了别人的之后,田老在怎么干好自己的上反复思索,一直没有得出满意的答案。

那是一个初夏的夜晚,田老坐在办公室的桌前,通宵未眠。他的脑海里,老是出现电视里那些与苦难孩子有关的镜头。田老告诉我,他当时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不能在水宁寺的孩子里,出现电视里孩子所遭受的苦难的镜头,不能让水宁寺的孩子,遭遇电视里任何一个苦难里那样的苦难,一个也不允许!

就这样,连续一周时间,田老都在思考着适合水宁寺关工委工作发展的路子。很快,田老梳理出了几个课题,他与关工委的其他几位同志一起,带着几个主要课题到镇属各支部、村委去,到德高望重的老干部家里去,到贫困青少年的身边去寻找答案。

长路漫漫。一个多月,他们的脚步密集在水宁寺镇的乡间小道、农家小院;密布在学校、机关,老人、儿童身边。

很快,他们将《关于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方案》的调研报告,交给了党委政府领导。党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方案很快在党委会上通过,并由关工委具体组织实施。

说到此,田老已经显得很激动了。没等我开口,他已经拿出了那份方案,田老说,我知道你们这次来是宣传“十佳五老”的,我们也看了上面的文件,但在这里我有个要求,无论如何,个人的力量都是微不足道的,没有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没有各级关工委的正确指导,没有全体干部、群众的团结努力,我们一样是起不到什么作用的!田老的意思,要我在文中,将方案通过后,他们集体所取得的成绩的主要内容照原样列入,我只好照办:

首先开展“三大活动”,形成关工委工作动力。针对当前干群重心在抓经济发展,较少时间抓青少年培养、教育的现状,充分利用会议、宣传栏、展板、标语、电子显示屏、“朋友圈”、QQ群和微信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组建了一支由15人组成的宣讲团暨五老业余文艺宣传队,在自筹资金自添设备的基础上,积极争取资金7万元购置了乐器、音响、服装、道具等必须的宣传设备,自己编排节目40多个,通过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巡回演讲24场次,受教育群众16000多人次。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准脱贫、关心下一代、孝道文化等一系列内容的大力宣传,高歌水宁寺镇的巨大变化,颂扬幸福美丽巴中的辉煌成就,一个全社会都来关心下一代的工作格局已经形成。

统计大调查。为摸清工作家底,通过大会动员,业务培训,组织镇、村两级关工小组人员进村入户,对全镇1379名贫困青少年,50名困境儿童,811名留守儿童,101名“五失”青少年,7名重病重残儿童,824名五助一帮贫困青少年明白卡内容等七个方面的情况,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并建档立卡,规范档案120多卷,一个家底清、情况明的工作格局已经形成。

政策大落实。镇关工委牵头,深入学校、民政、劳保、扶贫、卫计、残联等部门,清理涉及关心青少年儿童的政策45项,并张榜公示,还输入了民心通电子触摸平台,一点便知;通过政策清理应享受救助政策的一个不漏;应享受补助资金的一分不少;一个救助全覆盖的工作格局已经形成。

其次做到“四个保障”,夯实关工委工作基础。组织保障。镇关工委领导班子由党委书记任主任,镇长和党委副书记任副主任,各站所长等21人为成员,各村、社区、学校关工领导小组由书记、主任、校长、副校长任正副组长,为抓好关心下一代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经费保障。政府每年在公用经费中挤出6万元,各村在公共运行经费中解决3000元,学校在公用经费中解决2万元(水宁中心校1万元,斯连小学1万元)用于工作人员学习、培训、参观、办公等费用开支。截止目前,已组织关工委成员到省、市培训8次,外出参观学习22人次,做到了有钱办事。

人员保障。镇党委专门安排一名懂电脑的年轻干部,负责关工委办公室日常工作,镇关工委领导成员由11人增加到21人,各村、社区、两所学校关工小组领导成员由151人增加到231人,各村、社区、关公小组执行组长由德高望重的纪检组长担任,办公室主任由团支部书记担任,做到了有人办事。阵地保障。给镇关工委安排了独立的办公室,规范打造了枇杷、水宁村等19个关工小组办公室,做到了有地方办事。

再次是落实“五个到位”,汇聚关工委工作合力。参谋助手到位。关工委在党委、政府集体领导中,本着小事不打扰,大事必汇报,汇报都分送书面材料,当收到材料,党委、政府的各位领导都知道关工委在想什么,在做什么,又需要解决什么,凡是关工委要解决的问题都是现场办公,当即答复。综合协调到位。为获得镇级各单位、各村支部、村委对关工委工作的理解支持,田老经常去找他们谈谈心、交流感情、宣传政策、了解情况,老百姓找不到具体单位办事,田老都热情地把他们护送到相关单位。

由于几十年如一日地工作,良好的工作关系、深厚的个人感情交织在一起,没有人不支持他们关工委的工作的。

关心关爱到位。建立3个帮扶机制,一是个人联系机制,关工委执行主任、常务副主任每人联系2个困境儿童,关工委从领导到成员每人都必须帮助1-2户困境儿童。二是干部帮扶机制。对贫困青少年实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帮扶机制,在各单位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资金和物资帮助;三是企业帮扶机制。镇关工委每年召开一次民营企业家,社会爱心人士座谈会并向他们发放《助孤助残倡议书》,几年来,爱心捐款34万多元,帮助贫困学生56人,同时还有4个不愿留名的爱心人士给4个贫困学生从初中一直帮助大学毕业,每月给予300-500元的救助金。

“五老”联系到位。镇关工委98名“五老”志愿者对824名贫困青少年实行联系全覆盖,随时了解帮扶人对贫困青少年五助一帮的落实情况,并分人建立了五助一帮明白卡。志愿者们明白自己该做什么,做了什么,还需要做什么。

督查考核到位。党委、政府坚持把关工委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与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建立“百分制”中占10分的考核办法,纳入年度目标管理。

巴州区关工委陈思邑说,他们在具体工作中要求,资料规范、记录详实、落实到位。她指着摆放整齐的几个资料柜说,这里的每一份资料,都是关工委的干部们亲自填写和整理的,你随便抽查一个内容,田老他们一定会准确无误地在资料柜给你找出来,亲口将具体情况给你讲出来!

“达人”称谓自民心

我问田老,大家为什么叫你“政策达人”啊,这叫法挺“潮”的。

田老说,我哪敢是什么政策达人啊,我只是下功夫学习了一些党的政策,并将这些政策整理出来,把老百姓急需、但老百姓又不知道的政策,讲给大家了。

田老说,有了党委政府强有力的支持,我们关工委几位同志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走访乡村、农户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不分白天和黑夜,查阅资料,并组织全镇五老加入关爱下一代事业。

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关爱对象,他们在哪里?在做什么?有什么困难?

按照现有的资料,明显达不到自己的要求。为了达到“一个也不落下”的目标,田老与其他五老分片负责,一户一户去查,一个一个去落实,做到了心中有数。他们花了近三个月的时间,顶风冒雨走遍了17个村(居委会)、100个居民组、近4000农户,摸清了824名贫困青少年,50名困境儿童,811名留守儿童,101名“五失”青少年,7名重病重残儿童的住址,家庭状况和本人的学习,思想动态,每个人都做成单人资料,建成“明白卡”,装订成120多卷档案......

这些数据不是空穴来风,是五老们用自己的脚丈量出来的、用自己的笔记录下来的、用自己的心呼唤出来的......

田老发现,这些贫困家庭的成员大部分文化偏低,对党在农村的很多优惠政策不明白,一知半解。由于民政、教育、扶贫、残联等部门在贫困儿童救助上是单独发文,通过村、社干部会议宣传讲解,由村、社干部呈报,报上了就能够享受,未报上就无法享受,造成了当地部分困境儿童不能完全享受党的雨露阳光。

面对这些现象,田老下决心把涉及关心下一代的政策全面梳理。为弄懂政策,找到依据。他经常到巴中市关工委、巴州区关工委、巴州区教科体局、巴州区民政局、镇中心小学、斯连小学、民政办、残联、社保所等有关部门查找文件,寻求解释。来来往往,反反复复,他自己也说不清,为了梳理、掌握、弄懂这些政策,他究竟有多少次往返于巴中市区与水宁寺镇之间。

提及梳理政策,田老满面微笑,然后非常严肃地说,虽然辛苦点,但我自己觉得这件事做得有价值!

他们全面清理出关于关心下一代的政策45项,并用表格形式把享受对象、享受条件、享受标准都分类归纳,打印发至村、社,在相关会议上传达,在各村公示栏内公示,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知晓。

田老说,老百姓光知道,不行啊,政策要得到合理运用,才能发挥到应有的作用。

于是,大家在后来又给田老一个新的称谓:“救助达人”。

据统计,为确保政策落实到位,田老始终坚持组织协调相关部门,确保“两免一补”政策全覆盖,对贫困寄宿生活补助、“三儿”资助、教育扶贫救助基金全面补助到人,惠及学生5000人次,通过“雨露计划”、“金秋助学”项目的实施,资助贫困大学生41人,减免贫困人口养老保险费385600元,医疗保险费578400元,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61800元,发放贫困青少年产业发展基金76万元。

“夯实平台的整合达人”,又是大家送给田老的另一个称谓。田老深知要全面关爱,帮助全镇贫困青少年,光靠个人或几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他把党政领导的重视、相关部门的支持、以及社会各界的关爱力量进行高效整合,为基层关心下一代事业作了新的探索和实践。为广泛发动更多离退休干部都来关心下一代,田老充分利用老同志的特长组织了一支文艺宣讲队,亲自编写宣讲稿,将最新政策融进多个文艺宣传脚本,排成各类文艺节目,深入全镇各村、社区、居委会进行巡回宣传演出,五老队伍由最初十几人增加到现在的90多人。

参加关爱活动的志愿者多了,田顺荣根据全镇地理位置和人员分布情况分片负责,整合力量,形成了全社会都来关心关爱下一代的气氛,精准帮扶到位。目前,已对全镇811名留守儿童、824名建档立卡贫困青少年、101名“五失”青少年、7名重病重残儿童、50名困境儿童分别落实了救助政策并进行“一对一”和“一对多”的帮扶模式。

田老说,为什么我退休之后还要坚持做关心下一代工作?因为只要看着孩子们在帮助下能上学、生活好、有出息,就是对我们关工委工作最好的报答了。

水宁寺镇党委书记欧明雄谈起关工委工作,如数家珍。他说,田老积极主动争取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我们通过政策为关工委工作实现四个保障。一是组织保障,镇党委成立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在两所学校和各村(居委会)由校长、支部书记任组长的关工小组,形成了镇、村、社三个层级的组织领导网络体系。二是经费保障,政府在公用经费中挤出6万元解决关工委工作经费。三是人员保障,充实调整镇关工委领导成员由11人增至21人,村(居委会)、学校关工领导小组成员由51人增至191人。四是阵地保障,镇关工委设立独立办公室,规范打造琵琶村、水宁村、中心学校三个关工小组的示范阵地,深入开展规范化建设,在17家“农家书屋”开设了青少年活动场地。

欧明雄说,一个家庭,只要有孩子读书,这个家庭就有希望!所以,我们的帮扶工作,就是要扶智力、扶志气。我们将关工委工作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效果很好。

计生工作就是民心工作

我问田老,你现在主抓关工委工作,你对自己20多年的计生工作怎么看?

田老说,其实,基层工作没有那么明显的区分,说到底,基层工作最终落脚点都是干好民心工程。自己如果没有多年的计生工作经验,干关工委工作,不可能这么顺手顺心。

田老说,我给你说说我在计生部门的一些事情吧。

我写过的民情日记本,垒起来比我的个子还高。田老说,基层工作,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做笔记是每个干部必练的基本功,我把群众的事写在本子上,记在心坎上,落在行动上。无论走到哪里,民情记事本从来没有离过手,几十年下来,我写的民情记事本已经有100多本了。

通过交谈了解,我们对田老20多年计生工作有了粗略了解,形成了以下朴实的文字:

1988年,田顺荣到大和乡担任计生办主任。当时该乡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11个村也只有4个村通机耕道,为了摸清基本情况,他起早贪黑,走村入户,与村干部一起商讨工作对策,与育龄群众面对面交流意见。两个多月的走访中,他将村社干部的建议意见和育龄群众要解决的问题写满了两个笔记本,他把收集的情况整理归类,及时汇报给党委、政府,乡党委切实制定了《关于解决农村计划生育几个具体问题的意见》,计生办专门安排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日程表,全乡集中三个月为育龄群众办实事368件,解决历史遗留问题126起,这一年大和乡计生工作名列全区第一。

计生工作曾被称为天下第一难事,而田顺荣说:“工作虽然难,只要宣传走前头,难事也能做好。”在大和乡工作期间,他从工作经费中挤出专款,买了三用机、麦克风、小喇叭等电教设备,在计生服务站建立了宣教室,每逢当场,他不仅放录音带,还亲自到宣教室用小喇叭向群众宣讲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宣传国家和省、市、区计划生育有关规定。

每到“5•29”会员活动日,“7•11”世界人口日,“9•25”公开信纪念日,田顺荣都要事先写好专稿,开展专题宣讲。为把小喇叭节目办活,他经常到街头巷尾听听音响效果,收集群众反映,按照生产季节和群众需求随时调整宣传内容,“赶场天小喇叭广播”成了田顺荣的宣传品牌,他走到哪里就把小喇叭节目办到哪里。

田顺荣说:“计生工作多半是群众工作,要勤动嘴,多动嘴,把政策知识向干部群众讲明白、讲透彻,多一次宣传就多一份理解。”他在计生部门变换过5个乡镇,无论到哪里工作,他都得心应手,十分出彩。同事们向他讨教,他说:没有什么诀窍,只要把 “三个三分之一工作法”坚持好了就行——每月用三分之一的时间进村入户宣传基本国策,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生育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每次下乡前,他都要翻一翻自己的民情日记,看一看自己的会议记录,查一查各村的工作进度,做足功课,有的放矢,他下乡不跑空路,不走过场,先后解决360多户计生困难家庭的生产生活问题。每月以三分之一的时间与党委、政府和镇级各部门密切联系,积极整合资源,形成工作合力。他经常整理国家和省、市、区对人口计生工作的政策要求,收集群众当前需求,及时向党委、政府汇报,与镇级各部门形成共识。他在计生“三结合”工作总结出“乡镇统一规划、部门分类指导、村社典型示范、农户梯次推进”的做法在全省推广。他为了拓展计生工作内涵和外延,与镇中心校、幼儿园、卫生院通力合作,构建了“政府主导、宣传倡导、专家指导、基地示范、家庭配合”的人口早期教育机制,得到省、市的充分肯定。每月以三分之一的时间处理计生办、服务站日常事务,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齐头并进。25年来,田顺荣对上级部署的各项工作从未丢三落四,坚持凡是当天能完成的工作,决不拖到明天去,当面能解决的问题,决不说等下再办。

我问他,这些年,在处理工作和家庭的关系上,怎么看的?田老瞬间沉默了。

他说,人生没有遗憾,是不可能的。我感觉自己这些年,亏待家人的事情太多了,但他们都很理解我、支持我。我一直不能原谅自己的,就是对不起我的父亲。2006年,父亲病重住院,为审核全镇奖扶对象资格是否准确,我必须逐人逐项核对,家人几次催我回去看看父亲,我哪里有时间啊。我几次安排弟妹代我去探望,硬是把全镇所有对象和项目弄到“零误差”才抽空回去。当我走到离家仅一里路时,家人告诉我,父亲已永远闭上了双眼!作为家里的长子,我没有给父亲送终,至今想来都很是内疚。

巴中市作协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伟告诉我,自己对田顺荣前些年在计生部门和近几年在关工委的工作成绩也很了解。田老能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在民心工程上探索、总结,很有建树。他的很多工作方法,都可以直接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他总结的工作时间和精力的“三分法”,看似平凡,真正落到实处却不是那么简单,25年来,他正是以这种平凡的工作方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佳绩。田老工作过的乡镇多次获得市、区表彰,他本人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工作先进个人、四川省人口计生工作先进个人和四川省计划生育协会先进个人。自1996年起,连年评为优秀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2011年巴州区人民政府为他记了三等功。

这里的草都认识他

无数大背景背后,更有温暖人心的典型事例。

几年前,田老在下村调查中,发现凉风村二社吴家发夫妇一提起困境儿童,就愁容满面。田老耐心引导,举实例、交流心得,才了解到两人九岁的孙女小叶(化名),就学都出现困难的问题。原来,小叶是多年前吴家发赶集时在路边捡来的弃婴。两夫妇对孩子很好,一直都未告诉孩子,她的个人身世。可他们现在年老了,身体多病,无力再送小叶上学,不敢说实话,怕孩子伤心接受不了现实,又怕耽误了她的学业,一直郁闷在心。

田老安慰他们说,有党的政策作保障,有关爱儿童的众多志愿者,不要有任何顾虑,我们大家一起努力,一定帮助你把这个孩子养大,培养成人。

回到镇上后,田老没来得及喝一口水,没来得及歇歇脚,直接跑到民政办、学校协调落实救助政策,让小叶轻松愉快地在水宁中心小学上学。随后,他第一时间给孩子解决了救助金问题,节假日还经常上门慰问孩子。现在,小叶只要在街上见到田老,就会飞跑过来,抱着他,就像依偎着自己的老人......

2017年10月27日,天下着小雨,小叶在水宁寺车站,朝着车来的方向久久的张望,她紧紧地抱着怀中的雨伞,站在那里,两个小时也不动步。直到看到田老从车上走下来,她才飞跑过去,双手将雨伞送到田老手里。田老说,当时,他的泪水一下子掉下来了!这就是一个9岁孩子,发自内心的爱啊!田老说,那天,是他刚参加完省上“十佳五老”表彰会回来,他至今也不知道,孩子是怎么知道他会乘坐那一班车回到水宁寺的......

受到田老一对一帮扶的困境儿童,当然不止小叶一个人。

2012年,田老在天宫村二社发现了一个小男孩穿着破旧,也不说话。通过了解才知道这个男孩叫小东(化名),不到一岁时其父亲患白血病死亡,母亲离家出走,由他年迈的爷爷独自抚养,家境十分困难。田顺荣立即协调民政办,把小东纳入困境儿童救助对象,并经常关心孩子的生活起居,让他正常成长,现在小东已在镇中心小学读一年级。梭椤村四社11岁孤儿李春秀,2岁左右父母先后病故,与年近80岁的祖父母一起生活,现在水宁寺小学读五年级,田老积极协调民政办落实了每月748元的孤儿救助金,还协调学校解决教育扶贫救助金1000元。同时还经常与50名困境儿童监护人通电话,他告诉那些监护人,你们在外面好好工作,如果这些孩子有事要办,你们又不能亲自回来,你们叫孩子们来找我,我就是他们的临时监护人!你们在外面安心工作,多挣点钱,让孩子们少了后顾之忧,也是对关工委工作的最大支持!

今年6月6日,田老专程将我们带到小东(化名)与爷爷目前租住在水宁寺镇镇场上的民居里,房里陈设简陋,但很有生活气息。小东(化名)的爷爷厍文全今年57岁了,他说,他们在这里租住的房屋,是田老帮他们联系的,房租很低。为了照顾孙子上学,他白天在镇场上做点零工,孩子放假,他又回到老家去管护庄稼。每年,田老都要去他们老家很多次,询问生产状况,询问每次的救助资金是否到位,寒暑假,还多次买上东西去他们老家看望孩子,关心孩子的生活。说到这里,厍文全抹了一把泪,不要说我们村上人人认识田主任,狗也不会咬他,见到他都会摇尾巴,就连我们家的草,都认识他!

没有什么语言,有老百姓的语言那么生动形象!

没有什么情感,有老百姓的情感更加朴实真诚!

有数据显示:近年来,水宁寺镇关工委共接待省、市、区领导现场调研26场次;接受了四川电视台、四川日报等13家主流媒体的联合采访;接待了18个兄弟乡镇学习参观。分别荣获巴中市“六好”关工委,四川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2017年9月28日,四川省关工委助力脱贫攻坚精准助孤帮困现场会全体人员到水宁参观学习,得到了省委领导的充分肯定和与会同志的一致好评。

与田顺荣老人的姓名一样,无数的满怀爱心的人们,都在用自己的倾情付出,诠释着“顺民心者荣”!

正如中共四川省委原副书记、省长,省关工委执行主任张中伟在讲话中指出的那样:十佳五老,时代楷模。他们像梅花,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他们像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他们像蜡烛,燃烧了自己,温暖着别人……他们充分展现了新时期五老队伍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是我们在关爱征程上砥砺前行的宝贵财富和强大力量。

是的,这些宝贵的财富和强大的力量,正构筑着“老少牵手,逐梦前行,奋力谱写无愧于新时代的关爱篇章”的美好画卷。而这画卷,离不开像田顺荣老人这样的、众多的时代彩绘师们的倾情涂抹!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